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顾菊香 《语文天地》2012,(20):18-19
新课程改革在实践中前进,有效课堂在摸索中完善。通过相关性文本阅读、延伸性文本阅读、批判性文本阅读和欣赏性文本阅读,教师可以完成构建有效课堂的知识积累。理想的语文课,应该个性鲜明、富有活力,它既能充分呈现学科个性、文本个性,又能全面发展教师个性、学生个性。它魅力无穷,能牢  相似文献   

2.
个性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理解文本语言以及情感的重要手段。有效个性阅读的基点是文本。目前的语文个性阅读出现随文戏说、放任自流和随意整合等"偏离文本"的现象。因此,在教学中,要基于文本主旨、重点和体验,让个性阅读有深度、厚度和广度,这样才能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  相似文献   

3.
正阅读是一种极具个性的个人行为,是任何人无法替代的。在文本阅读中,是读者跟文本的一种对话过程,这种对话过程,其实是一种思维过程。阅读文本的时候,读者要是缺少思维或者只是纯粹的阅读而没有作深入地思考,那么对于文本的感悟、理解或许只是一些皮毛的获得,要说有多大的收获,那是很难的,有时甚至是一无所获。为此,对于文本的阅读,笔者认为要着重引  相似文献   

4.
浅论文本阅读的真善美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克思指出:“‘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文本(文章、文学)阅读的价值即“指阅读主体和阅读客体之间需要和满足的关系”。通过阅读的认知和行为活动,使文本的客观属性满足了读者的主观需要,这就产生了阅读的价值。当读者打开文本的时候,不仅能从中认识大千世界,求得“真”,使其“探索品质的养成”;而且能明辨荣辱是非,懂得“善”,使其“道德意识的觉醒”;更能享受精神愉悦,感到美”,使其“自由心灵的建构”。因此,笔者认为文本阅读的价值必须至少包括“真善美”三个方面。下面分别论述:一、…  相似文献   

5.
柳振华 《学语文》2014,(2):30-30
正当前,个性阅读的过度阐释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文本解读脱离社会现实。有些个性阅读与文本主旨社会现实的客观稳定性相矛盾,难以培养学生积极的社会责任感。如果把个性阅读比作本我阅读的话,那么自我阅读就是既包含个性阅读又超越个性阅读的更高层次阅读。  相似文献   

6.
阅读是一种复杂的个体心智活动,阅读主体通过对阅读对象——电子等文本的接触,从而感受体悟或发现文本所提供的有关信息,完成一次带有一定指归性的阅读任务——或愉悦赏析或丰富积淀或务实底蕴或谋求功利。但是,当内涵深沉缤纷多姿的文本内容衍化为十人一腔、千篇一律的同一种结论的时候,当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的艺术形象被抽象为几条枯燥干瘪琐碎沉闷的概念的时候,当质疑问难在只唯书只唯上唯“家”面前而怯懦畏惧不敢再有任何丝毫浪漫想像的时候,这不能不说是阅读教学的失败和读书人的莫大悲哀了。于是,呼唤个性化阅读,已成为一股异常强劲…  相似文献   

7.
刘玉婷 《师道》2006,(7):16-17
阅读是一种复杂的个体心智活动,阅读主体通过对阅读对象———纸介、电子等文本的接触,从而感受体悟或发现文本所提供的有关信息,完成一次带有一定指归性的阅读任务——或愉悦赏析,或丰富积—淀,或夯实底蕴,或谋求功利。但是,当内涵深沉缤纷多姿的文本内容衍化为千人一腔、千篇一律的同一种结论的时候,当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的艺术形象被抽象为几条枯燥干瘪琐碎沉闷的概念的时候,当质疑问难在只唯书只唯上面前怯懦畏惧不敢再有任何丝毫浪漫想象的时候,这不能不说是阅读教学的失败和读书人的莫大悲哀了。于是,呼唤个性化阅读,已成为一股异常强…  相似文献   

8.
传统阅读理论认为,文本的价值意义在解读之前就已存在于文本之中,是真实的、确定的,而且永恒不变.读者可以跨越时空进入文本与作者进行对话.共同探讨文本的价值意义。譬如,课文《三个儿子》(人教版课标教材二下)阐释的就是“为人子,方少时,孝与亲.所当执”的道理。如果按照传统阅读理论顺着文本的价值取向解读,就应该指责第一个儿子和第二个儿子,赞赏第三个儿子。可是,实际教学的时候,总是有同学认为,第一个儿子和第二个儿子也应该得到肯定:作为教师.究竟应该怎样进行引导呢?  相似文献   

9.
在解读一个文本的时候,我们都有一种本能的冲动,那就是不愿被束缚在文本的意义规定和结构框架之内,总是希望自己成为文本的“最终诠释者”,即依照自己的意愿,按照自己的思路对文本进行“个性的”突破、展开、生发,以期获得阅读的自主、思想的自由、精神的愉悦。  相似文献   

