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新闻呈现出一种新意,那就是讲述“老百姓身边的事儿”。党报也改变了传统新闻居高临下的面孔,开始报道突发事件、紧急事、感人事、有趣事等等,得到社会各层面的肯定,而其中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新闻热线。  相似文献   

2.
有学者认为重大公共突发事件中新闻机构与政府“一体化”的观点尚待商榷,但对于党报而言,尤其是在重大公共突发事件的报道安排中,说两者“一体化”是中肯的。作为江苏省委机关报,非典时期的新华日报牢牢把握党报的使命,以党和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的重大方针决策为中心,积极引  相似文献   

3.
“关键时候还是看党报”,是由于党报在当今政治、经济生活中所处的特殊地位和作用所决定的。是由于党报在广大读者心目中长期形成的关键信任度所决定的。而关键时刻还是看党报,党报还要看言论。作为报纸的“灵魂”和“旗帜”,言论在关键时刻所发出的声音。表明了党报的态度,表明了党报所涉及的新闻事件旗帜鲜明地阐明观点。在言论这种新闻体裁中,  相似文献   

4.
胡锦涛总书记在人民日报社考察时强调,要不断提高舆论引导的权威性、公信力、影响力。公信力是媒体生存的基础。在长期的传播实践中,我们的各级党报普遍获得了比较高的公信力。主流新闻看党报,突发事件看党报,关键时刻看党报,就是党报公信力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5.
党报把民生新闻作为新闻改革的重要课题来抓,已是大势所趋。何为民生新闻?我国首次出现“民生”的概念是《左传·宣公十二年》:“民生在勤,勤则不匮。”这里的“民生”,指的是老百姓的生计。后来这一概念扩大到生活、生存、生计、生命等。因此。笔者认为。民生新闻,就是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新闻。其内涵为:以平民为视角,以民生为题材,以民本为取向,对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给予关注,其报道代表着老百姓的态度、视野、情怀等。由于党报民生新闻与市场化相伴而来,党报在抓民生新闻的发展过程中。必然会在认识层面、操作层面上出现一些认识上的误区。对此,需要引起特别的注意并跳出这些误区。[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让党报新闻版活起来刘绩辉党报新闻版给人的印象往往是严肃有余,活泼不足。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新闻改革不断深入,新闻舆论工作要上新水平,要更好地起到“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的作用,党报新闻版需要进行新的探索。当前,如何让党报新闻版活起来,让老百姓喜...  相似文献   

7.
赵晓勇 《新闻通讯》2013,(10):45-46
突发社会新闻,一直以来是都市生活类媒体间争夺的主要新闻资源,而在具体的报道中又多是在拼抢突发性事件,于是就会出现这样一种状况:一旦某处发生了失火、撞车、发病、案件等突发事件,立刻就会有多家媒体记者蜂拥而至,抢发消息。为了争夺新闻线索,各家报纸争相开设新闻热线、有奖征集线索,似乎社会新闻全被浓缩为突发事件了。在新一轮媒体竞争中,随着新闻理念的转变,党报突发社会新闻也站到了“前台”来。笔者结合近年来采写突发社会新闻的一点体会,谈谈如何破解普遍存在、人们也关心的党报突发社会新闻“三问”:  相似文献   

8.
“让订党报的人看党报.让没订党报的人买党报”“办一份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新闻党报”.这是孙刚的追求。2009年以来,《辽宁日报》挺进了零售市场,内容让读者愿意看、看得懂、记得住。改革、党报、长江韬奋奖。这些关键词检索着孙刚这位“老新闻”多年的付出与求索。  相似文献   

9.
党报最大的优势就是权威性、公信度、影响力。集团化建设中的省级党报,必须名副其实地掌握引领社会舆论的主导权,占领新闻信息传播的主阵地,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发挥积极的引导和推动作用。基于此,近年来云南日报在改革发展中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确定了《云南日报》“坚持党性原则,传播权威信息,引导社会舆论,服务发展大局,贴近百姓生活”的定位,努力把省委机关报办成云南最权威、最具公信力和影响力的大报;正确处理好根本指针与检验标准、服务大局与服务群众、党的主张与人民心声、正确导向与宣传艺术、正面宣传与舆论监督、发扬传统与开拓创新的关系,在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方面高出一筹;转变办报观念,创新办报思路、宣传内容、宣传方式、写作手法、盈利方式;重建新闻宣传评价标准,重构新闻宣传评价体系。采取这些措施,对增强党报权威性、公信度和影响力起到了显著的促进作用,增强了公众“主流新闻看党报,突发事件看党报,关键时候看党报”的意识。  相似文献   

10.
张春红 《青年记者》2009,(14):80-80
在综合类报纸,特别是党报的经济新闻中,抓住读者需求,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儿。这与党报长期以来形成的处理经济新闻的视角有关,也与党报只注重把政策解读给政府部门有关。这样以来,党报的新闻传播效果只局限于政府机关内部,而与老百姓的生活远离,造成老百姓读不懂也不愿意读的情况。  相似文献   

