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督教修道运动在公元4-6世纪兴盛于地中海世界之中,在这一时期内,它由一种消极反抗现存社会体制的社会力量转变成为既存体制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并在经济、政治和文化各方面发挥着多种影响,从而成为由早期拜占廷帝国社会转型时期的一股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2.
拜占廷时期的《荷马史诗》具有大众性、现实性和传承性的文化特征。在拜占廷时期,《荷马史诗》受到民众、文人学者、皇室成员的高度认可,具有广泛的影响力。《荷马史诗》顺应现实,服务于皇权和教权,颂扬皇室成员的美德,促进基督教信仰的传播。《荷马史诗》的抄写、翻译、评注,促进了拜占廷帝国对古希腊文化的传承,并在拜占廷晚期国势衰颓之际,推动了拜占廷人对古希腊人的族群认同感。  相似文献   

3.
公元9世纪中期,拜占廷帝国内的毁坏圣像运动与唐武宗会昌年阍的反佛教运动几乎同时结束.这两场运动在本质上均为世俗政权与宗教势力间的斗争,但在以基督教教义为国家意识形态指导的拜占庭帝国,毁坏圣像运动并未动摇基督教在拜占廷社会的地位;而唐武宗会昌灭佛则带有文化冲突的迹象,它被视为佛教在中国发展的转折点.  相似文献   

4.
《初中生辅导》2013,(7):F0002-F0002,F0003
欧洲“文艺复兴”运动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这一时期,出现了不少伟人的人物.如达·芬奇、米开朗毖罗、拉斐尔,他们被称为艾艺复兴“三杰”,他们的艺术创作也集中体现了瞅洲义艺复兴时期美术的高度。  相似文献   

5.
从4世纪起到1453年,拜占廷文化大体上经历了产生、发展、繁荣和衰落四个阶段,在其发展的全过程中,拜占廷人均表现出强烈的尚古倾向。拜占廷文化的尚古倾向与它所处的地理位置,从而承载了古典文化的遗风有很大关系。历代皇帝关心教育,倡导文化学术活动,从而在全国形成了一种翻译、研究古代典籍,热衷学术交流的文化氛围,在主观上又推动了这种尚古倾向。它对拜占廷历史和中古时期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6.
拜占廷和阿拉伯对中世纪西欧文化产生过重要影响,吴长春同志的《中世纪西欧吸收古希腊文化渠道问题初探》对此作了有益的探讨。他提出阿拉伯文化和拜占廷文化在西传中何者为先、何者为主这个问题,断言:“在两种类型中,前者是主要的,后者则是相对次要的。”笔者对吴文的这一结论和其他几个主要观点,另有所见,不敢苟同,简略陈述如下,就教于吴长春同志和学界同仁。  相似文献   

7.
中世紀的拜占廷是一个典型的神权帝国。馬克思曾这样說明它的特征:“在拜占廷帝国,国家和教会是非常紧密地交織在一起的,以致不叙述教会的历史,就不能叙述国家的历史。”由于政治生活与宗教生活混为一体,因而,拜占廷反封建的农民运动,常常以反教会的神学异端的形式表現出来。七至九世紀爆发于小亚細亚的保罗派运动,就是一場隐蔽在宗教外衣之下的阶級斗爭。  相似文献   

8.
对余光中《民歌》的欣赏,人们不太会注意到发起于1966年末的台湾“中华文化复兴运动”。余光中在《民歌》中抒发对民族文化精神强烈的认同感和传承这种民族文化精神的使命感,虽然不是那场政治运动的传声筒,但也无法摆脱这一特定的时代背景。解读台湾“中华文化复兴运动”这一背景,有助于我们更全面、更客观、更公正地解读余光中这首《民黝的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9.
河西五凉文化与拜占廷文化之比较王三义河西文化与拜占廷文化,是两种不同的地域文化,又不在同时期,似乎不应相提而并论,既然放于一处,先得作些概念上的解释,再论比较的理由。拜占廷文化,指中世纪拜占廷帝国时期形成的,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以东正教为主导思想,以...  相似文献   

