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宁珊 《文教资料》2009,(8):14-15
梁遇春短暂的生命在中国现代散文上留下了韶华的一笔。梁遇春的散文受到了英国散文的影响,尤其是英国散文大师兰姆的影响,但他的散文里又透露着他独有的灵性和智慧性。他通过自己的眼睛在人生的路上清楚地看着人生,并且用随意的文字、不受拘格的体裁发抒他的人生感受。本文以梁遇春的代表作之一,散文《途中》为例,对此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2.
从废名将梁遇春视为“六朝之才”的评价引起,探讨了梁遇春文学接受背景中传统文学的内应作用,并从梁遇春的小品文观及其散文特色、创作心态等多方面分析他与魏晋六朝文学的牵连,认为这位现代文坛极其西化的散文家其实接续着六朝文的流风余韵。  相似文献   

3.
动荡的社会背景,坎坷的人生命运,触动了汉魏六朝文学家的感伤情思。他们以悲为美的创作实践和理论的确让世人瞩目。  相似文献   

4.
5.
魏晋六朝时期杂传的创作极为繁盛,作为一种史书著述体例,其一方面与魏晋六朝史学的发展有直接的关联;另一方面又与文学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杂传蕴含了丰厚的文学价值,对六朝文学发展有重要的影响,为六朝时期文学的自觉、文史分野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六朝小说有志怪小说和志人小说两大类,但在《隋志》中,志怪小说见录于史部,志人小说见录于子部,这表明二者的文体不尽相同。以《搜神记》和《世说新语》为例,《搜神记》具有史书性质,却夹杂着不少虚构的成分;《世说新语》是小说文本,却又与历史纠缠在一起。处在史学与文学的边缘,是《搜神记》和《世说新语》共同的文体特征,但二者在结构篇幅、情节安排、语言风格等方面也有不同。  相似文献   

7.
万历三十四年刊行的《六朝诗乘》,是反映明代六朝诗学深化的集成之作。具体而言,在六朝诗歌史述讨论中,"晋宋并论""齐单论""梁陈延论",深入揭示了六朝诗歌发展的传统性、变异性及特质性;在六朝诗歌时代特色分析中,对"六朝诗人‘分路扬镳、殊林奋响’中形成的‘缘情绮靡’特质"的探讨,准确揭示了六朝诗歌发展的时代特质;在六朝诗体演变探讨中,对六朝优秀诗人在"古今诗体演变"中意义的凸现,部分还原了六朝诗歌演进的真实状况。毋庸置疑,梅鼎祚《六朝诗乘序》及《六朝诗乘》的编纂,及时地反映了明代六朝诗学在探讨"诗史分期""时代特质""诗体演变"等理论问题上的深化。  相似文献   

8.
《六朝经济》一书主要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角度,分类叙述了六朝的农业、手工业、商业、货币与交通的发展状况,探讨了六朝时期各地之间的区域性差异、部门经济结构和生产力因素的积淀,在相当程度上揭示了六朝经济的历史发展规律和特点,其研究的方法和视角别具一格,对于六朝经济的研究当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所有这些成果,既是这一领域后续研究的基础,同时又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研究视野,利于我们更多更好地还原六朝经济的发展情形。  相似文献   

9.
《六朝通鉴博议》是出自南宋史学大家李焘之手、而在后世又较受冷遇的一部史评类著作。《博议》之受冷遇,或与其应世性质太过明显、缺乏考辩钩沉有关。然而立足当今,《博议》对读者感触中国传统史学的褒贬鉴戒,理解中国历史上南北对立时代的史实,体会六朝京都的自然与人文形势,仍是颇多助益。至于《博议》的精旨要义,特别值得提出者三点,即解释了六朝"终不能混一区夏"的原因,指出了东晋南朝能够与十六国北朝对抗的缘故及其意义,作者寄望于为南宋朝廷提供龟鉴。  相似文献   

10.
音乐和舞蹈最先是作为文学意象出现在《诗经》里的。诗经里不少有关宴飨、祭祀的诗歌都有关于乐舞场景的描写,这些作品反映两周时期贵族阶层的生活画面。《楚辞》有关祭神歌辞的作品对乐舞场面的描写更多。汉代乐舞艺术蓬勃发展,乐舞百戏在宫廷民间广泛流传,国家还专门设立乐府作为管理音乐的机构,更进一步推动乐舞艺术的发展。汉赋中出现音乐赋这一崭新的题材。汉魏六朝时期的音乐赋不仅篇目众多、创作规模较大,而且这些音乐赋所咏之音乐题材,包括咏乐器、咏歌、咏舞、咏乐人等,这在很大程度上奠定了此后音乐诗歌的创作方向。  相似文献   

