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双芹 《现代语文》2009,(6):148-150
电影《生死朗读》以德国纳粹党卫队警卫汉娜的人生经历为主线,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在纳粹时期犯了“平庸的恶”的普通人所可能拥有的两种救赎方式,一是自我的心灵净化;二是他者的审判与改造。其中,不公正的审判并不利于我们看清真正的罪恶,也无益于挽救一个曾经堕落的灵魂。只有理清了恶行的根源,宽恕才有可能,作恶者的灵魂也才能得到真正的救赎。  相似文献   

2.
《朗读者》是德国作家施林克于上世纪90年代创作的长篇小说。该小说之所以冲破国界、跨越种族,在全世界范围内引起轰动和共鸣,除了其呈现了一段惊世骇俗的畸恋之外,还蕴含了大量发人深省的伦理道德现象。本文尝试运用文学伦理学批评的基本理论观照《朗读者》,分析女主人公汉娜人生轨迹中的种种伦理困境,揭示她的伦理选择与命运之间的关系,挖掘作品的伦理价值和道德教诲功能。  相似文献   

3.
林淼 《文教资料》2014,(13):19-20
德国侦探小说家本哈德·施林克在长篇小说《朗读者》中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性格复杂的汉娜形象,叙述了一名文盲女子汉娜为维护自己的尊严所造成的人生悲剧。本文以文本为核心、以时代背景为依据、以总结归纳概括的方法,从家庭、社会、个人三方面出发,力图多层次多角度、清晰明了地阐述汉娜的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4.
尊严的救赎     
弥撒  米子 《高中生》2009,(15):68-68
为了守住一个秘密,你会走多远?这是电影《朗读者》的宣传语。电影中的女主角汉娜愿意付出最大的代价,她宁愿承认自己没有犯下的  相似文献   

5.
本文尝试以小说《朗读者》文本本身的结构为线索,跟随女主人公汉娜的成长历程,集中探讨她是如何从一种"无思"的状态逐步走向自觉的忏悔,解读朗读如何作为一种文化的力量唤起汉娜对罪的意识,对忏悔的选择。  相似文献   

6.
社会和灵魂的救赎已积淀为上世纪中国报告学的基本母题。新世纪报告学承继了这一母题。《罪犯与检察官》从对罪犯人性化的审讯着笔。充分体现了人关怀、道德关怀、灵魂的救赎与净化,是我国反腐报告学的新突破。  相似文献   

7.
《朗读者》中的女主角汉娜,作为纳粹集中营女看守,在众多被迫害的犹太人面前,她是一名施害者。同时,作为一个文盲,她在无知的情况下成为战争的参与者、纳粹罪恶行径的执行者,她也是纳粹德国下的受害者。此外,为了维护作为一个文盲的尊严,汉娜采取了一些偏激的行动,自己最终成为了这些偏激行动的受害者。  相似文献   

8.
《朗读者》中的女主角汉娜,作为纳粹集中营女看守,在众多被迫害的犹太人面前,她是一名施害者。同时,作为一个文盲,她在无知的情况下成为战争的参与者、纳粹罪恶行径的执行者,她也是纳粹德国下的受害者。此外,为了维护作为一个文盲的尊严,汉娜采取了一些偏激的行动,自己最终成为了这些偏激行动的受害者。  相似文献   

9.
阿瑟·丁梅斯代尔:霍桑忏悔意识的化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阿瑟·丁梅斯代尔是《红字》中的男主人公,是霍桑忏悔意识的集中体现者。面对罪孽,丁梅斯代尔历经7年的自审与忏悔,最终在上帝恩典的感召下在公众面前承认自己的罪恶,以生命的代价获得了灵魂的救赎。本文以丁梅斯代尔为中心,通过分析其忏悔和赎罪的历程来阐释作家霍桑的忏悔意识。  相似文献   

10.
《朗读者》中的汉娜作为集中营的看守,无疑是有罪的。但是,汉娜并非十恶不赦的恶魔,她也有温情、柔软、细腻的一面。汉娜之恶是由于无知、不思考造成的平庸的恶,也与当时整个德国社会的外部环境有关。在集体之恶中,个体也需要承担相应的罪责。米夏·伯格对汉娜的复杂情感反映了战后年轻一代对于父辈罪责的看法。小说中的朗读,具有重要的启蒙意义。  相似文献   

