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同期录音也就是同时录音,是录制声音的一种方式。近些年来由于技术设备的多样化,同期录音的使用也较为广泛,特别是录像设备的出现,更加提供了方便快捷准确的录音方式。同期录音的最大好处就是及时、准确、真实,有些纪实性的报道必须采取同期录音。例如,中美两国的元首互访,就是采取双方直播的同期录音的方式来进行节目传送的。这是高科技成果带给人们的更大的信息交流。江泽民主席访美时,他的一言一行使美国人民感受到中国人民的气派与伟大,从而进一步提高了中国人民在世界的威望,这就是当前电视节目的魅力所在,也是同期录音被广…  相似文献   

2.
贺长春 《记者摇篮》2004,(10):17-18
同期声录音(同期声),是电视台记者采访时,经常用的一种形式。《广播电视简明辞典》中,对同期声这样表述的:“能在记录其它信号的同时,进行声音的记录.并在重放时与某一信号保持同步的录音.称为同步录音——同期声录音。”同期声既是“声解释画”又是“声画统一”。它在电视新闻中起到的作用,收到的效果是一般文字、画面所不能代替的。  相似文献   

3.
本文论述了口述档案抢救与开发中同期录音的基本特点,概要介绍了口述档案抢救与开发中同期录音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4.
本文论述了口述档案抢救与开发中同期录音的基本特点,概要介绍了口述档案抢救与开发中同期录音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5.
同期声可以增强广播电视新闻的感染力、现场感,因此它被广泛运用在广播电视新闻稿件中。正确合理地运用同期声应该把握"多采同期录音;选用准确、生动、形象的同期声;布局要合理,长度要适宜"等几项原则,从而起到为稿件锦上添花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刘明珂 《今传媒》2016,(6):116-117
三集原创广播剧《鹮巢》创作团队开创性地使用了“现场实景收录”,使广播的特质实现最大化。实景同期声录音方式对于广播剧录音还是一块处女地。现场、实景、同期声录音真实再现故事发生的地点和环境,让听众清晰的听到各种剧情细节,产生逼真的画面感。《鹮巢》创作团队和传统的广播剧制作不同,因为是现场同期声录制,所以摆脱了,“播音腔”和“表演味”。她以亲切自然的音效,浑然天成的音效,生动真切的表演。使作品散发出独有的艺术魅力,让听众获得极大的审美享受。  相似文献   

7.
同期声可以提供准确的空间感、距离感、环境感、层次感,可以与画面一起塑造出真实、细腻的荧屏空间,加强荧屏空间的幻觉,增加画面的魅力。同期录音中有很多重要环节,其中话筒的设置适当与否是重中之重,直接影响声音的质量,决定着录音的成败。下面笔者结合个人创作实践,谈谈在影视剧同期录音中话筒设置的方法与技巧。  相似文献   

8.
李勇 《青年记者》2007,(22):98-98
电视新闻同期声是指记者在新闻事件现场或采访现场录制的同步声音,它包括被采访人的谈话录音、背景声、效果声。本文所指的同期声是被采访人的谈话录音,包括记者、主持人的现场主持语。  相似文献   

9.
李晔 《视听界》2008,(4):108
电视同期声是指伴随画面形象而存在的声音,是电视新闻中重要的听觉元素,它与视觉元素一起共同承担着电视传播的功能。电视同期声包括了被采访人的谈话录音、背景声、效果声,本文的讨论仅限于被采访者的谈话录音。如何做好电视同期声,并让它成为电视新闻的亮点?  相似文献   

10.
自1877年Edison造出录音机,至今已有112年的历史,在这100多年时间内,作为录音制式,有三次重大变革。第一代为单声道录音制式。录制成的节目给人们以点声源的感觉。第二代是双声道录音制式,可以做成左右声道,录制的节目给大家有宽度与深度感觉,可以做到接近真实地记录声源状态。第三代是多声道录音制式,录制的节目给听众一种立体感,有三维空间的效果,多声道录音不仅可以真实地记录声源状态,而且可以进行艺术再创作,声音的加工处理。在录音制式变革的同时,录音控制室技术,录音棚技术,录音设备,录音器材等都有了巨大的发展与进步。录音思想与录音观点也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新的录音思想与录音观点概括起来讲,录制节目的效果应该更能反映客观实际效果,使听众如身临其境,要求录音控制室有良好的声学条件,最佳的听音状态,声像定位稳定、不易漂移。要求录音棚强吸声、短混响、小面积、多用途。录音设备应采用实用性,以求实效,降低成本,保证质量的方针。多声道录音必将大部份取代单声道录音。在文艺节目制作中将全部取代单声道录音。本专题从不同角度介绍了多声道录音制作工艺,着重应用操作技术经验,从全面的操作技术到重点声部与重点乐器拾音技术处理。尽管如此仍然无法方方面面都说到。最后一篇从实例出发介绍了新型录音棚的声学特点与结构。今后多声道录音技术在广播电视系统中必将大有作为,为此江苏广播电视学会技术研究会于1988年10月组织了多声道录音技术(包括录音棚和录音设备)专题学术年会。这组文章均为本次年会的论文,借此发表以使广大读者概括地了解这一新技术,对今后工作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1.
冉涛  刘蕾 《新闻前哨》2005,(12):66-66
广播给受众的是声音,由于声音的易失性,使广播新闻往往很快成为过耳秋风。这可能就是广播新闻最大局限性。但是,笔者认为如果能用好用活广播录音这一武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加强广播新闻的传播效果,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用好录音同期声是广播新闻扬长避短的一把利剑。 一、突发事件录音的运用:博采众长 求同存异 突发事件新闻性很强,如果记者能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自然有丰富的录音同期声可以运用,但在很多时候,我们不能保证记者立即在新闻现场,就必然有一个补充采访的过程。 2005年6月,石首一家大型化工企业的一个染料车间发生爆炸,造成了人员伤亡。记者赶到现场,事故已经发生了两个多小时。由于企业采取回避态度,并且对事件真相进行隐瞒,说只造成了1人死亡,3人轻伤。并且以保守商业秘密为由阻挠记者深入采访,记者无法到现场求证,只好先听其新  相似文献   

