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间传统体育项目,融入社区全民健身运动,不仅有助于民间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扬,而且有利于社区体育文化建设,促进全民健身的深入落实.本文利用文献资料、实地调查、访谈与现场观摩等方法,对黄龙溪镇所管辖的8个村和1个社区开展火龙灯舞活动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社区居民对火龙灯舞健身价值认识正确;对火龙灯舞的历史起源与文化特色有浓厚兴趣;传统民俗节庆节日是集中开展火龙灯舞的日子;40岁及以上人群是参与火龙灯舞的主要人群;制约社区开展火龙灯舞的主要因素是组织管理的缺失;传承人匮乏;民间体育赖以生存的土壤丧失;经费无保障.本文拟针对现实问题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2.
体育文化及其价值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体育文化是一种从属于社会文化和体育活动的文化,是人类在发展过程中,通过劳动和游戏、教育以及合理的竞争方式等逐步地形成的.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决定了中西方体育文化与价值的巨大差别,决定了两种体育的不同发展方向.现代奥林匹克运动表征的现代体育文化,本质精神在于鲜明的创造性.要求人们不断进取、不断创新.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对现代体育发展有着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间传统体育项目,融入社区全民健身运动,不仅有助于民间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扬,而且有利于社区体育文化建设,促进全民健身的深入落实。本文利用文献资料、实地调查、访谈与现场观摩等方法,对黄龙溪镇所管辖的8个村和1个社区开展火龙灯舞活动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社区居民对火龙灯舞健身价值认识正确;对火龙灯舞的历史起源与文化特色有浓厚兴趣;传统民俗节庆节日是集中开展火龙灯舞的日子;40岁及以上人群是参与火龙灯舞的主要人群;制约社区开展火龙灯舞的主要因素是组织管理的缺失;传承人匮乏;民间体育赖以生存的土壤丧失;经费无保障。本文拟针对现实问题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4.
民间传统体育进入学校,并转化成行之有效的体育教育资源,不断实施民间体育项目校本课程化,对于传承与保护民间传统体育文化和推动学校体育教育资源的多样化都有着积极的作用。本文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黄龙溪"火龙灯舞"进入校园,实施校本教材化研究,探讨"火龙灯舞"校本化开发的积极意义和途径,为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促进民间传统体育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展演的川剧大戏,通过对历史与人性问题的拷问,对充满民间生活情调和地域风情的蜀地文化性格的重塑,不断激活增殖着川剧文化的传统价值和现代精神内涵,这种集成、精品、超越物质的活态传承对于川剧文化归属的意义重大;继起的川剧代表性传承人的褶戏示范演出,以独具个性的演绎和饱含特定时代感的趣味发挥,提供了非遗实践的鲜活摹本和丰富面相,对于川剧文化空间的生长起到了引领与促进作用.川剧展演作为地方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实践活动向纵深推进、多向度展开的这一过程,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反思地方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实践活动的运作机制与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文化多元化冲击给民间传统体育文化带来风暴式洗礼,在促使其文化基因正常变化的同时出现了诸多不和谐的非正常变异现象,阻碍了民间传统体育文化的健康发展。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文化多元化场域中民间体育文化的非正常变异"病情"表征研究基础上,对非正常变异的原因进行"病因"诊断,基于此提出由依附走向自主、由功利回归本能、由传统适应现代、由泛化重归经典的诊治方案。  相似文献   

7.
刘欣 《寻根》2011,(3):41-45
民俗体育是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关于民俗体育内涵的界定,目前尚无定论。笔者以为,民俗体育是指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形成,并在一定范围内由广大民众创造、流传的民间体育活动,是一种传统的体育文化样式。它既依附干民俗节日,也存在于民众的日常生活。  相似文献   

8.
乡村优秀传统文化是新农村文化的生长点。乡村优秀文化可以从四个层面进行系统分析:物态文化层面包括乡村山水风貌、乡村聚落、乡村建筑、民间民俗工艺品等;行为文化层面包括生活习惯、传统文艺表演、传统节日等;制度文化,包括农村生产生活组织方式、社会规范、乡约村规等;精神文化即观念文化,包括孝文化、宗族家族文化、宗教文化等。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将发挥凝聚认同价值、塑造新农民的价值,保持文化多样性、原生态的特点,促进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的发展开发。  相似文献   

