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艺大众化的问题是关系到文艺服务方向的问题。自“五四”文学革命起,我国新文学界对这个问题就十分重视,讨论十分激烈。随着这个论题讨论的不断深入,在创作实践上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到今天,时间推移了几十年,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文艺大众化是否还成其为问题?人们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发生了哪些变化呢?重温毛泽东同志对于文艺大众化问题的有关论述,回顾一下文艺大众化的历史过程,也许是不无益处的吧?  相似文献   

2.
一度成了文艺理论话题中心的“方法热”,现在似乎有些趋于冷清了。有人认为,这证明了“此路不通”,对文艺研究方法的更新基本上持否定的态度。另一些人刚好相反,认为新方法已经确立了自己在文艺研究中的地位,现在只需冷静的工作,拿出具体成果来。是耶?非耶?这涉及到了如何估价我国文艺理论在研究方法上的更新现状。下面的看法,就是我对这个问题的一些思考。这场方法论的讨论有着不能低估的意义,它远远超过了以往的理论讨论仅在某些个别命题或概念上争辩是非的水平,而是直接对文艺理论的传统思维模式提出了怀疑。它标志着文艺的理论意识已经步入了自觉的阶段,这是国内思想解放运动在文艺理论领域中的具体表现。人们尽可以对著名的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用“范型”理论去解释科  相似文献   

3.
三十年前,毛泽东同志就曾经提出“艺术的民族保守性”问题。他在同音乐工作者的谈话时强调说:“中国的东西有他自己的规律……艺术离不了人民的习惯、感情以至语言,离不了民族的历史发展。艺术的民族保守性比较强一些,甚至可以保持几千年。”今天,在我们讨论中国当代新时期文艺观念的变化,以及中国当代文艺观念与西方当代(现代)文艺观念的碰撞,或者谈论中国文艺的未来前景时,都不能回避“艺术的民族保守性”这一尖锐问  相似文献   

4.
在讨论文艺与政治的关系时,往往涉及到以下三个互相关联的问题:文艺创作中的政治倾向性与艺术性是根本对立的呢,还是有可能统一的?文艺批评时是用真、善、美三个标准好呢,还是用政治、艺术两个标准的好?文艺为政治服务是臆造的清规呢,还是客观的规律?这三个问题,如果科学地圆满地解决了,必将促进文艺创作的繁荣;否则,定要阻碍文艺事业的发展。因此,笔者愿就这三个问题,试谈一些粗浅的看法。(一) 历史证明,文艺都是应环境而产生的。在阶级社会里,又是政治先行,文艺后变,这时的文艺不但要有艺术性,而且要有政治  相似文献   

5.
文艺究竞是什么?这似乎是个早已解决了的问题。或者说是个已经不成问题的问题。但是近两年来,这个问题又被人重新提了出来,而且引起了一番热烈的讨论,这场讨论至今也未结束。问题的提出,是针对着长期以来流行的“反映”说而来的。文艺是不是社会生活的反映?或者说。文艺是不是社会生活的审美的反映?随着我国新时期文学艺术实践的发展,人们的艺术观念的不断更新、变化,有些人对这一问题提出了疑问,认为“反映”说不能解释全部的文艺现象,至少不能解释正在出现的新的文艺现象,因此不能阐明文艺的本质特征。有人认为,“反映”说是一种过了时的传统文艺观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一文中,十分明确地把“为群众”和“如何为群众”作为讨论的中心问题,论证了文艺要为人民大众服务,强调了文艺的社会功能,充分地揭示了文艺的功利性。同时,他以一个诗人和哲学家的眼光,深刻地阐述了文艺的审美规律,揭示了文艺不同于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特殊属性——审美性,主张文艺的功利性与审美性的完美统一。本文就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一点认识。  相似文献   

7.
文学艺术是不是阶级斗争的工具,这是当前文艺界讨论的一个重大问题。为了进一步弄清文艺与政治、文艺与生活的关系,活跃学术空气,我院中文系于九月二十七日至二十九日召开了上述问题的学术讨论会。在讨论中,大家对文艺是不是阶级斗争工具的问题,提出了不同的见解,本着“百家争鸣”的精神,我们刊登以下五篇文章,供同志们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8.
主体性文艺学的相关理论提出之后,该理论引起了文学界广泛、热烈的讨论,有人予以肯定,有人予以否定,本文就当前理论界的现状谈了一些我个人的观点,并就主体性文艺学之现实与理论基础以及"文艺是现实生活的反映"等观点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80年代伊始,我国文艺界展开了以镜子比喻文艺的是与非的讨论。本来,文艺是一种具有审美价值的社会意识形态,镜子不管用青铜还是玻璃制成,都指能照见形象的器具,它们是根本不同的东西,由于古今中外不少人以后者比喻前者,就使它们有了瓜葛。过去有人对这个比喻发表过不同看法,或进行过修正;80年代以来的讨论,有的则反映了争论者对文艺  相似文献   

