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海圣约翰大学1879-1952,徐以骅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孤桐馆诗文,蔡达著,"江海文库"第五辑,非卖品,2008口那时国内对于帝国主义抗争的事件,层见叠出,蔡观明曾做了一篇《救亡大计》的文章,在《商报》上发表,文中有两要点,其中一点是"建设之抵抗",是针对不从实际充实力量,而只喊口号的毛病说的,后来有人把此文载在次年的《国民快览》里面。现在看起来,无建设的抵抗,结果如此,可以证明他的论旨不误了。  相似文献   

2.
圣约翰书院,是1879年由美国圣公会传教士施约瑟在上海曹家渡附近沿苏州河以南一带创办的一所教会学校,办学宗旨是希望通过介绍西方近代教育改变中国专攻经史的陈旧教育现状,以培养适应在华传播基督教的新型人才。后来逐步扩展,至1905年正式改名圣约翰大学,成为近代中国最早成立且久负盛名的基督教教会大学。顾维钧进入圣约翰书院的那一年,恰逢庚子国难的1900年。大凡危机意识催生忧患意识。从戊戌变法的骤兴骤落,到义和团风暴的旋起旋灭,中国人是在列强刺刀的威逼下以《辛丑条约》的签订跨入了新世纪。在此空前严重的危机面前,少年…  相似文献   

3.
任丽芳 《兰台世界》2016,(1):111-113
清末民初,河南图书馆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县级图书馆和大学图书馆作为河南图书馆的基层组织单位,在近代河南图书馆建设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县级图书馆"藏"大于"用",受传统藏书楼的影响较为明显;大学图书馆则受西方影响更为深刻,展现出近代化和专业化的特征。  相似文献   

4.
张伯苓:中国私立大学的拓荒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大学在中国只有100多年的历史。当初的大学,主要有国立、教会、私立三种形式。办大学需要大最资金.而学校又不能以赢利为目的,因此私立大学要比国立大学、教会大学难办得多。在这方面,张伯苓创办的私立南开大学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个奇迹。司徒雷登曾给张伯苓一个恰如其分的评价:“创办私立大学,张伯苓是一个拓荒。”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的20世纪二三十年代,大学的办学主体是多元的.学校自主考试学生可以同时报考几所大学.最后自己决定上哪所大学。 学生为考上好学校而展开的竞争。与学校为录取到好学生而展开的竞争汇聚到一起.最终将实现各种教育资源的最优配置  相似文献   

6.
7.
本文主要论述近现代中国教会大学图书馆的发展历史,特点及其贡献。  相似文献   

8.
馆藏上海教会大学档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欧美教会在上海举办教育最初的动机是传教。由于直接传教收效甚微,促使传教士去寻找传教的其他更有效的途径。建立教会学校,就是欧美各国传教士根据当时中国的具体国情而采取的一种变通的传教手段。在一般教会学校得到较为广泛发展的基础上又诞生了教会大学。开办高校的理由为:使上海的上等阶层皈依天主教或基督教,通过他们影响普通百姓等等。因此,早期的上海教会大学具有强烈的宗教色彩。所有学生,不管是否是教徒,都必须接受天主教或基督教教义和礼仪的严厉约束,大多数学校要求学生每年起码修习一门宗教课程,宗教课程是早期的沪江大学、圣…  相似文献   

9.
在旧中国,上海的圣约翰大学是闻名国内外的大学之一.学校成立于1879年,至1952年停办,在73年的岁月里,为中国培养了许多优秀的人才.学校的创始人施约瑟是一位学贯中西的犹太人.  相似文献   

10.
陈学英 《兰台世界》2013,(19):103-104
<正>教会大学是近代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1882年中国开始有高等教育性质的教会学校至1950年,中国有14所教会大学[1]。教会大学的英语教育是整个近代中国大学英语教育的一部分,而且是极其富有特色的部分。这些教会大学曾被当年来华背负宗教使命的传教士们认为是西方世界  相似文献   

