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石钟山的名字,最早见于汉代桑钦著的《水经》,而其得名之缘由,历代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北魏郦道元、唐代李渤、宋代苏轼是“以声得名”论者。他们一般都对石钟山作了实地考察,或看到了铿然作响的石头,或听到了如钟鼓不绝的乐作之声。明代罗洪生、清代彭玉麟等是“以形得名”论者。他们注重了山的整体形态,并深入石钟山洞作了细致考察。二说相较,“以形得名”论者忽略了两个重要事实。一是石钟山山名的最早记载是与声  相似文献   

2.
石钟山位于江西省湖口县鄱阳湖的东岸,它是由两座低矮的石质小山组成的。位于城南的叫上钟山;位于城北、滨临鄱阳湖出口处的叫下钟山,面积约零点二平方公里。 石钟山以“钟”命名,历来有不同的说法。北魏郦道元认为该山滨临深潭,当微风掀起波浪时,水和石头相互撞击,发出的声音就象大钟一样。唐代李渤寻访石钟山时,“扣而聆之”,他认为石钟山南边的山石声音重浊而模糊,北边的山石声音清脆而响亮,  相似文献   

3.
<正>《中学语文教学》1993年第2期登载了四川省机械工业学校江有志先生《〈石钟山记〉中的“双石”究竟指什么?》一文,文章认为《石钟山记》(苏拭)“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中的“双石”应是两座山,即上、下石钟山,依据有三:其一,课文文首在注解①中提到“在现在江西湖口县鄱阳湖东岸,有南北二山,在县城南边的叫上钟山,在县城北边的叫下钟山.”  相似文献   

4.
苏轼在他的《石钟山记》中,以自己的目见耳闻,肯定了郦道元关于石钟山得名由来的见解,否定了李勃的意见。苏轼在总结此次考察时,把“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作为石钟山得名由来未能流传下来的原因之一。这里,苏轼完全是以己度人,渔工水师根本就不可能“知”。首先,作为长期生活在石钟山的寺僧,应是民间懂得石钟山得名由来的权威,连寺僧也只是“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可见李勃之说深入人心,渔工水师根本就不可能想到石钟山还会有别的得名由来。第二,从第二段来看,渔工水师根本就不可能在夜晚驾小舟“至绝壁下”,因为“大石侧立…  相似文献   

5.
苏轼为石钟山的得名,一疑郦道元,二疑李渤,最后不远千里,夜临绝壁,亲自考察,才了然于心,著之成文.哪知到了明清,又有人提出:“盖全山皆空,如钟覆地,故得钟名.”这个看法有它的正确性,现在已在课本中注释出来.这一来,便影响到苏轼议论的说服力,因为我们如果以苏轼之矛攻苏轼之盾,他也会象郦道元、李渤一样陷入窘境,既然如此,今天我们学习《石钟山记》有什么思想意义呢? 要弄清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弄清苏轼为什么要探索石钟山的得名.我认力探索得名只是一个表面现象,以苏轼的抱负和宏才仅仅对一座山的得名  相似文献   

6.
游玲珑山     
玲珑山,是离我家不远处的一座小山.听山名,想必是取玲珑可爱之意. 玲珑山,我本以为是一座"城中之山",可车子盘曲而上,我才发觉它是一座真正的山,并不高大.车子越开越慢,好不容易到了停车场,才开始真正进入山中.  相似文献   

7.
(一)石钟山概况石钟山,位于鄱阳湖口东面湖口镇的两侧,北面峙于大江之边的叫下钟山,南面滨临鄱阳湖的叫上钟山。两山相距湖口镇一华里左右。《石钟山志》上合称为“双钟山”,又叫“双石”。在地质构造上,双钟山均为低矮的石质小山,海拔约七十米上下,相对高度约五十米至五十五米,下钟山面积约零点二平方公里,上钟山面积约零点三四平方公里。两山外貌都上尖下圆,状如伏钟。由于滨湖临江,两山之间构成了小小的新月形江湾,湾头形成一块小小的冲击平原,湖口镇就座落在这块平原上。上下钟山相较,下钟山山势较为奇峭,又滨临大江,故号称“江湖锁钥”,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太平天国革命军在此驻守了近五年(公元1853—1857)与曾国藩的湘军激战多次。曾大败湘军水师,逼得曾国藩投水自杀,几平丧命。 (二)关于苏轼和石钟山苏轼曾三次来到湖口,第一次是元丰七年六月九日(公元一○八四年七月十四日),其夜乘小舟夜泊下钟山绝壁之下,写了有名的《石  相似文献   