10.
要认真阅读     
文艺鉴赏并不是摊开了两只手,专等文艺给我们一些什么,也不是单凭一时的印象,给丈艺加上一些形容词语。  相似文献   

11.
《少年文艺》的热,G FAu§在百度贴吧开了一个颇有人气的“少年文艺吧”, 老编无意中点击进八,被里面各种售样固绕《少年文艺》的热烈讨论感动得,8里暖喂酌,决定把“少年文艺吧”开辟沟《少年文艺》的新讨论版f“百度贴吧”网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邓小平理论及十四届六中全会为指导,重新审视了社会主义文艺的性质及方向存在的一些模糊的问题;强调正确把握社会主义文艺在市场经济中的位置及文艺在新时期的使命,提出锻铸灵魂唱反映时代主旋律的一些新的规律。  相似文献   

13.
关于文艺民族化的讨论,在我国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这一问题以其在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体系中所具有的重大理论意义和指导当前文艺创作实践的重大现实意义一直在吸引着许多研究者的注意。本文试图结合当前改革形势下社会主义文艺的民族化进程,谈一点个人的认识。民族性。在讨论文艺民族化之前,不能不首先分析一下民族性这一概念。文艺的民  相似文献   

14.
《奔流文艺丛刊》是一个综合性的严肃的纯文艺刊物,也是由党领导的进步抗日文学刊物。它诞生在形势严峻复杂的“孤岛”的最后一年。《丛刊》的文学创作坚持五四文学传统,是启蒙精神的发扬,具有独立的艺术价值和存在价值。抗战文艺理论得到深入和发展,对抗战与文艺关系的讨论呈现繁荣景象,但讨论一般不脱离文艺为抗战服务的宗旨,文艺受政治影响较大。《丛刊》作为上海孤岛文化、历史和中国抗战文艺与历史的一部分,具有不可替代的文化价值和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5.
我们怀着欣喜的心情,阅读了报刊上最近发表的一部分关于文艺与政治关系的讨论文章,受到很多启发。但也感到有少数文章似乎缺乏科学性,不够实事求是。例如王若望同志发表于《文艺研究》一九八○年第一期的《文艺与政治不是从属关系》一文,我们对其中的若干观点就不敢苟同。为了促进这场讨论的深入发展,谨不揣浅陋,略献刍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中国社会的快速发展,文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重新摆上文艺学议事日程。作为分支学科的文艺社会学再度获得学术界的青睐,并引发广泛的讨论。以实践性见长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新的历史语境下,为重构当代文艺社会学科学体系提供了新动力。  相似文献   

17.
读者谈心坊     
新年新面貌《少年文艺》评刊表的最后一栏是:“你想对《少年文艺》说的话”,于是,读者们纷纷在这里写下了他们对杂志的想法。经过编辑们的讨论,在新的一年里,《少年文艺》采纳了部分读者的建议,有了新的面貌。  相似文献   

18.
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和华中师范学院联合举办的马列文艺论著学术讨论会,一九七八年十二月十四日至二十六日在武汉举行。参加这次讨论会的,有来自二十六个省、市、自治区从事马列文艺论著的教学、研究、翻译和出版等工作的九十五个单位一百五十多名代表。会议收到学术论文六十七篇。讨论会上,大家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原则,贯彻“百家争鸣”的方针,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指导下,解放思想,各抒己见,广泛地进行了学术交流;与会者联系当前文艺战线提出的一些迫切问题,认真地探讨了马列主义经典作家论现实主义、论作家的世界观与创作方法的关系、论悲剧等几个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19.
在社交媒体时代,网民养成了一边欣赏网络文艺一边集体评论的习惯,文艺消费总是在热烈的讨论中进行。中国传统文论的“诗可以群”可有效阐发当下网民文艺评论的多方面特征,比如文艺评论的交往功能、趣缘化、分众化现象及其集体创作属性。通过“诗”(文艺)实现“群”(交往)的作用,这构成了中国的固有传统。针对性地改变文艺观念,从审美性走向交往性,将交往媒介视为文艺活动的要素,构建公共性文艺交往平台,以实现社交媒体时代文艺评论中国传统的重建。  相似文献   

20.
明中叶至清中叶文艺发展的两次否定曾宪祝明中叶后,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刺激下,社会意识形态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表现在文艺领域中,就是出现了一股与封建正统文艺对立、折光地反映当时时代精神与市民思想感情的文艺洪流。这股洪流表现出一些新的特质,如提倡世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