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进步主义教育研究方面,对进步主义教育协会的研究一直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从教育思想原则变化和冲突的角度,进步主义教育的历史可以划分为三个主要阶段:1919-1929年以儿童中心论为主导的"和谐"时期,1930-1941年社会改造主义与儿童中心论的"冲突"时期,1942-1955年的"沉寂"时期。进步主义与社会改造主义内在的否定性倾向,造成了进步主义教育协会内部不可调和的思想冲突,正是这种话语的竞争,最终导致协会的分裂和解体。  相似文献   

2.
改造主义教育哲学产生于危机时代,声称适应社会危机的需要,同时具有折中的性质。作为一个独立的教育流派,它提出了本学派的基本原则。然而,由于缺乏完善的理论和实践基础,改造主义教育哲学存在着许多不可避免的缺陷。  相似文献   

3.
纪方 《考试周刊》2007,(2):36-37
改造主义教育是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一个分支,在社会改造主义者眼里,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推动社会的变化,设计并实现理想的社会。在课程论观点上社会改造主义批判学生中心课程过于注重学生的个人需要、兴趣、自由以及活动,忽视了社会变革的需要。本文通过对改造主义教育思想的论述,以及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论和个人本位论两种观点的分析,提出应将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论与个人本位论统一起来,做全方位的考查。  相似文献   

4.
兴趣论题是杜威与实用主义力求在旧教育的刻板教条与新教育的浪漫随意之间持守中道,将客观与主观、实践与思考、潜力与现实两方面融会在一起培养孩子品格的"居间"之道。然而进步主义教育的实践陷入社会改良方法论上的"内在否定主义"。如何将抽象的二元对立的原则变为简易可行的教育,这不仅是杜威的困惑,也是此后教育改革的困惑。本研究将杜威的文本置放在其学术脉络和进步主义教育思想的渊源及其实践的来龙去脉之中,结合社会变革的背景进行仔细的考察辨析,挖掘呈现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社会改良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讨论思想批判、科学实验、社会改造及其落实于教育之中的可能与限度。  相似文献   

5.
罗崇敏 《江苏教育》2014,(15):28-31
教育危机从根本上讲是教育价值的危机。中国教育应该坚守教育的价值,应该坚持正确的教育思想,回归教育本真。这就需要用价值主义教育思想引领中国的教育,用价值主义教育思想作指导来指引中国的教育改革发展。  相似文献   

6.
正要素主义教育是20世纪30年代末出现的反对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教育思想。要素主义教育承认世界的变化,但强调人类文化中的"要素"或"精华"对于处于变化中的世界的永恒价值。其主要代表人物巴格莱在《一个要素主义者促进美国教育的纲领》中严厉批评了进步主义教育理论,指责进步主义教育完全取消学业成绩的严格标准,轻视学习的系统性和循环性,排斥要求严格而内容精密的学科,抛弃学校的权威和纪律等。在要素主义教育者看来,进步主义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危害,它不但使中小学教育质量下  相似文献   

7.
巴格莱的《教育与新人》是美国要素主义教育思想的早期力作,它站在社会进化论的立场,对教育功能、学习心理、课程标准和教师责任等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并对当时的美国进步教育理论、实用主义教育思想进行了有力的抨击,因此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8.
杜威与进步主义教育的关系是当代美国教育史研究中充满争议的话题.当前,关于杜威与进步主义教育关系的研究存在"完全关联论"、"部分关联论"和"毫无关联论"三类观点.三类主张都反映了不同时期学界的认识成果,都有其合理性,然而它们未能从具体的和历史的情境中分析杜威与进步主义教育的关系及其变化,因而不同程度地存在瑕疵、不足.基于史实而非推论,从动态和多样性的角度重新考察二者之间的关系,发现杜威教育思想是进步主义教育思潮的重要来源和组成部分,而非其理论基础或指导思想;杜威对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批评则缘于对运动方向的调整,而非对运动所倡导原则的否定.杜威与进步主义教育的关系充满了复杂性、多样性和可变性,而非学界以往所认为的是简单的、单一的和静止的.  相似文献   

9.
教育危机从根本上讲是教育价值的危机。中国教育应该坚守教育的价值,应该坚持正确的教育思想,回归教育本真。这就需要用价值主义教育思想引领中国的教育,用价值主义教育思想作指导来指引中国的教育改革发展。  相似文献   

