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永亮 《青年记者》2012,(15):59-61
16几(几)17亠18冫19冖20凵 16几(几) "几",象形字.几千年无论是小篆还是楷书,都是茶几形状.寥寥"几"笔,栩栩如生. "几"部首内有汉字:凡、凫、壳、秃、咒、凯、凭、亮、麂、凳."凡"在本节后面叙述,其余字分别解释如下: "凫",读作"扶",会意字,金文从"鸟"从"几"(短羽类鸟飞的样子),实与"几"的本义没有一点关系."凫"指野鸭子. "壳",会意字.甲骨文是手持槌击打乐器"南"("南"最初是指一种产生于南方的乐器,后代指"东西南北"之"南"),含敲击之意.后加义符"几"(象征外壳之形)写作"殻",今简化为"壳",击打之义被人们遗忘了.  相似文献   

2.
刚愎自用其中的“愎”常被读成F敶(复 ) ,或读成F摮(幅 ) ,这是错误的。“愎”和“复”音义都相差很远 ,不能读混和写混。“愎”读b尙(必 ) ,“刚愎”是固执的意思 ,“自用”指自以为是。成语的意思是固执己见 ,自以为是。“愎”与“复”形、音、义差别都很大 ,要注意区分使用。鬼鬼祟祟这个成语被读成“鬼鬼ch幃ngch幃ng(崇崇 )”的时候很多 ,有时也被写成“崇崇”。“崇”与“祟”这两个字形体相近 ,要注意区别。“崇”是“山”下边一个“宗”字 ,读ch幃ng(虫 ) ,是高或重视的意思 ,如崇山峻岭。“祟”是“出”下边一个“…  相似文献   

3.
我这里所说的哲用感悟,是指文勇所表达的理性指向,或叫文章蕴含的旨意.“文以载道”、“诗言志”,似乎是古来提倡的要义.可能有论者反对“文以载道”的古训.以为篇篇文章何必都来谈“治国平天下”的奥义?但我这里的“道”,也并非资同的谈“治国平天下”,是指一间文章只要言之成理、不无病呻吟即可,传播知识、抒发情趣也是“道”.中国是一个散文的泱泱大国.文学史上的诸多传世之作,自然有不少是布“治国平天下”之道的.《论语》、《孟子》可谓是人生经验、处世哲理的结晶.《庄子》更是处处昭示了生命意识、字苗奥旨.《史记》更因其煌煌的历史容量和人生评判而被鲁迅誉之为“无韵之离骚,史家之绝唱”.魏晋时代便有嵇康的“清峻”、阮籍的“遥深”之作.唐宋以降,更有八大家慷慨悲歌、忧怜苍生、阐释人生至情至理的雄文.当然也还有行吟山水、独抒性灵的明清散文佳品.  相似文献   

4.
我们讨论的,是我国古代的文献。这里,首先谈谈“文献”这个词。 “文献”首见于《论语》“文献”作为一个复合词,表述一个概念,是孔子首先提出来的。 《论语·八佾》: 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 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 足,则吾能征之矣。” 郑玄对“文献”意义的训释 孔子所说的“文献”,指的是什么呢?今天能看到的最早解释,是东汉末年经学大师郑玄的说法。他说:“献,犹贤也。我不以礼成之者,以此二国之君文章、贤才不足故也。”显然,郑玄以“文章”释“文”,以“贤才”释“献”。那么,孔子这段话的意思就是:  相似文献   

5.
十六、“今”和“令” “今”和“令”是两个不同的字,两个字在意义上也大不相同,单独使用是不难区别的。但是两个字作偏旁时就容易混淆了,如“含”是“今”下从“口”,不是“令”下从“口”,“念”是“今”下从“心”,不是  相似文献   

6.
“耩”之农具义,传世古今字书均不载.农史专家们的意见也不统一,近年逐渐认同“耩”无农具义的结论.但是敦煌字书及雇工契提供了丰富的例证,表明“耩”有农具义确凿无疑.“耩”是一种小型犁头,又叫“劐”、“种金”,属于农具部件.与不同用途的农具配合使用,有“耧耩”“耩子”“劐子”等称谓.  相似文献   

7.
一、“初唐四杰”是指____、____、____、____等四个诗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四杰”之一的____写的《____》中的名句. 二、盛唐“田园派”诗人主要有两个作家,即:____、____.“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这是____代诗人____对____的诗和画的评价.  相似文献   

8.
“(食追)”是唐代出现的一种粉制类点心的通称,制法可蒸可炸,原料也随时代、地域的不同而有差异.其最大特点是形状外凸,以球形、丸状最为典型,故其命名主要取义于“(追)”的聚集义与外凸义.其中“焦(食追)”乃宋代元宵节盛行的烤制点心,以其便捷和富有吸引力的售卖形式而备受宋代市民欢迎,更为宋代舞队“乔焦(食追)”(或称“焦(食追)架子”)所仿效,成为南宋城市文化的一部分.因“(食追)”与“鎚”字形相近,故部分典籍将“焦(食追)”误作“焦鎚”.  相似文献   

9.
创新是文艺创作永葆青春活力、不断向前发展的添加剂,一部文艺发展史,其中就内含着创新史。我国自古以来,就很重视创新,“创”字本身就是“始”之义,即“制于其初也”。清代戏剧家李渔甚至提出创新要“意取尖新”,不仅要新,而且要求抓住“新”的尖子。在西方漫长的文艺创作实践和理论研究中也一向重视创新,俄罗斯诗人伊萨柯夫斯基在《论诗的技巧》中就曾说过:每一个诗人都有自己的诗的“秘密”;一个真正的诗人功绩就在于他以新的方式,以自己的方式讲述生活现象,讲述另一些人还  相似文献   

