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求学生“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本设计针对尚未普及多媒体教学的学校,全面体现了这一目标。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求学生"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本文通过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进行作文教学。  相似文献   

3.
刘占英 《现代语文》2009,(9):124-125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强调学生要“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做到文从字顺。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谈到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4.
作文评改是作文敦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初中生应“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而要使学生具有互改习作的能力,读应该是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学生在拿到同学习作后反复朗读.“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刘禹锡语),这实在是作文训练这个流程中一道不可轻易放过的工序。如何把这道工序做好,需要做好下面这三步:  相似文献   

5.
王世敏 《教师》2014,(32):70-70
新《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从中可以看出,要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必须重视作文评改。为此,多年来,我大胆实践,积极探索,摸索出一套习作评改的方法,让学生真正喜欢习作,喜欢评改习作。1.丰富评改方式,激发评改欲望(1)教师示范评改。为了提高孩子的评价能力,我对评改的方法作出了细致的指导。  相似文献   

6.
芮雯 《天津教育》2022,(10):134-136
<正>“好文章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改出来的”。这句话充分证明了作文评改的重要性。《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写作教学明确指出:“积极合理利用信息技术与网络的优势,丰富写作形式,激发写作兴趣,增加学生创造性表达、展示交流与互相评改的机会。”在此理论指导下,充分利用信息化资源,指导学生开展习作训练和习作评改成为语文教师探索的一个新课题。教师要注重多元化评改的有效实施,基于信息化环境将自改、互改等方式融入习作教学,体现学生的自主参与,呈现习作评改的新形态。  相似文献   

7.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批改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多种方法,尊重学生的意愿,肯定学生的点滴进步,讲求实效。要逐步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习作的能力。”本文提出了在作文批改中,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批改,“同,分享,共批改”,旨在“开放性作文评改”中学会对自己与他人的习作进行评价、修改,张扬个性,使作文评改更加高效,全面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相似文献   

8.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一直以来的作文教学遵循着传统封闭的教师命题———教师指导———学生写作———教师批改的教学程式,走入了习作空间封闭、表现手法单一、评价方法单调的误区。严重束缚了学生自由的心灵,扼杀了作文的兴趣。教师要主张多写、多改,特别是在修改作文方面提出具体目标,让学生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分享感受,沟通见解。  相似文献   

9.
吴淑芳 《青海教育》2003,(10):41-42
修改作文是作文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功,要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就要培养学生的评改能力。给学生创造评改作文的情境,交给他们评改的方法,赋予他们评改的自由,养成他们评改的良好习惯。《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第二学段学生“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错句”。第三学段要求“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可见课程非常重视修改中的合作。  相似文献   

10.
《全日制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做到文从字顺,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这里强调了学生的作文要自评、互评,因此教师要探索作文评改的新方法,培养学生自主评改作文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新课程标准”对初中生写作提出如下要求:重视鼓励自由表达,在写作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能与他人交流写作体会,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为此,我们应采取积极的训练步骤,拓展交流空间,为学生的自主作文创造条件,使学生在整个写作训练过程中始终积极参与,以鼓励其自主作文。因此,在近两年的作文教学中,本人做了积极有益的尝试,我是通过以下途径来实践“新课程标准”对语文的自主作文的要求的。一、创设宽松环境,让学生自由写话,激发写作兴趣为了降低写作的难度,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学生写作时,不免产生畏难心理。为…  相似文献   

12.
作文教学中,指导学生互评互改、自我修改作文的过程,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学生从写作文到评改作文的整个训练过程中,共同解决评改中的难题,探究写作经验,交流写作心得。自主修改作文,既让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提高了鉴赏水平和写作能力,同时又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精神。本文从评改意义、激发兴趣、范文引路、小组评改、自我修改、老师改评几个方面进行了学生自主评改作文的实践与探索。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作文的写作培养指出:"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做到文从字顺。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以此标准为理论依据,本文主要对语文教师进行了习作评改立体化实践研究。旨在通过此研究,让学生积极参与作文修改引评过程,从而提高其自身的语文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14.
正新教学理念呼唤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而传统作文评改工作显得高耗低效。笔者认为,让高中生学会自主评改作文,既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又能使作文教学低耗高效,从而获得双赢。一、理论依据:基于新课程的理念"能独立修改自己的文章,结合所学语文知识,多写多改,养成切磋交流的好习惯。乐于相互展示和评价写作成果",这是《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的要求。让学生自主批改作文也是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和"注重实际操作,注重实例比较启发"的写作指导精  相似文献   

15.
作文评改是作文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初中生应“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而要使学生具有互改习作的能力,读应该是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学生在拿到同学习作后反复朗读,“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刘禹锡语),这实在是作文训练这个流程中一道不可轻易放过的工序。如何把这道工序做好,需要做好下面这三步:一、通读全文,排除语病拿到别人的习作,首先要从头至尾逐字逐句地读一两遍,最好是放声朗读。有些老师一味强调课堂上的安静,要求学生作文修改时静观默想。学生默看时一目十…  相似文献   

16.
万兴林 《现代语文》2007,(4):112-11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做到文从字顺,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教师)要引导通过学生的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17.
正俗话说:好文章是改出来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关于写作的目标提出了这样的要求:"养成自己修改作文的习惯,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做到文从字顺;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作文评改的方式主要有教师的全批全改、重点批改、面批面改,也有学生的互改、自改等。但部分老师往往忽视习作的指导、讲评,或写几句不痛不  相似文献   

18.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里有这样的表述:“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做到文从字顺。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这就要求中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必须养成良好的修改习惯。文章不厌百回改,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在作文教学中,我们要高度重视修改的环节,让修改成为学生习作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习惯。  相似文献   

19.
叶圣陶先生在谈作文教学时提出了“自能作文”的理念,其目标在于体现“教是为了不教”,鼓励学生自己写作、自己评改,逐渐形成独立写作的能力。“循环日记”是一种习作训练模式,由班级学生分组循环,每人轮流写日记,在相互评改、激励、分享的过程中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整体提升。在开展“循环日记”训练的过程中,教师要明晰“循环日记”的写作特点,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记录学生的真实生活,做好跟踪指导,促进多主体间互动评改。  相似文献   

20.
三年级是学生习作的起始阶段,在这个习作过程中,学生需要保持浓厚的写作兴趣和意志力,渴望得到他人的关注和激励,从中汲取前进的动力和成功的信心。唯有这样,才能为习作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可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把重点放在"怎么写"的技巧训练上,而忽略了评改给学生带来的影响,导致学生惧怕作文。以我之见,起步作文评改应该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准确把握新课程学习目标,确定评价标准。《语文课程标准》中第二学段的习作目标是: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