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多主体教育目的指教育活动不同的参与者对于教育活动结果的主观期望和设想,它强调了教育目的的主体依赖性特别是主体的多元性和非同一性.多主体教育目的冲突对教育活动的效率和效果存在负面影响.整合多主体教育目的必须以各主体对幸福的理解为着眼点,以"共同利益"和"互惠互利"为基点;同时,有效的整合也是各方主体博弈的结果,需要各主体参与对话才能实现.  相似文献   

2.
一 我国教育理论界对教育主体有四种不同的认识。“1.指教育者,主要是教师。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施教,以自身的活动与影响引起和促进受教育者的身心的发展,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发挥主导作用。2.指受教育者。学生在教育过程中不是被动地接受教育,而是有其主观能动性,教师不过是指导者、辅导者。3.指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二者都是有主体意识的人,在教育与教学活动中都有自己认识与作用的客体,二者都是主体,同时又互为认识的客体。这两个主体在教育活动中的地位与作用有层次上的不同。”①4.教育主体“指有意识地认识…  相似文献   

3.
建立教育目的导引机制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础教育被扭曲为“应试教育”,与教育目的没有发挥其导功能有一定的关系。主要原因在于人们理论上模糊了实然与应然的差异,社会主体与个体主体的差异,内在的教育目的与外在的教育目的的差异。在既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实现教育目的的关键是把外在的教育目的转化为内在的教育目的。而社会主义意义上的教育评价则是实现这种转化的基本方式。  相似文献   

4.
30年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教育改革催动下,中国大地兴起了主体哲学和主体教育理论研究的热潮,继而推动了依托中小学开展的培育学生主体性品质的教育实验。长江以南在华中师范大学学术团队指导下的中小学主体教育实验学校群,经历了从整体改革实验向主体教育实验的转向,提出了以培育学生主体性品质为指向、以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融合为内容、以贴近日常实践状态的方式优化教育活动体系的总体设计,通过典型学校探路和区域辐射推广的方式,让主体教育思想影响了越来越多的学校。在回溯基础上,深入反思主体性教育理念、实验方法的适切性及主体教育实验得失;从赓续传统、整合“循证”、走向未来等维度进行审视和调整,得出主体教育实验的前景是值得期待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实践唯物主义视野中的教育目的不是停留在培养认为主体上,而应是培养实践主体。实践主体具有改造客观世界的主体和改造主观世界的主体两种形态。从我国教育现实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教育在目的追求上不仅要把学生培养成为认识和改造人类精神化的精神活动的主体,而且要将学生培养成为认识和改造自然、社会的实物活动的主体与交往活动的主体;不仅要把学生培养成为改造客观世界的主体,而且要把学生培养成为改造主观世界的主体。  相似文献   

6.
曾勇 《四川教育》2008,(9):37-37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因此,把回归主体、发展主体确立为课堂教学改革的目标指向,是为实现教育目的——素质教育服务的。但其最后的实现.必须以相应的教学方法的自由选择作为保证。在这一规则引领下,教学不再是教师的“独角戏”,而是师生之间以教材为纽带进行的真情、平等对话,师生双方共享教学的自由和快乐?  相似文献   

7.
钱兵 《教育导刊》2014,(12):6-9
教育目的 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与归宿。我国现有的教育目的由于种种原因却没有起到应有的指引方向、调控实践及检验评价教育效果的功能,反而走向异化的道路,制约着教育实践,成为令人诟病的话题,这与教师对我国教育目的理解上的困惑有关。凸显教育活动的特征,厘清教育目的的主体归属,实现层次等级细化有助于教育目的的实现。  相似文献   

8.
“主体参与型”课堂教学模式,是以主体教育思想为指导,以学生主体参与教学全过程,主动学习发展为特征,以培养学生主体意识与主体能力为目标,教与学同步推进相互呼应和变迁,师生认知同步、情感共鸣、角色互换和教学互补的教学实践活动.“主体参与型”课堂教学模式,切中应试教育中学生长期处于被动从属地位.被动接受知识之弊端,  相似文献   

9.
主体间性教育对个人主体性教育的超越   总被引:61,自引:0,他引:61  
从个人主体性到主体间性是现代社会对人性发展的要求 ,也是主体性发展的必然。教育作为促进人的自我建构的实践活动 ,也必将实现主体间性教育对个人主体性教育的超越。主体间性教育在教育目的上表现为主体共同体主义 ;教育过程是师生间以教育资料为中介的交往活动 ;课程设置上呈现“人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胡弼成在《大学教育科研》2008年2期撰文指出,“教”和“学“是一个过程的两个侧面,但不是两个过程。学生的”学“是教育的出发点和目的,学生是整个教育活动中的主体之一面;教师是教育实践的实施者之一,其永远处于教育实践活动的主体地位,我们没必要为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而否认教师足教育的主体。在教育中.教师和学生都是教育活动的行为者,二者共同构成主体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此,教师和学生共同构成教育过程的完整主体,既有教的一而,也有学的一面。“一面两体”构成了教育过程的唯一主体。他们协同地认识和改造着满足其需要的客体。因而,需要提倡把师生关系建立在教育主体两面之间的平等交往基础之上,把教育双方都看作是统一教育活动的两面。  相似文献   