12.
会议报道由于地点相对固定,电视画面容易流于刻板单一。要想报道生动,形式活泼,提高收视率,我们的体会是:要重视和恰当运用同期声。第一,把要写成文字稿的内容变成同期录音录像。  相似文献   

13.
郑侃 《浙江档案》2008,(10):40-41
自19世纪末录音技术出现以来,录音档案便以一种真实的记录方式,生动地再现了历史,让身处不同时代的人们能穿梭于历史时空,倾听历史的回音,回顾曾经的岁月。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录音档案信息的原始性、确定性与可靠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何保存与开发这些录音档案,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问题。而通过高科技手段对录音档案进行数字化处理,为可靠长久地保存及利用录音档案资料提供了良好的前景和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14.
艺术录音是一门新兴的学科。随着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人们欣赏水平的提高,艺术录音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艺术录音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录音,不是简单地把声音信号转变成电信号,被动地“记录”,而是录音工作者及演唱演奏人员对文艺作品在艺术构思、演唱演奏技巧、工艺技术等方面能动、创造性地施展才华的创作过程,是艺术与技术高度结合的产物。因此,录音人员的学识水平、技艺水平及创作能力就显得相当重要了。从事艺术录音的专业人员有两种称呼:录音导演和录音师(音频工程师)。表面上看,两者所做的工作差不多,但实际上是有区别的…  相似文献   

15.
运用丰富多彩的声音来准确、及时、生动地报道客观事物,就叫录音报道。而录音报道是广播的独家优势。那么,采制录音报道,应该是广播记者的拿手戏了。我从事广播工作七八年,搞过一些录音报道。我对录音报道有了一些粗浅的认识,现谈出来,和同志们互勉。一、爱是前提人常说干啥的爱啥。  相似文献   

16.
广播记者常会碰到这样一些情况:被采访对象开始是侃侃而谈,但一见记者拿出录音机,便拘谨起来,变得吞吞吐吐;或者,一起突发事件发生了,肇事者不以为然地辩护,在场群众毫无顾忌地议论,但一见录音机,就缄口不言了……由于暴露录音机的缘故,使广播记者失去许多真实自然的第一手音响材料. 录音报道与文字报道不同,音响的自然与否,直接影响报道效果的好差。如何采制真实自然的音响材料呢?笔者不妨提出“隐性录音”这一概念.“隐性录音”即:录音者不暴露身份或者不暴露录音动机而进  相似文献   

17.
录音报道是受欢迎的一种广播新闻形式。我们广播记者都在为搞好录音报道而努力。但是,在实践中,我们碰到许多的问题。特别是对某些问题的看法目前很不一致。所以,我们希望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的讨论,以便更好地指导我们的实践。这里,我想就我们经常碰到的有关录音报道的几个问题谈一谈自己的粗浅的意见。一、录音报道的构成及形式录音报道是广播新闻中的一个样式。录音报道这个样式与消息,通讯等样式不同的地方,就在于它是运用录音素材来进行报道的。  相似文献   

18.
电视同期声,是指记者在新闻事件现场或采访现场录制的伴随画面形象的同步声音,是电视新闻中重要的听觉元素,它与视觉元素一起共同承担着电视传播的功能。本文所指的同期声是被采访人的谈话录音、背景声、  相似文献   

19.
继中央电视台大型电视纪录片《望长城》面世之后,纪实类电视节目形态以从唯美而返璞归真的趋势在电视界悄然盛行。众多以长镜头、自然光、同期录音、追踪“过程”等纪实手法拍摄的作品,真实地纪录社会生活,客观地反映生活中的真人、真事、真情、真景,着重展现生活的原生形态和完整过程,看了以后令人回味无穷。  相似文献   

20.
电视新闻采访中的问话技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电视新闻越来越重视采访对象同期声的运用,因为经典的同期声往往能够让观众耳目一新。其实经典的同期声之所以经典,它除了取决于采访对象的知识水平和真实生活体验之外,更多情况下还取决于电视记者在摄像镜头前,在录音话筒前的提问技巧,好的提问方式就是能够让再笨拙的嘴巴开口能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