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客家人作为河洛文化的传人,其巫术文化吸收了源自北方、曾盛行于黄河流域的萨满文化、中原礼仪文化和南方楚巫文化的营养,并融合客居地崇尚巫鬼的习俗,形成了独特的客家巫术文化,对客家人的思想价值观和生存状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巫术在契丹社会中占有重要地位,对其历史文化产生重要影响。结合人类学、宗教学的相关理论,以契丹与中原政权的战争为中心,分析巫术在契丹对外战争中的作用对了解契丹历史大有裨益。巫术在契丹对外战争中的作用表现为:战前为进行战争提供合法性,战时诅敌求胜、鼓舞士气,战后进行祈福消灾。澶渊之盟后,契丹巫术逐渐走向分化和消亡。  相似文献   

3.
古代中国宗教的最基本的精神或倾向是巫术的。中国社会有着巫术存在的广泛空间。正是以此作为前提与背景,巫术建立和发展起了其阔大的市场并由此而串起了它那漫长的历史之河。这既表现在国家生活中,也表现在社会生活中。通过与其他宗教的比较,更可能清楚地看到这一点。  相似文献   

4.
论述巫术的起源和发展 ,从远古的原始社会的巫术讲起 ,一直讲到当代西方和中国的巫术 (包括算命、招魂术、预言诗等等 )。在重点分析巫术与科学的关系时 ,指出某些科学 (甚至艺术 )起源于巫术。但也指出现代的巫术与现代科学的根本区别。  相似文献   

5.
高国藩新《中国巫术史》是一部系统地研究中国巫术史发展、演变过程及其影响的作。它从历史与化的角度阐释了巫术原始艺术对中国化的多元影响。作将融历史学、考古学、伦理学、社会学、建筑学、医学、美学、学、艺术、宗教、天学、民俗学、心理学等综合学科的研究,转化成为通俗明白的学术语言,以散化的笔法表达出来。它既是一部中国俗化史,更是一部填补中国巫术化研究空白的学术史。  相似文献   

6.
在世界范围的岩画中,动物图象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即使我们把原始猎牧业文明中的巫术划分为狩猎巫术和丰产巫术,其主要对象仍然是动物,而且往往是以图象或图形的形态出现的动物。在一定意义上,我们说原始猎牧业文明中人与动物的关系是双向性的,狩猎是人向动物传递巫术效力或能量的一种巫术操作形式,而生殖巫术则是动物向人传递生殖力的巫术操作形式,动物形象在远古文化和艺术中的显赫地位不仅来源于它是人们的主要食物来源,更重要的根源在于动物是生殖巫术的操作对象。现有的资料和研究成果已经证明:远古人类曾经  相似文献   

7.
王剑 《培训与研究》2006,23(5):65-67
童谣是一种特殊的民间文学体裁,它由于是为儿童吟唱所作,所以有很多独一无二的特征。本文试通过举例证明,这些特征是原始的巫术思想的遗存与变异,巫术思想对这些特征的产生和发展有决定性的影响。文章从文化人类学与歌谣学,深入研究童谣思维模式。  相似文献   

8.
彩陶是我国新石器时期广泛使用的精美陶器,是新石器时期最重要的文化遗存。它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载体,记载着早期人类文明的生活经济、图腾巫术和地域文化的交流。文章从新石器时期彩陶装饰纹样的象征寓意出发,通过分析纹样图案与图腾崇拜、生活经济和审美意蕴之间的内在联系,探讨了原始彩陶装饰纹样所蕴含的巫术、图腾崇拜等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9.
原始中国人的巫术观念大致可以从以下六个方面加以考察:石和玉崇拜现象及其巫术意义;葬式的巫术意义;自发的巫术与职业的巫师;巫师专用的“法器”;动物之于巫术控制的意义;占卜活动。通过对这些观念的考察.我们可以发现它们实际就是以后中国宗教信仰中巫术观念的基本形态。数十年来的出土遗存已经为了解原始中国人的巫术观念提供了丰富的资料,至少距今7000—8000年左右,原始中国先民已经使用占卜方式来预知或了解自己的命运,并且在距今4000年左右已经散布到黄河流域的不同地区。它作为一种范式或模本,已经规定了中国日后类似活动的基本样式和走向。  相似文献   

10.
论述巫术的起源和发展,从远古的原始社会的巫术讲起,一直讲到当代西方和中国的巫术(包括算命、招魂术、预言诗等等)。在重点分析巫术与科学的关系时,指出某些科学(甚至艺术)起源于巫术。但也指出现代的巫术与现代科学的根本区别。  相似文献   

11.
民族文化交融,是历史的必然,中华各民族的文化交融由来已久,当然,北方游牧民族与中原的文化交融亦在同步进行。而最广泛的交融体现在广大人民的生产劳动、衣食住行及巫术、宗教和民俗活动诸方面。  相似文献   

