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最近看了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的《小稻秧脱险记》的录像课,于老师引导学生理解词语的方法妙不可言。请看。  相似文献   

2.
近日,笔者拜读了唐茂盛老师的《更新“生字观”关注“熟字返生”现象》一文(见《小学教学参考》2006年第6期),深有感触。 唐老师在文中明确指出:我们的识字教学“目中无人”,学生早就自己掌握的生字,我们还一味喋喋不休地读呀写呀教呀,而对那些学生真正感到困惑急需帮助的“字词”,却熟视无睹。  相似文献   

3.
片断:苏教版三年级上册《小稻秧脱险记》写字指导。 师:看来要写好这个“险”字,先得把这个“左耳朵”写好不可!看老师怎么写。(师在田字格中范写)“耳朵”要写得高一些。再注意观察右边这里面一横怎么写。(生讨论)  相似文献   

4.
朗读,是学生阅读文本过程中最简单、最直接的语言实践活动,真正有效的朗读是需要教师艺术化的指导。于永正老师在教学《小稻秧脱险记》一文时,有效地进行了朗读指导,显示出了一种高超的不露痕迹的引领艺术,使学生乐读善读,把读书当作一种享受,使朗朗书声成为语文课堂最美的旋律。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各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的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让学生在读中悟,在悟中读,在“读悟”中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6.
众所周知,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不单是教师“教”的结果,必须由学生自己借助语文文本,将优秀的语言文化成果,内化成生命个体的一部分。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形成对语言文字的自我感悟,从阅读中发现语文学习的乐趣,形成阅读感悟能力呢?我的实践是:教师要充分引导学生学会自我阅读,让“自读”孕育“自悟”。  相似文献   

7.
语文教学呼唤语文本体的回归,倡导用语文的方式教出浓浓的语文味儿,平平淡淡的教语文,扎扎实实地上出真语文课。因此在阅读教学中以读为主,真实感悟,显得尤为重要。"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语文教学最本质的环节就是阅读教学。"课堂上没有读书声是语文教学的悲  相似文献   

8.
教例:《小稻秧脱险记》,国标本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执教:于永正。  相似文献   

9.
“简简单单教语文,简简单单学语文。”(特级教师于永正语)这句话道出了精彩的语文课在于“平”中求实,在“平淡”中绽放异彩。  相似文献   

10.
听完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执教的《林冲棒打洪教头》一课,全场皆惊。惊的是于老师细读文本工夫之高深。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为我们的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如何体现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我们教学的新视野,于永正老师的教学为我们作出了范例。他注重自身修养,完善人格,尊重个性,巧妙设计教学软环境,从人性出发,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把心灵的阳光送给每一位学生。  相似文献   

12.
新课标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古诗文作为祖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是培养学生核心能力的有效载体。在此背景下尝试以“诵读入境,整体感知;想象画面,赏析意境;了解作者,体悟情感;妙笔生花,读写结合”这四个环节来进行教学模式的探索。  相似文献   

13.
王燕 《山东教育》2008,(6):28-29
早在上世纪80年代,特级教师于永正就在《山东教育》上撰文讲过“读是一切语文能力形成的手段和桥梁”。在新课改的今天于老师仍然认为,在语文教学中,学生对文本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只有通过学生对文本的熟读才能做到;  相似文献   

14.
词语教学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于永正老师的《小稻秧脱险记》(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18课)一课的词语教学读演结合,促进理解,妙趣横生,成为中年级阅读教学中词语理解与训练的典范.一、整组词语,“境”中理解初读阶段,于老师让学生一边读课文,一边把不懂的词语画下来.然后,让他们把不懂的词语写在小黑板上.  相似文献   

15.
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改革,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也发生了变化。在英语课堂教学中,不仅注重对英语单词、课文的讲解,同时也注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通过阅读自主学习英语。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连云港市也开展了真阅读工程,以保证学生进行有深度、有质量的阅读。同时城乡结合部小学,结合多年的硬件设备和软件基础,实施了全新的读悟创英语教学模式。因此,对读悟创教学方法进行分析,并提出读悟创教学方法在英语阅读课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6.
17.
语言文字的学习,出发点是"知",而终点是"行"。要"知""行"合一,就要整体思考语文的教学目标,同步分析语文的教材教参,连贯运用教学的基本策略,进行"读悟写"一体式语文教学。一体式语文教学以"读"为基础,以"悟"为桥梁,以"写"来表达,将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效果连贯融通,将知识技能的积累和运用合二为一。  相似文献   

18.
周乐 《教育文汇》2014,(20):26-26
上《第一次抱母亲》公开课之前,我把课文读了10多遍。这篇文章语言浅显,情感真挚。然而,教什么,如何教,我竟无从下手。反复研读文本,我能真切地感受到字里行间流淌着母子深情,但又觉得这种感受只可意会,难以言传,如果掰碎了一分析,情味就全没了。在百般纠结之中,我去查阅名师教学资料,读到了于永正老师执教《第一次抱母亲》的文字实录。读过两遍,真让我惊叹不已,于老师的教学太棒了!我也想从他那里学上一两手,便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分析其中的奥妙。  相似文献   

19.
许海荣 《江西教育》2005,(10):47-47
读书,是我最大的爱好:忙完了一天的工作,看几页自己喜爱的书,那是一种享受,更是心灵的放松.《教海漫记》是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的教育随笔,它是我置于案头经常翻阅的一本书。  相似文献   

20.
【教学片断】[师发讲义,生自读、朗读。(讲义的内容节选自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我的伯父鲁迅先生》4~13自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