9.
当下,祖师爷信仰鲜活的存在于民间武术之中。民间武术祖师爷信仰跟我国传统文化与社会心理有密切关系。民间武术祖师爷信仰彰显出了多样化的特征,它为民间武术发展以及传统文化传承发挥了积极的功用。对民间武术祖师信仰的社会与精神价值进行充分发掘,对原有的逻辑形成超越,可以为中国民间武术文化传统之创造转化提供动力。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它的长期发展与演进过程中,由于历代人民群众社会实践的推动和思想家们的概括提炼,逐渐发展成为一种高水平的文化形态,它既具有文明与文化的一般共性,更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质。今天,要成功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就要对中国先进文化的母体一一中国传统文化,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把握。从整个世界文明与文化发展的历史来考察和比较,我们可以发现,在世界文化之林中,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独特的优势和强处。这些优势和强处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16-18世纪是天主教在澳门传播发展时期,澳门从此成为不同族群汇聚之地,也是多元宗教文化交汇的地域.葡萄牙人的天主教与华人的中国传统宗教,在澳门岛共同生存发展.澳门的佛教、道教保持了固有的模式和传统,妈祖、关帝等民间信仰更具地方特色.本文从澳门族群与多元文化的视野,分析了16-18世纪澳门天主教与中国传统宗教的互动.  相似文献   

12.
成都地区古镇文化定位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龙溪、安仁、洛带、平乐和街子等成都辖区古镇文化共性较大,增加了其定位的难度,同时成都辖区古镇还存在着规划目标相似、定位重叠、定位模糊、宣传着力点不明确等问题。探寻古镇历史,可以提炼成都辖区古镇独特的历史文化,有助于形成其文化定位。凝结古镇的文化核心和主题,还需重视地方休闲文化特色,发挥古镇地理环境优势,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  相似文献   

13.
<正>今年2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说:"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又说:"要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增强文化自信和价  相似文献   

14.
<正>习近平总书记2012年8月19日在讲话中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这样高屋建瓴的评价,值得认真思考。他又说:"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们必然要走适合自己国情的发展道路。"为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突出优势,挖掘并运用好这种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就要正确认识中华文化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15.
民俗文化是我们发展先进文化的精神资源和内在基因.研究、保护、传承和开发民俗文化,对于促进我们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具有认识价值、伦理价值、艺术价值、社群价值和功利价值.我们要以科学的眼光审视民俗文化,以现代的视角,借助产业运作来抢救、保护、开发民俗文化资源,以本土的特色民俗打造文化精品,变文化资源为文化资本,发展特色文化产业,为建设西部文化强省作贡献.  相似文献   

16.
《上海文化年鉴》2011,(1):I0063-I0063
2010年,奉贤区文化广播影视工作进一步贯彻落实《关于加强“贤文化”建设,促进区域文化发展的若干意见》,发挥“贤文化”引领作用,以“世博会”为发展契机,构建和完善三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多方面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打造奉贤特色文化品牌;规范和健全文化市场监管体系,营造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谋划文化产业发展体系,逐步构建文化产业发展格局;坚持正确舆论引导体系,扎实有效开展广播电视工作;推进和创新文化工作体制机制,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大力推动文化单位改制,促进了全区文化广播影视各项事业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7.
任志强 《寻根》2007,(1):95-102
河南浚县正月古庙会,距夸已有1600多年历史,以其会期长、规模大而被誉为“华北第一古庙会”。浚县正月古庙会集宗教信仰、文化娱乐、商业贸易、旅游现光等多种功能于一体,并以其独特的历史和文化价值,于2004年4月被文化部,财政部公布为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项目之一。为考察传统庙会功能的当代变迁以及在庙会旅游开发过程中官方与民间的互动、整合等问题,  相似文献   

18.
吴宗海 《寻根》2007,(3):28-30
在弘扬传统文化、挖掘并保护非物质历史文化遗产声中,各地文化节出现了舞龙、舞狮、荡湖船、打连湘等文化形式,但恕我孤陋寡闻,一直未看到有送麒麟的活动,与麒麟有关的文化也不昭彰,像有关孔子诞生的“麟吐玉书”典故,在工具书《辞源》、《辞海》中均无此条目。  相似文献   

19.
瑶族传统体育是瑶族人民智慧的结晶.瑶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变迁,反映了瑶族社会经济、政治、文化、习俗等瑶族文化发展的变化规律.在过去的一段时期,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现代化、全球化、信息化浪潮的冲击下,导致了瑶族社会的变革,促进了瑶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嬗变.运用文献资法、逻辑分析法考察了瑶族传统体育的变迁,并对变迁的原因进行了探讨,试图展现其变迁的图景.  相似文献   

20.
中国武术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和独特的表现形式,具有哲理性、技击性、健身性、娱乐性等文化特征,它正以优秀的民族文化形式走向世界.从历史的角度看,技击是中华武术的本质特征,尽管进入近代以后,武术的技术体系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技击应该始终是武术发展的价值前提.可是在当今的竞技舞台上,不管是与技击貌合神离的套路运动,还是与戴上护具的散手运动,都给中国武术的可持续发展打上了一个问号,未来武术的发展一定要从基础教育抓起,树立终身武术意识,并且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散打与套路相结合,成为真正能打能练的功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