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10月25日,省档案局信息科技处、档案登记管理处组织专家对省档案局灾备中心的档案电子文件登记备份管理系统(业务数据在线登记备份)进行验收。验收组在听取项目组关于档案电子文件登记备份管理系统(业务数据在线登记备份)项目研发过程、系统架构、软件配置的介绍,观看现场演示,对系统的具体功能进行细致的检查后,认为该系统的主要功能符合目前浙江省档案电子文件登记备份工作的基本要求,系统实用可行、流程清晰、运行稳  相似文献   

2.
电子文件在线归档是指办理完毕的电子文件从业务部门办结库保存到预归档库,并最终进入档案库的过程。电子文件归档的一般程序是:鉴定→填写归档处理单→给予归档标识→预归档→调整归档电子文件→检测归档电子文件→归档。其中,从电子文件鉴定到预归档的工作由业务部门兼职档案人员完成,调整、检测归档的电子文件和归档这三个流程由档案部门完成。归档处理单、给予归档标识中的许多项目可以由系统自动生成,档案人员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自主修改,以保证电子文件的整  相似文献   

3.
《电子文件管理国家战略》(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出版)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我国电子文件管理国家战略的基础理论与框架研究"(项目批准号:70673110)的研究成果,由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研究团队冯惠玲、刘越男、钱毅、张宁、章燕华、徐拥军等人著,  相似文献   

4.
通过电子文件的立卷,组成的仅仅是虚拟的“案卷”,人们原有概念中的实体案卷可能并不存在,与处理同一件事务相关的文件用档案号联系在一起,案卷的实体仅是在逻辑上存在而已,故称“虚拟案卷”。因此,所谓归档文件的整理对电子文件而言,说白了就是档号引导。“作为馆藏语言标志代  相似文献   

5.
2002年发布的国家标准<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GB/T18894-2002)对电子文件的定义是:"在数字设备及环境中生成,以数码形式存储于磁带、磁盘、光盘等载体,依赖计算机等数字设备阅读、处理,并可在通信网络上传送的文件."该定义以"文件"作为电子文件的属概念,由此我们可将电子文件视为由机构或个人在履行其法律义务时或在各种具体事务活动中形成或收到和保管的特殊形式的记录信息.  相似文献   

6.
<正>电子文件的管理是信息时代的全新课题,需要来自理论研究和实践两个方面持续不断的科学探索。电子文件是在数字设备及环境中生成,以数码形式存储于磁带、磁盘、光盘等载体,依赖计算机等数字设备阅读、处理,并可在通信网络上传送的文件。目前电子文件的种类是按三种不同形式划分的:电子文件的信息存在形式、功能及生成方式来划分。电子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的基本思想主要是电子文件从其形成到销毁或永久保存是一个完整的、不可割裂的运动过程;电子文件在每阶段因其特定的功能和价值形态百而具有不同的服务对象和服务方式;对电子文件生命周期全程的管理和  相似文献   

7.
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使人们足不出户就能处理很多和外界交互的事务。网络席卷全球,成为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的时代正向网络虚拟社会迈进.所谓网络虚拟社会,就是网络的人类社会化;在网络社会中,Agent(能够代替人处理事务的程序)相当于人,网站相当于一个组织、机构、部门甚至家庭等社会实体;每个这样的社会实体南授权的Agent进行管理,体现区域自治性。  相似文献   

8.
本文首先指出证券市场电子文件自身存在连带性、延续性、隐藏性和不易弥补性的基本风险,然后通过两个典型案例分析由证券市场电子文件基本风险引发的各种连带风险,最后从案例中引发思考,提出证券市场电子文件风险防范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从保证电子文件的三性并证明其真实性的功能角度对生命周期理论进行实例化,将电子文件生命周期模型实例化为一个由数据捕获接口、ERKS、保存规划与TDR四大部分组成的ERMS,对这四组成部分进一步细分为功能模块。  相似文献   

10.
一、电子文件的产生和运行过程   电子文件的产生和运行都是在单位或部门的办公自动化、电子政务以及其它各种系统中进行的.其产生和运行过程由于各单位的文件运转要求不同而不尽相同,但是和纸质文件一样,有一个基本的程序,一般都分发文和收文两大类.……  相似文献   

