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大观周刊》2010,(44):24-24
近日,记者发现一本名为《皇朝的背影——我在慈禧身边的日子》正在网上热销。该书因为因为全面揭秘了慈禧的私人生活引发读者关注。  相似文献   

2.
于聚义 《今传媒》2005,(6):62-63
一百多年前的法国,有人骑着自行车实现了一个世界的奇想——自行车环法比赛。而一百年后的中国,在世界屋脊几乎无人的新藏线上,有人用脚蹬过了十多座海拔五千米以上的险山,完成了一次挑战生命极限的创举。这就是一老两小三个骑自行车的人,再加上追随,组成的一行四人的中国环华之旅自行车探险队。记录他们这次“壮举”的电视片《环华之旅——新藏线纪实》.更是用生命、用精神、用意志谱写的一曲“我是中国人”的壮歌。  相似文献   

3.
湘文先生来信,谈到今年是颂华先生诞生的九十周年,我才想起,颂华先生离开我们已经三十六年了。俞颂华的名字,今天的青年人也许不完全知道了罢,但在旧中国的新闻界,他却是一个很有点口碑很受人尊敬的长者。在新闻史上,他是有一定地位的,他是不应该被忘却的。颂华先生从事新闻工作垂三十年,担任过申报、星洲日报、光明报、广西日报、大刚报等多家报纸的总编辑、代理总编辑,时事新报的《学灯》、《申报月刊》《申报周刊》以及《国讯》等刊物的主编,运笔如椽,言满天下,毕生的业绩,是非常丰富的。然而在他的一生中,最值得注意和最有影响的,我以为还是这样几件事,印:一、主编五四时期的著名副刊《时事  相似文献   

4.
我曾写过不少人物报道,但真正感到印象深刻、社会反响颇大的还是采写奥地利女人格特鲁德·瓦格纳扎根中国56年的几篇报道,《我的根已在中国》、《一个西洋女的中国恋》、《格·瓦格纳的中国恋》这三篇报道都获得省级奖。其中有一篇被国内多家报刊所转载,海外也有家报纸采用了。  相似文献   

5.
作为中国现代新闻史上的名记者,俞颂华的名字鲜为人知,应该说是件憾事。新近我得到了一本北京晨报社1924年9月出版的系列丛书《游记第二集》,即《赤俄见闻记》,这是俞颂华的旅俄通讯集。 1920年,俞颂华一行三人访问苏俄,担任驻苏记者。很长一段时期,我和别人一样,只知道瞿秋白是中国第一个访问十月革命后苏俄的人,而不知道同行者还有俞颂华、李宗武。其实,瞿秋白早在《俄乡纪程》上有这样一段记载:“途中……和颂华商量调查俄罗斯的方法。新闻记者的职任,照实说来,我是无能力的;颂华说:‘我们此行,本是无牛则赖犬耕,尽我们自己的力量罢了。’……我与颂华说,请他负通信事务指导的责任,我当竭力帮助,——成败  相似文献   

6.
我从事出版工作已十八年,算得上是一个老兵了。先后在旅游、辞典、综合编辑部工作过,现在的落脚点是《中国图书年鉴》编辑部。在《年鉴》编辑部工作也有八个年头了,回想起来确有颇多感慨。 《中国图书年鉴》的工作可以追溯到《中国图书大辞典》,这是一项浩繁的工程,是新中国成立至1994年  相似文献   

7.
于右任先生是国民党的元老,也是我国著名的报人。在辛亥革命前后,他曾在上海办过《神州日报》《民呼日报》《民吁日报》《民立报》,并在报纸上发表过许多文章。这四份报纸,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鞭挞清皇朝的统治者,在当时的读者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于右任先生在长期办报过程中,对我国早期的新闻理论和新闻实践,都作出了  相似文献   

8.
重读斯诺     
凌翔 《军事记者》2009,(6):57-59
很小的时候,我心目中有一个记者的形象,他就是斯诺。 1984年,刚刚开始学写新闻作品的时候,《斯诺文集》首次在中国出版。这之前,《斯诺文集》中的作品只有《红星照耀中国》一书曾以《西行漫记》的书名在我国出版过,其他作品均为首次在我国公开发行。  相似文献   

9.
中国是一个非常令人着迷的国家,我之前只来过一次,从上一次到这次,中间已经过了十几年,而中国经历了沧海桑田的变化……6月17日,2010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秘鲁作家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发表题为《一个作家的证词》的演讲时表达了对中国的敬意。  相似文献   

10.
劳模靠报纸出名,报纸靠劳模争光这是长期以来在广大职工中流传的两句口头语,也是广大职工对《工人日报》创刊四十五年最好的实践总结,是最公正的评价。我作为《工人日报》的一名老通讯员。对此感受最为深刻。四十多年来,经《工人日报》宣传过的各个时期英雄人物,劳模先进,很难说是有多少个。但是,《工人日报》每报道一个选进典型、每宣传一个英雄人物,都会在全国职工中引起极大的反响,都会收到最佳的社会宣传效果。就拿我们山西晋华纺织厂来说吧,《工人日报》每报道一次我厂的劳动模范,都要在全厂职工中掀起一次学赶先进的浪潮,都极大地促进了生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作为煤炭企业报的摄影记者,我报道的重点是煤矿。为拍摄矿区鸟瞰,新矿集团最高的地方留下我的脚印;为拍摄一线新闻图片,井下最深的地方有过我的足迹。近年来,我先后在《工人日报》、《中国工业报》、《中国煤炭报》、《中国劳动保障报》、《中国环境报》、《中国矿业报》、《大众日报》、《现代物流报》、《山东工人报》、“山东矿业》、《当代矿工》、《走向世界》等报刊上发表新闻图片千余幅,特别是反映煤矿工人的图片经常发表在《中国煤炭报》一版上。  相似文献   

