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说文解字》字音标注所反映的上古音系统是很宝贵的汉语语音史材料,《说文解字》字音标注方式包括"读若"、"某声"两种。《说文解字》"读若"采用了多样生动的语言来源内容标注字音,为我们保留了大量宝贵的上古字音资料;"某声"提供了研究古代声韵变化的线索,为我们构拟上古语音系统,尤其是声母系统保留了大量语言材料,并且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古今、方雅语音的流变情况。  相似文献   

2.
在汉语语音教学中,由于某些教师的语音能力不强、教音无法、正音无方,致使外国学生的汉语语音能力无法得到切实有效的提高。通过实践检验,我们发现:反思性笔记是提高汉语教师教学实践能力的一个有效的途径。通过记反思性笔记,不但培育了教师探究语音问题的意识,同时也大大提高了教师的语音教学能力。  相似文献   

3.
比喻是融合语言之形式美与内涵美有机统一的常见修辞格形式。比喻无论在英语还是汉语中,都是最常见的修辞手段之一。在英语学习中,常可见到各种各样的比喻句式。实际上,比喻在英语语言中并不局限于某些常见的比喻词,还常见于通过其在句中的特定功用而起比喻作用的词或短语。  相似文献   

4.
词是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音义结合体,对某种语言词汇的研究必须要综合考虑音、义两方面因素。汉语词语音、义的演变过程颇为复杂,现在以"觉"字和"覆"字的音义变化为例,遵循词汇音义运动的规律,利用文献考证的方法,展示这两个词通过语音变化作为构词手段,形成新词的过程,为汉语词汇的研究提供最基础的素材。  相似文献   

5.
《伦敦雪》为桂冠诗人Robert Bridges的经典之作,其形式与内容完美融合打破二元对立的僵硬格局,梦幻般雪景藏于诗行间,美不胜收。本文就诗歌语音,词汇,句法和语义层面被前景化的语言特征进行文体分析,发现这些突出的文体特征分别与雪落之音、形、色和意相契合,具有极强的文体效果,展现出诗人敬畏自然和谐之美这一主题,并帮助读者品味其独特的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6.
汉语语音和语义之间的关系有多种,"音同义通"只是其中的一种.除了"音同义通"外,还有"音同而义不通"、"音不同而义通"、"音不同义亦不通"三种情况."音同义通"的词在汉语词汇中占少数,相通的义项亦占少数.应当重新审视"音同义通"在汉语研究中的作用,既要重视之,亦不宜过于夸大之.  相似文献   

7.
可能有人会问:汉语和英语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语言,风马牛不相及,怎么汉语普通话会对英语语音教学有影响呢?问得好.每一种语言都有它的特征,比如基于不同的思维方式而产生的不同的习惯法,不同的词类优势,不同的文风等等.因为他们均属语言的范畴,所以相互之间就会有影响.英美人说所有的外国人中,中国人具备说英语的得天独厚的条件,而其它国家的人则不具备.这个“得天独厚”到底是什么呢?是不是中国人的舌头有某种特异功能?不是.它指的就是汉语普通话里有许多和英语语音音素非常相似,甚至相同的音.请看下表: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汉译英一直是困扰广大英语学习者的一个难题,尤其是汉语长句和串句的英译更是难中之难。文章首先对汉英语言的"意合"与"形合"进行了对比分析,接着界定了汉语的串句,并针对汉语串句的特点,提出了"分清主次,梳理关系,相对集中,化零为整"的英译方法,以期与同仁商榷。  相似文献   

9.
民族地区搞教学特有的问题——学生语音基础差和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差.由于小学一年级的汉语拼音学得不扎实,所以,大部分学生的拼音能力很低,记不得声韵母,分不清舌尖前音与舌尖后音,分不清前鼻韵和后鼻韵.不能独立拼读和拼写音节.因此在字音教学中教师十分吃力,要一个字一个字的带读好几遍,甚至十几遍,弄得师生口干舌燥,上起课来十分费力.民族地区的儿童,成天生活在民族语言的怀抱中,与汉语接触的机会较少,汉语语汇极少、大部分学生对汉语显得十分陌生,听不懂汉语,学生更无法用汉语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这样,老师讲课费力,学生听课吃力,这种难上加难的局势,势必阻碍民族地区教育的发展.根据少数民族地区的特点和现行九年义务教材的特点.下面谈谈进行语言训练的体会.1.语言以音节为单位,以语音为基础,因此语音在语言训练中显得尤其重要.九年义务教材汉语拼音部分继承了原统编教材的优良传统,同时又作了较大的改进.其编排特点有利于直呼音节.现在说说进行语音教学的见解:  相似文献   

