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韩香 《现代语文》2008,(1):44-45
本文通过对当下流行的单音外来词的考察,以语言学界对语素的普遍看法为基点,提出了单音外来语素,并分析了其形成的两个条件:复音外来词凝固为单音语素的过程和单音外来词的直接引入导致单音外来语素的形成,详细论述了其形成特点及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2.
"语素化"是指语言成分由非语素到语素的所有变化过程.本文主要讨论语素以下的语言单位中的音节在实际的语言运用中被赋予一定意义以后的语素化.语素化的类型主要有包括联绵词的音节语素化、音译外来词的音节语素化、字母词中的字母语素化和数字、字母重新赋义而语素化.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汉语外来词音节语素化具体现象,按照汉语外来词音节语素化的结果,将其归纳为三种类型,详细阐释了古今汉语外来词音节语素化的异同,指出汉语外来词音节语素化研究对汉语词法研究及辞书编纂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外来词音节语素化是汉语音节语素化现象的一种表现形式,界定了"语素化"这一概念并认为并非所有外来词音节都可以语素化,只有外来词音译的部分才有可能出现语素化的现象。同时对音节语素的生成机制、完成语素化的标志以及成为语素后的语义演变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汉语中外来词的分析,探讨了汉语对外来词的“归化”和“异化”的倾向,以及外来词要实现语素化的转变和外来词的类化构词作用。  相似文献   

6.
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是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的语言单位.它处于语言的最底层,是最稳定的语言成分.因为语素是最小的音义结合体,那就意味着所有的双音节、多音节语素是不能拆开的.如果拆开,要么不能表示意义,要么表示与语素的整体意义毫无联系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外来词一直是词汇系统中的活跃因素,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语言系统的逐渐完善,无意义音节语素化的现象俨然已成为一种愈演愈烈的趋势。外来词无意义音节语素化构成新词,不仅折射社会发展程度和语言发展状态,还成为促进汉语词汇不断发展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对媒介传播中英语外来词在现代汉语中的翻译及翻译方式进行研究,对外来词的语素构成及语义语用特征进行分析,从而对现代汉语词汇发展中,英语外来词对其演变的规律、内部结构演变机制以及语用理据所产生的作用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了<新世纪汉语新词词典>中所收录的外来词的特点.认为这些外来词中以英源外来词数量最多,字母词大量涌现,音译成分语素化现象明显,一词多译现象普遍存在,还出现了同音同形异义现象.  相似文献   

10.
目前.音节语素化"现象已受到关注,学者们普遍认为其来源于联绵词和外来词中.本文采用"无义汉字语素化"这一术语,分析了"无义汉字语素化"的表现形式及原因等一系列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1.
外来词的借用丰富了现代汉语词汇,而外来词的滥用和翻译的混乱又同时造成了语言的污染。本旨在通过对汉译外来词的几种主要方法,如:音译、意译、直译、音译加意译、音译加汉语语素、音译兼意译,进行分析、讨论,引起人们对于外来词的翻译、吸收及其规范化的思考和重视。  相似文献   

12.
通过比较“博客”与“粉丝”这两个外来词,探求两者在语素化过程中音节选择的特点,分析其理据,并探求两者在语言系统中发展的一些特征。  相似文献   

13.
杨昊 《现代语文》2010,(4):49-52
改革开放以来,在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下,当代汉语词汇受到外来词的强烈冲击,以至产生了大量由汉语固有语素和外来语素相结合而成的汉外合璧词。其构词形式有了极大的突破,出现了直接借形、英文字母与汉字结合、外来词音节语素化参与汉语构词等新特点。本文依据外来语素保留外来语言形式程度的不同,以及外来语素与汉语固有语素结合方式的不同,详细论述了汉外合璧词各类词的生成情况及其特点。  相似文献   

14.
“音译”语素是语素分类中的一个部分。语素按语音形式分为:单音节语素;双音节语素;多音节语素。双音节语素包括古汉语遗留下来的“联绵字”和音译的外来词。多音节语素都是音译的外来词。中学课本中对“音译的外来词”的理解是仅限于“从其它国家的语言中音译进来的词”。从课本中的例子看其含义也是如此。其实,这种理解是不全面的。汉语言是在吸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对媒介传播中英语外来词在现代汉语中的翻译及翻译方式进行研究,对外来词的语素构成及语义语用特征进行分析,从而对现代汉语词汇发展中,英语外来词对其演变的规律、内部结构演变机制以及语用理据所产生的作用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6.
外来词来自异域文化,一旦被本土文化认同接受后,会对本土语言进行逆向同化,主要表现在:音译词语素化;词义衍生;构词方式衍生。因此,外来词的引进会影响本土语言的发展变化,异化汉语的固有形式和内容,衍生出丰富的新词语。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近年来进入我们生活中的外来词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新时期现代汉语中的外来词所呈现出来的五种新特点,即音译词空前繁盛、谐译法表音达意、字母词异彩纷呈、语素化高效能产和外文原词做客汉语,并从语言自身规律和社会文化条件角度深入挖掘了外来词数量大、形式多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根据语素的定义,确定语素抓住“最小”和“有意义”两点,仅此而已,学生就会昏昏然,因为这个定义在讲单音节语素时倘适应,但讲到双音节或多音节语素(诸如“联绵词”、音译外来词)时就显得很滞涩了,如“沙发”,学生会认为是两个语素,因为“沙”和“发”既有音又有义,合乎定义。初一学生掌握的知识毕竟有限,不懂得哪个词是音译外来词,老师也不可能把所有的这一类词都列出来给他们背;也不懂得古代汉语中的  相似文献   

19.
该文比较了“语素”和“词”的定义,分析了“最小的语言单位”有关表述的不科学性,并着重从意义、语法功能和语言形态三个方面对语素的范畴进行了全面、多角度的划分,系统地阐述了对“最小的语言单位”和“语素”这两个基本概念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关于改革开放以来汉语吸收外来词的思考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考察了改革开放以来汉语吸收外来词的新特点,分析了造成这种新特点的原因。和以前相比,现在外来词吸收的新特点是:字母词增多,音译词增多,外来词语素化。新特点是在对外开放、国际信息交流增加的背景下产生的,也和人们特别是年轻一代追求新潮、洋气、快捷的语言心理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