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中级后期男子体操运动员大运动量训练进行了生理生化指标的实验研究,结果显示,血乳酸(BL)、血尿氮(BUN)可以作为赛前大运动量训练评定和监督指标,但还需要作更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
有关文献资料研究,证明控体重,特别对少年女体操运动员而言实为训练中的误区,危害尤甚。控制体重之法不可取。在此简要论述其危害。一、女子体操运动员的合理营养运动员要出成绩,就必须进行大运动量训练。现在我国女子体操每周一般进行9次约36小时左右的训练,而且早操还不计算在内。如此之大的训练运动量,必然消耗大量的能量。此外,正常  相似文献   

3.
医务监督在游泳训练中的任务之一是生理机能的评定。全面评定游泳运动员的训练情况,应包括教练员的训练观察,运动员的自我感觉和完成的成绩。生理评定只是一个方面。当前,在运动训练中普遍采用大运动量训练,如何掌握运动量及其强度是一个重要问题,运动量太小,运动员达不到一定的负担量,身体素质和技术水平的提高就受到限制;运动量太大,尤其是持续得过久,使身体处于过度疲劳状态,也会影响训练水平的提高。医务监督就是要从医学的角度,制定运动员如何更合理地承担大运动量训练。一方面要协助教练员、运动员闯大运动量的关,使大运动量能练得上去,另一方面要防止过度疲劳。一般的疲劳肯定是有的,但应该能恢复得过来,不要太积压,或者是一旦出现了过度疲劳,能比较及时的调整回来。  相似文献   

4.
本文仅从教学角度,对体操运动损伤的一些因素及预防谈些认识和体会:1、合理安排运动量、预防过度训练。运动员在训练中能够承受和应该承受多大的训练负荷,取决于主、客观许多因素。但它是以运动员生理最大负荷量为依据的,  相似文献   

5.
合理地评定体操运动员的运动量,对于安排训练量,实现对运动员负荷的科学控制,提高训练效果,具有重要意义。当代体操运动的发展,要求运动员在承受生理负荷的同时,还必须承受一定的心理负荷。因此,对体操运动员运动量的评定,既要考虑到生理负荷,又要考虑到心理负荷。目前,在运动训练实践中,对运动最的评定与研究,较多地偏重在生理负荷上,而对心理负荷的评定及其研究则刚刚引起人们的关注。因此,结合体操项目的特点,探讨体操运动员运动量的评定方法,是训练实践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儿茶酚胺是交感神经末梢或肾上腺髓质所释放的神经递质或激素,具有在应激状态下,调节机体应变的功能,如在体操运动中,心率加快,血压升高,能源物质的代谢均与儿茶酚胺的排出量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6.
体操运动是运动创伤多发项目,随着体操技术的飞速发展,体操各个项目的动作难度大,技术较复杂,所以对运动员身体各系统在形态机能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体操运动能够赶上世界先进水平,实践证明了早期专门化、科学的大运动量训练是很重要的。但是训练安排不科学、专项技术素质不够、过度疲劳等原因,会造成骨性损伤,对此应引起我们的重视。我们通过整理几年来优秀体操运动的  相似文献   

7.
我们在研究过程中,查明了10-12岁女子体操运动员在年度训练周期中运动量主要参数的变化。研究是在30名女子体操运动员(一级和预备健将,运动年限4-5年)中进行的。通过书面调查、访问、分析计划文件以及进行教学观察,其结果可以揭示出:在制定女子体操运动员训练计划的实践中存在着一系列原则。一个年度的几个时期运动量的分配,是由女运动员的机能状态和内、外部比赛日程决定的。在年度开始制定的时期日程  相似文献   

8.
为掌握中外体操人才培养特点,对中国、美国、澳大利亚体操的组织管理、运动员和教练员规模、国外体操俱乐部运行特点对比分析,结果显示:美国体操采用社会组织管理方式,以体操俱乐部为体操人才培养核心主体,体操产业化发展呈现良好趋势;澳大利亚以体操俱乐部-体校-体院相结合的联合人才培养组织形式为主;美国和澳大利亚10万人左右的体操运动员队伍远大于我国7000多体操运动员的规模;两个国家以体操俱乐部健身、娱乐功能开发和业余化训练制度为理念,以多训练水平等级和丰富的竞赛制度为支撑,瞄准体操市场化和社会化的发展思路为我国体操人才培养提供了积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少儿业余体操运动员运动训练期间能量消耗的测定,初步探讨少儿体操运动员训练期间运动量、运动强度、密度等因素对能量消耗的影响,为教练员合理安排训练提供参考。研究方法为:利用能量间接测量法。用运动心肺功能测量仪分析出运动  相似文献   

10.
基于体操专项的特点,运动员出成绩均在早期。如何根据少年儿童的成长,发育时的生理,生化特点,合理安排运动量和运动强度,科学地进行训练。为此在教练员大力支持和配合下,测试了受试者安静时(晨卧床)和大运动量训练前、后及次日晨安静时的Hb、BUN、BL、尿蛋白的变化。  相似文献   

