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毛泽东诗词在海外的传播已有80年的历史,直至今天仍陆续有新译本出版。本文研究分析许渊冲译本《许渊冲英译毛泽东诗词》与杰里米·英格尔斯译本《伏龙:毛泽东诗词中的孙子兵法》中毛泽东诗词的英译,探究这些译本如何呈现毛泽东诗词中的红色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2.
舒欣 《零陵学院学报》2004,25(2):208-209,187
毛泽东诗词以博大精深的意蕴,壮志凌云的气魄,奋进搏击的自信,雄浑豪放的情怀,正气凛然的品格,潇洒盖世的才华,深入持久地吸引着中外读者。江建高同志的《毛泽东诗词、诗论与中国现代诗歌》多角度、全方位的探讨了毛泽东诗词的广博内蕴,拓展了毛泽东诗词研究的思路和视域,是近年来毛诗研究的力作。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诗词内容博大精深,既表现了革命生涯中的伟大事件,又表现了斗志昂扬、意气风发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为了更好地欣赏毛泽东诗词的艺术美,有必要就毛泽东在诗词创作中押韵、平仄、对仗三方面的格律美作一些阐述。  相似文献   

4.
大学教育不仅要注意专业技能的培养,更应注意文化素质和文化品格的熏陶。为理工科学生开设《毛泽东诗词欣赏》选修课,引导学生从战略高度上来认识毛泽东和毛泽东诗词的世界影响;从政治广阔角度上来理解毛泽东诗词的历史地位;从一个完整的体系来研究探讨毛泽东诗词在美学思想和艺术风格上的特性;从源流关系上研究毛泽东诗词与中国古代诗词艺术的继承与发展关系;学习诗词方面的知识,文理交叉渗透,以培养符合21世纪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诗词十首编者按:由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辑、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毛泽东诗词》,首次公开了毛泽东同志10首未发表过的诗词,本刊在毛泽东同志诞辰纪念日特予转载,以示纪念。七古送纵宇一郎东行1918年4月云开衡岳积阴止,天马凤凰春树里。年少峥嵘屈贾才...  相似文献   

6.
读毛泽东诗词,常常使人感受到他的作品是弥漫着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艺术地传达出特定现实生活中人民的渴望和毛泽东本人的情思世界,流露出他对诗词意象创造崇高美的追求。毛泽东的诗词所给予人们的远远不止是字面上的东西,而是无尽的,是雄健、苍凉、悲壮的情怀:  相似文献   

7.
关于毛泽东诗词的创作分期,已有学者曾做论及,如公木先生的三段六期之论(《诗人毛泽东·毛泽东诗词注释赏析》,珠海出版社1999年版)。此外马连礼(《毛泽东诗词史诗论》,山东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李人凡(《辊鹏之路》,广西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等亦提出过稍有差异的分期意见,但均主要以中国现当代(止于1976年前)军事革命和政治斗争和阶段性进程,扣应毛泽东诗词的“诗史性”特质展开分期,注重挖掘诗词的政治背景、思想风貌和精神内涵。然这种分期、分段显然存在着忽视毛泽东所谓“诗难,不易写,经历者如鱼饮…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诗词自我形象吟咏初探于莉莉毛泽东诗词是我国现代诗歌的瑰宝。他的诗以宏伟的气魄、磅薄的气势、博大的思想、深透的意境、丰富的想象、瑰丽的辞采在中国现代诗歌创作中独树一帜。多年来,众多评论者对毛泽东同志的诗词创作,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多有评价,但是,...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诗词的内容非常丰富,但大多数是反映革命战争题材的,本从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全国解放战争以及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各阶段来分析毛泽东诗词。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与杨开慧的互赠诗词,充分体现出革命夫妻之间崇高的情感,亦体现出毛泽东诗词革命的现实主义扣革命的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艺术特色,是中华诗词宝库中的瑰丽诗章。  相似文献   

11.
青年毛泽东的世界观经历了由唯心主义、空想社会主义到马克思主义的嬗变。这既是青年毛泽东主观情感的要求,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积淀、西方资产阶级文化影响和对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文化认同的必然结果,更是中国民族民主革命实践经验教训的最终选择。青年毛泽东世界观的转变机制给当代大学生正确世界观的形成和教育提供了宝贵的参照。  相似文献   

12.
曹操主张“歌以言志”,但“志”中含“情”,是对《毛诗序》情志论的承袭。在如何言志抒情的问题上,则主张“正而不谲”,而与《毛诗序》的“主文而谲谏”有同有异。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基本上继承的是“诗言志”的优良传统,其诗词大都属于抒情言志之作。但是,通过对抒情言志所用日月流转、冬去夏来、虫鱼律动等自然意象的挖掘,可以看出诗人的思想深处,具有一个心物交融、心物一体的“天人合一”情结。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基本上继承的是“诗言志”的优良传统,其诗词大都属于抒情言志之作,但是,通过对抒情言志所用日月流转、冬去夏来、虫鱼律动等自然意象的挖掘,可以看出诗人的思想深处,具有一个心物交融、心物一体的“天人合一”情结。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研究是一个世界范围的重要课题。在海外毛泽东研究的众多学者中,日本的竹内实有着重大的影响。他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地评价了毛泽东为中国革命和建设而奋斗的传奇人生,全方位地探讨了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轨迹,用社会史的方法进行毛泽东研究。竹内实的毛泽东研究对国内学术界有着重要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诗词中有不少关于山花雪月的描写,借助大自然的丰富景观,巧妙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以独特的自然观审视社会和历史,体现了抒情主人公的英雄情怀,以及对自然美的独特认识和对崇高美的张扬,其艺术感染力震撼人心.  相似文献   

17.
王建亭  牛晓莉 《海外英语》2011,(10):210-211,219
收录于《毛泽东选集》(1—5卷)中的文章,运用了大量的习语。这些习语简洁、生动、传神,成为毛泽东主席独特文风的一大亮点。如何忠实、流畅地将这些代表着汉语和中国文化精华的习语译成英语,成为《毛泽东选集》(1—5卷)汉译英过程中最具挑战性的任务。该文结合实例探讨了文化对于习语的影响,分析了文化差异对《毛泽东选集》习语汉译英的影响,归纳出《毛泽东选集》(1—5卷)习语汉英翻译的四种基本方法,即:直译、意译、替换、意译和直译结合。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关于利用资本主义的思想与乌托邦有着本质的区别。毛泽东着眼于中国落后的生产力 ,着眼于中国社会的历史现状和中国革命、建设的具体实践 ,深刻地论述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重要性以及中国资本主义的性质和作用 ,阐明了中国资产阶级的特征 ,并成功地处理了同资产阶级的关系 ,促进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胜利。而乌托邦对待资本主义的态度是简单的批判和摈弃。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抒写革命爱情的词作三首《虞美人·枕上》、《贺新郎·别友》和《蝶恋花·答李淑一》,是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完美结合的典范之作 ;是毛泽东人格魅力和独特风格的诗化表现 ,堪称是革命爱情的史诗 ,为当今和后世的诗人和词家抒写这类诗词 ,创立了学习的光辉范例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主张诗歌要有民族风味。所谓“风味”,与中国古代文论中的“风骨”、“风力”、“风骨格力”等范畴的内涵有紧密的联系,是指诗人内在的情感意志通过语言体式、艺术表现手法等外在艺术形式所表现出来的具有审美感染力的艺术特色,即诗文的独特风格所带来的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毛泽东诗词富有民族风味,所以赢得了国内外广大读者的喜爱,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