11.
文笔之分与六朝文学观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六朝时期的文笔之分自阮元重提以来,引起了近现代许多学者的关注和争论,至今未能形成统一认识。六朝的文笔之分只是当时人们对日益纷繁的文章制作为便于称引、学习、品评而采用的一种分类方法,其中虽有对文学审美性、抒情性、娱乐性的体认,具有强化文学本质特性认识的理论倾向,但这种认识还只是局部的而非整体性的,且并没有形成文学与非文学的自觉区分,更没有今人所谓的纯文学观念的产生。因此,六朝的文学观念在本质上仍是传统的。  相似文献   

12.
《文选》是中国文学史上不可忽视的选集著作,"选学"作为影响历朝历代的显学,在近些年来已逐渐重拾其应得的关注,但依然缺少精深而细致的探索与研析.正如黄侃在《文选平点》卷末中所题:"八代名篇此尽储,正如乳酪取醍醐."[1]被收入《文选》中的作品具有醍醐般的深厚价值,值得细细品味.若探讨这些醍醐之作是因何制成,笔者以"绝处逢...  相似文献   

13.
六朝文学的绮丽是在人的觉醒和文的自觉后所必然要出现的一种符合文学发展规律的正常现象,是六朝人审美意识的艺术体现.文学创作主体与接受对象的统一是绮丽文学之所以产生的一个重要因素.六朝文学的绮丽现象是文学发展过程中的必然结果,它反映了六朝人的审美意识.按照文学的继承发展关系,若没有六朝文学的绮丽特色,也就绝对不可能有唐诗的繁荣.  相似文献   

14.
黄勇 《绥化学院学报》2003,23(4):171-172
相传孔子删《诗》 ,存“三百篇” ,后世选注诗词的学者遂多循此旧制。在“知识考古学”发达的今天看来 ,“删”只是前儒有意的误读 ,意在夸大孔子的话语权力 ,缘饰其“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万世开太平”之圣心。记得钱钟书先生曾抱怨过 ,选注古代诗词往往是费力不讨好的差事 ,而要选注好“三百篇”似乎更是异常艰巨的工作。汉魏六朝是我国文学史上一个承先启后的阶段 ,而魏晋六朝则是文学的自觉时代。这一时期的诗歌总集主要有明代张溥编的《汉魏六朝三百名家集》 ,近人丁福保编的《全汉三国晋南北朝诗》 ,今人逮钦立编的《先秦…  相似文献   

15.
《六朝通鉴博议》是南宋史家李焘的一部史评类著作,该书系统总结了吴、东晋、宋、齐、梁、陈六朝在政治、军事等方面的得失,为南宋政府提出了一系列可供借鉴的历史教训。此外,该书还有鉴戒教化的史学价值观、治史近于事机,以及包含华夷之辨思想等特点。  相似文献   

16.
80年代末,部分国家权威性文学期刊诸如《上海文学》、《人民文学》和《收获》为先锋小说作家及作品提供广阔的发表天地,不仅使得先锋小说有效摆脱无法走进普通大众视野的尴尬境地,而且还为先锋小说博得巨大的社会影响,并使其迅速汇聚成潮。  相似文献   

17.
英美文学对世界文学的发展做出了极大贡献。但是,两者间的差异却很明显,这与其社会历史的发展有密切关系。英国历史久远,文化底蕴深厚;美国文学产生时间较短,但发展迅速。通过对英美文学作品的分析,可以看出双方文化的差别。英国文学作品表现的大多是对自由的向往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而美国文学作品则是主要表达对黑暗社会的批判,对强权的抗争及对自由的期盼。《鲁滨逊漂流记》与《老人与海》是两部相当有代表性的作品,各自对英美文学都产生了重大影响。虽然两部作品在故事大纲上存在相似性,但它们表达的文化意向却不同。因此,以这两部小说为研究对象,分析英美文学的文化意象。  相似文献   

18.
《文心雕龙》在文体论、创作论、作家评论诸方面都堪称六朝文学理论集大成之作。它继承发展了曹丕的文学为政治服务的观点 ,在文体分类上比《文选》目光阔大 ,涉猎驳杂而广泛 ;在对创作规律的揭示方面比《文赋》更加精深系统 ;与《诗品》相比 ,在注重词采的同时 ,更注重作品的思想性 ,同样表现了进步的文学观。  相似文献   

19.
本通过对《白毛女》本演替历程的回顾,分析了学与法律既协同互渗又相互龃龉的关系,同时还抽绎出了革命与秩序的复杂关系。  相似文献   

20.
勒内·韦勒克和奥斯汀·沃伦在其合著的《文学理论》中十分重视文学的“内部研究”,这与他们“纯文学”的文学观密不可分。无论是对文学本质特征的界定、文学存在方式的分析,还是对文学史写作的探讨,从中都可以看出作者对“文学性”的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