11.
各级党报,尤其是处在基层的各地市党报,怎样才能更好地体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深刻内涵,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让广大人民群众成为新闻宣传报道的主角,让老百姓走到新闻报道的前台来。 一、克服不良倾向,是让老百姓走到新闻报道前台的前提 我们党的新闻实践说明,坚持  相似文献   

12.
京剧姓“京”,新闻姓“新”。新鲜、新颖、新奇、求新、出新、创新,是新闻应有的品格,党报新闻更应如此。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这是政治家从宏观的视野出发,对创新内涵的深刻揭示和阐述。如果我们从党报新闻理论和实践的发展这个微观层面上看,那么,党报新闻的创新则是党报新闻改革的灵魂,是党报读者永久的需求,也是党报同人不懈的追求,更是党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地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服务的驱动力。  相似文献   

13.
寻找新闻与宣传价值的契合点 与生活类、都市类纸质媒介的不同,党报要讲政治,这让党报常常只顾“讲道理”,其内容宣传价值有余,而新闻价值欠缺,而理想的党报新闻需要既有新闻价值,又有宣传价值,这当中的契合点越大,“新闻纸”的含命量就越高。分析党报“讲政治”的内容,不难发现,“关注民生”不仅是党和政府工作的起点与归宿,同时也是广大老百姓期待的。因而关注民生的议题具有新闻价值与宣传价值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4.
知识林     
防止党报新闻“机关化” 报道的“机关化”,主要表现为“三多”: 一是文山会海多,党报成“会报”。一版几乎成为会议专版,机关发的文件不管与老百姓有无关系,也不问读者是否关心,能见报的都要见报。 二是报道机关活动多,党报成“简报”。越是开大  相似文献   

15.
“关键时刻还是看党报”,是由于党报在当今政治、经济生活中所处的特殊地位和作用所决定的,是由于党报在广大读者心目中长期形成的信誉所决定的。作为报纸的“灵魂”和“旗帜”,言论在关键时刻所发出的声音,表明党报的态度,可以对所涉及的新闻事件旗帜鲜明地阐明观点。在言论这  相似文献   

16.
拓展党报的社会新闻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报社会新闻报道的现状社会新闻一般指在社会生活领域发生的与某些社会群体、个案、个人有着直接联系的社会突发事件及社会现象的报道。一则有意义的社会新闻能够生动、直接地反映社会意识、社会道德、社会风气、社会秩序、社会改革、社会进步状况,给读者以启示。社会新闻在媒体中有着极为广泛的读者群。增加党报社会新闻的报道量、报道面是增强党报贴近性和可读性的重要方面,是在新闻媒体竞争中争夺读者的重要领域。但是,长期以来,党报社会新闻排不上位置,编采实施上往往是策划单上列尾巴、编辑版面做填充,整体实施雷声大、雨点稀。再看党…  相似文献   

17.
在一般人看来,地市党报以正面报道为主,舆论监督是“弱项”,难有所作为。我们认为只要用心策划,精心运作,地市党报在舆论监督方面亦能大有作为,赢得读者的认可。 加快新闻改革,以“三贴近”为指导,以“群众利益无小事”为新闻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要站在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利益的一边,积极关注民情民生,反映民众疾苦和呼声,切实维护老百姓的合法权益,这样才能提高地市党报的地位和影响力。最近,通过本报舆论的引导,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了黄州东郊路北端“还路于民”,是地市党报舆论监督的一次成功的尝试。  相似文献   

18.
话题新闻.是编者设置特定话题.广泛吸引读者各抒己见的新型新闻形式。它改编者的“一言堂”为编读之间和读者之间平等对话的“群言堂”,适用现代读者既看新闻又评新闻的心理需求,在增强党报的贴近性、可读性.加强党报的舆论引导工作方面发挥了独特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刘征 《视听界》2007,(2):53-54
空洞、枯燥、乏味、呆板、单调,往往是老百姓数落时政新闻常用的字眼。在很多老百姓看来,这样的时政新闻是给领导看的而不是给老百姓看的,因为不“实在”。同样在许多时政新闻记者的眼里,自己俨然成了“御用记者”,只要服务好领导,群众满不满意无所谓。其实,时政新闻最实在,因为如今时政与百姓的生活联系得越来越紧密。怎样才能把时政新闻做成“实在新闻”?  相似文献   

20.
时政新闻历来是党报的重头戏,是党报发挥主功能的重要手段,各级党报都非常重视。目前,很多时政新闻报道内容空洞、形式单一,有的新闻还往往是一副居高临下的口气,不仅达不到传播的效果,甚至会让受众产生抵触情绪,“写谁谁看、谁写谁看”的现状让时政新闻处于尴尬的境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