11.
美国数字图书馆启动计划概述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主要介绍了由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SF)、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中心计划署(DARPA )以及国家航天航空事务委员会(NASA)联合协会组织进行的“美国数字图书馆启动计划”的基本情况,重点介绍其组成部分、特色,以及给予我国数字图书馆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小军 《中国档案》2007,(11):5-5
10月14日,"电子文件管理前沿研讨会暨Inter-PARES3中国项目启动会议"在中国人民大学召开,来自海内外的10位学者就电子文件管理分别从"文档一体"、"元数据"、"政务信息资源管理"、"功能需求"、"数字化"、"数字档案馆"等方面进行了研讨。会议介绍了Inter-PARES3中国项目所取得的成就以及今后的研究框架和重点。[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一、国外相关研究综述对电子文件真实性保障问题的研究,国外的研究者起步较早,也取得了相当丰富的研究成果,现就各个国家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其成果进行简要地介绍。 1、国际联合研究 "在电子系统内永久保存可信电子文件的国际研究"项目 (International Research on Permanent Authentic Records in Electronic Systems, 以下简称Interpares项目,1998-2001)。该项目由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从文件鉴定的时间、内容、程序和方法四个方面阐述了电子文件与纸质文件鉴定的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15.
《兰台世界》2015,(Z2):44-45
<正>现代的企事业社会化大生产逐步由过去的劳动密集型走向自动化、程序化。计算机管理广泛应用于企事业生产管理活动的方方面面。计算机进行产品的辅助设计(CAD)、辅助制造(CAM)和辅助数控编程(CAPP),计算机参与企业管理系统的制作文件、统计和数据处理,进而发展到把集合3C的产品数据管理系统(PDM)与有关人、财、物、产、供、销的管理信息系统(MIS)和制造资源计划系统(MRP)等组合在一起的企事业信息集成系统。置身于企事业信息集成系统中,企事业档案工作者发生了巨大变化。企事业档案由  相似文献   

16.
一、电子文件的保存 通过形成文件并将文件捕获进文件保存系统,能为事务的执行提供证明,为政府管理的责任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7.
目前国内电子文件管理系统存在功能不完善、开发不规范、维护不标准的问题。探究其原因,是因为没有可操作性强的标准,没有正确的电子文件管理系统开发方法论指导,以及项目建设出于应急之需,造成系统只有短期效果,难以保持持续性和稳定性。本文从规划电子文件管理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加大对电子文件管理系统开发与设计的方法论研究和对现有电子文件管理系统改造三个方面提出建议,以实现电子文件管理系统的核心功能。  相似文献   

18.
齐静华 《山西档案》2005,(Z1):61-62
一、电子文件与纸质文件的区别1、记录形式不同电子文件的记录形式是数字系列,具有非直观性。纸质文件的记录形式是文字系列,具有直观性。电子文件产生于计算机工作程序之中。人们在计算机屏幕上看到的由文字、图形等构成的电子文件只是由传输而出现的特定外像表现形式,而其内在文件存在于计算机之中,无论是传输还是存储等处理,电子文件都是以数字编码的形式存在。电子文件从一个载体复制到另一台计算机,也是在计算机内进行数字信号的传输  相似文献   

19.
电子文件有多种形式:按记录电子文件的载体划分有软盘文件、硬盘文件、光盘文件、磁带文件等;按电子文件的形态划分有文本文件、图形文件、表格文件、影像文件、声音文件、多媒体文件等;按电子文件的功能划分有草稿性电子文件(即用计算机系统起草,但不作为正式文件使用)、辅助性电子文件(即用计算机系统起草,又作为正式文件使用,但不作为正式文件保存、归档)、正式性电子文件(用计算机系统起草、使用,并可和相应的纸质文件一道保存、归档)、无纸办公系统所形成的电子文件(作为正式文件使用、保存、归档,并无相应的纸质文件).  相似文献   

20.
电子件的记录形式是数字系列,具有非直观性。纸质件的记录形式是字系列,具有直观性。电子件产生于计算机工作程序之中。人们在计算机屏幕上看到的由字、图形等构成的电子件只是由传输而出现的特定外像表现形式,而其内在件存在于计算机之中,无论是传输还是存储等处理,电子件都是以数字编码的形式存在。电子件从一个载体复制到另一台计算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