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静 《煤炭高等教育》2007,25(6):125-125
一、学校音乐教育与民族民间乐传承方式的异同 从1927年中国现代专业音乐教育的奠基者萧友梅博士创办的我国历史上第一所高等专业音乐教育机构--上海国立音乐院开始,我国的学校音乐教育就沿袭了以"前苏联--德奥音乐体系"为主的西方音乐教育模式.即以西方音乐教育为范本,用标准化、规范化、学究等级的教育手段,建构了一个"普遍性知识"的传播和传承的模式.  相似文献   

2.
德国音乐教育以其专业性、科学性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中国高等师范音乐教育在近些年借鉴德国音乐教育体制的同时,也正在反思如何从本国国情出发,形成"本土化"教育模式,以适应我国音乐教育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21世纪文化多元化影响了中国的教育发展,中国的音乐教育迎来"百花齐放"的新局面。建构具有时代特色的音乐教育模式,成为音乐教师不断探索的新目标。信息化的飞速发展以及网络的大容量呈现,促使图像记录和音乐传播进入并影响大家的日常生活,音乐教育在社会中的地位不断提高。构建容纳又扩展的音乐课程,促进体验教育与音乐欣赏的有机融合是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中国近现代爱国的先进人士对西学东渐采取了不同的对策。胡适对"全盘西化"与"中国本位文化"讨论有明确的态度,他不是"全盘西化"论者,而是中西文化融合论的启蒙大师。  相似文献   

5.
我国的中小学音乐教育现面临着两种不同的改革道路:一条是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小学音乐教育体系。所谓的"特色"就是通过借鉴各国一些优秀的音乐教育体系来进一步发展我国的音乐教育体系;而另一条是沿用专业音乐院校的教育思想、教育模式、教学方法去改造中小学音乐教育。这两条道路必将把中小学音乐教育引向两种截然不同  相似文献   

6.
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是德国著名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卡尔·奥尔夫创立的音乐教育体系的理论基础.文章着重分析了奥尔夫对音乐的"原本性认识、即兴奏乐"的教育认识和"人本主义"的教育理念,希望能对创建有中国特色的音乐教育体系起到积极的借鉴和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7.
从萧友梅对传统音乐的理论研究、音乐创作以厦音乐教育活动中可以看出.他并不是一个在音乐上主张全盘西化的人,相反,他为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音乐作出了不懈的努力和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刘晖 《培训与研究》2007,24(7):94-96
本文系统阐了述中德两国音乐教育体系,并从基础音乐、中等音乐、大学阶段音乐教育体系对其差异进行了分析,针对中国音乐教育模式的优势及不足,探讨了中国钢琴教育与音乐教育发展方向与前景,  相似文献   

9.
中国学校音乐教育始于清末民初。贡桑诺尔布作为杰出的民族教育家,于1903年7月在内蒙古地区引用了西方学校教育模式,创办和实施了学校音乐教育。他所创办的学校音乐教育,开创了我国民族学校音乐教育之先河,具有中国学校音乐教育初创时期的一般特征和示范意义。这一创举在历史上对开启民智、富民强国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100余年来,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关系问题,一直存在着"中体西用"和"全盘西化"两种观点."中体西用"具有保守的特征,但重视民族的特殊性,强调民族现代化的多元化发展;"全盘西化"重视时代性,主张世界发展的趋同论,但否认了民族性和民族文化的精华,实质上是单一模式的西方中心主义.两种观点都有局限性,但也有值得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11.
"教育多元化"的时代发展趋势,对当今的中国音乐教育改革来说,赋予了我们有别于西方人的特殊含义、独特的时代要求和历史的使命。二十世纪后中国基础音乐教育到底是欧洲化的音乐教育,还是民族化的欧洲音乐教育?文章就我国音乐教育中的多元化、欧洲化、民族化进行了辨析。  相似文献   

12.
在教育创新思维模式统领下,学校音乐教育创新思维模式得到初步创建,但在实施中却出现反差。其内部原因是教育者在音乐教育"范式的革命"面前墨守成规,外部原因是"应试教育"困扰。音乐教育者应加强音乐教育理论学习,付诸音乐教育实践创新;加强师德修养;制订音乐教师教育生涯规划;以音乐"三度创造"为主线,倡导音乐变构学习,开展音乐生成性教学。  相似文献   

