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学校教育的基点和归宿是"为每一位学生的终生幸福奠基"。学校要立足中学,通过课堂、校园活动、校外活动、家校关系、制度保障等方面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落实教师幸福施教,学生幸福学习,构建和谐、幸福现代校园。  相似文献   

2.
学校是学生的精神家园,是学生精神的"栖息地"。精神家园意味着学生在校园里有家的感觉,校园人际关系如同"家人般"关系。将"共同体"的概念引入"学校"和"校园人际关系"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理解"校园人际关系"的伦理本质。基于学校作为"共同体"的理解,校园人际关系具有精神性、非功利性和向善性的特点。反观我们的校园人际关系,在现时代背景下同事之间呈现为冷漠性的疏离关系,学生之间为竞争性的对抗关系,师生之间为支配性的操纵关系。因此,重构校园人际关系具有基础和救赎性意义和价值。为此,我们要坚持教育爱是校园人际关系的伦理本质,关怀和纪律是校园人际关系的伦理表征,需从合作和团结的角度进行伦理建构。  相似文献   

3.
校园电视台是学校内的新事物,如何充分发挥校园电视台作用,为学校教育教学服务成为学校面临的现实性问题.作为学校的组成部分,校园电视台工作必然要参与到学校工作中,参与到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青岛市把"服务素质教育"作为校园电视台的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探索校园电视台管理运作的科学机制,研究校园电视台对提高学生素质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加强全面安全管理,创建平安和谐校园,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预防校园学生欺凌要以"大安全"的管理模式,建立大安全观的管理思想,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落实综合治理,将消防、饮食、教学、治安、网络、交通、集会、心理、校园设施安全和校园暴力预防、疾病防治、灾害预防等统统纳入校园安全管理工作的范围,构建起全覆盖、全过程的安全管理体系,全面预防和消除校园学生欺凌。学校要严格日常安全管理,重视学校安全管理在预防学生欺凌中的作用,加强平安文明校园建设,要求学校安全管理中必须建立预防学生校园欺凌的大安全观。  相似文献   

5.
每所学校都有其特有的历史背景、人文环境和文化传统,经历史的积淀、选择、凝炼、发展,可以升华为校园精神.校园精神是一种高度成熟并为学校师生自我认同的主体精神文化,是学校具有特殊意义的、具体化了的优秀文化遗产和宝贵的精神财富.它也是校园内部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学校的内化管理的体现,也反映了校长的管理思想,有继承性和发展性,显示学校特有的文化底蕴.校园精神一旦形成,将对师生起着"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等作用,对师生乃至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校园文化是学校办学理念、校园精神风貌的体现,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中职学校要在人文性与职业性相统一、继承与创新相结合、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相融合等原则的指导下,加强校园的基础设施建设、合理优化教学资源、建设校园网络平台,以优化中职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7.
时下,许多学校在学校文化建设上纷纷重拳出击,不惜倾注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力争达到让校园里的每一棵草会说话,每一面墙会育人的效果。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起到了一定的影响和熏陶作用。但有一种现象不容忽视,那就是很多学校不约而同地把许多"名人"请进自己的校园来凸现校园文化氛围.要么悬挂"名人画像".要么张贴"名人名言",要么建造"名人  相似文献   

8.
当下教育过多追求"教书",而淡化了育人!如何营造以及发挥校园文化的引领,构建学校"三风文化、制度文化、校园文化、课程文化、活动文化"等阵地。让校园每一个"快乐元素""快乐符号""快乐印记"都为学生的发展服务,让每一景都蕴含熏陶、滋养、化育童心的作用,让校园可以随处发现乐,感悟乐,传递乐。  相似文献   

9.
当前,我国高校师生关系普遍严峻,课堂上下,"放养式"、"灌输式"教学方式依然占据主导地位。课堂外,师生交往不多,师生关系不够密切。这些现象的出现都亟需我们需找对策,对学校、教师、学生提出不同层面的要求。从学校层面出发,要进一步加强校园基础设施建设和校园精神文明文化建设。从教师层面出发,要自觉增强自身的专业素质和人文素养。从学生层面出发,要为师生和谐关系的构建起到推动性作用,传播正能量。  相似文献   

10.
作为传承文化、传播知识、培育人才的主要场所,学校每一个角落和事物都应充满文化味。一、"名"要古朴典雅,但不可生僻晦涩在为学校的道路、楼宇、景观冠名时,如何让名称富有生机和灵气,是每一所学校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路名设计本身就是校园的一道文化景观,所以名称的确定要彰显文化力,体现中华语  相似文献   

