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知识园     
近年来,以电子计算机(电脑)、生物工程、光导纤维、新材料、新能源为代表的新技术发展极为迅速,在整个西方经济处于衰退的情况下,每年的增长率都在20—50%。外国一些报刊说,人类已面临“第四次产业革命”。所谓四次产业革命的含义是:第一次发生在十八世纪七十年代,以蒸气机、纺织机为代表;第二次发生在十九世纪四十年代,以电力、钢铁工业、铁路交通为代表;第三次发生在本世纪上半期,以核能、飞机、化工等为代表。目前正进入第四次产业革命。其结果将使社会生产力以空前的速度和规模迅猛发展。如果说机器的使用是人手的延长,那末,电脑则是人脑的加强和扩大。就生产领域说,它可用于管理、生产过程的控制和技术改造等。在发达国家,电脑已经深入国民经济的各个方面,并迅速进入办公室、学校和家庭,成为人们减轻劳动,方便学习,改善生活的得力助手。  相似文献   

2.
一、经济结构调整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人类进入工业社会,每一次重大的科学发现和生产技术的创新都会引发产业革命,经济结构随之大调整,许多新的行业诞生,老行业随技术革新而面目一新,有些传统行业则萎缩甚至消失。十八世纪蒸汽机的发明,掀起了第一次产业革命,铁路运输等行业诞生了,纺织业由手工转向以蒸汽为动力的机械化,机械化渗入了各行各业。十九世纪电的发现和应用,掀起了第二次产业革命,电力、电讯行业诞生,电气化也渗入了各行各业。电成为方便灵活的动力,改变了传统工业的面貌。二十世纪计算机的诞生和发展,掀起了以信…  相似文献   

3.
资本主义的发展 ,从1 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算起 ,已经有 361年的历史。1 8世纪中叶到 1 9世纪中叶 ,发端于英国 1 785年的产业革命先后在欧洲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完成 ,开创了以蒸汽机为动力的工业化时代 ,资本主义进入了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阶段。 1 9世纪下半叶到 2 0世纪中叶 ,以电力技术的运用为标志的第二次产业革命极大地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现代化进程 ,激烈的竞争引发和加快了生产和资本的集中 ,私人垄断资本和各种形式的垄断组织发展起来 ,资本主义由此经历了一个新的阶段 ,即一般垄断的资本主义阶段。二战后 ,在以电子化和信息化为中…  相似文献   

4.
一般地讲,日本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确立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开始,到二十世纪初结束。其间以十九世纪九十年代为界可分前后两个阶段,大致经历了三十五年左右的时间完成了整个产业革命过程。使日本在晚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情况下,很快地成为一个“年轻的进步非常快的新兴资本主义国家”。而这,却是与中国在甲午战争失败后的巨额赔款分不开的。考察甲午战争前日本的政治、经济状况,可以发现日本引发这场侵略战争是蓄谋已久的;而战争的后果也恰好达到和超过了预期的目的。本文试图从这两个方面出发,论证甲午战争对日本产业革命的影响和推动作用。不妥之处,敬请指正。  相似文献   

5.
纵观人类文明史的整个发展过程,我们会发现,技术每前进一步;都会带来社会的进步。十九世纪的工业革命带来了人类社会翻天覆地的变化,使人类社会进入了现代资本主义社会。本世纪的信息产业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继工业革命之后又一次深刻的社会变革。在世界范围内给人类的社会生活带来了巨大影响,同时也为我国经济带来了飞速的发展。在  相似文献   

6.
产生于十八世纪中期至十九世纪中期的工业革命(又称“产业革命”),是指资本主义由手工工场阶段过渡到更高的资本主义机器生产阶段的历史现象。简言之,是指资本主义工业的近代化。它不仅是生产领域里的一场技术革命,也是在生产关系领域里社会结构发生的一场重大的变革,它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  相似文献   

7.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于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从其产生之日起.就遭到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双重剥削与压迫.残酷的社会现实和扭曲的经济形态决定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不可能像西方产业革命那样飞速发展.但随着不同时期社会条件的变化.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也曾经历了两个高潮,一个是在十九世纪末期,一个是在二十世纪早期。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把实行对外开放作为基本的国策,改变了过去封闭和半封闭的状态.这对于实现我国的经济发展战略,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着重大的意义.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是在党中央和邓小平同志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总结我国建国以来经济建设和对外经济关系的经验,研究世界经济技术发展的道路,分析世界经济生活发展的趋势和当令的国际政治环境基础上所作出的科学决策.在现实世界中,实行对外开放,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有着深刻的必然性.一、世界经济生活的国际化是对外开放的客观经济依据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新的生产力是新的生产关系产生和发展的客观基础,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当代国际经济关系的产生和发展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以后,在国际分工、世界市场、世界货币和世界资本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从八十世纪六十年代开始,以蒸气机的广泛使用为标志的第一次产业革命,使资本主义的生产从工场手工业过渡到机器大工业,使资本主义国家的科学技术和生产力得到迅速的发展.这时,国际分工、世界市场和世界货币开始形成,国际经济关系出现了.十九世纪四、五十年代,以电动机的产生和电力的应用为标志的第二次产  相似文献   

9.
信息革命对课堂电化教学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新石器时代开始,人类已经历了四次产业革命。第一次产业革命大约发生在一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那时出现了农业和畜牧业。第二次产业革命大约发生在公元前一千年,那时出现了商品经济。第三次产业革命是十八世纪末,由于蒸汽机的出现,产生了大工业生产。第四次产业革命出现在十九世纪末。这时的生产已不是以一个一个的工厂为单位,而是出现了跨行业的垄断公司。目前我们面临的是第五次产业革命,即目前正在发生的、由信息革命所推动的经济的、社会形态的巨变——全世界将逐渐构成一个整体来组织生产,出现世界一体化的生产体系。  相似文献   

