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唐代诗人杜牧有一一首著名的<赠别>诗:"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相似文献   

2.
一、从题目入手一般来说,古典诗歌的题目大体上会给我们提示出诗歌的大概意义,如“别、怀,咏、赠、送、寻、怨”等。如牡牧的(赠别》:“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诗的主旨从题目可以看出,属于赠别诗,由此可见本诗的意义在于写离别,  相似文献   

3.
先请读下列诗句:“山花向我笑,正好衔杯时”(李白);“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杜牧);“山牵别恨和肠断,水带离声入梦流”(罗隐);“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苏轼)。在这些诗句里,山  相似文献   

4.
象征,是一种表现手法,又称托意于物。这里的“意”即你在文中所要表达的思想和感情;这里的“物”即外在的具体形象。象征就是把“意”和“物”借助一定的手法,巧妙地结合到一起。简单地说,就是“我以你口表我心”。比如用竹子象征正直虚心,用梅花象征坚贞不屈,用中国结象征着中国人对亲情、友情、爱情,对和谐、幸福、吉祥的向往追求,用蜡烛象征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  相似文献   

5.
蜡烛,曾经是古往今来许多诗人骚客吟咏的对象。如:“日暮汉家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其中享誉千载的莫过于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名句:“蜡炬成灰泪始干”了。它们或寓情思.或寄怀抱,客观的物象由于融入了各自的主观感情,自然形成了境界的高下之分。 本文笔者谈的是,曾经“昂头作狮子吼的民主战士、诗人”闻一多先生的一首现代格律诗──《红烛》。它是闻一多的第一本诗集《红烛》的序诗。这本诗集编入了他从“五四运动到留美初期的部分作品,于1923年…  相似文献   

6.
人们将老师比作蜡烛,看到的都是老师苦涩的奉献,“蜡炬成灰泪始干”,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其中多少有些悲凉的味道。 看着这个比喻,我脑海中浮现出杜牧那一句清丽优雅、满含深情的“蜡烛有心还惜别”的词句来。 世人都感念自己的老师。殊不知,为师亦有心,为师也有情。  相似文献   

7.
唐飙 《成才之路》2009,(36):F0003-F0003
明继学,其诗,题材广泛,体裁多样。承袭其先祖“国初第一词人”纳兰性德之遗风。“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是他的创作特色。“自然”,即“天然”。“观物”的“眼”,无污染,无屏障;“言情”的“舌”,  相似文献   

8.
对于赋、比、兴,古代学者曾经做过许多阐释,其中宋代朱熹的解释最为简明,他说:“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泳之词也”。(《诗集传》)而李仲蒙的解释则较深入,他说:“序物以言情,谓之赋,情尽物也;索物以托情,谓之比,情附物也;触物以起情,物动情也。”(王应麟《困学纪闻》引)可以说,赋、比、兴是诗人形象思维和创作过程中的重要方法,它使《诗经》不仅记录了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五  相似文献   

9.
人们在艺术思维和审美过程中,自觉或不自觉地把主观的感情移入客观的自然景物或其它审美对象之中,从而使本身没有情感和知觉的审美对象,在审美主体的情感作用下,仿佛也具有了感情、思想和行动,——这种审美对象与审美主体的情感完全“合二为一”的现象,在美学中即称之为“移情”(“移情”一词从德文中译出,亦作“移感”)。移情是一种大量存在于人类日常生活和审美过程中的很普遍的现象。比如,人快乐时,会觉得花欢月笑;人悲哀时,则会觉得花泣月惨。在文艺作品特别是诗歌中,移情是一种常见的现象。诸如:“山花向我笑,正好衔杯时。”(李白《待酒不至》)“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杜牧《赠别》)“槛菊愁烟兰泣露”(晏殊《蝶恋花》)等等,这类例子,真是举不胜举。  相似文献   

10.
借物抒情,托物言志,顾名思义,写的是物,寄的是意,写在此而意在彼,写景状物是托词,是手法,真正的用意是“借物”或“托物”来抒发自己的情感,表明自己的志向罢了!这是一种最常见的写作手法,也是作者抒发情志的常用手段。其实,我们平常写作时也没少用过这种手法,我们常常把老师喻为“春蚕”、“蜡烛”,也有同学喜欢把老师喻为“铺路石”,假如择一写成一篇文章,写的是春蚕,而歌颂的是老师的奉献精神,这就是“借物抒情”。许多作家诗人也常常用此法写作。如屈原的《橘颂》,写的是橘,歌颂的却是爱国情怀;于谦的《石灰咏》,写的是石灰,表现的却是…  相似文献   

11.
《白杨》是一篇抒情性的记叙文。文章记叙了一位前往新疆的旅客在火车上向儿女们介绍戈壁滩上的白杨树,借以表达自己扎根边疆的决心和希望儿女们也像白杨树那样在边疆茁壮成长的心情。这篇课文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表面上赞美白场树,实际上赞扬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人。课文由景到物,由物及人,由人言情,由情表态,步步深入,层层递进,内容含蓄,思想深刻。学习这篇课文要注意突出“父亲”对孩子的教育。  相似文献   

