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CCTV新闻频道的《共同关注》节目里曾看到过这样一则新闻:两个来自河南周口的孩子被父母“租借”给了一个女人,在各地的街头乞讨,表演“恐怖杂技”。湖南政法频道的记者跟踪调查,最后孩子被解救出来。然而,出人意料的是当记者联系孩子的亲生父母后,其父母并不愿意孩子回来,反而跟记者发生争执。最后,在河南电视台记者的帮助下,孩子终  相似文献   

2.
报纸上的消息,有的缺少五个 W,令人读后摸不着头脑,这已有人指出过。现在,我说的是另一种:报道重复累赘,令人厌烦。请看:文汇报4月21日第一版刊登了一则新华社消息:《里根启程访华》。文分两段:首段说:里根19日早晨离华盛顿,开始访华,“将途经加利福尼亚州、夏威夷和关岛,于26日到达中国”。  相似文献   

3.
4.
屋今 《新闻三昧》2005,(11):23-23
俗话说“众人皆醉,唯我(指单个人)独醒”,生活中确有这种情况,如果再加上记的敏感,将此“醒”字报道出来,会给人以启发,形成共识,对实际生活能起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今传媒》2002,(2)
西安市环城公园原来就有一条规定:“严禁自行车、机动车辆入内”。公园免费开放后游人渐渐多了起来,又重申了这一条规定,管理比以前严格了许多,这一举措受到广大游人的拥护和支持。但也有少数人为了个人方便,不讲社会公德,依然我行我素,骑自行车、摩托车在公园道路上横冲直撞,有的甚至把园内小道变成了骑车上下班的  相似文献   

6.
我听到这样一件事:有位七十多岁的老太太,儿子、儿媳对她总是看不上眼,虽说不是残酷虐待,但也总不那么孝敬。一天,全家人无意中都听了《王振廷残酷虐待父母被判徒刑》的广播,谁也没吭声。过后,老太太发现儿子、儿媳对待自己的态度变了,心里乐滋滋的,甚至连孙子叫奶奶的声音,她听了也觉着比过去甜了。上面提到的这则新闻是新华社八月二十日发的,是一篇写得较好的社会新闻。类似的还有河北日报八月十四日刊登的《虐待老人,法律难容——阜城县公安局依法逮捕倪寿深》等。党的三中全会以来,新闻工作者解放思  相似文献   

7.
《十大新闻出农家》(见《新华每日电讯》10月20日第三版),是一则出色的社会新闻。这篇近千字的通讯,介绍了辽宁省桓仁县桓仁镇西关村村民林天国一家坚持年年评选“林家十大新闻”的情况,清楚地说明了评选做法、评选目的、评选标准、评选成果。所举事例简洁、生动,既有个人的突出成就——“天国饲养蛋鸡达千只,在全县个体鸡场数第一”、“哥哥林晓鹏被评为本溪市科技拔尖人才”,又有家庭的进步与变化——“天国家被评为全县‘小康示范户’,”、“远在兰州的外甥女家安上了电  相似文献   

8.
无意间翻到一张旧报纸,该报刊载的《中国羽坛女双高手最后绝唱葛菲顾俊泪别羽球赛场》(以下简称《女双高手》)吸引了我的注意、读来读去,总觉得有几处用词不当。 1.“中国羽坛女双高手最后绝唱”。 “绝唱”,《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①指诗文创作的最高造诣、②死前最后的歌唱。按此解释,“中国羽坛女双高手最后绝唱”显然讲不通。我们不妨把“绝唱”的意义引申一下——①在某方面的最高造诣。②在某方面的最后举动。照这样说来,“最后绝唱”可以理解为葛菲、顾俊在其羽坛生涯中的最后一战达到最高造诣。然而,文中说她们“以0;…  相似文献   

9.
新闻要短、要现场,这是对的,但根本的因素还在于新闻的内质有没有味、有没有新闻价值、主题是否有意义. 常见一则短新闻、小新闻,因为写得有味,处理得比较突出,就很吸引人看.手边就有这样一篇300来字的小新闻,写得妙趣横生,很有味,很中看,请读者不妨也欣赏一下: 标题:“大雪”雪不降“冬至”冬不至(引题) 乌鲁木齐奇暖少雪(主题)  相似文献   

10.
俞栋成 《新闻前哨》2007,(11):102-103
因编纂《湖北省·报业志》的需要,我翻阅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一部分《湖北日报》,无意中发现一则新闻报道中的事件和人物,在绵延约二十年的报纸上,被多次提及。就此和老同事们"话说当年",大家还激动不已,感慨良多。这则新闻指的是:《湖北日报》于1980年7月30日在一版头条报道的《随县县委书记走访鼓励包产户》,并在题为《关键是要解放思想》的"编后"  相似文献   

