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34年6月,萧红逃脱日伪的恐怖威胁,随萧军从哈尔滨流亡到青岛,开始其短促一生中仅有的一段宁静、安稳、富有创作力的生活。在青岛,萧红完成了成名作《生死场》,萧红的名字成为青岛的文化印记。11月,青岛政治环境恶化,萧红离别青岛,与萧军赴上海投奔鲁迅。此后萧红再未回青岛。1936年萧红为平复与萧军情感的裂痕东渡日本,其间与在青岛的萧军有15封两地书信。由于诸种不可调和的矛盾,萧红与萧军最终分道扬镳。1938年萧军辗转秦晋,后到延安。1942年萧红病殁香港。  相似文献   

2.
作者资料:萧红(1911-1942),原名张乃莹,笔名萧红,悄吟,出生于黑龙江省呼兰县一个地主家庭,幼年丧母。1930年,为了反对包办婚姻,逃离家庭,困窘间向报社投稿,并因此结识萧军,两人相爱,萧红也从此走上写作之路,两人一同完成散文集《商市街》。1934年到上海,与鲁迅相识,同年完成长篇《生死场》,次年在鲁迅帮助下作为"奴隶丛书"之一出版。萧红由此取得了在  相似文献   

3.
萧红(1911-1942),原名张西莹,笔名萧红,悄吟,出生于黑龙江省呼兰县一个地主家庭。为了逃婚出走,困窘间向报社投稿,并因此结识萧军,两人相爱,萧红也从此走上写作之路,两人一同完成散文集《商市街》。1934年,萧红完成长篇《生死场》,在鲁迅帮助下作为“奴隶丛书”之一出版。萧红由此取得了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萧红带有左翼现实主义风格的小说还有一部长篇《马伯乐》,但质量不高。她更有成就的长篇是写于香港的回忆性长篇小说《呼兰河传》,以及一系列回忆故乡的中短篇如《牛车上》、《小城三月》等。这位没有受过高等教育却有着写作天才的女性命运悲凉,1942年1月22日死在香港时,她生命中的两个男人都不在身边。  相似文献   

4.
巴金与萧红     
从1934年11月萧红萧军南下上海至1937年9月他们离开上海的这段时期,萧红在文学方面得到鲁迅、巴金的关爱和扶持,刚跃上沪上文坛不久就产生巨大影响。由巴金任总编辑的文化生活出版社,在短短的9个月时间内,给萧红出版了3部散文(小说)集:《商市街》《桥》《牛车上》。接二连三为年轻女性作家出版作品集,不能不说融有巴金扶掖年轻人的一腔火热情怀。无论在萧红的生活还是在萧红的作品,贯串的是如巴金所倡导的那种平民情结。巴金晚年与黄源晤谈,不止一次提到萧红,为一代才女早逝惋惜。  相似文献   

5.
<正>民国四大才女,萧红的地位毋庸置疑。一部许鞍华执导的《黄金时代》,让更多人知道了萧红的名字。然而,萧红是民国四大才女中命运最为悲苦的女性,也是一位传奇性人物。她的一生是不向命运低头,在苦难中挣扎、抗争的一生,萧军的出现直接影响了她的命运,并引发她开始文学创作。1935年,在鲁迅的支持下,萧红发表了成名作《生死场》。1936年,她东渡日本,写下了散文《孤独的生活》,长篇组诗《砂粒》等。1940年与端木蕻良同抵香港,之后发表了中篇小说《马  相似文献   

6.
《当代学生》2011,(24):2
萧军(1907-1988),中国现代作家。原名刘鸿霖,笔名三郎、田军、萧军。辽宁省义县人。青年时代曾在军队中生活。1933年与萧红共同出版小说合集《跋涉》。同年到上海,在鲁迅指导下从事文学活动。1935年出版《八月的乡村》,描写东北人民革命军的抗日斗争。抗日战争爆发后先后到延安、武汉、临汾等地参加抗日文化活动,1940年去延安。抗战胜利后,曾任东北大学鲁迅艺术文学院院长、《文化报》主编等职。建国后曾任  相似文献   