12.
人所共知,诗以言情,歌以咏志;人们也知道,无论“言情”还是“咏志”,都必须借助与“情”“志”相关的载体,有所寄托,这个载体就是“物”——包括“景物”和“事物”。但在鉴赏诗歌时,不少人始终没有弄清楚一个问题,那就是“景物形象”与“事物形象”有何联系,又有何区别。  相似文献   

13.
人所共知,诗以言情,歌以咏志;人们也知道,无论“言情”还是“咏志”,都必须借助与“情”“志”相关的载体,有所寄托,这个载体就是“物”——包括“景物”和“事物”。但在鉴赏诗歌时,不少人始终没有弄清楚一个问题,那就是“景物形象”与“事物形象”有何联系,又有何区别。  相似文献   

14.
六年制小学语文课本第九册22课《白杨》,是一篇富有诗情画意的抒情散文。作者以流畅生动的笔触,勾画了一幅抗风暴雨雪、斗干旱洪水的“白杨挺秀图”,以朴实无华的语言,抒写了一首借物寓意、托物言情的清丽小诗;以豪迈饱满的深情,谱唱了一曲建设者扎根边疆的颂歌。首先,作者运用高超的艺术技巧,让读者看到一幅醒目的白杨挺秀的画卷:“茫茫”点明画面的空旷;“没有山,没有水,也没有人烟”,交代了背景的荒凉;“天和地的界限也并不那么清晰,都是浑黄一体”,揭示了气氛的压抑。“茫茫的大戈壁”上黄沙遍地,风暴起处,黄沙满天,因而,天和地“浑黄一体”。在这浑黄色的烘  相似文献   

15.
<正> 在前些日子的采访中,听到一位成人高校校长讲,他们要求大家不要再称谓教师是“蜡烛”了。乍一听,觉得不解。“蜡烛”形象明明是对教师那种无私奉献精神的真实写照,为什么不再称谓了呢?他说:“照亮别人,精神可嘉;燃尽自己,值得考虑。教师不仅应该,而且能够在奉献的同时,收到应得的报酬,不仅照亮别人,也应照亮自己。”听了,也觉有些怪。在我国大凡被称颂为“蜡烛精神”的教师,无一不忘我工作,虽桃李满天下,然却多身居陋室,非贫即微,一家人跟着遭罪……此类现象与  相似文献   

16.
张志公先生说:“模仿是写作的必由之路。”下面是一次仿写训练的过程。首先阅读台湾作家林清玄的小品文《蜡烛的心》: “这蜡烛还有油,怎么就熄掉了?”孩子说。“蜡烛的心烧完了,当然就熄了。”爸爸说。“没有心的蜡烛不会烧,没有心的人呢?”孩子说。  相似文献   

17.
不能开     
有次大热天打麻将,突然停电了,只好买了蜡烛继续战斗。过了半个小时,实在热得受不了了,一人说:“不是开电扇吧,热死了。”  相似文献   

18.
天真与幽默     
大楼里的电表发生了故障,房间里一团漆黑。正在看电视的儿子便大叫起来:“爸爸! 我要看电视! 房间里太黑了,我怕!”“别嚷嘛,我来点支蜡烛。”我说。蜡烛点燃了,房间里又有了光亮。“爸爸,把蜡烛拿到这边来,我要看电视哪!”儿子又在嚷了。我爱人在一旁没好气地对我说:“你看这孩子真傻,以为点了蜡烛,电视也好看了。他呀,尽讲七颠八倒的话,将  相似文献   

19.
《捕蛇者说》的“说”,是什么意思?《古代散文选》(中册)这样讲:“说说捕蛇人的事”。(人民教育出版社编)湖北省编高中语文这样讲:“‘说’,是一种叙事兼议论的文体,题目的意思是:说说捕蛇人的事。”我有点不同的看法:  相似文献   

20.
燃烧的小树     
欧美人士生活习惯有许多独特的地方,比如,他们喜欢点蜡烛。荧荧烛光,营造出一种神秘、幽静、优雅的氛围。因此,烛光晚会要用蜡烛,宴请酒会要用蜡烛,圣诞节更是蜡烛大放光芒的时候。甚至悼念遇难的人,也要人手一支蜡烛,任烛光在野风中飘摇。蜡烛的造型千姿百态,颜色五彩缤纷;蜡烛配方各有特色:有的蜡烛虽小,但能点两三个小时;插在蛋糕上的生日蜡烛,没有烛泪;饭店、酒吧的蜡烛,绝不会冒烟呛人。“匪夷所思”指言谈行动超出常情,不是一般人所能想象的。“夷”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