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5 毫秒
1.
老舍先生爱养花,他认为,“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既需劳动,又有收获,这就是养花的乐趣”。十几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体会到,班主任工作的酸甜苦辣与养花的乐趣是相通的。  相似文献   

2.
老舍爷爷的散文《养花》,写得情真意切,富有哲理。读后,使我产生了强烈的共鸣,进一步体会到“爱是做好一切事情的动力”的深刻含义。散文的一开始,老舍爷爷就明确地告诉读者:“我爱花,所以也爱养花。”读罢全文,就会有这样的感受:  相似文献   

3.
《养花》(第10册)重点点击:“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须劳动,又长见识。这就是养花的乐趣。”这两句话如何理解?解决方案:老舍先生因爱花而养花,养花成了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这两句话既是老舍先生养花的感受,也是对全文的总结。花儿绽放让人欣喜,花儿死了让  相似文献   

4.
今天,我读了著名的现代文学家老舍的文章《养花》,因为我对老舍先生的作品慕名已久,所以,读得更带劲、更仔细、更深入。《养花》这篇文章叙述了老舍通过自己的养花实践,  相似文献   

5.
初看《养花》这个题目,我以为是一篇写养花的日记。可经过仔细认真地阅读,才知道这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老舍先生写的一篇含有深刻道理的课文。课文中“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句话,的确是一句千真万确的真理。陶行知曾经说过:“滴  相似文献   

6.
散文《养花》是现代著名语言大师老舍先生的杰作。我在教学这篇课文时,通过检查预习,发现学生有这么几个难以理解的问题:“老舍爱养花,为什么不养奇花异草?”“他有腿病,养那么多的花,是不是自讨苦吃?”“花分根赠友人,为什么还特别喜欢?”“几棵菊秧被砸,为什么全家都几天没有笑容?”实际上,这几个问题正是从各个  相似文献   

7.
那些花儿     
我先前只是喜欢赏花,即便多次读老舍先生<养花>里的"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须劳动,又长见识"时,也没有产生过养花的念头,现在我竟也成了养花人,一个快乐的养花人.  相似文献   

8.
那些花儿     
我先前只是喜欢赏花。即便多次读老舍先生《养花》里的“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须劳动,又长见识”时,也没有产生过养花的念头.现在我竟也成了养花人。一个快乐的养花人。  相似文献   

9.
老舍先生的《养花》这篇课文叙述了作者通过自己的养花实践,切身体会到养花的乐趣。文中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的爱花之情,进而一层层地抒发了热爱生活、热爱劳动这个中心。针对儿童形象思维为主这一特点,通过简笔画板书生动地再现课文内容,十分自然地揭示了文章中心。设计如右:《养花》简笔画板书设计$武汉市红领巾学校@江鸥  相似文献   

10.
妈妈,有件事我很想对您说,可是我又没有这个胆儿,生怕您打我,今天借此机会谈一谈我的心里话。老舍写的《养花》这篇文章中有一句话写得很好——要让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得到适当的调节,妈妈您懂这句话的含义吗?这句话的含  相似文献   

11.
老舍先生说过,写文章有一个窍门,一篇文章写完了,一定要再念再念再念……看文章写得顺不顺?别扭不?逻辑性强不?这是老舍的修改文章方法.我将它引入作文教学中,收到了较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养花》是杰出的语言大师老舍先生通过自己的养花实践,切身体会到养花的乐趣: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须劳动,又长见识。教学时围绕“四能”来组织教学。 1.能增长知识通过长期的养花,作者懂得了:①不同花草有不  相似文献   

