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戴元初 《青年记者》2012,(13):71-72
城市品牌传播的重要性被越来越多的城市管理者所认知,不少城市已经开始了多种方式的尝试:电视广告、官方微博、大型节庆……煞是热闹.但是,在这种热闹的背后,成功地塑造了城市品牌并为公众接受的,似乎不多.笔者在与一些城市管理者接触过程中,常常听到他们的困惑:在众多的城市品牌中,怎样才能够凸显自己的城市个性,让人过目不忘,甚至产生非得身临其境不可的欲望呢?我的回答是,要突出自己的城市个性,同时又要赋予城市丰满的性格组合,让城市生动起来,亲切起来,有魅力起来.  相似文献   

2.
杨清波  周燕飞 《传媒》2018,(1):85-87
城市品牌构建及传播是推进城市快速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大型新闻活动策划及其报道具有提升城市形象、构建和传播城市品牌的功能."逐梦他乡重庆人"人物故事寻访活动以人物为核心、以故事为特色、以全媒体融合传播为手段,在提升重庆城市的知名度、美誉度、首选度方面有独特效应,本文以此为例展开研究,为发掘大型新闻活动策划除新闻价值、社会价值以外的品牌价值,并在三位一体中谋求价值最大化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3.
刘明洋 《青年记者》2012,(19):73-74
一座城市就是一个产品.因为历史,因为文化,因为人群的聚集,还因为拥有了产业、商业、制度等,城市才成为了城市,城市也才成为了一个多元化的产品. 城市品牌是城市这个产品的标签.因此就有了许多对于城市品牌的概念性描述,如数字城市、绿色城市、精品城市等.但概念,并不能准确地将城市品牌的全部价值传达给受众.  相似文献   

4.
刘明洋 《青年记者》2012,(31):65-66
城市品牌从提出到发展,到提升,包括整体的品牌传播推广过程,实际上就是城市品牌的价值化过程,目标指向就是将城市品牌价值化、对象化。在城市品牌的价值化过程中,我们会看到关于城市、关于品牌、关于价值的一个"三位一体"的组合。这其中包括着城市价值本质、城市价值目标和城市价值运动的规律性;也包括着更为具体一些的城市产品、城市顾客、城市价值关系等等。  相似文献   

5.
《声屏世界》2011,(12):210
2011年9月27日,以"广告让城市更美好"为主题的城市品牌营销论坛在沈阳举行,此论坛是第18届中国国际广告节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广告协会会长李东生、国家工商总局广告司司长孙鸿志、沈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祁鸣等出席论坛。论坛围绕现代化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如何打造城市品牌,以及如何科学利用  相似文献   

6.
美国杜克大学富奎商学院Kevin Lane Keller教授给“城市品牌”下了这样一个定义:“像产品和人一样,地理位置或某一空间区域也可以成为品牌.城市品牌化的力量就是让人们了解和知道某一区域并将某种形象和联想与这个城市的存在自然联系在一起,让它的精神融入城市的每一座建筑中,让竞争与生命和这个城市共存.”.  相似文献   

7.
刘明洋 《青年记者》2012,(16):61-62
观察城市品牌的打造或提升,我们可以发现一个带有趋势性和规律性的现象,那就是以大事件、大活动、大策划为载体,强化对于"势"的把握与运用,这已成为很多城市品牌推广中极为重要、极为普遍且十分有效的方式.在整个过程中,借势、造势与乘势,成为相互关联,具有逻辑和递进关系的三种方式.  相似文献   

8.
《青年记者》2012,(22):77
在整体的城市品牌传播中,"顾客价值"导向是很重要一个原则。顾客价值是城市之魂,是城市品牌之核,是城市竞争力之根本。城市品牌传播与城市营销的过程,就是让渡顾客价值以赢得顾客满意度和忠诚度的过程。将城市品牌价值与顾客价值融为一体,是坚持并实现城市品牌传播中顾客价值导向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  相似文献   

9.
在文化消费视域下,作为文化品牌的图书馆具有鲜明的符号价值与象征意义,图书馆品牌化的过程就是对特定符号价值与象征意义的生产和消费过程。图书馆品牌承载的形象、故事、情感、价值观成为文化消费的对象,以及图书馆从工具性到文化性定位转型的关键要素。文旅融合背景下,以"悠·图书馆"为代表的城市社区图书馆通过赋予图书馆的象征价值和体验价值,并通过品牌个性、传承文化资产、开发美学价值、讲述品牌故事等品牌意义重构的实践破解城市社区图书馆发展困境。"悠·图书馆"作为重构的城市社区图书馆品牌,通过品牌象征意义、价值观、形象、故事4个层面的符号重构策略,实现城市社区图书馆品牌创新与传播。  相似文献   

10.
在信息化、数字化的今天,媒体视域下体育赛事的举办己成为一座城市发展的标志与展示城市魅力形象的有效方式。通过举办大型体育赛事来构建城市品牌,推进城市发展,成为城市政府和各界人士的共识。从城市品牌的媒体传播效果出发,提出体育赛事对城市发展的影响效应,并以兰州国际马拉松赛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从而构建大型体育赛事对城市品牌的塑造和传播机制。  相似文献   

11.
刘明洋 《青年记者》2012,(10):69-70
探讨城市品牌的传播,制订城市品牌传播的策略,我们需要考虑传播媒体、传播方式、传播渠道、传播时机的选择,以及传播过程的调适与控制、传播效果的评估及把握等.同时还要看到,与企业或产品品牌传播不同的是,城市品牌具有更大的综合性、包容性,其传播也具有更大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在考虑城市品牌传播时,我们需要拥有更适合的传播战略规划和传播策略设定.笔者通过对所接触的诸多城市的品牌传播,发现有“三个维度”值得在实践中认真把握.  相似文献   