10.
米哈伊尔·普塞洛斯是11世纪拜占廷帝国的著名学者和文化精英,他早年曾接受而系统的教育,对希腊罗马古代传统和基督教神学两方面知识兼收并蓄,这为他日后的文学创作和政治生涯带来诸多益处。与此同时,普塞洛斯成年之后还积极办学,与许多同时代的学者一起推动了拜占廷帝国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唐宋古文运动是一场文学革新运动和复兴儒学的思想文化运动,也是一场教育改革运动.这一运动包含着丰富的教育学内涵,对当代教育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以来,马来西亚兴起伊斯兰复兴运动,对马来西亚的政治、经济、社会与文化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马来西亚伊斯兰复兴运动的历史沿革、马来西亚伊斯兰复兴运动的典型组织和团体、马来西亚伊斯兰复兴运动与政治民主化的关系以及马来西亚伊斯兰复兴运动与经济现代化的关系四个方面,综合分析了国外关于马来西亚伊斯兰复兴运动在理论与实践上取得的成果,提出国内学者需要推进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3.
拜占廷帝国的世俗教育是拜占廷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了运转帝国官僚机器所需的人才。在中世纪西欧文化、教育为教会垄断,世俗文化教育早已湮没的情况下,它的存在本身就是值得关注的。拜占廷帝国的世俗教育具有鲜明的特点,它继承了希腊罗马古典文化教育传统,形成了由各级各类学校组成的形式多样的完备教学体系,与教会教育长期并存,对欧洲和中东的文化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4.
第四次十字军东征①给地中海世界带来了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直接导致拜占廷衰落、分裂和近东国际格局巨变。十字军在原来拜占廷的国土上建立起拉丁人的统治,使西方式统治扩展到东方。这种扩展的结果必然会带来文化的冲突和碰撞,也会伴随一些融合和发展。这种东西方文化的碰撞,对地中海尤其是爱琴海地区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15.
郑玮 《历史教学》2004,(6):28-33
本文对7-9世纪拜占廷帝国乡村和小农勃兴的原因进行探讨.拜占廷农业经济在7-9世纪期间发生了重要变化,对拜占廷国家而言,乡村和小农已成为一个越来越重要的经济和社会因素.这与中期拜占廷帝国发展变化的形势紧密相关,首先,城市的衰落突出了拜占廷农村和农民的地位;其次,以斯拉夫人为主的外族迁入一方面破坏了原来的城乡社会经济,另一方面也补充了农业人口;第三,军区制的推行使小农与农兵并肩兴起.  相似文献   

16.
萨达特时期的伊斯兰复兴运动吸引了大批青年学生,出现了学生大规模“回归”伊斯兰的现象,主要表现为组织上倾向于联合和集体行动、思想上倾向于激进和暴力、着装上主张恢复传统服饰。由此可以引发我们对这一时期埃及伊斯兰运动的进一步思考。只有当遭受外力推动的时候,宗教才会显示出它的力量,伊斯兰运动并非源于伊斯兰教本身,而是各种社会经济矛盾聚积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拜占廷帝国历史与文化研究经历了400多年的历史,大体可划分为16世纪末至17世纪末的早期兴起阶段、18世纪百年左右的停滞阶段、19世纪上半叶以后的快速发展阶段.①拜占廷研究工作的曲折发展伴随着欧洲近代以来巨大的历史变革,这门学问的兴起生动反映出整个时代的变化,透射出工业文明兴起的时代之光.  相似文献   

18.
1180—1203年拜占廷皇帝们的迷信活动导致拜占廷皇权衰落、政局动荡。1180年以来拜占廷二十余年国内政治局势动荡和皇权的衰落,使得社会各阶层不能团结一致抵抗外敌,最终君士坦丁堡被第四次十字军东征攻陷,开始了拜占廷漫长的衰落时期。  相似文献   

19.
十七世纪是蒙古民族文化复兴时期,其主要标志之一,是在这一时期出现了一个纂写蒙古编年史的高潮。萨囊彻辰的《蒙古源流》、罗卜桑丹津的《黄金史》,无名氏《黄金史纲》、《大黄史》和善巴的《阿萨拉格其》,都是在这一个世纪内写成的。这些编年史,既  相似文献   

20.
在16世纪末到17世纪末,英国民众识字率有所提高,普通人的整体文化水平有所提升。在这一过程中,教育的文化启蒙作用不容忽视。这一时期的教育思想强调了知识的重要性,提倡推广扫盲运动,同时教育慈善事业得到发展,教育资源也不断扩大,而这些因素有力地推动了英国民众文化水平的整体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