13.
林春曹 《江苏教育》2008,(13):79-80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西汉刘向的这句话不知成了多少读书人的座右铭。我爱书,也爱读书,经史子集、中外名著类的书也曾泛读过一些.但至今仍觉愚根未除。每每回味自己所读过的书,自觉得益最多、医愚颇深的是篇不足干字的小散文——《养花》。这是著名作家老舍先生于1956年10月写的一篇生活随笔,最早见于《文汇报》,文章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像是清泉自然而然缓缓流出.看不到一点斧刻痕迹。但却又无处不让你感受到大作大家的风范。老舍先生把花草当作自己的好朋友来关切,把养花当作自己生活中的一大乐趣来体味,他说:“有喜有忧。  相似文献   

14.
老舍爷爷的散文《养花》写得情真意切,富有哲理。读后,产生了强烈的共鸣,深刻体会到“爱是做好一切事情的动力”这一思想内涵。散文一开始,老舍爷爷就明确地告诉读者:  相似文献   

15.
赏析:人教版教材中选了老舍先生的《济南的冬天》这篇文章,我们在此选了先生另一篇散文《想北平》。老舍先生是现代著名作家、人民艺术家,被誉为“语言大师”的他却用最朴实的语言来描写他对北平的怀念,对青少年时期的追忆,于是就有了这篇感人肺腑的《想北平》。这篇散文没有波澜壮阔的高潮、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而是以一种如话家常的口吻,将故事娓娓道来,朴实无华的语言流露出浓郁的眷念之情。让我们一起步入老舍先生的情感之旅、追思之旅。设若让我写一本小说,以北平作背景,我不至于害怕,因为我可以捡着我知道的写,而躲开我所不知道的。让…  相似文献   

16.
突出训练重点实现教学目标——《养花》教学谈□广东顺德市教师进修学校董研邓玉玲《养花》这篇散文,是杰出的语言大师老舍先生所作。文章通过自己的养花实践,切实体会到养花的乐趣: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须劳动,又长知识。这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  相似文献   

17.
一、说教材1 说教材分析。《养花》是我国语言大师老舍先生写的一篇叙事散文。文章写作者通过养花实践 ,体会到养花的乐趣 ,表达了作者喜爱花 ,热爱生活的情感。文章按“总述———分述———总述”的结构行文 ,条理清楚 ,层次分明。第一段(第1节) ,概述养花的目的———“把养花当作生活中的一种乐趣”。第二段(第2~6节)具体写养花的乐趣———从选择花类、增长知识、有益身心、欢乐和伤心五个方面描述养花的乐趣。第三段(第7节) ,总结养花的乐趣———点明全文的中心。2 说教学目标。①认知目标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理解课…  相似文献   

18.
那些花儿     
读过老舍的《养花》吗?他在生活中可是一个"花迷",养花不仅可以从中得到乐趣,还可以净化空气,吸收二氧化碳。这不,同老舍一样酷爱养花的班主任,又鼓动大家积极带花。根据上学期带花的经验,我那盆吊兰至今叶子还是枯黄的,我决定先观察几天再行动。没想到一向沉浸在书海中的刘子萌,却第一个拿出她的宝贝——旱莲。那乳白色的  相似文献   

19.
小学语文第十册新增课文《养花》,通过一些平凡小事叙说了“我”为什么养花,养了什么花,怎样养花,以及养花的乐趣。文章清新流畅,情趣盎然,象一朵开放在生活沃土上的绿菊,淡雅、高洁,别具风韵,表现了我国现代著名作家老舍同志对生活的灼热的爱。课文有七个自然段,按作者的写作思路,可归纳为五个意义段。  相似文献   

20.
一天,去同学家里,看到阳台上养着不少花,其中有一盆花,花盆特别精致,可盆里的花却快枯萎了。我问:"这花怎么长成这样?"同学说,这花名叫薄荷,一天,他去一位爱养花的朋友家,见到薄荷,便喜欢上了,于是向朋友要过来。由于心生喜爱,他对薄荷也就高看一眼,厚爱一分,把它放在阳台最通风、阳光最充足的地方,每天给它浇水,可想不到,薄荷不争气,长成这个样子。"你怎么不去请教那位爱养花的朋友呢?"我提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