11.
新时代,我国高度重视劳动教育,劳动教育的良好氛围正逐步形成并初见成效,在高等教育领域也不例外,然而,高校劳动教育仍然面临高校内部尚未形成完整教育体系、高校外部相关主体协同乏力等诸多困境。为此,构建“多主体双循环”劳动教育模式,即高校内部劳动教育的“三维联动”(课程教学、实践活动、文化型塑)内循环和外部劳动教育的“五位一体”(学校、家庭、社会、企业、国家)外循环,多主体双循环融通协同,能够更有效地推动劳动教育实现内涵式发展,促进我国高校劳动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创新。  相似文献   

12.
“教育目的”是教育学的基本概念之一,本文分析了“教育目的”内涵的变化,并对历史上存在的社会本位教育目的观、个人本位教育目的观以及中间形式的教育目的观进行了反思,进而思考了厘定教育目的的主体问题。笔者认为,教育目的观的选择应坚持社会目的和个人目的二者和谐统一基础之上的有所取舍.就当前我国的国情和形势而言,我们的教育目的取向应更多地偏向社会目的。  相似文献   

13.
在主体间性视域下,高校安全教育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相互理解、相互作用、相互交流、相互沟通,共同实现“互识”与“共识”的交往实践活动。围绕主体间性的理念,本文对高校安全教育现状进行分析,有效整合资源,为提高高校安全教育的有效性提供新思路、新途径。  相似文献   

14.
教育目的:培养现实活动的主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在研究教育目的时要注意思维方式的变换。教育目的的一个重要方面是通过学校开展的各种现实活动,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一定主体性的人。现实活动具体指学校组织的各种实践及交往。现实活动中的主体是具有一定权利的人。  相似文献   

15.
“后三分之一学生”主要是指学科成绩靠后的学生。如何创新性地转化后三分之一学生?笔者通过教育会诊制对班级的后三分之一学生进行多主体、多方位合作诊断。对个人力量不能转化或经常反复出现问题的学生,以教师、家长、社会等多元主体的合作为基础,通过整合教育力量、集体诊断,形成适合后三分之一学生转化的方案并予以实施。  相似文献   

16.
素质教育新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行的对“素质教育”观的理解有其不足或缺憾:“活动说”把教育活动过程与教育目的混为一谈,用教育目的取代了教育过程;“方法说”把素质教育等同于一种具体的教育方法和手段,误解了素质教育的真正内涵;“技能说”把素质教育庸俗化为“匠人培训”。其实,素质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是关于教育的性质、目的、任务和手段等基本问题的认识与把握。“素质教育观”最坚实的思想基础是教育的“三个面向”;“素质教育”的哲学意义在于依据它建立起关于教育的完整科学体系,其现实意义则集中表现为可以据此纠正关于教育的种种谬误与曲解,指导科学的教育观、人才观的确立;“素质教育观”的基本内涵集中体现在对教育目的、教育过程以及教育目的与教育过程的关系这三个方面的认识与把握上。  相似文献   

17.
浅析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间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主体间性,是指主体与主体在交往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以“交互主体”为中心的和谐一致性。当下思想政治教育中,主体间性具有三个特征:平等性、交互性、多维性。充分认识和把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间性的特征,对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李斌 《中国德育》2004,(9):25-27
主体性德育是指在主体教育思想指导下,以主体的自主性活动为基本特征的;以提高学生主体性道德素质为根本目的的一种道德教育思想和道德教育实践模式。它是指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处于一种平等主体之间的关系。它要求教育者深入研究教育对象错综复杂的情感世界,了解他们不同阶段不同层次的心理需求,注重他们对道德内涵的“顺应”和  相似文献   

19.
“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现代教育观的核心。反映在少先队体验教育中,就要让队员真正地成为主体,拥有活动主动权。笔者通过对当前少先队体验活动的研究和探索.认为“主体回归”的最大障碍在于作为组织、引导者的辅导员是否交出了“个体生命发展的主动权”,是否诚心诚意地把少先队员视为活动的主人,是否充分信任队员,走出引导误区。  相似文献   

20.
在素质教育观下.教育的目的是全面发展人的素质。人,是教育的核心,是教育的的实施主体,也是教育的接受对象。也就是说,教育是“人为的教育”。更是“为人的教育”。传统的教育观更多的是强调“人为的教育”.强调教师在教育中的主导地位.而忽略了教育的根本目的.即“为人”.忽略了教育的本质是为了受教育者能获得知识而进行的活动。而在素质教育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