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各级各类学校都有自己的培养目标,然而一个科学的培养目标是社会、受教育者和学校三个方面相互作用的结果,不是孤立静止的,是发展变化的,也是千差万别的。秘书专业开设20多年来,影响秘书培养目标确定的因素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势必引起秘书培养目标的重新定位。本文试从专科秘书专业培养目标重新定位的理论依据、现实背景、科学内涵和实现途径四个方面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2.
中等教育结构改革一直是教育发展的热点问题,要不要发展职业技术教育 ?普通高中学校和职业学校 (职业高中、职业中专、技工学校 )的招生比例应当如何确定 ?对这些问题的回答不能凭主观臆断,因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多样化需要和受教育者的不同智力实际,是教育发展必须正视的问题。江泽民同志在 1999年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中等职业教育是篇大文章,现在刚刚开始做,要狠狠抓它 10年、 20年,必会大见成效。适应受教育者多样化学习需要,在中等教育阶段,欧洲国家继续保持分流态势,西欧和北欧大部分国家职业学校学生数占高中段学生…  相似文献   

3.
所谓和谐德育,指的是德育以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和受教育者个体发展需要的统一为出发点,在遵循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调控构成德育体系诸要素之间的关系,使之发生和谐共振效应,从而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和谐发展的一种德育模式。它的内涵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从教育体系、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和管理体制等几个方面,论述搞好高职教与中等教育衔接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就高职教生源的开拓和培育,探讨实现这种衔接的三种基本模式。  相似文献   

5.
在“重点理工大学培养的人才素质要求与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对一些相关问题的认识逐步深化。本文阐述我们的一些认识,以期引起更大范围的讨论。一、培养目标在构建工科本科培养计划时,首当其冲的是培养目标。培养目标是根据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等领域的发展水平及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状况所确定的对人的培养规格的规定和要求。培养目标是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它对于学校教育任务的确定、教学内容的选择以及教学过程的组织都起着指导作用。目标的设定过程不可避免地带有主观色彩,就是…  相似文献   

6.
公学是英国独具特色的一种中等教育机构,具有鲜明的英国文化特点,被誉为教育的活化石。在六个世纪的发展中,公学注重从各方面培养学生的完整人格,造就了大批社会精英。探究公学在培养完整人格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对我们的中等教育培养目标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本文根据师范院校的培养目标和任务,就英语教育专业教学改革如何适应中等教育发展问题,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高师英语专业毕业生的素质培养要从“爱教英语”、“能教英语”、“会教英语”三个主要方面抓起,即使毕业生热爱英语教育工作,具有扎实的英语专业基本功,懂得英语教学法.  相似文献   

8.
伟大的领袖和导师毛主席指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这是对无产阶级教育的培养目标所作的最明确、最科学的概括。但是,去年八月,在所谓“全省教育革命经验交流会”上,省委前  相似文献   

9.
高等教育质量标准应满足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需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体现出多样化的特点。作为新建区域高校,影响其教育质量的因素主要包括办学理念、培养目标、师资水平、资源配置、教育评价等几个方面。根据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质量观,新建区域高校应当明晰办学理念,明确培养目标,优化师资队伍,强化资源配置,审定评价标准等,提高新建区域高校的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10.
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是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促进整个民族素质的提高.在这个总体目标中包括不同层次的培养目标和不同方面的培养个体.这就要求素质教育要面向整体,同时要注意个体.具体地说,就是即要把全体受教育者的素质整体提高,又要培养个体受教育者的个性和特点.实施素质教育要从以下几方面人手:  相似文献   

11.
素质教育是为实现教育目标,着眼于受教育者群体和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注重开发受教育者的潜力,促进受教育者在德智体各方面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由于电大的培养目标是应用型的中高级专门人才,所以在教学改革中推行素质教育,除了重视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外,更应注重“应用型”和“专门人才”两个方面的特殊要求。为此,我们从如下几个方面推进素质教育。 1.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自我发展的能力。当今时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初见端倪,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社会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过去单纯看文凭转变为现在的重能力和整体素质。作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除了让学生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外,更应该让学生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应该承认,近些年来电大学生入学时的整体素质是不高的,这些学生入学前成绩不佳除了学习动力不  相似文献   