7.
辑录者按:萧红,原名张廼莹,笔名悄吟,1911年6月2日生于黑龙江呼兰县。1932年在哈尔滨开始在报刊上发表作品,次年自费出版与萧军合著的小说散文集《跋涉》。1934年到上海,得到鲁迅的亲切关怀和扶持,其成名作《生死场》列入鲁迅主编的《奴隶丛书》,于1935年12月出版,鲁迅亲自校阅并  相似文献   

8.
老作家聂绀弩同志,为《萧红选集》作序,题目是《回忆我和萧红的一次谈话》(《新文学史科》1981年第1期),文中记录了萧红谈话中关于对鲁迅先生小说的一些看法,她对鲁迅先生有着诚挚的敬爱之情,因为是鲁迅先生为她打开了当时中国“文坛”的窄门,是引导她从事文学创作的导师。她在谈到鲁迅先生的作品时说:“鲁迅是一个自觉的知识分子,从高处去悲悯他的人物。”于是联系到她自己的作品,便说:“我觉得不配去悲悯他们,恐怕他们倒应该悲悯我咧!  相似文献   

9.
电影《黄金时代》以类记录片的方式,试图严谨严肃地呈现作家萧红的人生。然而当萧红被还原成一个"穿过爱情漫长旅程"的女人的时候,"作家"萧红的精神跋涉没能在影片中得到清晰完整的体现,其文学道路的选择也缺乏合理的逻辑,编导因对萧红的意义和价值缺乏充分认知而显得立场态度暧昧不清。在讲述萧红与萧军、鲁迅等人的关系时,影片只是跳跃、碎片式地呈现了某些有他们的场景,观众得到的印象也是零碎、简单化的。如何用以视觉为主的艺术呈现文学的世界,影片没有找到更好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0.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于今年5月份,出版了呼兰师专学报副主编姜志军同志的两部学术著作:《鲁迅与萧红研究论稿》和《编余随笔》。《鲁迅与萧红研究论稿》一书,主要对鲁迅的小说代表作《阿Q正传》、鲁迅杂文的语言艺术、鲁迅作品的童心美、鲁迅对萧红创作的影响和萧红的创作风格、美学追求、作品成败进行了研究品判,此书论述求新求深求是求真,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1.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于今年5月份,出版了呼兰师专学报副主编姜志军同志的两部学术著作:《鲁迅与萧红研究论稿》和《编余随笔》.《鲁迅与萧红研究论稿》一书,主要对鲁迅的小说代表作《阿Q正传》、鲁迅杂文的语言艺术、鲁迅作品的童心美、鲁迅对萧红创作的影响和萧红的创作风格、美学追求、作品成败进行了研究品判,此书论述求新求深求是求真,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2.
作家萧红由于个人气质原因,以及家庭、婚姻、社会环境的影响,在散文创作上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那就是:坦荡真诚;诗画交融;沉郁抒情.一、坦荡真诚散文是面对自身的文体,比其它文体更重视真诚而摒弃虚假.萧红其人纯净、朴实、倔强、善良,对人交出真心,对己严格审评,在读者面前通体透明,毫不掩饰.这就决定了她的散文坦荡真诚的特色.萧红的散文集《商市街》真实地记述了她在哈尔滨与萧军共同生活的艰难历程.那时,衣食无着,困苦已极,全靠萧军教书、卖艺维持生活,饥一顿饱一顿几乎成为常事.散文中不时反映出他们饥饿难耐的心绪.《饿》、《搬家》、《最末的一块木柈》、  相似文献   

13.
鲁迅,这位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者,在长期的斗争生涯中,象园丁一样辛勤培育着文学园地上新长出的嫩草与小花,做为文学青年的良师益友,在文学史上留下了许多佳话。在众多受到鲁迅先生提携、支持与影响的青年作家中,萧红是引人注目的一个,一九三四年十一月三十日,两个来自东北沦陷区的无名文学青年——萧红与萧军,同鲁迅在上海相见了。从这时起,直到鲁迅逝世,在短短不到两年的时间里,鲁迅与萧红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而鲁迅对  相似文献   