12.
《周易》是一部古老的卜筮书。但仅仅把它视为巫术,是极片面的。《周易》是巫术,更是科学;不仅有科学理论,而且有系统的科学认识方法。通过着重考察《周易》的科学认识方法,可以认识《周易》的科学理论是其科学认识方法的产物和确证,《周易》系统地运用了科学认识方法,其科学思想和认识方法与原始宗教观念和原始巫术杂然并存、相互渗透。这是中国古代原始明向理性明发展的历史产物。  相似文献   

13.
巫术是原始人类对抗自然环境、祛病祈福的一种神秘社会现象,在世界各民族发展历史中都曾先后出现过.文章从基本理论和实际操作两个层面,对传统巫术与现代心理催眠术的异同进行了比较,并探讨了巫术对现代心理学研究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紫姑信仰作为一种世俗性很强的民间信仰曾经遍及华夏大地,而巫术化则以不可抗拒之力在紫姑传说中踵事增华,拜偶人、穿败衣、请神、扶乩、颂祝辞、念咒语、画符Lu,等等,各种巫术内容杂糅其中,紫姑传说以一种开放性的姿态接纳了神秘诡谲的巫术化的赠与。民间传说与巫术化呈现出一种剧烈的互动态势,早期相对单薄的紫姑传说因为认可接纳了巫术化的参与而获得了蓬勃生长的动力源。在此意义上,巫术并不单是紫姑传说中的副产品,它实际上已经成为紫姑传说中不可小觑的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5.
汉画像中的虎形象是研究汉代艺术思想的重要材料,蕴含着丰富的巫术元素:它利用模拟巫术,借助虎的食鬼神性,刻虎于墓门以驱鬼碎邪;“虎食旱魃”图像通过模拟巫术,真实地再现了汉代民间以巫术驱除旱鬼的社会风俗,反映了超自然的神秘力量与大自然抗争的心理状态;升仙图像中,虎既为仙界神兽,又为升仙运载工具,同时具有扫除升仙途中的障碍的用意.  相似文献   

16.
一、问题的提出《周易》又称《易》或《易经》,它是我国上古巫术迷信时代为适应占的需要而产生的一部巫术著作,也是上古先民遗留给我们的一部重要典籍,凡学古治经者都不能不读这部重要著作。人们之所以对这部书感到玄奥神秘难解,主要是在于它的宗教巫术性和由这种宗教巫术性所表现出来的一套特殊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法,在于古今生活习俗、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的差异,在于古今语言文字的障碍,也在于它奇特而复杂的占篮方法以及后世各家对它的种种穿凿附会的臆说安解等。《周易》的主体和本质部分是“经”,亦即它的“八卦”、“六十四卦…  相似文献   

17.
诅咒巫术在彝族社会中长期存在,被认为可以给彝人提供某种需要和满足,它与彝人之间无形中存在一个相互依赖的链条,从而成为一种相对稳定的社会互助行为。其主要类型有禳灾治病驱鬼、社会生活中的咒术、返咒、咒人。此外,诅咒巫术不是独立存在的文化现象,它同其经济生产,自然地理环境、家支和等级制度、经验知识、文化交流的发展紧密相联。而且,它对于彝人来说绝不是可有可无的,无关紧要的行为,而是实实在在的,沉甸甸的生活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8.
“巫术说”是当今最具有影响力的艺术发生学理论之一,“巫术说”的理论依据主要是原始思维的提出,但是以“巫术”来阐释艺术的起源,难免存在理论上的悖论现象,因为从审美和艺术作为人的基本精神需求,以及从人类社会的发展来说,人类的审美意识和艺术的产生要比人类巫术思想的产生早得多。  相似文献   

19.
西汉文化发展与以楚地为主的民间文化关系密切。周代巫术历经春秋战国时期的发展变化之后于西汉时期已深深植根于民间文化之中,汉代文化的重新构建为各种思想流派的自由发展留下了广阔空间。诸多出身于平民的汉初君臣对一向熟悉的巫术文化情有独钟,从汉化政治、经济、文化等的发展变迁情况看,巫术盛衰实有很大影响。西汉文化、民间文化、巫术文化从某种角度看,可以说是三位一体的紧密联系的文化载体  相似文献   

20.
徐小斌的小说创作和巫术紧密相连,其小说的内容如人物、情节和小说运用的写作技巧,都有巫术书写的痕迹。徐小斌通过描绘梦幻场景、塑造巫女形象、使用奇异意象和离奇语言将自己特有的生命感悟与情感体验传达给读者,侧面展现了女性作家独特的生命体验和个人对世界的理解。徐小斌小说中的巫术书写有多方面的因缘,由此构成她独特的叙事模式和话语方式,其巫术书写的价值还在于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