8.
石钟山,位于江西的湖口县,是历代名人登临记胜的地方。远在汉代桑钦所著的《水经》一书中,就有“彭蠡(今鄱阳湖)之口,有石钟山焉”的记载。北魏的郦道元、唐代的李渤都曾对“石钟”命名的由来,作过实地的考察。北宋文学家苏轼于元丰七年(1084)游此后,还写了著名的《石钟山记》。  相似文献   

9.
苏轼的《石钟山记》是高中语文教材中的一篇经典篇目,尽管高中语文教材修订了好几次,但都一直保留了这篇文章,其思想性和艺术性之高、影响之深远也就可想而知了。然而就是这样一篇“经典”之作,我觉得还是有着几丝破绽。首先,对于石钟山命名的由来,作者开始便援引了郦道元的解释——这座山“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然后对此提出怀疑,理由是“今以钟罄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这一结构,貌似合理,其实所作的类比推理是不妥当的,因为这山石与钟罄的形体、结构等属性毕竟有所不同,若同置于水中,情况就远不会如此简…  相似文献   

10.
读苏轼的《石钟山记》,总是这样想。关于石钟山得名的由来,至少有三种说法,一曰“风水声如钟”,二曰“石声如钟”,三曰“山形如钟”,这些观点各自有一番道理,后来又有“声形如钟”说。照这样看来,不同意苏轼“风水声如钟”观点的人岂不也可以讥之“简”“陋”?同时,许多山水的得名由来,诸如《山海经》的一些记载及“不周山”、“峨眉山”之类,本身就无从考证。绝世聪明的苏轼是应该明白这一点的。看来,苏轼先生创作《石钟山记》的目的可能不在于考证,而是在苦心孤诣地教导儿子苏迈的为官之道。可以说这是一篇“送子登仕途序”。不妨设想一下苏轼父子泛舟石钟山的情形。一叶扁舟逐着一弯新月,偶尔惊飞栖息的水鸟。鄱阳湖面,水波不兴,倒映着隐隐的青山。天性喜欢山水的苏轼,  相似文献   

11.
离合·动静·张弛《石钟山记》是一篇内涵十分丰富的散文,读来似乎并不是字字句句紧拘于主旨,又似乎字字句句无一不紧依文章魂魄。关于“石钟山”名字的由来,作者对郦道元、李渤两种说法提出质疑之后,没有立即提出自己的见解,而是离开质疑这一话题,开始着力记叙、描写暮夜月明之下的景象:奇山异石,好风好水,鬼斧神工,  相似文献   

12.
正苏迈,苏轼的长子。在《石钟山记》一文中只提到过三次,而且每次都是一笔带过,并无多言。但是,通过仔细分析,我们可以从中分析出苏迈的形象。一、俊逸潇洒苏轼关于山水的诗词文章较多,人们从中可领略苏子的俊逸潇洒。但是,从《石钟山记》中,我们可以发现其子苏迈也应有其父之风范,他对山水诗文的喜欢丝毫不输其父。石钟山乃名胜之地,不少文人墨客都曾游览此地。苏氏父子可能对石钟山名称的由来有着不同的意见。有故事  相似文献   

13.
《石钟山记》是苏轼游记中的一朵奇葩。说它“奇”,在于它考究了石钟山得名的来由。然而千百年来,对于石钟山的得名,却是众说纷纭。 以声命名说。持这种看法的人,除了苏东坡,最早的要数《水经注》作者郦道元。他认为山是由于“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而得名。唐代李渤亦持声说。《新唐书·李渤传》记载,李渤任江州刺史时,曾寻访过石钟山,写有《辨石钟山》一文。其中说道:“次于南隅,忽遇双石……询诸水滨,乃曰,石钟也,有铜铁之异也……若非潭滋其山,山涵其英,联气凝质,发为至灵,不然则安能产兹奇石乎?乃知山仍石名,久矣!”指出石钟山的石头能发出类似铜铁的响声,故以此得名。 以形命名说。有人认为山形似钟,以形得名。曾国藩曾说:“上钟岩与下钟岩,其下皆有洞,可容数百人,深不可穷,形如复(覆)钟,乃知钟山以形言非以声言之。”清代学者俞樾也持形说。他在所写的《春在堂随笔》中说,他从当时驻湖口的兵部侍郎彭雪琴处得知:“下钟山盖全山皆空,如钟伏地,故  相似文献   