10.
个性化阅读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与文本进行零距离对话的过程;是学生在多层次、多角度的阅读对话中深入感悟文本,真正展示个性,全面提高语文素养的过程。这种阅读有生命的激情,有学生和文本之间情感的交流、心灵的碰撞;这种阅读张扬学生个性,显现学生灵性,是真正意义上的阅读。  相似文献   

11.
王霞 《山东教育》2006,(7):71-72
阅读是一种复杂的个体心智活动,阅读主体通过对阅读对象——纸张、电子等文本的接触,从而感受体悟或发现文本所提供的有关信息,完成一次带有一定指归性的阅读任务——或愉悦赏析或丰富积淀或夯实底蕴或谋求功利。但是,当内涵深沉缤纷多姿的文本内容衍化为千人一腔、千篇一律的结论的时候,当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的艺术形象被抽象为几条枯燥干瘪琐碎沉闷的概念的时候,当质疑问难在只唯书只唯上只唯“家”面前而怯懦畏惧不敢再有任何丝毫浪漫想象的时候,这不能不说是阅读教学的失败和读书人的莫大悲哀了。  相似文献   

12.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在个性化阅读中增强语言文字的感受能力。而品读是一种高效的阅读方式,个性化阅读与品读的有效结合就是个性品读,通过个性品读,可以使学生有效品味文本语言、触摸文本意境、体验文本情感,从而让阅读课堂更高效。一、在个性品读中品味文本语言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入选的很多课文都是一些文字优美的名家名篇,这些课文,是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  相似文献   

13.
教学本课我打算安排以下三个教学环节,即走进文本,弄清作者的创作意图;走出文本,阐释教者的价值取向;超越文本,绽放读者的阅读个性。  相似文献   

14.
目前阅读教学存在着重知识传递,轻个性体验的现象。新课程背景下的阅读教学,其目的已不是单一的求知,而是更为关注和重视学生在阅读中的个性体验、情感态度、过程与方法。教师要以自己对文本独到的见解进行高屋见瓴的引导、启迪和提升,并作出必要的价值判断。引导策略包括:创设体验阅读情境,亲近文本,设置问题,对话交流,评点体验。  相似文献   

15.
目前阅读教学存在着重知识传递,轻个性体验的现象。新课程背景下的阅读教学,其目的已不是单一的求知,而是更为关注和重视学生在阅读中的个性体验、情感态度、过程与方法。教师要以自己对文本独到的见解进行高屋见瓴的引导、启迪和提升,并作出必要的价值判断。引导策略包括:创设体验阅读情境,亲近文本,设置问题,对话交流,评点体验。  相似文献   

16.
阅读是一种复杂的个体心智活动.阅读主体通过对阅读对象的接触.从而感受体悟或发现文本所提供的有关信息,完成一次带有一定指归性的阅读任务——或愉悦赏析或丰富积淀或夯实底蕴或谋求功利,具有明显的个性化特征。长期以来,中学语文阅读过分强调统一,当内涵深沉缤纷多姿的文本内容衍化为千人一腔、千篇一律的同一种结论的时候,当栩栩如生、  相似文献   

17.
学生在阅读文本之前,文本具有潜在价值;阅读之时,文本的价值得到开发;阅读之后,文本留给学生核心价值。学生在不同阅读阶段的阅读状态,影响着文本给予学生语文价值的大小。笔者以为,学生在不同阅读阶段的阅读状态  相似文献   

18.
逯新君 《现代语文》2014,(2):125-126
语文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阅读就是一种阅读者对文本再创造的过程,在阅读教学中,学生是不同的阅读个体,教师滔滔不绝的讲解和分析,限制了学生对文本的再创造思维活动,忽视了学生丰富多彩的个性解读。只有尊重学生的个性阅读,才能实现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多边对话。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巧妙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阅读,以求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相似文献   

19.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在阅读训练中应积极引导学生以自己的方式走进文本,读品结合,进行个性感知、个性理解、个性体验与个性欣赏.使学生真正发挥出个性优势,彰显、培养阅读个性,从而提高感受、理解与欣赏的能力,有效提高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20.
正新课标指出: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应注重学生阅读心理的独特性,尊重学生的个人见解,把阅读活动变为学生自主探究、自我体验的活动,使学生在研究性阅读中,发展想象能力、思辨能力。那么,课堂怎样才能闪现个性的光芒?笔者认为,语文教学要鼓励学生"标新立异",要充分运用现有的教材,挖掘文本价值,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个性化对话,探究性地解读文本。一、对话互动,让自由在安全氛围中实现要进行个性化阅读,教师就必须转变教学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