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字化时代以批量生产复制的图像内容宣告一个新的视觉文明的到来,我们正从一个以语言文字为中心的文化向以图像为中心的文化过渡.现代社会日益被图像和符号所包围,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大众传播媒介,特别是以影像为主要内容的电视媒介加速了这种效果的释放.电视不仅担负着视觉文化的传播者角色,也是建构者和缔造者.视觉影像塑造了一个媒介主导的现实和电视构筑的文化,图像传播表征了一种新的视觉文化:图像成为建构和理解当下社会文化状态的必然手段,成为构成文化中群体的主导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2.
张育仁 《新闻界》2008,(3):127-128
口播是电视评论和广播评论共有的一种传播特点,但是电视评论中的口播必须要出图像,而广播评论中的口播则是完全单一的口播。值得注意的是,电视口播评论尽管必须出播报者的图像,但有时又要插播与口播内容密切相关的图像,不可与图像评论混为一谈,对二者应予功能上的区别。  相似文献   

3.
电视媒体是视听兼备的传播工具。在电视节目中虽然有能听到的声音,但是最基本、最主要的元素还是画面。人们常说看电视,一个“看”字,非常准确的把电视的传播特性概括了出来。电视是“视”的天地,“画”的世界,事实无可争辩。任何观众在打开电视机的同时,他们的目光就自然而然的投向了屏幕,期待着图像的显现。电视对受众来说,“看”是最原发的动机,是第一行为,“听”是第二行为。电视的传播过程,就是受众“看”的过程,也可以说电视对受众就是“看”的需要和满足。  相似文献   

4.
在当今社会,图像以其直观性、形象性的优势,在文化传播中超越文字成为了一种全球性的"通用语言"。图像打破了语言文化的理性传播模式,改变了人们理性思维的习惯,使人们接受信息的方式由阅读转变为观看。正是由于图像在传播中的优越性,在视觉文化传播中其影响力以及传播速度比文字更快、更广。  相似文献   

5.
人们通常把电视新闻节目的各种因素概括为两种元素:即视觉元素和听觉元素。视觉元素是指图像语言,或称画面语言;听觉元素包括音乐、同期声响和解说词。图像是电视造型语言的重要表现手段,声音也是电视节目中一个不可忽视的主要表现元素。如何处理好声音与画面的关系,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是电视新闻工作者为加强电视节目表现力需要探讨的课题。传统观念认为电视以画面为主,解说为辅,而今在新形式下的节目层出不穷,新体裁的节目不断涌现的情况下,又有人认为,电视传播以解说词为主,画面为辅。主与辅,实际上反映出视听元素之间的一…  相似文献   

6.
本文重在论述图像传播研究与文化转向之间的关系。详尽阐明了当今图像研究兴起的重要背景——"文化转向"的内涵:是以视觉为中心的转向,视觉事物成为文化建构中的关键,图像成为传播知识和建构文明社会的重要媒介,建构着人们对世界的认知/想像及认知/想像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对被重新发现的"图像"的作用、地位和本质等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在最后就图像与文本的关系进行了阐释。本文认为,图像已成为现代传播中一种最有效的传播方式和途径,一种不可或缺的社会生产力,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一种有效的工具和文化力量。开展图像文化传播研究,对构建和谐社会,强化传播效果,拓宽文化研究的领域等方面都将有着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电视作为一种传播媒介,最初只不过是通过图像的形式把广播、报刊等媒体的信息进行再传播,强调更多的是其“形象、直观、直接”的传播优势。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电视作为一门“电传视觉艺术”.一种“视听结合的传播媒介”,人们开始寻求它的“艺术性”和“娱乐性”.电视娱乐类节目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8.
在当今传播媒介多样化的时期,新闻摄影通过图像传递消息,始终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它只所以经久不衰,是因为新闻摄影独具特色决定的,是其他媒介不可替代的传播工具。新闻摄影与文字报道、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介互为补充,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  相似文献   

9.
现阶段,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对美的追求也越来越热切,欣赏和享受美的事物能够愉悦身心,电视是一种视听媒介,能够使人们的生活更加轻松多彩。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电视图像的清晰度要求越来越高,电视图像朝着越来越清晰的方向发展。随着全国多个高清影视频道的正式开播,电视行  相似文献   

10.
《新闻爱好者》2008,(4):18-19
随着媒介传播技术的高度发展,特别是图像传播技术的成熟,视觉文化传播时代开始到来,图像语言逐渐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之中,成为一种新的语言系统,成为人们生活、叙事的主要手段,人们终于在  相似文献   