12.
在国家品牌计划时代背景下,在城市品牌建设和城市品牌形象塑造中,文化元素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城市品牌同时也是一种文化现象。恰逢"一带一路"峰会的召开,福州被选为"海上丝绸之路"的永久会址,为福州的城市品牌建设带来了新的契机。笔者通过对福州城市品牌建设的现状的了解,以及对福州与"海上丝绸之路"历史渊源的追溯,发现了福州在文化城市品牌建设方面具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并由此提出以"海上丝绸之路"海洋文化元素为主的城市品牌建设建议,希望能为福州文化城市品牌建设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3.
颜海燕 《青年记者》2012,(15):46-47
为发挥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作用,推进"大义临沂"城市品牌建设,2011年,由临沂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等七部门主办,鲁南商报承办了"大义临沂人"评选活动.全年共推出50位"大义临沂人"候选人,评选出10位"大义临沂人"和9位"大义临沂人"提名奖获得者,其间召开了"大义临沂"品牌建设研讨会,举办了"大义临沂人"颁奖晚会."大义临沂人"评选活动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结出了丰硕的精神成果,得到了临沂市委、市政府领导的充分肯定."大义临沂"成为继沂蒙精神之后,临沂又一亮丽的城市品牌.承办"大义临沂人"评选活动,不仅提升了鲁南商报的社会公信力与品牌影响力,实现了宏大主题与平民视角相结合,也引发了对媒体承担社会责任、加强舆论引导能力建设的思考.  相似文献   

14.
中国有句俗语,“人过留名,雁过留声”,还有一句是,“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这两句体现中国人关于个人品牌经营传统智慧的格言,同样可以应用到城市品牌的管理中去.只不过要做小小的改变:一方面,对于每一个和城市有关联的人(经济学的概念叫做利益相关方),要让城市的良好名声留存在他们的记忆中;另方面,还要让这些对城市留下良好印象的人们愿意将自己的良好印象进行二次传播,以告知更多的人,让好事传千里,坏事处理应对在萌芽状态.  相似文献   

15.
钟羽 《新闻传播》2012,(4):82-83
以"中国避暑之都"为核心的城市品牌塑造与传播,为贵阳城市经济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回报十分明显。然而,由于市场竞争激烈,"中国避暑之都"品牌形象宣传策略受到巨大挑战,总结和诊断自身城市品牌塑造和传播的经验与不足、寻求适合本土运行的城市品牌传播策略,被提上贵阳城市品牌传播的议事日程。  相似文献   

16.
城市品牌经营是近年来城市建设的热门概念,为许多城市所追崇。所谓城市品牌,是指体现一个城市丰富的经济文化内涵和精神底蕴,与其他城市相区别的独特标志。它是指构成城市的各种因素之总和在城市公众心目中的总体印象和实际评价,是城市性质、功能和文明的外在表现。“城市品牌经营就是如何像打造企业品牌一样把城市作为品牌来经营出知名度,获得社会的认可。  相似文献   

17.
刘明洋 《青年记者》2012,(22):78-79
城市品牌传播的过程,实际上也就是城市营销的过程.在营销学的理论与实践中,价值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概念,也是一种极为重要的理念.营销链条上从起点到终端,营销价值或价值营销是主线. 对于一座城市而言,当我们对其进行整体的品牌塑造,并以品牌为载体进行城市营销时,这座城市就具有了产品的特性,城市与其营销对象之间也就产生了产品与顾客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8.
《青年记者》2012,(16):60
以大事件、大活动、大策划为载体,强化对于"势"的把握与运用,已成为很多城市品牌推广的方式。在整个过程中,借势、造势与乘势,成了相互关联,具有逻辑和递进关系的三种方式。借势,具有公共性和外来性的特点;造势,具有内生性和排他性的特点;而乘势,则具有延续性、内涵性等特点。就城市品牌传播而言,组织和策划事件营销,主办者心中要有超越品牌传播的城市发展  相似文献   

19.
李程滔 《新闻前哨》2014,(11):91-92
九省通衢的武汉市拥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浓厚的历史文化、林立的优秀高校等等众多城市文化品牌优势,在以往的城市文化品牌宣传当中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例如:央视的“大江、大湖、大武汉”所营建起来的大气磅礴的武汉形象已经令人记忆深刻;“追求卓越,敢为人先”的武汉精神也在湖北各大媒体进行了宣传.但是相对于北京后海、凤凰古镇、泰国曼谷等城市文化品牌在社交媒体上的营建,武汉的城市文化品牌营建仍没有形成适合于社交媒体传播形态的整体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国内兴办当代艺术双年展的热潮方兴未艾,艺术北京、上海双年展等不胜枚举。尽管各地试图通过这类当代艺术展览来声势浩大地建构城市文化品牌,以便达到"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目的。但显然,真正把当代艺术展做好做得持久的是少之又少。而且事实上,很多举办国际知名当代艺术双年展的城市是名不见经传的非一线城市,比如卡塞尔、横滨、光州等。尽管它们举办大型活动的经验很少,但实际上,这也便于当代艺术展与这个城市所有文化资源地方资源相融。另一方面,从当代艺术展对城市的作用以及城市自己的需求角度出发,相较于一线城市,在二三线城市举办当代艺术展会更加的有意义。本文将结合实际为新时代下当代艺术展更好地在国内的非一线城市落地,提升城市文化品牌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