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等教育学应努力形成学科文化自觉,促进自身发展。在文化理论方面,高等教育学要辩证认识"学术性"与"市场性"、"开放性"与"学科地位"、"大众性"与"学科尊严"等三对矛盾。在文化建设方面,应明确学科人是文化建设的主导者,促发展、育风气、正作派是文化建设的具体目标,加强观念认同及强化制度建设是文化建设的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2.
结合高等教育学学科发展的现实困境以及学科评估对高等教育学学科发展带来的影响,建立高等教育学学科为主的制度逻辑,以学科精神为逻辑起点,学科规范体系和学科物质体现为逻辑基础,学术交流制度为逻辑落脚点.在学科评估的价值旨归和高等教育学学科的制度逻辑下,学科评估应注重评估的学术性、专业性和服务性;高等教育学学科在路径选择上应正确定位学科内涵,运用多学科交叉的方法,形成自身学科文化,注重学科组织的质量.  相似文献   

3.
高等教育学是一个高度开放的学科。开放性推动了高等教育学的建立和发展,提升了高等教育学服务实践的力度,提高了高等教育学科人才培养的质量。同时,开放性也是一把双刃剑,无节制、无原则、单向索取式开放会威胁学科生存、弱化学科创造能力。高等教育学应追求建构性、批判性、互惠性的开放,坚守学科的独立地位,通过整合功能的建设,探寻可进行超学科整合的"认知图式",实现多学科理论知识的"高教化建构"。  相似文献   

4.
学科文化是学科发展成熟的标志,借助学科文化相关理论,分别从知识、学者和学科三个方面考察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工作,既有检验其学科建设进展的功能,也有推动其学科健全发展的作用。通过完善高等教育学知识体系、建立其学者群体行动理性以及呼吁其"一级学科"行动情境,将有助于早日实现高等教育研究学科化。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建设教育强国"的战略决策,高等教育既是国家教育体系框架中的关键节点,又是高等教育学的研究载体。高等教育学"捉摸不定"凸显出"硬实""软性""柔情"的层级序列。高等教育学的"硬实"彰显于学科的嬗变历程与逻辑进路,源于学科地位、研究成果、研究队伍与学术精英等结构谱系。高等教育学的"软性"显露了弱化危机,涉及学科逻辑紊乱、解码能力内隐、发展潜力匮乏,外显在主体自我迷失和学科功能异化上,内涵式发展可谓举步维艰。高等教育学的"柔情"始终以"人"为核心进行教育向度的意义生成,促成学科想象力,继而凸显文化情怀和学科魅力。高等教育学的迷惘体现于无坚实的学科"根基",用物性逻辑代替学科逻辑,出现了价值回溯和实践流弊的倾向。高等教育学要正视其研究领域的"多重复杂性"与"不确定性",弥合动态嵌套的层级序列系统,在高等教育的价值证成和通达路径过程中实现学科重构。  相似文献   

6.
为促进高等教育学学科的发展,提高博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增强博士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激发博士生在高等教育领域做出创造性成果的积极性.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开展了第四届"高等教育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评选工作。此次论文评选工作于3月下旬启动,经专家组通讯评议、专家复议评审会审定,共评选出5篇"高等教育学"优秀博士  相似文献   

7.
高等教育学立场是高等教育学学科发展中应该坚持的一种思维、一种心态、一种气量、一种信仰。复杂性思维的复杂性、整体性、反思性、开放性四个特征给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提供了很好的启示,高等教育学研究对象的特征是高等教育学立场提出的基础。高等教育学立场对高等教育学科发展坚持本土立场、应对学科危机、完善学科理论、反思认知模式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8.
中国高等教育学40年学术论文的实际数据表明,在中国高等教育学科近40年的知识生产过程中,潘懋元先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潘懋元先生培养、扶植了一批高等教育学学科人才,并以其在高等教育学知识生产中持续不断的"深耕"与"坚守"凝聚高等教育学研究力量;以潘懋元先生为"领头羊"的高等教育学高被引作者表征和引领高等教育学不同发展时期的知识生产方向;潘懋元先生的《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教育质量观》《高等教育学》和《多学科观点的高等教育研究》撑起了国内高等教育理论的大旗,为中国高等教育学发展提供了知识论、方法论基础.高等教育学人需承前启后,不畏高等教育学研究人员成才的艰巨性,促进高等教育学前沿知识生产.  相似文献   