11.
刘勇奇 《大观周刊》2012,(46):334-334
电视是典型的声像结合的媒体,声音包括了音乐、音响、人声;图像包括了画面、字幕。随着现代电视技术的飞速发展.电视屏幕文字以它特有的形式承担了画面、解说不可替代的传导作用,是承载信息、传播信息的重要手段。据统计,屏幕文字在电视中的使用率已由20世纪90年代初的60%左右.上升到目前的95%以上,电视图像借助文字的回归.给受众带来了全方位、多样式的信息享受,极大地满足了受众的视觉和心理要求。  相似文献   

12.
在图像时代的背景下,图像化的传播推动了视觉文化的发展。视觉文化传播现已成为当今传播媒介发展最具活力的方式,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本文结合时代背景,从传播学的角度切入,基于图像时代、视觉符号的文化传播理论与方法,对当下图像时代中面临的社会问题进行探究与分析。  相似文献   

13.
人类凭借现代化的电子传播技术,通过对原始图片的机械式复制再生产,继而形成了由海量图片建构而成的“图像景观”,而人们也步入“景观社会”.本文拟从视觉传播角度入手,通过对图片社交网站Pinterest的发展态势进行分析,探讨这种爆炸式的图片流背后所隐藏的潜在问题,以及在现阶段随着新技术的不断革新的同时,人们对图片流的轰炸式传播应始终保持审慎的态度.  相似文献   

14.
刘洪 《现代传播》2007,(5):16-19
对于图像的传播机理,过去人们都笼统地以"表征"来概括,至于具体的表征机理则很少谈及.对此,本文首次提出"像差·像压"之说,剖析了图像传播的表征奥秘,让图像理论跟上读图时代的步伐.  相似文献   

15.
中国的电视最早出现在20世纪50年代,但是自改革开放以来,电视事业蓬勃发展,中国以庞大的人口基数毫无疑问地问鼎了拥有电视观众数量的冠军。“村村通电视”的梦想已经成为现实,中国已进入“电视时代”,电视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生活伴侣。  相似文献   

16.
图像生产的数字化、智能化及便捷性,使大众成为图像的生产者和传播者。图像传播已经成为人与人精神交换的一种形式,人们利用图像进行自我表达和娱乐消遣。当下的图像传播具有主体多元、自主性强、内容多样、覆盖面广等特点,但同时也面临着传播的法律风险。大众图像传播中的违法行为涉及国家安全、民事、刑事、保密、著作权等多种法律。从社会层面和公民个体层面着手,可以有效防范和规避大众图像传播所带来的法律风险。  相似文献   

17.
张彦会 《新闻世界》2013,(10):233-234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消费需求的变化,以图像为主的视觉传播已经超越了以文字为主的传统信息获取方式。图像时代的到来渐渐催生出一系列的文化现象,拍客作为图像时代的宠儿,为广大受众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网络景观。但拍客作为一种亚文化也存在着不足,“狂欢”现象的背后有着更深层次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随着3G时代的到来,人们普遍认为,图像、视音频等多媒体服务将成为未来网络的主导业务,手机电视是其中之一。所谓手机电视就是利用手机看电视。在技术上有信号源、传播途径和接收终端这样三个环节。  相似文献   

19.
别海燕 《编辑之友》2017,(7):33-36,43
当代视觉转向过程中形成的“有图有真相”的表述,成为图像传播的新规约,具有积极的价值判断意义.然而,在互联网传播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网络使用群体内部产生了难以弥合的数字鸿沟,数字土著与数字移民的群体分化对图像传播中“有图有真相”的新规约产生严重冲击.数字鸿沟易于导致对单个图像内容理解的分歧,易于混淆主流媒体与非主流媒体的图像传播意图,易于助推谣言性质的图像大肆传播,导致图像传播信息舆论场的分化,扰乱了真实信息的图像传播秩序.究其根本原因,追求视觉快感促使图像生产加速而导致图像过剩,图像信息传播不对称,图像难以成为我们在网络空间中视觉经验判断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隋桂敏  李永轮 《今传媒》2023,(3):123-125
陕西关中地区的赵公明财神被公认为是华夏第一正财神,形象在图像意识形态传播的过程中进行洗礼和建构。物质实体作为图像的媒介,以感知共性的方式影响着人们对精神象征的感知。民间财神图像以直观的可视性特征,将财神形象渗透至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成为人们的精神慰藉,体现了可视化的意象象征意义。本文从图像感知、礼俗观念视觉化、传播场域与审美艺术四重维度展开论述,通过图像造型将感知意象转换为可视化信息并结合观念视觉化表现进行设计研究,诠释了赵公明财神图像的视觉优先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