11.
高城 《新闻世界》2012,(6):174-174,177
上海小报特指近代新闻史上出现在上海的一种专门刊登以趣味性、消遣性内容为主包括新闻、轶事、随笔小品、文艺小说之类的小型报纸,流行于清朝未年和民国时期。由于处于清末民初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上海小报既深受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腐朽落后思想的影响,也受到当时维新思想的影响成为进步文人的发声工具。在这双重力量的夹击下,早期上海小报因此也有别于同时期其他报纸,具有独特的两重性。  相似文献   

12.
上海与南通分处长江入海口南、北两岸,近代之前,由于交通不便,两地较少联系.上海开埠后迅速成为全国经济中心,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拉开了两座城市之间在工业、商业、航运、金融、仓储、教育、影视文化、新闻出版等等众多领域互动的序幕.南通立足本地、依托上海,迅速成长为近代闻名的“模范县”,同时,对上海的早期近代化进程也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范启标 《兰台世界》2015,(5):131-132
本文分析了中国近代教会大学产生的历史条件,着重从注重加强通识教育师资的培养、课程设置兼顾基础性与综合性两个方面对中国近代教会大学通识教育的实践进行了考察论证。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分析了中国近代教会大学产生的历史条件,着重从注重加强通识教育师资的培养、课程设置兼顾基础性与综合性两个方面对中国近代教会大学通识教育的实践进行了考察论证。  相似文献   

15.
在研究张爱玲的浩瀚资料里,张爱玲胞弟张子静和台湾季季女士合著《我的姊姊张爱玲》一书的可信度较大。姐弟俩仅相差一岁,又有较长的共同生活经历,对于张爱玲的早年生平,除了她本人不多的几篇自述性散文外,《我的姊姊张爱玲》提供了旁人无法提供的珍贵材料。张爱玲就读的第一所学校黄氏小学,是她西式教育启蒙的起点,对其一生的思想和文学创作有很  相似文献   

16.
缪荃孙是清末民初的著名学者,是一位优秀的古典文献学家,对推动中国古典文献学的发展与转型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尤其在方志学方面,他继承并发扬了清代乾嘉以来的优良传统,理论探索与修志实践相结合,成就卓著,成绩斐然。缪荃孙,字炎之,一字筱珊,晚年自号艺风老人。江苏江阴人,道光二十四年(1844)生。早年随侍其父缪焕章游宦四川,于同治六年(1867)考中四川乡试举人。光绪二年(1876)成进士,入翰林院。历官  相似文献   

17.
近代教会大学与今天中外合作办学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是两者在历史背景、办学目的和所处时代价值观方面存在很大差异。近代教育大学能够给中外合作办学提供一定的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近代中国教会大学图书馆的平均藏书量,在20世纪30年代要优于国立高校图书馆,但是在20年代则并非如此.教会大学图书馆的藏书特点,最为突出的就是外文书籍所占比例很高,这在30年代以前表现得尤为突出;此中因由,一是与其资金、图书的国外来源有关,再就是教会大学自身对外语学习的重视.  相似文献   

19.
与近代教会大学相伴而生的教会大学图书馆,在基督教“普世价值”的主导下,首先扮演着西学东渐的角色,但是面对中华文化强大的包摄力与自我认同,不断做出调整。主要表现在:馆藏文献不再以宗教书籍为主,门类和数量有所增加;出版学术书刊,服务乡村建设与研究;培养图书馆专门人才,推动民众教育;在抗战的特殊环境中参与民族解放运动。近代教会大学图书馆的“中国化”,体现了中西文化冲突过程中的去“文化涵化”现象,其功能经历了由“传教士”到“教育家”再到“社会家”的演变过程,不失为中西文化交流与碰撞的一个缩影。表6。参考文献35。  相似文献   

20.
来新夏 《历史档案》2005,(2):136-136,F003
莫理循出生于澳大利亚,在清末民初曾以英国《泰晤士报》驻京记者和北洋政府政治顾问的身份,居留中国达20余年。他亲身考察和参与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是研究中国近代史很值得注意的一个人物。但是以往人们对他的了解并不很够,评论也并不很好,认为他是一个在中国从事刺探中国政界消息的外国记者,甚至于更有人把他归入“帝国主义分子”一类中去。我对莫理循的了解并不很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