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这一定位,意味着它不是原《思品》、《劳动》、《生活》等学科的简单相加或大拼盘,其最大的不同在于,《品德与生活》不以具体的道德规范或劳动、生活  相似文献   

2.
为了体现当代学科综合化的趋势,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强调课程与生活的联系,要求加强课程之间的沟通,反对以学科为中心的授课模式。通过思考,我在低年级品德与生活课上成功地进行了一次以“鱼”为主题的学科联动的尝试活动,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王晓香 《河北教育》2006,(12):23-24
在《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学科青年教师评优课活动中,参赛教师对课程的综合性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多数课改变了过去品德教学中盲目拔高或出现“空心人”的现象。品德教学越来越趋于常态,真实、自然、生活气息浓厚、充满了人文关怀。当然活动中也反映出一些有待于进一步解决的共性的问题。总之,此次活动,既给我们提供了经验也反映了问题,既看到了老师的进步也看到了今后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在一次《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的课堂教学展示活动中,老师们分别以“我爱小动物”、“交通安全很重要”、“爱护公共设施”为主题匕了三节课。结果,第一节课我们被动物尸横遍野的画面所震惊,第二节课又在哀乐声中被交通事故中失去亲人的家属呼天抢地的样子所震撼,第三节课大量的公共设施被毁坏的图片更是让人感到触目惊心。展示活动结柬后,有的老师认为反面的事例太多。给学生的都是负面的影响,没有体现课程积极的影响作用。还有的认为生活中确实有大量这样的事实存在,教学就应该贴近现实生活,直面生活中的问题,声像鲜明的图片和录像对学生的触动很大,可以引起他们的震撼和思考,从而反省自己的行为。  相似文献   

5.
傅瑞珏 《福建教育》2005,(8A):50-51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品德与生活课是一门活动型综合课程……课程目标要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多种教学活动来实现,活动是教和学的中介。”《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还强调:“教学活动要侧重于有学生主体参与的体验、探究、交流研讨等实践性教学活动。”可见,“活动”应该成为品德教学中的灵动音符,“弹奏”好这个“音符”必将使品德教育更富实效和高效。  相似文献   

6.
凸显“综合”特色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以下简称“两品”)新课程,已经跃然进入小学课程体系,正在全国城乡学校逐步实施。按照新课改的精神,教学不是教师单向培养学生的活动,教学的本质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我们应从主体性、互动性、互惠性等方面来把握“师生交往”的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7.
教师要善于设计教学情境,引导学生的情感与思维,开展儿童喜欢的活动,使他们在主动积极的参与中,生活得到丰富,情感得到渲染,品质得到发展。教师要引导学生从自己的真实世界去出发,运用自己的认识去观察、体验、感悟社会,获得自己真实的感受。在教学中,笔者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理论指导下,发挥自身的创造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用情境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用生活化的体验让学生愉快地活动,用生生互动的学习方法去教育学生的认知,为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与行为习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小学低年级段开设品德课程,即《品德与生活》。这是一门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低年级段的小学生对一切新事物都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喜欢交朋友。他们特别活泼好动,爱做游戏,但是在游戏的过程中,行为习惯都缺乏普遍的目的性。这些特点给这门课程提出了新的挑战,采取有效的教学方式,成为当前上好“品德与生活”的重要前提。在多年的“品德与生活”教学过程中,我针对低年级儿童的年龄特点和我校的区域特色,总结了几点有效可行的课堂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9.
根据小学《品德与生活》的行为培养目标要求,本人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一言一行”的培养,让学生在明白道理中,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一、利用教材范例,让学生模仿比较低年级学生对道德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处在直观、具体的水平上,他们的道德情感具有较强的直觉性和模仿性,是与具体的道德形象相联的。因此,在教学中让学生仿照图中人物的言行,是强化养成教育的有效途径。如学习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我的一天》中的《好孩子,爱整洁》时,我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情景,演示给同学们观看。让同伴指出其优点和不足,并说明理由。这样可直观地让学生认识生活中的一些习惯,然后再让学生仔细观察插图,同桌之间把图中的小红和小明是怎样做的进行模仿,并引导学生与平时自己在家的做法进行比较,说一说自己哪些地方是这样做的,还有哪些地方  相似文献   

