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曹雪芹的“情理念”作为一种审美情感体验,其不仅来源于曹雪芹对逝去的美好生活的追忆和省悟,还来源于曹雪芹对生命意义的理性思考,对社会感伤品质的深刻认知等等.为此,分析曹雪芹的“情理念”渊薮应多元多角度.只有这样,曹雪芹的文化内涵才会丰富充实,读者的审美认知才会鲜活深刻.  相似文献   

2.
在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实现课程思政教学具有时代必然性,同时也面临一些问题。将共情理念运用到课程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创新”工作中,有利于贯彻落实新时代“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结合重大事件、社会热点、情景模拟、经典案例、科学创新、身边故事,以及真实数据的共情方案,探讨了“中医学基础”课程思政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的挖掘、课程设计与方法,以及教学评价和改进建议,以期有效推动和优化“中医学基础”课程思政的本科教学。  相似文献   

3.
叶滢 《亚太教育》2019,(11):137-138
中职音乐课程虽然需要引导学生学习必要的音乐知识与音乐技能,但是同时也需要关注学生自身的情绪感受,保证中职生可以在音乐学习中自觉优化思想意识,懂得如何做人,从而切实改善中职生厌学、自暴自弃等多种消极成长态度,并据此提升中职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培养其审美意识。本文将从创设音乐欣赏情境、导入学生的人生经历、丰富音乐体验活动三个角度,来分析中职音乐教师应该如何促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  相似文献   

4.
在黄胄一生中,坎坷固然多,但好运也不少。1976年,黄胄自锁于北京西郊,潜心画曹雪芹。在他创作最紧张、欲罢不能的时候,忽然接到唐山市政府的通知,请他到唐山开几天学术会议,参加瓷器画展活动。  相似文献   

5.
曹雪芹既是一位卓越的小说家,又是一位成就了得的诗人。从散见于他人著作中的片言只句、《红楼梦》中的诗作及小说中林黛玉等人的诗论,可知曹雪芹主张诗词创作应:自然、清新;形式为内容服务;情景交融:“善翻古人之意”。  相似文献   

6.
张进 《培训与研究》2008,25(11):1-3
曹雪芹既是一位卓越的小说家,又是一位成就了得的诗人。从散见于他人著作中的片言只句、《红楼梦》中的诗作及小说中林黛玉等人的诗论,可知曹雪芹主张诗词创作应:自然、清新;形式为内容服务;情景交融:“善翻古人之意”。  相似文献   

7.
在刘庆邦的众多乡村小说中,特殊的时代政治和社会历史背景构成了叙事不可或缺的要素,成为苦难叙事的重要泉源。但在他的不少文本中,"家族微观权力"也是形成其苦难叙事不容忽视的另一种缘由。由传统家族文化而形成的权势力量即家族微观权力,以其特有的消极、破坏作用产生新的苦难,成为底层小人物的另一种苦难渊薮。这类文本叙写对于我们从文学维度观照乡村社会生态,了解当下"风险社会"中潜存于底层的社会危机,提供了清晰的艺术视角。  相似文献   

8.
《红楼梦》是曹雪芹的旷世之作 ,其成功之处在于作者以高超的语言技巧、灵活多变的写作手法塑造了数百个活灵活现的人物。通过人物形象、语言、行为以及情节描写 ,揭示人物的思想性格 ,是曹雪芹语言艺术魅力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9.
王庆 《外国语文》2021,(4):27-33
迈耶·霍华德·艾布拉姆斯是当代西方文学批评大师.他的一生主要从事批评实践,尤其在浪漫主义文学批评方面成就巨大,因而学术界对其批评理论与方法少有提及.本文在通过阅读、分析大量艾布拉姆斯相关文献后,发现艾氏在文学批评方法方面有独到的见解,而文学批评的多元论是其理论的核心.这一理论包含两方面的内容:批评视角的多元和批评理论的...  相似文献   

