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大”学生评价的基本含义“大”学生评价,是与传统意义上片面性学生评价相对,以人为本,关注学生发展的各个阶段、各个方面的纵横交错的综合性评价。这个概念包含着这样几层意思:①“大”学生评价与传统意义上学生评价间的相互关系:“大”学生评价秉承了传统意义上学生评价  相似文献   

2.
一、对中重度智障学生评价的思考 长久以来,我们对特殊学生的评价方式主要沿用了普通学校的纸笔方式:即用试卷上的成绩来概括学生学习的好坏.可是,面对个体差异极大的智障学生,我们在实施这一评价时,越来越感到这种评价对智障儿童来说没有科学性和可述性,因为它既不能全面真实地记录学生的学习过程,也不能客观反映学生的发展动态.智障学生认知能力低下,表现为识记速度缓慢、保持不牢固、记忆目的性差等特征,最为突出的是语言、动作等方面的障碍.这些都提示我们,对学生的评价是一个非常复杂而细致的过程,决不能以一个等第来简单地评价学生学习与发展的好坏.针对学生特点,在构建对智障学生的评价新体系时,我们认为新的评价目的在于"探求适合特殊儿童的教育".因此,我们所探求的评价就必须着眼于关注智障学生的学习与发展过程,关注教师的教学设计和活动以及学生学习活动的共性需求与个体差异需求,关注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以促进学生的发展.那么如何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将全面评价与个性评价相结合,在评价的准则、内容、形式、过程等方面体现多元、多维、多样、多次,通过评价促进其潜能获得不断地发展,在多年的实践摸索中,我校逐步形成了以复合式档案袋为主的多元评价模式.  相似文献   

3.
"三阶段技能递进式"高职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实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提出并实践"三阶段技能递进式"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即在高职学生的三年学习期间,将教学时间分为三个阶段,第1至4学期着重培养学生的专业基本技能,第5学期培养学生的企业项目开发能力,第6学期提升学生的岗位技能,并开发出学习评价方案,加强校企合作和实训基地建设,以及学生顶岗实习管理,使得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取得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4.
《四川教育》2001,(1):44
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在50年代提出的"三好学生"评价表彰办法,沿袭了半个世纪,激励和影响了几代人.成教市高新区第三小学最近提出质疑:只让少数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忽略了对多数孩子的激励,是"评三好"弊端正之一;讲究标准化与划一性,忽略了对孩子个性和创新性的激励,是"评三好"弊端之二;强调终端评价,缺乏渐进性与延伸性,不利用大多数学生素质的可持续发展,这是"评三好"弊端之三.  相似文献   

5.
刘明曙 《陕西教育》2007,(11):14-15
新课程主张尊重学生的个性,主张对学生的评价"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这些,都无疑给目前的课堂  相似文献   

6.
面对评价方式的多元化,课堂教学之中的激励性评价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我的有效评价方式。只有把教师的口头语言与体态语言有机结合,才能发挥激励性评价的作用:口头语与手势语相结合,使学生感到亲切;口头语与眼神语相结合,让学生得到信任;口头语与头势语相结合,使学生体验成功;口头语与表情语相结合,让学生树立信心。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7.
在课堂教学中,评价已经成为一种不可缺少的提高教学效率的手段,它可以鼓励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经常听到这么一句:“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评价越来越重要,教师总是尽可能地用上最好的评价语:“你真棒!”“你说得真不错!”等等。即使学生回答错了,教师也要表扬一句“你的声音真响亮!”无疑,这是为了更好地激励学生。开放的课堂应该让学生活跃起来,所以,近年来,许多教师已意识到仅仅自己评价好或不好还不够,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让他们也参与评价。让学生在评价别人的同时,又能对照自己,提高…  相似文献   

8.
近读2022年《人民教育》第1期《处理好"双减"五对关系促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一文,引发了我对"双减"背景下如何开展学业评价的几点思考. 一是要明确评价是达成目标的手段而不是目的本身.教师应充分理解"评价活动"的实质及"教育评价改革"的要义.《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在改革学生评价中提出"树立科学成才观念""...  相似文献   

9.
综合性学习中对学生的评价应着重于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尤其要尊重和保护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鼓励学生运用多重方法,从不同角度,进行多样化的探究。除了教师的评价之外,要多让学生开展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  相似文献   