11.
3月18日,首都北京一个平常不过的春日。风沙肆虐着,人们竖着衣领,行色匆匆地走在街市上,空气中弥漫着呛人的尘土味儿,让人看不出多少春意来。  相似文献   

12.
1946年6月,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向我中原、华东解放区大举进攻。刘伯承、邓小平领导的晋冀鲁豫解放区,与中原解放区最相邻近,与陕甘宁、晋绥、晋察冀、华东等解放区亦相毗邻。这一独特的地理位置,使之亦成为国民党军队进攻的重点之8月,蒋介石调集了30万军队集结于晋冀鲁豫周围,以胡宗南、阎锡山、薛岳、孙连仲、刘峙等各路大军,进攻和“围剿”解放区。为了掌握战争的主动权,打好自卫反击这一战,刘邓报经中央同意,决定集中野战军主力,主动而又机动地歼灭敌人。刘邓野战军首先于8月10日,发起了陇海战役。8月22日,陇海战役结束。…  相似文献   

13.
几十年来,我给党报写稿感受到酸甜苦辣的滋味,但思想上感触最深的莫过于采写当日新闻的大苦大乐。在我的千篇见报刊稿件中,当日新闻也只有10余篇,可这些消息从采写到见报的过程我感受到像打仗似的艰苦和稿子见报后的无比喜悦。如西安晚报1998年1月23日刊登我写的《陕西省卫生厅负责人前往医院向张基美颁发白求恩精神奖》这则消息,我是在1月22日晚上一个偶然机会听到陕西省副省长赵德全、省卫生厅党组书记、厅长刘爱梅将于1月23日上午到西安市中心医院给张基美颁发“白求恩精神奖”的,于是当晚我就写成210个字的当日新闻(初稿),23日…  相似文献   

14.
由于种种原因,我们有些新闻报道在真实地反映现实方面打了折扣,该批评的不批评,甚至反面文章正面做,大肆表扬。久而久之,许多报道失去了读者。然而,也不尽然。有人就用一种“发散思维法”读新闻,即把报纸上报道的内容试着从另外的角度去理解。你别说,这种读报法,还真能把报纸读出味道来。  相似文献   

15.
活报剧是一种能够迅速反映时事新闻的戏剧,具有活泼的形式和战斗的内容,在剧场和街头都可以演出。《河南日报》1986年8月2日一版发表的《郑州市出租汽车普遍乱要价,市领导微服租车被敲诈决心剁剁此风》一文采用的就是这种形式。全文不到700字,就把有些出租汽车司机那种说假话、兜圈子、乱要价的情况写得活龙活现,使人读了有如身临其境。宝丰县水利局读者张秉河和南召县  相似文献   

16.
“香港回归是举世瞩目的大事,是百年不遇的益事。作为止次报道的主体媒介.面对机遇和挑战,中央电视台将有效地发挥技术设备的先进性,努力提高工作效率。增强竞争力,确保此次报道顺利地进行,为制作一流节目创造条件。”这是中央电视台副台长、中央电视台香港回归报道技术总指挥刘宜勤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发表的谈话。——以中国电视报问997年6月16日第一版)这是一条有代表性的新闻导语(以下简称“中报导语”)。我注意到,越是大报,越是有权威性的报纸,这类导语越多。倒是一些晚报、文体类报纸和小报,导语写得更活泼一些。这条导…  相似文献   

17.
过去,我以为人物新闻一定是新闻人物所创造,而新闻人物必定是名人,或起码得有件惊天动地的事迹.可在近期的采访实践中,有点意外的发现,很值得琢磨。今年开春的一天,我在刘庄采访,碰见好多外村的人来刘庄奶粉厂交奶.其中有个中年人带的奶没验上,我问他倒底咋不合格。他说:“这姑娘眼里不下沙,她说不合格,比仪器还准哩,(?)头.”说着,不好意思地骑上车子走了. 我似乎觉察到这里有一种不寻常的“新闻征兆”.于是就找来收奶员  相似文献   

18.
一篇稿子改得好,往往会给人一种妙手回春的感觉.读了著名专家李敦白改编的《西藏用人工方法孵化白鹅成功》一稿,这种感觉使人油然而生.原稿为新华社所发,总的说比较简洁明瞭,但不够生动、吸引人,而且有一些可有可无的字和句.李敦白的改编稿则解决了这些问题,有些地方的修改也许会使你连声称好.为学习起见,现在将两稿对照分析如下.新华社稿:拉萨市农牧所的科技人员①克服高原缺氧和气压低②等不利因素③,用人工方法④孵化白鹅成功.刚孵出的雏鹅除在幼小时需  相似文献   

19.
媒体上有很多新闻实际上是应景新闻,比如每年春节前团拜会的新闻,一般都是党报头版、头条新闻,报纸上大约都是这样作题:“中共中央国务院举行春节团拜会”(主标题),副题是“胡锦涛主持 代表中共中央国务院祝贺新春,吴邦国、贾庆林、李长春、习近平、李克强、贺国强、周永康出席 温家宝讲话”.  相似文献   

20.
某年麦收前,有位中央级媒体的记者回乡探亲,应邀参加了全区小麦估产现场会。看长势,那年小麦确实好于往年,于是这位记者就根据估产数字作了“某地区今年小麦增产”的报道,并抢在小麦收获前于两家中央媒体发表。谁知接着一场暴风雨,将刚刚黄梢的小麦泡了个“假熟早产”(农民俗称“撑死”)。场里打下来一看,麦粒又细又瘦,和上年相比不仅没有增产,反而减产两成以上,于是那则报道就成了当地农民群众田间地头愤然声讨的话题,使得那位同行很“尴尬”。 这位同行何以落此“尴尬”呢?究其原因,一是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