14.
在哈尔滨解放区,萧军的创作主要表现为《文化报》上的文学创作。因文学与报刊的同存共生关系,散文成为这一时期萧军的文体选择,因同《生活报》的论争,萧军创作了大量论争杂文。这些杂文一方面体现了萧军对鲁迅杂文的继承和发展,一方面也代表了萧军杂文创作的最高成就。萧军在《文化报》上的文学创作是东北新启蒙的实践之作,同时也是研究东北"《文化报》事件"的重要文学资料。  相似文献   

15.
萧红将鲁迅尊为师长,在先生逝世后的两三年间,陆续写了三篇纪念散文——1938年写了《鲁迅先生记》(一)和《鲁迅先生记》(二),1939年10月又写了长文《回忆鲁迅先生》。《记》(一)是忆写鲁迅生活片断中的点滴印象,尊爱之情犹如温暖、深沉之泉从记忆中涌出;《记》(二)是写鲁迅逝世后对一群庸人的反应所持的态度,充满了孤愤、郁闷之情。而《回忆鲁迅先生》,则是  相似文献   

16.
捧读2011年的中考满分作文,评卷教师惊喜地发现,丰富的材料,不仅展示了考生广博的阅读与丰厚的积累,更为文章增添亮色.希望下列七位人物,能为大家写作2012年的中考作文提供帮助. 鲁迅 记得这样一个温馨的场景,在内山书店,一位囊中羞涩的工人想要买书却不能,这时候鲁迅先生热情地送了一本书给年轻人.鲁迅先生的关爱永远地留在了青年的记忆中,使他日后面对生活的挫折时充满无畏与坚定.也忘不了鲁迅对青年作家萧红、萧军的帮助,他们第一次见面,先生就给了这两个从东北流亡过来的年轻人20元钱,钱币的体温让两位生活无着的年轻人对人生又充满了希望.  相似文献   

17.
萧红小说创作思想从图解左翼意识形态到关注人类愚昧,呈明显变化.其原因有二.其一,萧红作为独立女性的追求没有在萧军这样的左翼作家身上最终实现,左翼意识形态也没有给她提供坚实的庇护:其二,鲁迅对萧红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8.
夫妇合名《八月的乡村》的作者萧军,原名刘鸿霖,他爱人萧红、原名张迺莹。因为他们仰慕红军,两人笔名合起来成为“小小(萧)红军”。不料在十年浩劫中,这笔名竟成为“罪证”之一。有人还无中生有地说萧军要“消(萧)灭红军”,因此遭到多次批斗。 男用女名 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青年运动领导人之一的萧树烈,笔名萧楚女。他写了许多文笔俊逸、逻辑性强的优秀文章,使许多年轻小伙子为之倾倒,猜测他是位“楚楚动人的女子”纷纷写信给“她”,倾吐爱慕之情。有的甚至迫不及待地打电话给报社,  相似文献   

19.
萧红是一位颇有才情的中国现代女作家,她的成长、成名都受到鲁迅的极大帮助和鼓舞,她也潜心学习鲁迅的创作思想和艺术手法,取得了很大成就。文章从短篇小说《手》入手,探讨萧红在塑造典型人物方面对鲁迅的师承,更就萧红在叙事模式和女性解放方面对鲁迅的超越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在叙事模式方面,萧红巧用第一人称“我”“我们”进行多视角叙事转换,游刃有余地表现主人公的客观世界和自己的主观世界,这是萧红继承鲁迅基础上的开拓。在女性解放方面,萧红在女性经验的基础上,以女童王亚明为视点,关注女性命运,揭示女性悲苦的根源,指出了女性解放的教育方向,那就是女性自我教育的真正实现。  相似文献   

20.
1937年是萧红旅居上海的最后一年。年初从日本回到上海,9月底和萧军等撤离上海。本文试图较为全面细致地梳理这一期间她的生活和创作,尽可能清晰地勾勒出她作别上海之前的生活轮廓和创作轮廓,或许,还有情感走向。在此基础上,指出上海这座远东最大城市对于萧红所具有的特殊意义——初时接纳的是一个文学青年,终时成就了一个优秀作家;因了鲁迅的大力扶持和关注,也因了她自身异样的禀赋和勤勉。对于新浮出水面的萧红佚文《八月之日记》(三篇),从发现者的角度作出分析和解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