10.
艺术作品是艺术家美学理想的体现,曹雪芹美学思想的核心在于一个"真"字。这里的"真",包含有三层意义:首先是指生活原型之真,亦指作者的生活经验之真;其次,是人物形象之真与艺术效果之真;复次,表现为作者主观的情真意切,而并不以摹写的酷似逼真为至高的境界与终极目的。正是"真"字文章,打破了18世纪普遍存在于西方文艺界机械反映论的框框,也造成了《红楼梦》对以往中国古典小说的超越,从而奠定了其在中国文学史与世界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  相似文献   

11.
北京喜欢放风筝的人都知道曹氏风筝。曹氏风筝的第二代传人孔令民,让人感到奇怪的是,孔令民家并无人姓曹,那曹氏风筝缘何而来?  相似文献   

12.
13.
从“童心”和“意淫”两个角度切入,分析了曹雪芹“人学”思想的基本表征及其在《红楼梦》中的体现。认为曹雪芹创作的《红楼梦》倾注了对“人”的关注、爱意与温情,是“爱博而心劳”的人性悲剧。  相似文献   

14.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充分阐述了他的情爱观,他推崇人间真情,肯定了人的正常情欲与性欲,甚至承认同性恋也是一种社会存在,人生情缘,各有分定,每个人都有权寻找适合自己的配偶,"错配"往往容易导致婚姻不幸。他对勇于追求真爱、敢于以生命维护自己正当权利的人充满了赞美与歌颂。  相似文献   

15.
我国小说创作虽有久远的历史,但历来为封建正统的文学观念所轻视和敌视,所以相应的古代小说理论也大多不成体系,不很严密,不够完整。它散见于小说集的序跋中、笔记  相似文献   

16.
传统观念认为优伶是低贱的,而曹雪芹却与此相反,他首先肯定了优伶的独立人格,对他们的美好品质及高超的技艺表达由衷的赞叹;其次肯定了优伶的娱乐功能。这种优伶观的形成,是与曹雪芹的经历、家世及明清时期的文化思潮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7.
在贾宝玉的"女子三变论"里,他把女人人生的三个阶段分别作了比喻:未出嫁前,是宝珠;出了嫁,是死珠;再老了,是鱼眼睛。从贾宝玉的"女子三变论"角度解析曹雪芹的审美理想,可以看出这三个阶段分别体现了曹雪芹审美理想的三种不同状态:"宝珠"是审美理想的依托,"死珠"是审美理想的异化,"鱼眼睛"是审美理想的破灭。  相似文献   

18.
学习者在接受汉语普通话教学前所固有的语言状况的多元性,必然带来干扰普通话学习的语言文化背景的多元性、语用障碍的多元性等,这些因素常常是影响香港普通话教学成败的关键。对它们的认识与研究不仅于香港普通话教学方法论的确立具有重要意义,也会有助于多元的教学手段和测评标准的确立。  相似文献   

19.
语言能力是指对语言的掌控能力,这种能力主要表现在人能够说出或理解符合语法要求、能够明辨有歧义的句意、能够判断与表面意义相近但实际意义相反或实际意义相近但表达方式不同的语句、创新语言、听说读写译等语言技能的运用能力。语言能力的研究关系到人们第二语种的学习或外语教学的开展,但国内外对于语言能力尚存在不同的意见。文章主要针对应用语言学中"语言能力"的多元性展开分析。  相似文献   

20.
袭人、晴雯在《红楼梦》中是次要角色,但一个温柔和顺,似桂如兰;一个冰清玉洁,心比天高.一个内抑,一个外张.两人性格中有钗黛的影子,但由于她们的阶级出生、社会地位、生活环境都使她们在思想感情等方面与钗黛不可能不具有差异.曹雪芹在塑造人物形象时,深刻而真实地通过对比手法写出这个差异,表现出她们不同的思想性格的独特性,从而使她们的人物形象更为鲜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