10.
时下坚持以人为本,与时俱进,构建和谐社会,是国人谈论最多的话题之一。对于“和谐”、“以人为本”、“与时俱进”等流行词语的内涵和实质,学者们多有阐发,但对其源流却鲜有考释。“和”、“谐”二字最早见于金文,其义相近相通,都有调和谐顺之义。《广雅·释诂》云:“和,谐也。”《尔雅·广言》云:  相似文献   

11.
一、妥善驾驭词汇制作标题词汇,也叫“语汇”。它是构成语言的建筑材料。制作标题,离不开词汇。从实践来看,驾驶词汇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着标题制作水平的高低。①同义词的标题。将同指一事物的两个或多个近义、等义的词交替使用,使标题富有变化,有利于增强表现力。例如《人民日报》1979年9月7日的一则标题:  相似文献   

12.
弃甲曳兵其中的“曳”有时被读成yì(义),也有时被写成“弋”,这都错了。“弋”读yì,表示用带有绳子的箭射鸟,而这个成语不表示这种意思。“曳”读yè(夜),表示拉着、拖着。成语形容败兵丢盔卸甲,拖着兵器逃跑的样子。气势汹汹有人认为这个成语是形容人发怒时凶狠的样子,就想当然地写成了“气势凶凶”,结果错了。可以说“凶狠的气势”,但不能说“气势凶狠”,更不能说“气势凶凶”,“凶”字不能叠用。“汹汹”是形容声势盛大的样子,含贬义。形容人或动物发怒时凶狠的势头,写“气势汹汹”才对。气喘吁吁“吁吁”和“嘘嘘”…  相似文献   

13.
例4、“广袤的大地”之说日渐盛行。东西距离为广,南北距离为序,都没有规模大小之义,只相当于“横竖”二字而已。广袤合用,可指面积。《史记》:“从某至某,广袤六里。”形容地大者,常用“广袤千里”。例5、“今年以来”。以来,是从过去某时到现在的时间段落,与古汉语中的“以降,以往”同义。但是,“今年以来”却不仅把过去某时作为时间起点,而且把“今年”之中尚未度过的未来时段也作为时间起点。拿整年时间作起点,拿“现在”作终点,是无法作出时间轴的图解,因而是不科学的。更有甚者,有的在2月份就开始使用“今年以来”…  相似文献   

14.
张琪玉先生《情报语言漫笔》系列之八,收录“《全球中文网址速查手册》简介”、“自然语言接口的对应词表”等专题文章5篇。  相似文献   

15.
沈彩是清乾嘉时期女性藏书家,尤以抄书、跋书名于书林,所抄《尚书义》被叶昌炽誉为“玉台之佳话,镇库之尤物”,所刻自著《春雨楼集》为传世名集,颇称珍罕,所编《春雨楼书画目》或为世界首部女性画学著述。  相似文献   

16.
查嗣庭之狱,是雍正年间文字狱案中的一件大案。关于此案,向有两种传闻:一是查嗣庭出了一个“维民所止”的试题,被人告发说“维止”二字是“雍正”二字去其首,意在讥讪诅咒雍正皇帝,雍正帝因而大怒,遂大兴文字之狱;二是查嗣庭受到权臣隆科多的赏识,“依附隆科多”,雍正帝要打击隆科多,惩戒朋党,所以才兴起查嗣庭文字之狱。查嗣庭狱案的真相究竟如何,向为人们所关注。其实查嗣庭虽然确因在雍正四年六月钦派江西乡试正考官时,所出试題有“悖道逆天”之嫌,同年九月回京后案发,又因从其寓所搜出的日记、书札中有大量“悖逆”文字,遂被革职下狱。翌年病死狱中,仍以“大逆不道、怨诽诅咒”罪被戮尸枭示。但所传他曾出过“维民所止”试題一事,其史实有所出入。现将内阁汉文《起居注册》、《史书》及宫中朱批奏折内有关此案的档案史料汇集公布,以供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17.
采访是记者基本的实践活动,江泽民总书记要求新闻工作者“深入、深入、再深入”,深入采访是记者走向成功的关键环节之一。“深入”的第一种境界——县人身入,是采访题中应有之义。生活是新闻的源泉,车间工地,田野地头,军营阵地,商贸市场,市井乡间是出新闻的地方。新闻界前辈历来把“身入”生活看成是记者事业生命攸关的根本问题。他们认为,一个好记者,任何时候都离不开生活,离不开群众,什么时候离开了,记者的生命也就完结了。也就是说:你想干新闻,最起码要“身入”生活,否则,你就不配当记者。为什么新闻前辈把“身入”生活…  相似文献   

18.
吴永亮 《青年记者》2012,(33):71-73
36小()"小",象形字。甲骨文,像沙粒一类微小之物的形状。"小"字被专家认为是"沙"的古字,用作大小的"小"是引申义。在汉字中,凡由"小"组成的字大多含有"微小"义,如"少、尘、尖"等。《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中,"小"部首内汉字有:小、少、尔、尕、尘、尖、劣0、京0、尜、省0、雀、虩0、纛。  相似文献   

19.
,和、、,布专┌──┐│.万 │└──┘尸J矛了‘厂磷、‘,专、扣,、.孙‘二甲,双喜临门户奋爪,必今产奋令户奋今,,奋声产奋出开门大“截”连年有“鱼”尹弓八丹奋巾冲.八‘,卜八产奋,户月洲卜恭喜发“才”一38一新春漫笔(漫画)@蒋义海~~  相似文献   

20.
实战化训练.是走向战场的最后一级台阶。是战争前的“彩排”。加强实战化训练宣传,既是为“能打仗、打胜仗”鼓与呼的应有之题.也是用打仗的要求检验军事宣传工作的应有之举,更是服务战斗力、当好军事新闻记者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