10.
郭华 《云南教育》2004,(31):7-8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总的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21世纪的教育,不仅要关注人的身体健康问题,更要注重培养人的健全的心智和完善的人格,让人充分领悟和体验生活的价值、生命的意义。然而,审视过去的品德课堂教学,不难发现由于学生主体参与性不强、教学设计单一,导致学生只能枯燥、乏味地接受教育,影响教育教学目标的达成。要改变这样的课堂教学状况,需要把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的目标、内容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相似文献   

11.
在教学活动中.密切联系儿童实际生活.并在活动中去体验和感悟.达到认识自然、了解社会和学会做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品德与生活”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增的课程。该课程对改变我国德育现状,解决原有课程内容之间的交叉重复,增强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重要作用。本文结合笔者使用教科版《品德与生活》教材的教学经验阐述该课程的教学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13.
14.
“美丽的生命”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珍爱生命”的第一个话题,由“生命使世界美丽”和“它们也需要爱”两个主题构成。教材从自然界的生灵万物宏观引入,目的在于通过观察大自然美丽的景色及各种各样的动植物,让学生了  相似文献   

15.
德育新课程《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的教学有何特点?本文拟结合对教学案例的评析,谈三点体会。  相似文献   

16.
粱静 《农村教育》2006,(7):95-95
《品德与社会》课堂的基本理念之一是“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要把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从学生生活中找话题,让学生谈生活的体会,与学生讨论生活的问题。大教育家杜威也说:“准备生活的唯一途径就是进行社会生活,离开了任何现存的社会情境,要培养对社会有益和有用的习惯,是不折不扣的在岸上通过做动作教儿童游泳。”所以我们要让课堂“回归生活”,在课堂上关注学生的所感、所思、所悟,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感到学习离生活很近,学习就是生活,生活就是学习。  相似文献   

17.
小学低年级品德与生活课是以学生生活为基础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它以学生主体参与的生活化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引导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自主活动中体验、感悟、内化,获取经验,促进他们良好品德的养成,组织这种课堂教学的核心策略就是“生活化”。在总结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我们初步形成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8.
再论“品德与生活”、“品向生活世界的回归德与社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制定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和编写教材的过程中我们提出“回归生活的课程理念,当时着重阐明的意义是课程与教材要以儿童的生活为出发点。当课程与教材进入实施阶段后,我们认为本课程向生活的回归应致力于使课程再回到儿童的生活中去,成为一个能够改变、改善生活的“因子”。这一种回归才是课程的归宿。课程与教材要转化为儿童的生活,这是本门课程教学所应持有的基本立场,同时我们也反对“立竿见影”的简单化联系。要深入研究课程转化为生活的具体机制,要开通课程走向课堂以外生活的渠道,要着力培养“践履躬行”的人格。  相似文献   

19.
把人的“向善性”学说引入《品德与社会》课堂,用现代教育理论加以过滤,使之成为一眼活的源泉,是《品德与社会》教学走多元化之路的有益尝试。人具有“向善性”是一种道德的预设。德育就是要凭借激活、唤醒等方式来发掘、弘扬人的潜能中积极的、美好的、建设性的“善念”与“善端”,注重学生主体的自觉和内在动能的挖掘,反对强制、管压和灌输,提倡尊重、信任与感化。主要是通过“参与”、“调查”、“实验”、“讨论”、“服务”、“辨别”、“创造”等多种途径去感受、体验、领悟与表达“向善”的过程,最终生成“道德之花”。实践“向善性…  相似文献   

20.
一、教学案例与反思 《父母的疼爱》是中图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第3单元第10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