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教学实录】一、学抓文路,初感索溪峪的"野"1.揭示文题。师:同学们,这一节课我们来学习一篇略读课文——(生齐读课题)师:课题中有一个双引号,能理解吗?(出示双引号的用法)生:在这里是特定称谓或着重指出。师:到底是特定称谓,还是着重指出呢?生:(齐)着重指出。师:我们再读课题,让我们听出这儿双引号的存在,读——(生齐读课题)2.练习浏览。师:让我们走进索溪峪,谁来读一读学习要求。  相似文献   

2.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五年制第七册第22课。教学目的:1.通过对作者描写索溪峪的奇丽风光的理解,体会作者畅游其中的愉快心情。2.理解索溪峪“野”的特点。教学重点:索溪峪的山、水、物各部分之间的联系及各自的特点。教学形式:小组合作。教学过程:师: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22课《索溪峪的“野”》。请同学们自由读课题(生读)。读完之后,想说点儿什么?生:我把“索溪峪”这个词重读,因为我想课文主要是讲索溪峪这个地方。生:我重读的是“野”这个字,因为我认为文章主要是讲索溪峪“野”这个特点的。师:真不错,同学们都读出了自己不同的感受。…  相似文献   

3.
《索溪峪的"野"》是人教版六年级的一篇自读课文。作者曹敬庄以独特的视角、生动而行云流水般的笔调,描绘了湖南张家界索溪峪独特的景致,表达了自己独特的感受——"野"。教学中,我根据文本特点,结合本班学生学情,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尽情感受索溪峪天然、野性之美,并从中体  相似文献   

4.
以"野"促读     
<索溪峪的"野">是人教版第十一册第六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通过描写索溪峪的奇丽风光,赞颂了索溪峪的天然的野性美,抒发了作者畅游其间的无比愉快的心情.略读课文的教学,从内容上讲,理解课文的要求要低于精读课文的教学,一般只抓住重点、难点帮助学生理解,理解词句不作为训练的重点.从方法上讲,教师要更加放手,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方法,自读自悟,提高阅读能力.基于以上认识,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理念--"抓住重点,自读自悟".教学中,以"野"为线索,设计了多种形式的阅读,引导学生探究教材,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给学生足够的时间、空间,自读自悟,并从中学会略读和浏览.  相似文献   

5.
一、谈话导入课题 师: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学习了生字。这节课我们将细细品读课文,走进那美妙的鸟语世界。 板书课题:鸟语 二、一读课文,感受鸟语 1.你是怎么理解"鸟语"这个词的? 2.课文中有三处具体写到了鸟语,自由读课文,用"______"画出。  相似文献   

6.
陈芳 《湖南教育》2013,(7):34-35
教学目标:1.浏览课文,通过抓关键句,快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2.通过品读重点词句、感情朗读等语言实践活动,感受索溪峪的"野",增进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体会作者崇尚大自然的情怀。3.领悟作者抓住索溪峪的主要特点、表达自己独特感受的写作方法。  相似文献   

7.
一、对教材的理解《山中访友》和《索溪峪的野》都来有第一单元的课文。《山中访友》是一篇精读课文,《索溪峪的野》是一篇独立阅读课文。这两篇课文在情感上有共通之处,在表达上有异曲同工之妙。  相似文献   

8.
《索溪峪的“野”》是人教版第十一册新增加的一篇略读课文。全文紧扣一个“野”字 ,采用先概括再具体描写的表达方法 ,以其独特的视角展示了索溪峪充满野趣的自然美 ,表达了作者热爱自然、崇尚自然的情怀。全文笔调清新 ,浅显易懂 ,是一篇文质兼美 ,适合小学生阅读的好文章。在教学中如何体现“略读”课文对培养阅读兴趣 ,提高自学能力 ,养成阅读习惯这一教学要求 ,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 ,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捕捉文字提供的信息 ,经过自己的咀嚼 ,去品味、去理解、去想象和感悟 ,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呢?最近听了该课的教学 ,颇受启发。师 :同…  相似文献   

9.
正一、导入师:同学们看图片,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的插图。看这个"S"字,这种写法是以前的人用的,现在已经废止了。同学们伸出手指和老师一起板书课题——白鹅。师:画面中的白鹅是这样的,那么作者笔下的白鹅是什么样的呢?我们一起走进课文。请同学们大声自由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次,老师想听到大家琅琅的读书声,好吗?开始吧!二、检查词语师:课文读好了吗?那么课文中的这些词语能读准吗?自己读读。(开火车朗读,有错的纠正)生:读屏幕上出现的词语(头颈、倘若、脾气、供养不  相似文献   