10.
习作评价在作文教学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是对学生每篇作文的综合评价。注重习作评价的良性循环作用,让习作评语以更人性他的姿态走进每一个学生的心灵,让每篇习作评语对学生都有启示,起到鼓励和鞭策作用。  相似文献   

11.
评价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充分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教师应选择能够真正促进学生不断发展的评价方法和观点,于是,对学生的“无错评价原则”应运而生。一、何为“无错评价原则”“无错评价原则”是一个心理学术语,并不是说做错了也是对的,而是一种无责怪原则。就是说,学  相似文献   

12.
教师在评价学生时,要正确地运用评价,否则会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那么,如何在课堂中运用即时评价,达到有痕化无痕的境界呢?一、让适度的鼓励性评价语言成为课堂教  相似文献   

13.
实施"多元化评价学生生物学素质"的做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宇飞 《生物学教学》2002,27(10):11-12
本学期我校实施“多元化评价学生生物学素质方案” ,根据知识考察与能力考察相结合、以评促学和以评促教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学生评价与教师评价相结合的原则 ,对学生的生物学知识、技能和能力、思想情感及其发展状况实行综合性的评价 ,发挥学习评价对教学过程的导向功能 ,改善学生学习生物学的方法 ,发现和发展学生潜能 ,帮助学生树立自信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主动发展。笔者本学期担任初一年级生物学教学 ,在实施“多元化评价学生生物学素质”方面做法如下 :1 通过学生学习过程评价记录表 ,建立学生档案表 1 学生学习过…  相似文献   

14.
最近下乡调查,从某农村初中学生《违纪录》获悉:两个月时间处分学生60人次,约占学生总数的8%.违纪之事,大到赌博、打架,小到就餐时把鱼刺投进菜盆;处分档次从公开批评写检讨到取消学籍共八个等级.闲来读书,从一本小册子得知:日本森隆夫把对学生的评价分为两种,称对学生告一段落的事后评价为"日落评价",称那种展望未来的事前评价为"日出评价".对照一下,某中学对学生的处分似属于"日落评价"之列.这种评价不可以无,但却不可以多,更不可  相似文献   

15.
化学学习"档案袋"评价是与新的中学化学课程目标相适应的一种创新评价方法."档案袋"评价作为学生发展性的评价方式之一,通过收集学生作品,对学生学习的全过程进行综合评价,能使学生看到自己进步的轨迹,发现自己的不足,加强自我反省和自我评价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而能较好地实现评价的功能,成为新一轮课程改革大力推进的一种评价方式.  相似文献   

16.
有人说评价是课程改革的瓶颈,关系到改革的成败。这不是危言耸听。第一,评价关系到改革的方向。评价的目的是为了甄别和选拔,还是为了考察学生实现课程目标的程度,并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评价内容是突出知识体系,还是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并从知识与  相似文献   

17.
教师评价学生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发展,是出于对学生深深的爱和关怀.传统的评价方式通常采用统一的标准、机械的方式和单一的方法来评价有着独特精神世界与心灵体验的学生,评价过程中往往会忽视评价的教育作用,甚至在评价中将学生简单地定向为"好生"或"差生",导致"差生"感觉被冷落,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  相似文献   

18.
在教育实践中,“后进生”转化问题一直困扰着广大教育工作者,我们也从各个角度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探讨。其实,“后进生”这一概念本身就是传统评价理念的产物。从学生评价这一角度出发探究促进“后进生”发展的评价策略,会对“后进生”转化工作有所启示,并使我们重新审视对学生的评价和认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要…  相似文献   

19.
一、人人喊打的"满堂灌" 据介绍,新制定的中小学课堂教学评价方案中,"学生活动"、"课堂气氛"、"教学效果"、"学科特色"等以学生学习表现为主的指标首次列入了评价体系中,并占了评价指标一半以上的份额.  相似文献   

20.
真--符合事物本来面貌,实--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真与实是构建学习评价改革体系的基础。 一、评价标准应是统一性与多样性的有机结合 在评价工作中,要注重评价的标准,这个标准既有共性的基本一致的目标要求,又要根据学生个性差异、具体评价内容有它的多样性。评价标准应当是统一性与多样性有机结合,针对具体的评价对象和目标有所区别。 评价只能用客观统一的标准,这个标准就是《课程标准》,应该以《课程标准》所制定的目标评价学生掌握知识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