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 毫秒
1.
岳良举 《生物学教学》2005,30(12):34-34
在人教版高中《生物》“细胞呼吸”这一内容中,由三个知识块构成,即:有氧呼吸、无氧呼吸、细胞呼吸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人教版高中《生物》“呼吸作用”一节是关于细胞代谢的重要内容.这部分既是教学重点.也是难点。由于难度较大,教师一般采用讲解的方法。但是,许多学生对这一部分的学习兴趣不大。这里笔者采取了与科学史相结合的方式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其步骤是:首先以研究呼吸作用的科学故事为“锚”.提供给学生阅读。在这个阅读材料中,根据人类对呼吸作用的认识过程,先介绍无氧呼吸的研究,后介绍有氧呼吸的研究(这种叙述与教科书正好相反)。  相似文献   

3.
人教版高中《生物》第一册第三章“细胞呼吸”一节,包括三部分:细胞呼吸的概念,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过程,细胞呼吸的意义。“细胞呼吸”是关于生物新陈代谢的最基本内容,其中涉及物质和能量的双重变化,阐述生物体三大物质代谢的枢纽;并且“细胞呼吸”对进一步理解细胞的结构与功能如光合作用、矿质营养、细胞分裂、生殖发育、生命活动的调节及遗传和变异等知识,以及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等知识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教材“细胞呼吸”一节内容,因为涉及到未学过的高中化学中有机化合物的知识,而这些知识是化学课落后,生物课超前,自然成为教学的难点内容。本文点出该内容的教学思路,结合课堂教学实践和教研工作,提供给广大读者。  相似文献   

5.
新陈代谢是生命最基本的特征。它包括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这两个相反的,相互制约的,并且是同时进行的过程。同化作用是生物从外界吸取物质,经过复杂的变化,合成自身的新的原生质,并且贮藏能量的过程。异化作用是生物分介体内旧有的原生质,并且释放能量的过程。光合作用是生物界各种各样同化方式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一个同化方式。从物质转变和能量转变的过程来看,光合作用是生物界中最基本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  相似文献   

6.
戴燕 《生物学教学》2006,31(4):71-71
人教版高中<生物·分子与细胞>第五章为我们介绍了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其中"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和"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是本章的教学重点.  相似文献   

7.
<正> 1 分析教材1.1 教材特点及处理方法细胞呼吸是发生在每一个活细胞中的有机物氧化分解、释放能量、合成 ATP 的过程。本节内容不仅是对细胞内物质代谢知识的延续,同时也是为第8节"新陈代谢的基本类型"和第八章"生物与环境"的学习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1教材分析 1.1地位作用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必修一“分子和细胞”中的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在学习了细胞的化学组成的基础上进行的,所以学好本节内容既能帮助学生巩固前面的知识,又能为学生学习细胞的代谢作好铺垫,它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因此本节课在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杨婕 《生物学教学》2007,32(12):31-33
细胞呼吸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本第一册第三章“新陈代谢”的重要内容,教材开门见山,指出呼吸作用是生物界所有生物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生命活动,简要概括地介绍呼吸作用的概念,然后重点讲述了有氧呼吸、无氧呼吸和呼吸作用的意义三大部分内容。本节内容与其他章节也有密切联系,它以第二章中“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为结构基础,以本章中酶、ATP和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等为物质基础,同时更有利于理解矿质元素运输等各项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来源,以及帮助理解高三教学中体温调节等问题。总之,呼吸作用是生物体新陈代谢的重要内容,本节课通过有氧呼吸的内容,利用实验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本节重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10.
本节是七年级《生物》第四章第二节动物的呼吸中前半部分的内容 ,主要讲适于水中呼吸的器官———鳃 ,《生物》这本教材是将原有的动、植物知识以生物的生命活动现象为主线进行编写的 ,前一节已经研究了植物的呼吸 ,本节课通过对适于水中呼吸的器官———鳃的研究 ,可以使学生对生物的呼吸这种生命活动的现象有更进一步的认识 ,使学生懂得生物的呼吸有共性 ,但动、植物在各自的生命活动中也有个性 ,同时也为下节讲肺———适于陆上呼吸的器官打下基础。1 教学理念选择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是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的保证。生物是一门以观察生命…  相似文献   