10.
一、对教材的理解 《山中访友》和《索溪峪的野》都来有第一单元的课文。《山中访友》是一篇精读课文,《索溪峪的野》是一篇独立阅读课文。这两篇课文在情感上有共通之处,在表达上有异曲同工之妙。[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索溪峪的“野”》是人教版第十一册第六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通过描写索溪峪的奇丽风光,赞颂了索溪峪的天然的野性美,抒发了作者畅游其间的无比愉快的心情。略读课文的教学,从内容上讲,理解课文的要求要低于精读课文的教学,一般只抓住重点、难点帮助学生理解,理解词句不作为训  相似文献   

12.
李玉华 《山东教育》2005,(25):34-34
《索溪峪的“野”》是一篇略读课文。全文语言清新隽永,生动真实地再现了素溪峪奇丽无比的天然风光,表达了作者畅游大自然、心灵放飞的喜悦与清爽。认真读文,从语言文字中领略索溪峪的野性美,体会作者抓住事物主要特点进行描述的表达方法,是本文的学习重点和难点,为突破这一重难点,根据略读课文的教学特点,实现“文贵自得”,可尝试引导学生“画、品、悟”三步走,具体步骤如下:  相似文献   

13.
一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师:今天,很高兴和大家一起学习一篇新课文.一齐读课题—— 生:钓鱼的启示. 师:钓鱼的过程中,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呢?请大家认真读一遍课文,注意做到两点:第一,读准字音,把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第二,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生带着要求读课文,师巡视指导) 师:我从课文中选了几个句子,谁来读一读? (师依次出示四个带有生字的句子,指名朗读,并引导生结合生活实际理解"沮丧")  相似文献   

14.
一初读课文,学习字词师:今天,很高兴和大家一起学习一篇新课文。一齐读课题——生:钓鱼的启示。师:钓鱼的过程中,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呢?请大家认真读一遍课文,注意做到两点:第一,读准字音,把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第二,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生带着要求读课文,师巡视指导)师:我从课文中选了几个句子,谁来读一读?(师依次出示四个带有生字的句子,指名朗读,并引导生结合生活实际理解"沮丧")  相似文献   

15.
一、导言、揭题——走进文本师:听说我们四(1)班的同学最喜欢读课外书,那么喜欢读民间故事吗?生:喜欢。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民间故事,好不好?生:好。(师板书课题:九色鹿;学生齐读课题)二、自由练读,整体感知——读通课文师:同学们课前预习了课文,现在老师想考考你们,看看你们是不是能把课文中的生字词的音读正确。(出示带有生字的一组词语,学生练读)师:你们真聪明,不要老师教就能把课文中的生字词的音读正确。课文中还有一些长句子,看看你们是不是也能读好。(出示能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两个长句子,学生练读)师:读得好!如果把这些词语和…  相似文献   

16.
《索溪峪的“野”》是一篇阅读课文。课文词语丰富,生动优美、文笔精巧,跌宕有致。把索溪峪的景物描绘得洒洒脱脱、活灵活现,把其“野”的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教师教学这一课,可指导学生三读悟其“野”,从而让学生读到其“趣”,学到其“真”。一、粗读品词。知其“野”何意为了让学生懂得作者在课题运用这个“野”字是什么意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教师可指导学生运用字词典等工具书来品  相似文献   

17.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和大家共同学习一篇课文——《"番茄太阳"》。(指三名学生读课文)师:课文能读得正确通顺,相信你们对课文内容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咱们先看课题,文章的题目是一初读课文,感知"番茄太阳"  相似文献   

18.
《索溪峪的“野”》是人教版第十一册第六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作者妙笔生花描绘了张家界索溪峪的奇丽风光,这里的一切充满了野性的天然的美。教学本课,重点在引导学生“把你觉得写得好的地方多读一读,体会体会这样写好在哪里。”(这是阅读提示中的要求)我采用的策略是:入情入境地精读,有滋有味地评读,有声有色地抒怀。由此,我设计了四大板块进行教学。一、创情境,激发“野”趣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开发课程资源,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教学《索溪峪的“野”》时,我先从“你们知道祖国的哪些著名…  相似文献   

19.
师:同学们看老师写课题。"母"字,写横的时候,要写得长一些。长笔画写开了,整个字就舒展了。师:读课题。生:(齐)慈母情深。师:读得很有感觉。课文读熟了吧?谁愿意把课文读给我们听一听?(生读课文,语速很慢。)师:停一下,语速要加快一点,读书不能这样拖音。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在阅读中,应让学生“受到情感熏陶”,“享受审美乐趣”。《索溪峪的“野”》是一篇优美散文,教学这篇课文要引导学生理解“野”,即课文所写的绮丽景观纯系天造地设,没有丝毫的人工雕琢,不带人间烟火味,这才让人感到“野”性十足,美得动人,趣在其中,激发了人们的潜在之情。教师要艺术地引导学生仔细阅读课文,沉入作者生动描写的语言文字中去,产生身临其境之感,进而体验“野”之美、“野”之趣,“野”之情,真正得到心灵的陶冶。一、由索溪峪的山体验“野”之美索溪峪的山“野”在哪里?又“美”在哪里?作者首先从总体上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