14.
《石钟山记》是苏轼散文中的名篇。笔者觉得该文有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现提出来加以讨论。一、选择的考察时间不妥《石钟山记》开篇写石钟山得名由来的两种观点,并提出疑问和反驳。接下来文章第二段就记叙作者自己的一次有惊无险的考察。作者考察石钟山选择的具体时间是“至暮夜月明”,笔者认为,选择“暮夜”这一时间考察石钟山是不恰当的。因为夜晚能见度不高,  相似文献   

15.
偶读《四川师院学报》1978年第1期《苏轼和<石钟山记>》一文,感到文中对某些词语的理解还值得进一步商榷。现简述于下: “是说也,人常疑之。”的“常”字被讲成“经常”。按:“常”字在古汉语里,除了“经常”的意思外,还通“尝”,有“曾经”的意思。这里的“常”也以作“曾经”讲为宜。郦道元关于石钟山山名由来的解说由于太简略,因此曾经有人对他的说法表示过怀疑,这是可能的。但讲成人们常常对他的说法怀疑,就不大合乎实际了。 “舟人大恐”的“舟人”被讲为船上所有的人。我认为应照课本注释,作驾船人讲。只  相似文献   

16.
这里所说的"以小见大",是指作文能见微知著,从某个小点反映更深更广的大主题。古人所说的"一叶落而知天下秋"就是这个意思,由一物之微触动人世的大道理。如,在《兰亭集序》中,王羲之由文人集会引发欢乐有尽、人生苦短的感慨;在《石钟山记》里,苏轼由对山名来由的考  相似文献   

17.
<正>【教学目标】1.品读文中三次“笑”的意趣,学习记叙、描写、议论相结合的写法。(重点)2.探究苏轼“见闻之知”的思想价值及其局限,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质疑精神。(难点)3.多维度解读文本,运用其他学科知识解释石钟山得名由来,提升分析、推理能力。【课前准备】1.阅读历代学者实地考察石钟山的文章:唐·李渤《辨石钟山记》,明·罗洪先《游石钟山记》,清·俞樾《春在堂笔记》,  相似文献   

18.
张学飞 《学语文》2010,(2):14-15
自从苏轼的《石钟山记》问世以来,“形说”和“声说”就成了石钟山命名的争论话题。游历过石钟山的人都知道,从外形上看,石钟山并不像“钟”。至于“山中空,形如钟”之说,则更站不住脚。山之有钟形溶洞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相似文献   

19.
1、宋代大诗人苏轼写过一篇著名散文《石钟山记》。吉祥兔为了探访石钟山,来到了江西省湖口县。5、第二天,季平陪吉祥兔乘渡船到双钟镇,准备实地考察石钟山的情况,湖面烟波浩淼,令人胸襟开阔。 11、从船上下来,他们沿山路上行,经过半山亭,来到山顶的峭壁旁。这里筑有“江天一览亭”。 17、说是山,其实只不过是水中的孤丘。季平介绍说:“鞋山也叫大姑山或是大孤山,咱们可以上去看看。” 6\双钟镇南有上石钟山,北有下石钟山,两山相距不到1公里,相对高度只有50米左右。 1 2、站在亭上观景,视野极为辽阔。可以看见鄱阳湖和长江的水面,还可以望见…  相似文献   

20.
关于苏轼《石钟山记》“南声函胡,北音清越”中的“南声”,“北音”的解释,目前有两种说法。其一认为是敲敲这块石头的南端,发出了函胡的声音;敲敲这块石头的北端,发出了清越的声音。其二,认为前面已经交待了“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则应该解释为敲敲南面的石头,发出函胡的声音;敲敲北面的石头,发出清越的声音。细审文义,这两种说法都不能成立。那末“南声”,“北音”,到底指什么呢?我们先来看石钟山命名的由来。“郦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