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南京市第一中学的李天泽同学问:“如果凸透镜成像,摔掉包括光心部分会怎样?”这个问题实际上就是:透镜的一块碎片可以成像吗?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弄清楚透镜成像的原理。  相似文献   

2.
课程标准的要求1.认识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 .2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3.了解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全章概述本章教材在上一章“光现象”的基础上 ,讲述透镜的初步知识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透镜是照相机、投影仪等光学仪器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研究透镜对光的作用和凸透镜成像是本章的中心内容 .“透镜及其应用”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体现课程基本理念“从生活走向物理 ,从物理走向社会”的一个很好的范例 .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光学仪器 ,眼镜是人的重要器官 .通过对这些光学仪器知识的学习 ,使学生…  相似文献   

3.
透镜成像的原理和应用是一项广泛而复杂的理论和实践的内容,本文首先从几何光学的角度对光传播过程中的费马克理,薄透镜成像的规律及理论进行一般性分析,进而从波动光学的角度,运用傅里叶分析的手段对薄透镜成像的原理与规律进行更深入的剖析与解释。  相似文献   

4.
高中物理课本讨论了透镜成像的基本规律,本文进一步探讨了透镜成像的其他规律,如物像间的距离,物像移动的方向及物像移动的速度  相似文献   

5.
通过虚物与实物的薄透镜成像公式的分析比较,介绍薄透镜的虚物成像规律和像的性质,并给出了典型的光路图。  相似文献   

6.
本从透镜成像公式的函数图象,利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分析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7.
“透镜成像公式”课题教学的主要内容是推导透镜成像公式,在教学调查中发现,不少教师只是按照课本的顺序,以凸透镜成实像为例,从透镜成像的光路图出发,利用光路图中的两对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的关系,推导得到公式1/u 1/v=1/f,然后介绍符号法则,将公式推广到凸透镜成虚像及凹透镜成像的情形中.  相似文献   

8.
一、透镜成像实验中蜡烛的改进1.存在的问题(1)调节部分的问题.“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仪器由光具座、透镜组、光源、成像光屏等组成,而光源又由发光体和支座组成.实验中,以光具座为支座分别将成像光屏、透镜、光源依次安装在支座轨道上,调节光屏、透镜和光源的高度使三者保持在同一条水平线上.沿光具座轨道反复调节蜡烛到透镜的距离,观察光屏上每次成像的大小、正倒和  相似文献   

9.
许多房门上都安装有门镜(俗称“猫儿眼”),你知道它的原理吗?这种门镜的光学原理在中学物理的范围之内,且为透镜成像在生活中应用的实例.  相似文献   

10.
贵刊2002年第9期刊登了郭守月老师的《图象法讨论“薄透镜”成像的实验规律》一文。中文阐述了利用μ-υ直角坐标系描点法画出薄透镜成像的像距随物距变化的规律,从而说明透镜成像的基本规律,进行直观动态分析,给笔者很大的启发。笔者在多年的高中物理教学中,采用一种新的μ-υ图线法来分析透镜成像的基本规律,不仅直观,而且容易让学生掌握,下面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1.
为深化学生对透镜成像规律和望远镜成像原理的理解,利用实验室中的凸透镜、凹透镜、光屏、光具座等器材模拟望远镜的成像及调焦过程;为了能让学生更直观地观察光线经过望远镜后传播方向的变化情况,利用NOBOOK虚拟实验软件实现对望远镜成像及调焦过程的理论模拟,达到即使无法到实验室也能开展科学实验的目的.不仅通过传统实验方法实现了望远镜透镜结构的可视化,还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实现望远镜成像光路以及望远镜动态调焦过程的可视化.  相似文献   

12.
“眼睛与眼镜”是初中物理光学中的教学难点.本文独辟蹊径,基于透镜“折射能力”视角考虑创新实验,借助物理建模手段将人眼成像原理与视力矫正方法构建成物理模型,实现可视化探究实验,为学生搭建符合认知规律的物理情境.在改变透镜“折光能力”的过程中解决真实问题,建构物理观念,提升科学思维,培养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3.
通过透镜成像几道典型习题的求解,分析总结透镜成像的多解问题.  相似文献   

14.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第三节(探究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动手动脑学物理”中有如下问题:  相似文献   

15.
根据薄透镜成像公式及放大率公式作出函数曲线,对薄透镜成像规律做了全面详细的讨论,使读者对这部分知识有一个全面深刻的理解。  相似文献   

16.
透镜成像问题是几何光学中的一类重要问题,它对于掌握几何光学知识,了解光学仪器的基本原理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对透镜成像问题,学生熟悉了用公式:1f=1u 1v和m=vu进行的定量计算,当物体在透镜主轴上移动,要定性地判断成像规律时,学生不易掌握。在物理教学中,笔者探索出一种图像,  相似文献   

17.
利用节点的性质并采用二次成像的方法计算了透镜节点的位置,同时得到近似条件下透镜的光心。  相似文献   

18.
本文研究了影响凹透镜成像而产生会聚作用的几种因素,如介质折射率、透镜球面曲率半径等;给出了薄凹透镜发散/会聚临界角;辅助透镜临界物跑与两透镜焦距、两透镜距离的关系,从而澄清了凹透镜不能会聚产生实像的概念及产生实像的实质。  相似文献   

19.
我校主持的商丘市科技攻关项目“旋转二次曲面及旋转二次曲面透镜的成像研究与应用”( 9910 715)于2 0 0 0年 6月 2 8日通过商丘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组织的鉴定 ,鉴定结论为 :“旋转二次曲面及旋转二次曲面透镜的成像研究与应用”创造性地应用焦点和焦点参数作为基本量 ,系统地研究了旋转二次曲面及其透镜的近轴成像规律和物、像方焦距公式及光焦度公式 ,在此基础上 ,根据光学系统的等效理论 ,导出了旋转二次曲面透镜的成像公式 ,以及系统的主距、焦距、节距和光焦度公式 ,进而得到旋转二次曲面光学系统的光心及光心距公式 .该项目抓住了问题的…  相似文献   

20.
在光学成像技术中,科学家最早研制出了透镜,此后在物理科学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又研制出了具有透镜效应的静电透镜、磁力透镜及引力透镜,现做以简要介绍,并结合实际谈谈与透镜效应相关的综合题,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