11.
1 酵母菌 酵母菌是将生物新陈代谢2种异化类型联系起来的过渡类型的生物,即兼性厌氧型生物。它在有氧的条件下,进行有氧呼吸,产物是二氧化碳、水和能量;在无氧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产物是酒精、二氧化碳和能量。除酵母菌外,大肠杆菌的异化作用也是兼性厌氧型。酵母菌的繁殖方式包括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其无性繁殖方式包括芽殖和裂殖。芽殖是酵母菌最普遍的繁殖方式。少数酵母以裂殖方式进行繁殖。还有些酵母菌可形成一些无性孢子如节孢子、掷孢子、厚垣孢子等。有性繁殖则是通过形成子囊和子囊孢子进行。[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1教材分析细胞呼吸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本第一册第三章“新陈代谢”的重要内容,教材开门见山,指出呼吸作用是生物界所有生物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生命活动,简要概括地介绍呼吸作用的概念,然后重点讲述了有氧呼吸、无氧呼吸和呼吸作用的意义三大部分内容。本节内容与其他章节也有密切联系,它以第二章中“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为结构基础,以本章中酶、ATP和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等为物质基础,同时更有利于理解矿质元素运输等各项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来源,以及帮助理解高三教学中体温调节等问题。总之,呼吸作用是生物体新陈代谢的重要内容,本节…  相似文献   

13.
电子转移和质子转移广泛存在于光合性、呼吸链、梅促反应等各种细胞代谢过程,它产生细胞信息传递的驱动力、确定信息传递的方向、程序并使生物信息以能量量子方式予以编码和传递。  相似文献   

14.
<正> 1 细胞呼吸又叫生物氧化。无氧呼吸也叫生物氧化吗? 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生物》第一册(2003年6月第一版)教材P.72在描述细胞呼吸概念时这样说:"生物体内的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最终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并且释放出能量的总过程,叫做细胞呼吸(又叫生物氧化)"。教学中学生提到:无氧呼吸没有氧气的参  相似文献   

15.
一、生长与发育生长是指生物体或细胞从小到大的过程,是一个数量性变化的过程。从广义上说,当同化作用大于异化作用时,生物体内物质积累为正值,为正生长;反之,为负生长。二者相等为零生长。  相似文献   

16.
1 教材内容的分析 “蛋白质和核酸”是人教版高二《生物》第一章第二节“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中的内容。蛋白质和核酸是生物体内最重要的两类化合物,是生物体具有的共同的物质基础,而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和体现者,有什么样的蛋白质就能表达什么样的生物性状,核酸是一切生命的遗传物质。蛋白质的内容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可为学习后面的内容“细胞结构和功能”、“细胞分裂”打好基础;又是第六章“遗传和变异”的基础。但是,蛋白质和核酸都是有机物,  相似文献   

17.
<正>浙科版高二生物《分子与细胞》第三章"细胞呼吸"一节在教材内容上有删节,学科指导意见明确要求学生掌握细胞呼吸的概念及需氧呼吸过程。"细胞呼吸"是关于生物新陈代谢的最基本内容,其中涉及物质和能量的双重变化;并且"细胞呼吸"对进一步理解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知识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理解需氧呼吸概念、过程、场所、反应式、实质和意义。能力目标:通过分析需氧呼吸过程中物质和能量的变化,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及用规范的生物学语言  相似文献   

18.
“细胞代谢”的知识点多,范围广,历年来都是高考生物试题的命题热点。它与细胞的结构、细胞的分裂、分化和个体的生长、发育等等密切相关。同时,“细胞代谢”与农业生产、果蔬保鲜、贮存密切相关,也与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紧密相联,所以,也是高考生物试题考查学生能力的良好材料。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 )中“矿质代谢”一节为例 ,介绍CAI课件的设计及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 教材分析“矿质代谢”一节安排两个课时。本文选取的是第一课时的内容 ,即“植物需要的元素”和“根吸收矿质元素的过程”。“植物需要的元素”包括 :第一 ,植物生活必需元素16种 ,其中大量元素 9种 ,微量元素 7种 ;第二 ,矿质元素的概念和功能。“根吸收矿质元素的过程”分三个阶段 :第一 ,离子的扩散与呼吸电离。距离根细胞较远处的土壤溶液中的阳阴离子 ,通过扩散作用移动到根细胞附近 ;根细胞的呼吸产生CO2 ,CO2 溶于水后离解…  相似文献   

20.
1 说教材 1.1 教材分析 “酶的作用和本质”是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五章第一节“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第一部分内容。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生命系统的层次、组成细胞的分子、细胞的基本结构及物质进出细胞膜的方式,现在开始进入细胞代谢有关知识的学习。细胞代谢离不开酶的催化,“酶的作用和本质”是第一课时的内容,它将是理解呼吸作用、光合作用等知识的基础。本节从细胞代谢的概念入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