13.
多元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使世界上较有影响的音乐教育体系和教学方法通过各种传播媒介传入我国,推动了我国音乐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达尔克洛兹、柯达伊和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是当今世界音乐教育中影响最大的三大教育体系,了解这些体系的教育原理和思想精华,对发展我国音乐教育事业,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本土化的音乐教育体系非常重要。通过分析"三驾马车",即三大教育体系及其与中国本土化音乐教育的融合,正确把握中国本土化特色与音乐教育文化价值走向的科学趋势,为我国音乐教育发展提供理论与实践动力。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互联网+"战略的持续推进和《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等国家政策的落实,"云平台+教育产业"的应用模式有了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文章以普通高中的智慧音乐教育为视角,在充分研究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移动互联和应用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上,结合音乐教育"非语义性、非具象性"的学科特征,对《音乐鉴赏》智慧教育云平台的构建进行探析。音乐教育,尤其是高中音乐教育,若能踏上智慧教育"云"的平台,使音乐教育更加形象化、智能化,必将对我国音乐教学事业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基础音乐教育作为广义的音乐教育的基础部分,应当把对"人"的塑造,对人格的塑造作为最主要的培养目标。本文从当前中小学音乐课程的教材选用、教学模式,高师音乐教育培养模式这两方面阐述了如何在现阶段培养适用于基础音乐课教育人才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6.
浅谈高校音乐教育模式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想保证高校教学质量得以稳步提高,就要加强高校的教学管理.目前高校音乐教学的目标是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素质,对现有教育模式实行深化改革.随着国家教育的发展和学生素质的提高,高校音乐教育模式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对高校音乐教育模式进行改革呼之欲出.基于这种形势,高校音乐教育朝着教育模式全面改革的方向发展.目前对于高校音乐教育模式的改革,已经成为高校教学研究的主要方向.本文简单探讨了高校音乐教育模式改革的现状,分析了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并对高校音乐教育模式改革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议高等音乐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价值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音乐教育价值的多样性和高等音乐教育主体需求的复杂性,决定了高等音乐教育价值取向的多元性。满足个体超过生存需要的崇高精神需要,关注音乐人才从内到外的诸多素养,从音乐学习者学习特性的源头挖掘"人"的潜能培养的"需要",高等音乐教育就有了实现自己个体本位价值的"可能"。关注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相互依存性,从自己在教育体系中独有的培养功能出发,培养满足社会需要的音乐专门人才,或是培养具有音乐艺术素养特征的人才,此类"满足需要"基础上的高等音乐教育自身,成为教育大家庭中的"中坚力量",获得"价值"。关注高等音乐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中学习者的学习目的,关注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相互依存性;着重发扬学习者主体性,使接受高等音乐教育的个体对传承、引领社会文明起作用,获得做一个社会人起码的尊严而必须要有的生存能力、创造精神、文化人的素养。高等音乐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价值取向乃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8.
围绕着中国的发展道路问题,20世纪以来的中国思想界一直进行着激烈的争论,形成了"复兴儒学"论、"全盘西化"论和马克思主义三大竞相消长的流派.实践证明,"复兴儒学"和"全盘西化"的主张不能解决中国的前途命运问题,只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才能解决中国的前途命运问题,才能解决中国文化的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19.
高师音乐教育是传承和发展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要途径.然而当前,我国高师音乐教育受“欧洲音乐中心论”的影响,形成了“重西轻中”的音乐教育模式,既不利于高师多元化音乐教育体系的构建,也不利于学生民族音乐观念和民族文化意识的培养.为此,必须加快高师音乐教育模式改革,使其体现明显的“民族性”.本文从阐述中国高师音乐教育注重“民族性”的重要意义入手,对高师音乐教育现状进行剖析,进而在此基础上提出高师音乐教育注重“民族性”的建议,旨在促进中国高师民族音乐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学校音乐教育‘新体系’"是中央音乐学院在引进国际三大音乐教育体系的基础上结合我国教育国情产生的。"新体系"被列为国家级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的试点项目,并于2011年开始分期分批向全国普通音乐教育师资队伍进行培训和推广。作为中小学音乐教育师资培养的主阵地,我国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育专业必须与时俱进,积极响应推进"学校音乐教育‘新体系’"的教学改革,建构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立足本土音乐文化,符合中国教育国情,并能运用国际先进音乐教育体系教学的中小学音乐教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