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按劳分配作为社会主义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原则,其“劳”有三种形态,并不是仅依据劳动能力进行分配。资本主义社会的工人与资本家所得并不是按体力劳动能力分配与按脑力劳动能力分配的差别,而是出卖劳动力的收入与以资本收入为主的区别,其分配中存在贵较严重的剥削性。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有必要实行按要素分配,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其中按劳分配为主体,且分配中的剥削性逐步消除,逐步走向劳动作为单一分配主体的按劳分配。  相似文献   

2.
按劳分配作为社会主义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原则,其“劳”有三种形态,并不是仅依据劳动能力进行分配。资本主义社会的工人与资本家所得并不是按体力劳动能力分配与按脑力劳动能力分配的差别,而是出卖劳动力的收入与以资本收入为主的区别,其分配中存在着较严重的剥削性。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有必要实行按要素分配,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其中按劳分配为主体,且分配中的剥削性逐步消除,逐步走向劳动作为单一分配主体的按劳分配。  相似文献   

3.
共同富裕,就是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占有雄厚的物质财富,但由于受生产力水平的限制,人们对社会财富的占有必须坚持按劳分配的原则,实行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这样,就使每个劳动在收入分配上各不相同,因人而异。而共同富裕的目标是要在增加社会财富总量的前提下缩小劳动之间收入分配上的差距,由此就使按劳分配与共同富裕之间构成一个矛盾统一体。  相似文献   

4.
按劳分配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必须坚持的最公平的分配方式,然而,其劳动计量上的技术性难题决定了只能在公有制经济绝大多数行业中按凝结的有效劳动分配。我国现行分配政策与按凝结的有效劳动分配偏离较大,因此,必须通过工资制度的改革和收入政策的调整加以矫正。按要素的均衡价格分配需要以一系列的社会经济条件为前提,同时,还要有政府对要素市场的价格调节。按要素分配符合现代市场经济的效率原则但会造成社会难以接受的贫富悬殊,后者亦需要政府收入政策的调节。一切非劳动要素在任何场合都可以按其均衡价格分配。就劳动来说,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按劳分配与按劳动要素价格分配则有着各自不同的适用范围:前者适用于公有制经济中劳动可计量领域;后者适用于一切非公有制经济和公有制经济中劳动不可计量方面。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有两种不同的收入分配理论.一种是以劳动价值理论为基础的按劳分配理论,另外一种是按生产要素所有制关系分配理论.只有在马克思设想的社会主义社会里,才能实现单一的按劳分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实行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制度.  相似文献   

6.
本文认为 ,按劳分配的本质规定应贯穿于整个社会主义阶段 ,但在社会主义的不同阶段又应有其各自不同的实现形式。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按劳分配的有效实现形式 ,是按名义劳动力使用权分配 +按实际劳动使用权分配 +按劳动力所有权分配的“三位一体”式市场经济型按劳分配。在社会主义高级阶段 ,才能真正实现马克思设想的产品经济型按劳分配  相似文献   

7.
12.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的客观必然性、按劳分配的性质和作用 (1)按劳分配,是指社会在作了必要的扣除之后,按照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量来分配个人消费品。按劳分配包括以下几层含义:按劳分配所分配的是国民收入中属于个人消费的部分: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是参与按劳分配的条件;分配个人消费品的尺度是劳动,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量要作社会扣除;在分配个人消费的部分时,实行等量劳动取得等量报酬。  相似文献   

8.
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是两种不同的分配方式,具有不同的理论内涵:(1)两者的基本要求不同。按劳分配的基本要求是双向的,即凡是有劳动能力的社会成员都必须参加劳动,尽自己的能力为社会工作,而社会在对社会产品作各项扣除之后,按照每个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的数量和质量分配个人消费品。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基本要求则是单向的,只体现要素所有者按其投入社会生产过程的要素数量获取相应的收入,而未体现社会对要素所有者必须将其所有的生产要素投入社会再生产过程的要求,只是从物质利益上调动其投入的积极性。(2)两者的所有…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发展了斯密的劳动价值论,认为劳动是衡量价值的唯一标准,提出“按劳分配”的原则。列宁、斯大林发展了“按劳分配”学说,并在苏维埃建立和实践了以“按劳分配”为原则的收入分配制度。萨伊发展了斯密的要素决定价值论,提出了要素分配理论。中国经过十多年的改革实践,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在这样的经济体制和经济运行方式上可以建立按劳分配和按要素分配相结合的收入分配制度的设想。即把分配分成两个层次,各个层次实行不同的分配原则,初次分配采取按要素分配原则,再分配采用按劳分配原则,并使这两种分配相互补充、有机结合,在保证效率优先的前提下,达到最终分配的公平合理  相似文献   