12.
《恒河黄河情丝——献给爱德华、柯棣华、巴苏华的花环》,是一本可读性强、内容翔实丰富的好书。它主要记载了抗战期间印度援华医疗队在中国战场救死扶伤、同我敌后根据地广大军民同甘苦、共命运的光辉而生动的事迹。作者通过三位印度大夫对中国人民的深情厚谊,以中印人民在长期为民族解放斗争中互相同情、互相支援的传统友谊为背景,热情歌颂了中印人民和亚  相似文献   

13.
我常喜欢中国传统民间艺术,如剪纸、木版年画、玩具刺绣等。对我来说,中国传统民间艺术是一个宝库,一有机会我就会把这些民间艺术的元素、形象和语言投入到图画书的人创作中去。我以前也创作过一些童书和插画,如《一闪一闪的兔子灯》《地球的一天》《打灯笼》等,这些图画书中均用到了民间艺术的元素与绘画语言。不难看出,民间艺术是非常美的,它不仅具有原始的美,童趣的美,还有一种发自内心的美。  相似文献   

14.
《蜜蜂华报》有关中国的报道□程曼丽《蜜蜂华报》(AAbelhadaChina)是一份葡文报纸,1822年9月12日由葡萄牙立宪党人在澳门创办。它是中国境内出版的最早的外报,也是澳门有史以来的第一份报纸。《蜜蜂华报》创办时,中国尚处于道光初年(道光元年...  相似文献   

15.
小稿子也能激起千层浪──《一个高考生的苦恼》采写札记彭华1995年8月14日,四川日报第三版刊登了我采写的文章《一个高考生的苦恼》。这篇稿件全文仅500字,没想到在川报一露脸即引起了强烈反响。遂宁、绵阳、德阳、万县、雅安等一封封信件、一个个电话、一张...  相似文献   

16.
李国宏 《历史档案》2015,(2):135-139
一《式馨堂文集》涉台史料清代道光年间,贺长龄辑《皇朝经世文编》卷八十四《兵政》收录鲁之裕《台湾始末偶纪》。1972年,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编印的《台湾文献丛刊》第216种《台湾舆地汇钞》再从《皇朝经世文编》转摘该文。上述两种资料所录鲁之裕《台湾始末偶纪》内容大致可分为台湾地理形势、台湾建制沿革、台湾海防及贸易状况三部分。经查,鲁之裕《式馨堂文集》(十五卷)收录于《四库禁毁书丛刊》,《式馨堂文集》卷七即收录《台湾始末偶纪》和《台湾又纪》。校勘后不难发现这两份资料正是《皇朝经世文编》所录文献之来源,只是,贺长龄在辑录时将两份资料进行剪裁,整合成一篇,并取《台湾始末偶纪》为题。鲁之裕原著《台湾始末偶纪》被节略之后半部分,主要涉及康熙年间台湾三起"民变"以及鲁之裕的治台观点。《台湾又纪》几乎全文照录,只是略去最后一小段鲁之裕的议论。在鲁之裕原著  相似文献   

17.
1、一个伟大的构想与一支部队的诞生 我讲过中国有权在香港驻军。我说,除了在香港驻军外,中国还有什么能够体现对香港行使主权的呢? ——邓小平 1996年1月28日,距中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还有520天。 这天,国务院、中央军委发布《公告》,向世人宣布:中国人  相似文献   

18.
二百多页的异形本大型图书,我只需一个下午就浏览过一遍,因为该书里至少有三分之二的篇章,是我早就阅读过的,在《读者》、《青年文摘》等报刊上。作为《读者》的签约作家,马国福的许多佳作,都能在我的书刊箱和收藏夹里找到。  相似文献   

19.
相识恨晚     
我订阅《中国记者》时间并不长,真有相识恨晚的感觉。 我是一名基层通讯报道员,从事“土记者”工作已有二十年的时间。也许身在偏僻山区的缘故,从未听说过有一本《中国记者》杂志,是去年从《文摘报》上知道的。  相似文献   

20.
俗话说:“题好一半文”,新闻标题怎样制作才能生动、活泼?一位老编辑告诉我:“标题要想做得活,动词一定不可缺。”他还给我举出两个例子:一是《参考消息》报曾经登过一则标题,叫《中国鞋在德国“踩”住意大利》。你看,他不说中国鞋在德国多么畅销,已经超过意大利了。而是用了一个动词“踩”字,既形象,又贴切,对比鲜明,把意大利“踩”在下面了,映衬出中国鞋的畅销。二是《北京晚报》有过这样的标题:《记者盯上了中国入世》,一个“盯”字把记者们对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关注程度充分显现出来,“盯”住不放了。老编辑的经验对我很有启发,我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