10.
就目前我国的教育发展状况来看,价值主义教育思想发展不平衡,这样就会出现价值缺失,而且会严重影响到教育在创新方面的影响力。当前教育领域所研究的主要对象就是发展人的生活、生存以及生命,有助于人实现其价值,这样就进一步推动了社会前进的脚步。本文主要阐述了价值主义教育思想在理论旨趣、内涵以及时代意义方面的主要体现,希望对我国的教育改革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1.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人工智能拓展到社会各个方面。在教育领域内,人工智能融入教育使教育的中心再一次转向儿童。对比进步主义教育和人工智能教育,二者都源于社会和教育的传递,都有共同的儿童中心。二者的不同之处在于:人工智能教育在进步主义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促使儿童向“智童”、经验向“智验”、活动向“智动”的“三中心”转变;教师之教向倡导民主、解放心灵、培养理性和组织知识的转变。以进步主义教育的经验教训反思人工智能教育需借鉴:不能将人工智能教育与传统教育完全对立;不能让智动完全依照儿童个性和需要展开;不能让人工智能教育非人性。  相似文献   

12.
实用主义教育和进步主义教育是20世纪上半期美国盛行的教育思潮,对当时的美国学校教育产生相当大的影响。进步主义教育者一向崇奉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哲学,杜威也似乎始终是进步主义教育的标签。从杜威与进步主义在教育思想上的分歧以及杜威对进步主义教育的评价来重新认识两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论蔡元培的"实利主义教育"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12年,担任民元教育总长的蔡元培先生发表“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提出了“实利主义教育”,将其列为五大教育宗旨之一,并对它加以阐述和发挥。所谓“实利主义教育”就是发展资本主义的知识技能教育,要求造就既有资产阶级思想又有近代科学技术知识的人。文章将对他“实利主义教育”思想的形成、内容及其影响加以初步论述。  相似文献   

14.
唯实主义教育思想的发展在辛亥革命前后细历了实利、实用、实业、职业教育等几个渐进阶段,提倡最力有蔡元培、陆费逵、庄俞、黄炎培等人,唯实主义教育思想为现代教育尤其是对辛亥革命以后大批实业学堂、职业学校的诞生作了思想主的准备,对现代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5.
实用主义教育和进步主义教育是20世纪上半期美国盛行的教育思潮,对当时的美国学校教育产生相当大的影响。进步主义教育者一向崇奉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哲学,杜威也似乎始终是进步主义教育的标签。从杜威与进步主义在教育思想上的分歧以及杜威对进步主义教育的评价来重新认识两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通识教育不仅仅是一种教育理念,更是一种教育行动。在世纪之交掀起的通识教育热潮渐渐趋于平静,这为我们冷静地进行思考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本文从永恒主义教育思想与通识教育的比较入手,认为应确立以理智培养为持久的教育目标,在不同阶段不同类型的学校实施不同水平的通识教育;正确处理好围绕学生获得发展中的各种关系,构建师生相互适应的课程体系,灵活加以实施;着眼于学生、社会、国家、世界未来的发展进行评价,以持久地推动我国的通识教育行动。  相似文献   

17.
"要素学校联盟"是创建于美国20世纪80年代具有进步主义教育倾向的学校联盟系统。其十大共同原则和十四项实践基准一方面坚持了传统的进步主义教育理念,另一方面为迎合保守主义的教育政策对传统进步教育的原则进行了创新和变通。其在坚持共同原则和实践基准下注重发挥各联盟学校改革主体作用的松散型管理方式,是值得自下而上的学校改革学习、借鉴的。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70年代女性史兴起后,进步主义教育成为美国女性主义教育史学的重要研究主题。基于对男性主导的进步主义教育研究的批判,女性主义者对杜威的生活经历与教育思想进行性别分析,同时在进步主义教育研究中添加被忽视女性的贡献,掀起重寻女性计划。20世纪90年代后,研究者关注到女性群体内部种族与阶级等差异,黑人女性的教育活动被纳入研究视野;在历史书写上不再满足于事实的陈述,将性别纳入社会权力系统中寻求话语分析。从简单添加到关注内部差异、从还原女性贡献到追寻历史解释,研究路径的转变体现美国史学与女性史学发展变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要素主义教育的时代回音——巴格莱《教育与新人》评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素主义教育是本世纪初由巴格莱提出来的, 其代表作《教育与新人》集中反映了要素主义教育的基本观点。本文作者从要素主义教育理论产生的基础、课程理论、教师的作用与功能等三个方面论述了要素主义教育的基本内涵。  相似文献   

20.
《太原大学学报》2015,(3):126-130
进步主义教育思潮是美国乃至世界教育发展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它影响了自19世纪末至20世纪60年代之间美国教育思想与教育实践的概貌,甚至一度成为美国精神的代表。教育目的的社会改良、教育价值的实用理性、教育主体的儿童中心和教育内容的综合课程是其核心观点。在我国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教育改革进入深水期的关键阶段,美国进步主义教育思潮对我国教育改革有三点启示:教育改革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融合;教育改革要坚持批判与继承的有机统一;教育改革要坚持中学与大学的有机衔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