11.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告诉我们:"要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开口说话."现在,许多中小学校都意识到了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在合格学校达标活动中,不惜花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建设校园"文化墙".在这股热潮中,出现了一些让人匪夷所思的现象.如,有的学校在教学楼的墙壁上大做文章,甚至连天花板、楼梯、走廊、梁柱等地方都不轻易放过,或写或画,到处都是满满当当的.  相似文献   

12.
教育无小事,事事皆育人。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就告诉我们"要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开口说话"。现在,许多中小学校都意识到了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不惜花费重大的物力和财力在校园的文化建设上下功夫,但是,笔者在走访了众多的中小学校  相似文献   

13.
<正>江苏省太仓市经贸小学创办于1989年,是一所江苏省实验小学。学校目前有教学班41个,学生1858人,教职工97人。进入"十三五",学校提出了"承‘三敏’校训,育‘三有’学生,扬经贸文化,办幸福教育"的办学思路,成为一所融书香校园、生态校园、数字校园、人文校园和幸福校园为一体的优质学校。学校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成长,关注每  相似文献   

14.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告诉我们,"要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开口说话".当前,许多中小学校都意识到了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在合格学校建设中,不惜花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建设校园"文化墙".在这股热潮中,有些现象值得反思.如,有的学校连天花板、楼梯、走廊、梁柱等地方都不轻易放过,或写或画,到处都是满满当当的.还有的学校大兴土木专修一道"文化墙",但墙上的内容,大多是中外古今名人像,或者是标语、口号、名人名言、学校规章制度等.  相似文献   

15.
<正>校园安全管理是学校工作的重点,增强全体师生安全意识,加强学校安全教育和管理工作,为每一位师生营造一个安全、文明、和谐的校园环境,是我们基层教育管理者必须承担的责任和不断思考的课题。笔者认为,学校安全管理要强化细节管理、实行家校共建、关注师生心理健康,要"管"在细节,"理"出和谐。一、提高安全责任意识,校园管理重细节安全管理无小事。只有有了安全保障,才能够享  相似文献   

16.
"环境是一种教育力量",要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说话,每一棵花、木都发挥育人的功能.学校管理者提高对校园环境育人的意识,建造优美的校园自然环境,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充分发挥环境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17.
李勇 《凯里学院学报》2013,31(4):128-130
采写校园新闻是每一位校园新闻工作者的基本任务,要实现校园新闻价值的最大化就必须着力培养"大局、策划、媒体、创新、精品、特色和服务"七大意识,提高审势能力,实现"社会与学校的结合,整体与个体的结合,外媒与校媒的结合,数量与质量的结合",才能全面增强稿件的张力。  相似文献   

18.
<正>常言道:"有思路才有出路,没有思路永远踏不上成功的脚步。"我们只有不断改进和创新学校管理模式,"向管理要质量",才能促进学校整体水平的提高。就以我校为例,建校以来,在各级领导、社会各界和全体学生家长的关心和支持下,以每一位教职工的努力拼搏、无私奉献为依托,被批准为"全国首批百所数字化校园示范校建设项目学校",成为吉安市唯一一所"省级数字化校园示范  相似文献   

19.
每所学校都有其特有的历史背景、人文环境和文化传统,经历史的积淀、选择、凝炼、发展,可以升华为校园精神。校园精神是一种高度成熟并为学校师生自我认同的主体精神文化,是学校具有特殊意义的、具体化了的优秀文化遗产和宝贵的精神财富。它也是校园内部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学校的内化管理的体现,也反映了校长的管理思想,有继承性和发展性,显示学校特有的文化底蕴。校园精神一旦形成,将对师生起着“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等作用,对师生乃至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一、校园精神的内涵校园精神是学校文…  相似文献   

20.
"智慧校园"建设正逐步在校园中大力推进,是学校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以人为本是当前智慧校园建设的前提,各级政府对学校加大了投入,大数据也广泛地应用到"智慧校园"的建设中,但是如何根据学校实际情况来建设,用好配备的设备、设施,大数据怎么用到课堂教学中,是每一个学校建设过程中在顶层设计时需考虑的问题,本文与"办学学校思想"相结合,在"智慧校园"建设中根据校情、师情、学情积极推进"智慧校园"的建设,对城乡接合的学校进行研究和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