10.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定期地被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所中断.生产过剩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生产的社会性和生产成果的资本主义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是从十九世纪初叶开始的. 1825年英国爆发了第一次普遍性的工业生产过剩的危机,以后危机每隔八年到十二年就爆发一次。1836年危机发生在英国,然后波及美国。1847—1848年的危机主要策源地在英国。已经带有世界危机的性质。1857年的危机则更具有普遍性。  相似文献   

11.
一、科学教育的发展科学教育在不同的发展时期具有不同的特点,同时有与其相适应的科学课程教师的培养。科学教育与科学的发展几乎是同步进行的。我们从科学发展的三次产业革命来阐述科学教育的发展。1.第一次产业革命激起的科学教育浪潮18世纪至19世纪,西欧和北美各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都先后完成了以使用蒸汽机为标志的第一次产业革命,机器大工业的发展在大力利用科学的基础上,也为探索自然规律提供了大量精密、准确的实验仪器,形成了科学——技术——生产之间的循环。为使此循环相互发展,不仅要求有大量具有初步读写算能力、一定自然社会常…  相似文献   

12.
一、教学目的讲述十九世纪后期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利用情况,使学生认识,它对推进经济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讲解垄断组织的形成,使学生明确,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的发展,又导致了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产生了垄断。垄断是帝国主义的基本特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教育经济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贡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产生于十九世纪中叶。当时生产和科学技术都有了相当高度的发展,资本主义已经发展到大机器工业时期。在西欧和美国,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已经占了统治地位。生产的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日益暴露,经济危机不断发生和加深,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日趋尖锐,工业无产阶级做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在马克思  相似文献   

14.
在19世念末20世纪初。前后3O年间,掀起了以电气化为主要标志的第二次技术革命浪潮。初步形成了以电力、内燃机、新炼钢法、煤为原料的有机合成技术、早期通信技术等为骨干的第二工业技术体系。再次引起产业革命,促进资本主义国家进一步工业化和现代化。  相似文献   

15.
当今世界以电脑、生物工程为特征的第四次产业革命正在国外兴起,所谓第四次产业革命是相对于以前的三次产业革命而言的。 第一次产业革命发生在十八世纪六十年代的英国,其标志是纺织机的改革和蒸汽机的广泛应用,工场手工业的生产方式迅速变成了大工业生产,大大推动了纺织、冶炼、采矿、机械加工、交通运输等产业的迅猛发展,在不到一百年时间里,创造的财富超过了以往历史年代的总和。这便是人们常说的“蒸汽时代”。 十九世纪下半叶,随着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的确立及电磁学的重大突破,在西方主要工业化国家又产生了第二次产业革命,其标志则是电的发明和应用。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发明,  相似文献   

16.
专题指导 本专题包括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制度的形成和发展,政党政治的产生和演变等主要内容。各国政治状况是本专题的重点。各国政治对世界政局的影响是本专题的难点。 十七世纪上半期,产生于十三世纪的英国议会下议院融合了很多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代表。由于斯图亚特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1640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几次反复较量,终于推翻了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确立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专政的君主立宪政体,为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扫清了道路,大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十九世纪后半期,自由党和保守党在英国交替执政,十九世纪晚期,两党都代表垄断资产阶级利益,对内进行社会改革以缓和阶级矛盾,对外积极推行殖民扩张政策。一战以后,英国经济势力遭严重削弱,政党政治发生了变化,自由党势力衰微,工党势力大张,1924年以后,工党领袖曾两次组阁,同时英国殖民统治秩序随着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而发生了重大变化。  相似文献   

17.
一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以纺织工业为中心的日本产业近代化急速发展。“产业革命”需要大批的有文化、有一定科学知识和生产技能的工人。“产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的发展要求改革教育,要求普及义务教育。  相似文献   

18.
十九世纪后期,在美国农业经济大发展的同时,由于垄断资本的渗透,农业资本主义发展的“美国式道路”及牺牲农业的联邦政策,却使美国中小农场纷纷衰败。这一方面反映了美国资本主义发展演进的一般规律,更揭示了十九世纪后期美国农民运动的实质  相似文献   

19.
十九世纪四十年代末,英国以武力征服了整个印度,使其沦为殖民地。英国殖民者从经济和战略考虑,在大量输入商品的同时,开始改善交通运输条件,引进近代生产工具、生产技术和资本主义经营方式,以便更有效地榨取印度的财富,所以在十九世纪中叶以后,在印度旧的经济部门遭受严重摧残的过程中,同时孕育着资本主义新式的企业。英国对印度的征服与掠夺,严重地破坏了印度的农业、商业和手工业,加深了印度  相似文献   

20.
世界规模的新技术革命不仅正在引起生产部门结构,规模和联系的改变,而且也引起生产分布在地区上的变化。从历史来看,封建社会生产布局往往带有明显的分散性。从十八世纪六十年代英国产业革命开始,由于蒸汽机的发明与使用,煤炭成为主要的动力来源。蒸汽机和煤的有力配合,推动资本主义工业生产迅速发展,在煤铁产地和交通运输枢纽地带形成一批现代工业中心,使生产布局从分散走向集中。到了电气时代,由于内燃机、电力和新炼钢法在生产中的广泛应用,不仅使原有工业得到进一步发展,且又出现了一系列新的生产部门,由于煤炭和水力可以转换为电力,加上交通运输业逐渐发达,这就为生产力相对地平衡分布创造了条件。二次世界大战后,约从五十年代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