10.
汉语外来词近几年呈增多趋势,主要通过音译等几种途径形成;它既是汉语的词语,在语音、语法、语义上都受汉语规律的制约,又带有异族语言的某些痕迹;其大量涌入并流行,与文化交流的日趋密切,人们的社会心态、传播媒介的影响及语言自身的表现力都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1.
体育美学诸形态中的形式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把体育美学概括为人体美、技艺美、精神美和装饰美的4大形态.在人体美中,通过探讨体型美和姿态美,论证了体育美的基础;在技艺美中,通过探讨体育特有要素形式美和技术战术美,论证了体育美的核心;在精神美中,通过探讨表情美、语言美和行为美,论证了体育美的动力;在装饰美中,通过探讨体育服装美、体育装备美、体育建筑美和体育环境美,论证了体育美的条件.  相似文献   

12.
论竞技武术套路中的形式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献资料法、现场观察法,对竞技武术套路演练表现出进行形式美与运动员的成绩相关性进行考察,发现在目前规则的指导下,若难度分相等,运动员的演练水平分与其演练表现的形式美的程度具有很大的相关性。研究认为:与现有规则相适应,竞技武术套路的形式美应充分表现其劲力、节奏和协调以及套路编排的结构等因素。  相似文献   

13.
中国近万年来的玉文化,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美与审美观念。由古人的爱玉、用玉、崇玉、赞玉,以及用玉来比人状物,可以看出中国古代经典的美学理念。玉美,集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于一身,为中国传统美学之结晶。由玉美学,可见中华美学之源流。  相似文献   

14.
圆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内容,以圆为美是我国各民族文化艺术普遍遵循的原则。通过对体操动作的研究,发现圆在体操动作中广泛的存在和运用,指出圆美艺术现象是体操美的重要表现形式,丰富了体操美的内涵。  相似文献   

15.
形态是事物的表现形式,它所体现的是客观形状和人的主观对形状所产生的一种情态知觉。本文通过对图形设计中点的形态美所引起的活动分析,对点在图形设计中的应用过程作一些基本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足球是当今世界上最受大众喜爱的运动项目之一,号称世界第一运动。从美学的角度出发探讨足球之所以如此受欢迎的原因,提出足球技术美、战术美、悲剧美、戏剧美是足球美的基本特征,是足球魅力的源泉。  相似文献   

17.
鲁迅散文诗《野草》以其高超的艺术手法为构筑了诗画境界,充满诗的意境美,主要体现:一、含蓄沉郁的文本美;二、诗情画意的朦胧美;三、隽永超越的梦幻美;四、孑然孤行的悲凉美。  相似文献   

18.
论徐志摩散文的美学追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赋与大自然以性灵神韵和社会意义,是徐志摩散文追捕的美。他把三种美感形态的创造作为散文重要的艺术追求:柔美,能让人感到和谐、情意缠绵及轻松愉快;壮美,能引起人一种奋发向上的情感;悲壮美,能使人在沉痛、怜悯、崇敬和赞美等精神反应中得到美好情感的激励、振奋、陶冶和提高。他在散文中所探索的想象美,主要表现在补充感觉、洞见美质、拓展诗意和超越时空局限方面。他的散文,极力追寻的浓艳富丽美文体,是由丰富的“色彩意识流”、变形的联喻、虚幻的荒诞描写和艺术通感组成的。  相似文献   

19.
论生态美的觉识和创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建美的生态环境 ,需要认识美、爱护美和创造美。但如何觉识美和实现美却需要长期艰苦的社会实践和审美活动。美不是个别而是整体。生态美就是整体美、系统美、结构美、和谐美、生命与环境的统一美。它凝聚着人类的全部劳动和智慧。不论何种美都需要培养、发现和创造。美是多方面的 ,有自然环境美、社会文明美、文化艺术美、情感心灵美 ,它们共同构成美的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人类的目的和生命的意义就是要创建一个光明温馨、祥和美丽的生态世界  相似文献   

20.
孔、孟学说志在经世济民、安邦定国,乃我国传统文化之中坚。其以"仁"为本的思想直接影响到他们的美善观。"善"为内质、"美"为外现,以"善"为重、归宗于"仁"成为二圣的共识,而于细端又有所别,在其对于"乐"的相关论述中亦可窥见一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