9.
我国高等教育学的学科性危机包含学科标准的危机与学科政策的危机。学科标准的危机是整个教育学科共有的危机,并非高等教育学独自面对。从学科标准审思的向度出发,高等教育学学人需要放弃对传统"三独立"学科标准的追求,而将重心转移到对现实问题的关注,提高研究的问题意识和社会贡献度。学科政策的危机主要指"按一级学科进行规划与建设"引发的危机,这是我国高等教育学面对的特殊性危机。从学科政策突围的向度推动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学的科学化进程,要么通过完善学科专业目录,争取将高等教育学列为"一级学科";要么拓宽学科研究基础和领域,打造实实在在的一级学科。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期刊共被引关系的探究,得出40年高等教育学学科研究的知识增长模式及发展趋势:高等教育学科诞生40年间,高等教育学期刊与高等教育学学科携手并进;高等教育学研究成果跨学科特征明显,各分支领域的发展亦离不开相关学科的支持;"学科渗透"广度和强度越高的期刊,被引频次也越高,信息流辐射作用越明显;高等教育学学科研究的知识源由近及远、由主及次分别是高等教育学专业期刊、教育学综合期刊、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类期刊;我国高等教育学逐渐走向成熟学科,高等教育学知识创新难度不断增加,知识迭代和范式转变将进入漫长的蜕变期.  相似文献   

11.
高等教育学一直被认为是其他学科的"殖民地",只引进知识而无知识输出。事实上,高等教育学在引进知识的同时也对外输出知识:它通过"实践"哲学命题进而反哺哲学;为心理学提供了特殊情境化的心理知识;向社会学提供了"特殊社会关系"的内容养分。高等教育学应正视自身的学科价值,同时要积极与其他学科进行知识交流,推动自身发展。  相似文献   

12.
学科知识是大学学科的主要构成要素,高等教育学学科知识具有科学性外在体现于学科建设、需要多学科知识融合、生命力在于应用性等特性。这些特性使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要在思想上重视、与多学科融合、加强社会服务功能。  相似文献   

13.
我国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基本轨迹及未来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科发展包括学科理智发展和学科制度发展。从学科理智和学科制度两个层面分析了我国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的基本轨迹。提出未来我国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应以学科自主为目标取向,学科自主目标的实现有赖于路径取向上的开放性和价值取向上的实践性。  相似文献   

14.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教育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教育能培养、也能扼杀创造性。传统的课全教学方式不能担负起培养创造性的任务。衡量创新能力水平的最终要上是思维的创造性和知识迁移能力。创新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主要目标 ,注重开发智力 ,具有灵活性、开放性、多样性、发展性的教学过程 ,强调个性 ,鼓励探索 ,要求具有独立获取知识、创造性地运用知识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文章对高等教育学理论提出了从事实出发,在传统的范式高等教育学和在复杂性科学思维的指导下,思考了高等教育学学科研究的学术性和实用性。在高等教育学的存在依据的基础上,并对其加以新的思考。对高等教育学的理论研究学科的概念、求真和求用以及研究方法性质进行了分析和思考。  相似文献   

16.
在传统学科范式下,高等教育学落入了独立研究对象、独特研究方法、构建完善理论的误区.因此,传统学科范式向现代学科范式转型成为必然.学科范式转型基于两个基础:一个是知识生产模式的转型奠定了学科范式转型的知识基础;另一个是高等教育的应用性奠定了学科范式转型的社会基础.在现代学科范式下,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取向应该坚持:以跨学科研究作为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的知识之源;以学科文化作为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的精神支柱;以学科化研究和问题研究作为学科建设的两翼.  相似文献   

17.
高等教育学的建立标志主要有专著问世说、入编目录说、综合标志说三种观点。通过对五门现代社会科学学科建立过程的分析发现:不同学科皆遵循知识本位准则,这符合现代学科的本质特征与进化逻辑。1984年潘懋元主编的《高等教育学》是第一部具有相对系统知识体系的高等教育学专著,具有无可争议的首创意义与开疆辟土的范式意义,确认其为学科建立的标志,符合现代学科的通用准则,有助于强化高等教育学的知识本位,破解高等教育学作为“制度依附性学科”的迷局。1983年高等教育学入编《学科专业目录》作为学科建制的关键标志,对于确立高等教育学学科的行政合法性、推动学科制度的系统构建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在师专教育层次上论述了素质教育的整体性、发展性、开放性和主体性等特点;阐述了在师专学科教学中应该如何推行素质教育体现上述素质教育特性  相似文献   

19.
多元智力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作为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启示我们,只有完成物理学科向物理科学的转换,才能实现学生以"发展性"和"创造性"为特征的现代学力的养成;只有完成物理科学向学生经验的转换,才能使知识中个人和人性的成分得以体现。  相似文献   

20.
为了适应改革开放的社会对开放性、创新性人才的要求,以利于学生在开放的社会生活中充分发挥和表现个性特点,引导广大中学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近几年来,全国中考命题人员坚持了注重基础考查,但又以能力立意为主的命题发展方向,中考语文中仿写句子、拟广告词、拟电报稿、对对子、话题作文、鉴赏诗文等开放性试题的比重不断加大,形式也不断创新,愈来愈体现了语文最具开放性和包容性的学科特点。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必须创新教学方法,广泛运用开放性的提问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