11.
运动量、过度训练及过度训练综合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大多数运动员倾向于大运动量训练 ,因此 ,过度训练常在优秀运动员中发生。资料表明在运动量与提高成绩间存在非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2.
要把我省体操搞上去,没有广泛,雄厚的基础是不行的。许多著名体操运动员,无不经历中小学这个关键时期的启蒙训练。如果说李宁、童非、邹利敏、付鲁明、等优秀运动员是宝塔尖的话,那么中小学体操队则是这宝塔尖的坚实“底座”。而近几年我国中小学体操队水平逐年下降,去年和前年(85、86)北京体院两届只招了二名体操学  相似文献   

13.
我们在坚持大运动量训练的过程中,曾出现过这几种偏向:①不根据运动员具体条件,一味加大运动量,使有的运动员过度疲劳,体力下降,长时间体力不能恢复;②有的运动员片面以为大运动量就是要重量大,技术练习时贪大强度,不讲训练效果,成功率低,破坏了正确的动力定型;③有的运动员为检验本身承受大运动量的能力,连续三、四课超计划进行95%以上强度的重复组次数训练,产生了疲劳积累,造成局部伤病.还有其它一些偏向,不再罗列了。究其因:  相似文献   

14.
中老年退役运动员心血管系统的随访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卞卫兵 《体育与科学》1998,19(4):42-43,4
用生理生化实验方法对过去从事大运动量训练的老年退役运动员心血管系统发生的变化进行观察,并与普通中老年职工进行对照,以进行较科学的评价,探讨大运动量训练对心血管系统的长远影响。本文认为,运动员大运动量训练必须科学地进行并实施有效的医务监督,而且在他们退役后也要进行有效的卫生保健,尽可能减少大运动量训练对心血管系统长期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5.
应用生理学与生物化学的检测方法,对国家艺术体操10名一线运动员在第25、26届世界体操锦标赛和第14届亚运会前的大运动量集训期,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生理、生化指标测试。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艺术体操运动员的血红蛋白、血睾酮值偏低,提示,艺术体操运动员在大赛前要加强营养科学膳食;大运动量训练后心率、血压,血尿素、血睾酮、尿蛋白等变化幅度不大,说明运动员尚有一定的负荷潜力。  相似文献   

16.
竞技体操     
G832 9904843埃及体操运动简介=A brief introduction ofEgyptian gymnastics[刊,中,B]/魏旭波,邢秀卿//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99(1).-114-116(ZZY)竞技体操//埃及//简介//训练本文简要介绍了埃及体操运动的管理、训练、竞赛以及俱乐部、运动员、教练员等情况。G832.014 9904844对中级后期男子体操运动员大运动量训练生理生化  相似文献   

17.
体操运动员骨骺损伤探讨迟秉花由于项目本身的特点所决定,体操运动训练早期专项化的可行性早已为实践所验证。如今的体操运动员,一般从六七岁即开始从事系统的专项训练。为了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幼小的他们不得不长期经受着大运动量、高强度训练的塑造,付出一般人难以...  相似文献   

18.
一、前言我国是世界体操强国之一,尤其是男子体操近年来发展很快,强手和新星不断涌现。为了保持强国地位,而且有所创新与提高,必须拥有相当的后备力量,让新苗源源不断地输送上来,因此,对少年男子体操运动员的训练和选材就显得格外重要。近十多年来,国内外许多学者应用系统论与控制论原则,对运动训练的效果、技能与运动员的形态、结构、机能、机制、心理因素的内在联系,做了大量而明确的阐述,为选择训练手段,控制运动量以及对运动员进行评价与选材提供了科学依据。但是,利  相似文献   

19.
自一九六二年至一九六五年我们在北京体院运动系田径班主要应用脉搏、血压指标对22名投掷运动员进行了一些医务监督工作,现将我们的一些体会小结如下:一、投掷运动员安静状态的血压与训练周期的关系。在连续几年的观察中,我们看到投掷运动员清晨卧床的血压,每年都有两次升高的波动。一次是在冬训转春训的三月份;一次是在接近全国比赛的八月或九月份,这种变化情况与当时的训练安排是一致的。冬训三月份正是连续进行大运动量训练数月之后,此时天气开始转暖,专项训练逐渐加多,训练强度也在提高。大运动  相似文献   

20.
武术训练的自我医务监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兵 《中华武术》2003,(6):55-55
武术训练的自我医务监督是指运动员用自我检查的方法,对训练和比赛成绩、健康状况、身体反应定期记录在训练日记中,作为医学观察的一项重要补充。由于自我监督是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过程中自身反应最直接的资料,因此,它对于调整训练计划、安排运动量、预防过度训练和运动伤害事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它还能使运动员养成注意自己身体健康、遵守训练卫生和个人卫生的良好习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