11.
阿瑟·丁梅斯代尔是《红字》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是作品“救赎”主旨的集中体现者。面对罪孽,丁梅斯代尔挣扎于人性与神性的冲突中,最终在上帝恩典的感召下认罪悔过,以生命的代价获得了灵魂的救赎。本文将丁梅斯代尔推向前台,通过剖析其赎罪历程来阐释作品的主题思想。  相似文献   

12.
《柳州师专学报》2016,(2):25-27
电影《肖申克的救赎》是一部蕴含丰富人生哲理的喻世之作。影片揭示关于体制化与反体制化、自由与希望、灵魂救赎的深刻主题,阐释了资本主义腐朽的"体制化"是泯灭人性的屠宰场和禁锢人自由的屏障,只有冲破体制化的陋习屏障才能获得自由的救赎。  相似文献   

13.
<正>目前,《朗读者》《战狼2》等风靡全国,受到广大青少年的追捧。探寻其成功秘籍,对思想品德课教学不无益处。一、以真情感人,营造温情有爱的课堂《朗读者》是央视2017年推出的重点节目,一经播出即迅速走红,社会反响热烈。《朗读者》邀请的嘉宾不求"网红",只求合适;不求热闹,只求声音、情感、灵魂融合。嘉宾虽在各领域具有影响力,却以平凡状态示人,分享自己  相似文献   

14.
精神救赎是外国文学的永恒主题,在基督教文化的渲染下,精神救赎是外国文化中表现最多的主题。《追风筝的人》就是一部典型的以精神救赎为主题的小说。《追风筝的人》以阿米尔为主人公,以它的经历为线索,为我们描述了一个背叛与救赎的故事。该书成书以后风靡世界,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主人公在经历了内心痛苦的挣扎和漫长的寻觅之旅后,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救赎。本文将重点探讨这一文学作品中精神救赎。  相似文献   

15.
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中,充满了对社会危机的揭露、对人性的思考和对人的出路的思索。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代表作《罪与罚》的主旋律就是道德危机以及灵魂与人性的堕落与救赎。拉斯柯尔尼科夫在抛弃人性接受现实后杀了人也迷失了自我。最终在苦难的象征索尼娅的爱的感召下皈依宗教,拉斯柯尔尼科夫走上了一条用苦难来净化灵魂的救赎之路。  相似文献   

16.
《驿站长》、《外套》和《罪与罚》中小人物的救赎主题是东正教文化语境下的产物。《驿站长》对《新约·路加福音》进行重构表达了小人物通过宽恕劝善实现救赎的思想;《外套》对《新约·哥林多前书》进行重构阐释了小人物通过克己忍让实现救赎的思想;《罪与罚》对《新约·马太福音》进行重构再现了小人物通过主动赎罪实现救赎的思想。东正教文化语境下的小人物主题凸显的是运用文学阐释宗教文化的主体性意义,对于实现宗教由自在存在向自为存在的转型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在爱丽丝·默多克的小说《独角兽》中,"营救"一词一直推动着情节的发展。小说中众人为了营救一个被囚禁的、活在罪恶里的人——主人公汉娜,而展开了一系列的救赎活动,然而主人公自己却宁愿活在赎罪的苦痛中,拒绝他人的营救,导致了一切的营救活动都没有成功。本文运用萨特的存在主义理论,通过深入地分析探究,得出结论:没有人可以拯救他人,只有自我救赎才是真正的救赎。  相似文献   

18.
在爱丽丝·默多克的小说《独角兽》中,“营救”一词一直推动着情节的发展.小说中众人为了营救一个被囚禁的、活在罪恶里的人——主人公汉娜,而展开了一系列的救赎活动,然而主人公自己却宁愿活在赎罪的苦痛中,拒绝他人的营救,导致了一切的营救活动都没有成功.本文运用萨特的存在主义理论,通过深入地分析探究,得出结论:没有人可以拯救他人,只有自我救赎才是真正的救赎.  相似文献   

19.
德国作家施林克的小说《朗读者》通过15岁少年米夏与37岁少妇汉娜的一段畸恋故事,叙述了两人费尽心机掩盖事实但内心又痛苦挣扎的心路历程,以隐喻的方式揭秘了德国父子两代人各自对待奥斯维新集中营纳粹的不同心态,提出了德国人如何看待和反思纳粹历史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作为畅销书,《朗读者》吸引了全世界读者和批评家的注意力。作者施林克以平实朴素的语言,讲述了米夏与汉娜之间的感情纠葛,从中折射出对历史问题的思考、对人性善恶的反思以及对法理的思辩。论文从小说的结构、情节、主题、语言等方面分析该作品获得世界性成功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