10.
劳动所得不等于按劳分配,它可以通过按劳分配获得,也可以通过按要素分配获得 在公有制范围内,研究分配问题应该着重研究工人的收入如何与他提供的劳动的数量和质量相适应,完善按劳分配制度,既不搞平均主义,又反对收入差距过大。  相似文献   

11.
发达国家劳动力资源配置的特点及其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劳动力资源作为第一资源其配置效果受到各国的高度重视,尤其是发达国家在劳动力资源配置的效果方面显得十分有效。尽管各国的文化历史背景及政府在劳动市场中扮演的角色不甚相同,但是从各国劳动资源配置的制度演变及特点上,还是可以看到他们的一些相似之处和可以借鉴的地方。这些特点或许能对我国劳动市场上劳动力资源的有效配置提供一些帮助和启示。  相似文献   

12.
文章认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是本质与现象的关系 ,按要素分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作方式的基本特征与必然要求 ,按要素分配不存在剥削 ,按劳分配、按要素分配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具有逻辑一致性。  相似文献   

13.
德国工业社会向服务型社会的转型、企业组织结构的变化和劳动者自身的变化,要求劳动力市场具有相应的灵活性。传统的从一而终的职业将被消解,工作内容以任务为导向。劳动力市场的这种"去职业化"的趋势,对于德国职业教育有着深刻的影响,要求重建高度个性化的大职业形象。  相似文献   

14.
本文探讨了我国现阶段按劳动力价值分配、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几个理论问题。我们认为:马克思所设想的按劳分配在我们当今历史条件下是无法实现的;按劳动力价值分配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具有客观必然性;按劳动力价值分配是现阶段劳动者个人收入分配的主体方式,劳动者所获得的收入还应该包括按劳动力贡献分配的收入。  相似文献   

15.
劳动力受教育程度与收入分配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居民的收入水平显著提高,但收入差距出现了明显的扩大趋势。本文从当前中国收入分配的现状出发,对受教育程度和收入分配的相关性进行了理论的分析,通过一些有代表性的统计数据分析表明:当前在我国的劳动力市场上,教育在个人收入分配中的作用日益显现并发挥作用,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和劳动力的工资收入有着很强的相关性,最后从教育的角度提出了一些缩小收入分配差距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按劳分配是生产社会化的客观要求,与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没有必然联系;按劳分配的具体依据和对象是由劳动者投入的不同性质的劳动决定的,劳动的资本性决定劳动者必然要参与新创造价值(v+m)中的m的分配;就资本化的劳动力而言,按劳分配实质上是按劳动力资本分配,它是按劳分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特殊实现形式。  相似文献   

17.
正确认识按要素分配必须用市场经济思维,只有从要素的市场化配置,从要素商品价格支付这个角度才能科学地认识按要素分配.按要素分配包含对人的要素的分配.按要素分配与按劳分配的结合点不在于二者的主辅并列、各司其职,而在于充分保证要素商品交易的公平、公正,在要素资源的效率配置的基础上兼顾收入分配的社会公平,使按劳分配原则的精神实质得到切实贯彻.  相似文献   

18.
资源富集地区在资源输出的刺激下带来了经济的高速增长,但是较好的经济绩效并没有取得与资源的丰裕水平相一致的水平。通过对我国重要资源输出地——内蒙古自治区的产业结构调整与劳动匹配进行实证研究发现:1995—2011年内蒙古自治区产业正经历着向第二、三产业的转型与升级,处于快速转型的行业主要是资源型产业和装备制造业:需要注意的是,这一时期内蒙古自治区产业结构调整与劳动匹配的协调性并不明显,产业结构调整快于劳动市场匹配。因此,要想提升内蒙古自治区产业转型升级水平和劳动匹配效果,还需要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进城市化和完善社会保障。  相似文献   

19.
农村劳动力培训的市场机制和政府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技能培训是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和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关键问题。政府和市场在这个过程中应该承担不同的角色。市场是进行最优资源配置的手段,能够实现农村劳动力培训的效率目标。但是市场制度运行的结果有时不符合社会公正的目标,同时市场制度也有失灵的时候,因此,在农村劳动力培训活动中,政府应当承担对市场机制进行宏观调控和管理,同时也要纠正市场失灵,兼顾效率和公平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本文阐述了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两大学术体系关于生产要素划分理论的区别,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按生产要素分配问题,应坚持马克思经济学的生产要素划分理论,从“质”和“量”两个方面确定了“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内涵;通过对按生产要素分配作用和影响的论述,分析了按生产要素分配与按劳分配之间的关系及二者结合的必然性。文章最后指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是对劳动者的剩余劳动的占有,这种占有关系要从经济发展的历史进程去考察其客观必然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