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家助学贷款中银行与高校间博弈行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助学贷款实施中最突出的问题是贷款学生拖欠率过高.银行在国家助学贷款中面临着信用风险、管理风险、政策风险.高校面临着声誉、银校关系、或然担保的威胁.利用博弈模型,分析了助学贷款中银行与高校间的行为关系.突出了国家助学贷款中少被注意的高校行为.在模型分析基础上提出了完善银行与高校风险防范机制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银行助学贷款计划是我国通过金融手段支持教育发展的一项新的尝试性举措,在缓解贫困大学生的就学资金压力方面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目前由于我国信用体系的缺失、银行助学贷款制度政策设计方面的缺陷等原因,助学贷款业务一度出现了高违约率现象,全国享受助学贷款大学生的平均违约率接近20%。如此之高的违约率导致银行缩减助学贷款业务甚至停办,而银行作为我国助学贷款计划的唯一提供者和执行者,也面临着很大的风险。本文通过对银行助学贷款发放情况进行调研,了解福建省国家助学贷款发放情况及现有助学贷款机制存在的问题,分析学生欠款可能的原因,并从贷款发放和回收两方面提出解决方法,以期降低商业银行助学贷款业务的整体风险,促进我国商业银行助学贷款业务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鲁海帆 《科技广场》2013,(6):193-196
降低助学贷款的违约率是保证国家助学贷款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本文分析了助学贷款中学生与银行之间的博弈关系,探寻了影响助学贷款违约率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我国在全国范围内推出的助学贷款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做了分析,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是我国还没有建立起完善的国家助学贷款风险控制机制,导致国家助学贷款违约率较高,放贷银行承受着巨大风险,致使此项业务停滞不前。因此,笔者提出了加强国家助学贷款业务的风险控制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5.
构建高校国家助学贷款中信用风险的防范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助学贷款于1989年施行。但因还款率过低,各地银行纷纷停贷。第一次助学贷款以失败告终。在2004年底。政府又推出新的贷款政策,因此如何加强对学生的诚信教育,提高还贷率,激发银行办理贷款的积极性,使助学贷款朝着良性循环的轨道运行成为高校目前面临的一项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6.
我国教育事业长期面临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而国家助学贷款的推出由于自身的制度缺陷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组建教育政策性银行不仅能够有效解决国家助学贷款面临的困难,而且具有更高的效率。本文通过对组建教育政策性银行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周梅 《科教文汇》2013,(6):1-2,12
国家助学贷款实施以来已帮助上千万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顺利完成了学业,但国家助学贷款管理机制的不完善导致了银行贷款回收风险。本文从高校把好学生贷款“入口”和“出口”关的前提下,重点分析了高校在整个环节中应强化学生信用观念、规范学生诚信行为、提高学生还款能力、加强高校贷款管理、完善学生多元信息通道、充分发挥学生与银行的桥梁作用,以使国家助学贷款风险得到有效防范,从而推动国家助学贷款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房波 《科技与管理》2007,9(2):94-95
针对国家助学贷款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银行、学校、学生角度进行了分析,提出相关对策。增强了三者之间的理解与信任,使国家助学贷款工作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9.
本文阐述了爱心助学银行这一非盈利性组织的概念、特点及现实意义,并把爱心助学银行与国家助学贷款进行针对性的比较,分析其发展的优点,进而对爱心助学银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行研究,再从爱心助学银行的资源保证、市场需求、财务风险和法律风险四个方面来分析它的可行性,最后认为爱心助学银行是一个发展前景良好的公益教育项目。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高校国家助学贷款模式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模式分析,提出应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以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为主、高校国家助学贷款为辅的国家助学货款模式,使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前,我国实施的是以商业银行为主的国家助学贷款模式,商业银行的盈利性与国家助学贷款的公益性存在价值冲突,需以商业银行为主体,对国家助学贷款进行全面风险管理,使国家助学贷款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我国助学贷款政策实施以来,支持了教育事业的发展,解决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入学难的问题。然而,近年来由于部分借款大学生的失信,造成还款违约率较高,阻碍了银行发放助学贷款的持续发展。因而,如何构建助学贷款大学生个人征信体系,推动助学贷款政策良性循环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将从我国大学生助学贷款现状出发,结合大学生助学贷款存着的信用风险问题,提出关于建立助学贷款大学生个人征信体系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基于金融"功能范式"的国家助学贷款制度创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黄维  沈红 《中国软科学》2006,(10):74-81
国家助学贷款制度实施7年多来,始终未能解决其个人金融服务在高等教育领域内的政策与实践之间的矛盾,因此,基于金融“机构范式”的改革道路已走到尽头,国家助学贷款制度的创新,需要进行范式转换和新的路径选择。创新中国国家助学贷款制度的整体思路,就是金融“功能范式”。据此思路,国家助学贷款制度的创新,应注重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在对现有国家助学贷款的金融功能重新定位的基础上,着力推进社区银行参与国家助学贷款,并在开发二级市场前提下完善国家助学贷款的金融竞争机制。  相似文献   

14.
国家助学贷款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国家助学贷款面太窄,供求矛盾十分突出,且存在巨大的贷款风险。解决国家助学贷款难的关键就在于健全风险防范与补偿机制。本文对助学贷款风险测算模型的构建进行了探讨,并对促进助学贷款体系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构建国家助学贷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是准确把握国家助学贷款绩效状况并进一步提升绩效的关键环节.在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构建国家助学贷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理论依据,并结合国家助学贷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构建了以公平性、有效性、可持续性三个维度为一级指标、16个变量为二级指标的国家助学贷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6.
作为国家的一项政策性贷款,国家助学贷款具有很好的社会效益性,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一项重大政策举措,有利于扩大人才培养的基础。但几年来,国家助学贷款的发展在困惑中前进,究其原因,主要是助学贷款的政策性行政主导和商业性市场行为的矛盾使然,现行的国家助学贷款机制存在着不合理性。  相似文献   

17.
作为国家的一项政策性贷款,国家助学贷款具有很好的社会效益性,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一项重大政策举措,有利于扩大人才培养的基础。但几年来,国家助学贷款的发展在困惑中前进。究其原因,主要是助学贷款的政策性行政主导和商业性市场行为的矛盾使然,现行的国家助学贷款机制存在着不合理性。  相似文献   

18.
高校助学贷款流向何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拨给重点学校的助学贷款份额比普通高校要高得多,并且中央直属高校比地方所属高校更容易获得稳定的贷款来源,东部地区的高校助学贷款工作开展得远比西部地区高校好;另外,银行对重点高校的学生,特别是“热门专业”的学生颇为青睐,而在一些普通高校,特别是一些“农林”、“师范”类院校,作为“贫困生” 的聚集地,相反,得到的助学贷款却是少而又少,学费缺口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19.
作为国家的一项政策性贷款,国家助学贷款具有很好的社会效益性,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一项重大政策举措,有利于扩大人才培养的基础.但几年来,国家助学贷款的发展在因惑中前进.究其原因,主要是助学贷款的政策性行政主导和商业性市场行为的矛盾使然,现行的国家助学贷款机制存在着不合理性.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国家助学贷款发放、偿还阶段的博弈分析来讨论目前影响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相关因素,进而发现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存在的问题,并推论出简要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