12.
随着培养目标向提高受教育者的全面素质转移以及信息社会的来临,人们愈来愈强调能力培养的综合化。这改变了知识立意为主的构架,突出了综合能力和素质的考查。我们应该确定正确的教学实施策略,立足本学科教学,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紧密联系社会生活、科技发展,突出跨学科综合,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的能力。一般来说,实施研究性学习、培养理科综合能力可以从刨设情境、设计问题、研究探索、成果检查四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3.
邵晓枫 《继续教育》2010,24(5):43-45
在制定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培养目标时,必须充分考虑以下几个方面:教育价值取向是确立成人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的逻辑起点,成人高等教育的本质属性决定了成人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的独特性,成人教育目的规定着成人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的总方向,成人学生的特点是确立成人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的内在依据,时代发展特点是确立成人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的外在要求。  相似文献   

14.
一、对义务教育阶段培养目标的认识 (一)培养目标的意义、作用 在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中课程计划中规定的培养目标,就是教育目的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具体化,它规定了受过九年义务教育后的公民应在身心各方面达到的质量规格。义务教育是基础教育,所以在这阶段要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诸方面获得一定发展,为他们成为社会主义各级各类建设人才奠定基础,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奠定基础。 培养目标的作用之一是它的指导性和支配性。目标是教育实践活动的第一要素和前提。它支配着整个教育过程,影响着学制年限的确定、课程  相似文献   

15.
孙玫璐 《职教论坛》2004,(5S):13-15
“就业导向的职业教育”,顾名思义,即以“就业”作为整个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词,在培养目标上要求使受教育者获得就业能力,在教育内容上要求紧紧围绕培养受教育者的就业素质,在评价上以受教育者能否顺利就业、就业率的高低作为最主要指标.职业教育作为一个社会系统.其最主要的功能定位在“使无业者有业”的“就业”上。  相似文献   

16.
和谐德育,指的是德育以满足社会需要和受教育者个体发展需要的统一为出发点,在遵循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调控构成德育体系诸要素之间的关系,使之发生和谐共振效应,从而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一种德育模式.和谐德育是对全面发展教育理论的继承和创新.笔者认为,农村的小学和谐教德育,其内涵主要包含如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早在六十年代末,苏联职业技术教育确定的培养目标是具有中等教育程度的熟练工人,并开展了对各种职业技术学校的改革。然而,随着职教的不断改革与发展,暴露出一系列问题。 1986年6月30日苏共中央委员会会议指出,以往的职教改革没有达到预期目标,即没有很好地解决如下几项任务:首先,没有切实保证学生的教学教育水平;其次,没有真正提高师资水平;再次,没有广泛建立起教学物质基地。  相似文献   

18.
培养什么样的接班人,一直是教育领域两个阶级、两条路线斗争的焦点。伟大领袖毛主席指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毛主席提出的教育方针,明确地规定了无产阶级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实现这个目标的正确途径,这是对马列主义教育学说的光辉发展,这是关系到培养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进一步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重大课  相似文献   

19.
英国公学独具特色的办学模式,为英国培养了一批批社会精英人才,成为英国乃至世界中等教育的典范.文章从公学独特的管理体制、办学理念以及寄宿制度等几方面进行介绍分析,并针对我国民办教育的具体情况,探析公学的成功办学对我国民办教育在办学理念、培养目标、寄宿制度管理等方面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台湾地区的技术职业教育(简称技职教育)是由两部分组成的。中等教育阶段实施的称之为职业教育,中等教育后阶段实施的称之为技术教育。因此, 台湾地区本科层次的技术职业教育称为技术本科教育。从其产生动因、培养目标、办学机构、课程模式和教学计划五个方面进行分析与研究,将对我国的职业教育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