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叶澜教授说:“课堂教学蕴含着巨大的生命活力,只有师生的生命活力在课堂中得到有效的发挥,才能真正有助于学生的培养和教师的成长,课堂上才有真正的生活。”要“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这儿的生命我觉得应该是精神生命,也就是精神生活、师生感情。那现实的互动式课堂到底是怎样的一种状态呢?  相似文献   

2.
王翠蓉 《陕西教育》2006,(12):21-21
叶澜教授说过:“课堂教学蕴涵着巨大的生命活力,只有师生的生命活力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的发挥,才能真正有助于新人的培养和教师的成长,课堂上才有真正的生活。”对此,我在实践中,是这样尝试的:  相似文献   

3.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尊重生命,关注人的生命发展,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俨然已成为最被推崇的教育理念。华东师大叶澜教授曾指出:“课堂教学蕴涵着巨大的生命力,只有师生的生命活力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发挥,才能真正有助于新人的培养和教师的成长,课堂上才有真正的生活。”而语文又是培养“人”的一门学问,是每个人安身立命的根本,  相似文献   

4.
赵琴霞 《考试周刊》2013,(90):79-80
课堂教学蕴涵巨大的生命活力.只有师生的生命活力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的发挥,才能真正有助于学生的成长和教师的发展,课堂上有真正的生命活力。因此,“活力”课堂,增强教学中的生命意识是现代教学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5.
一位教育专家曾经说过:“课堂教学孕育着巨大的生命活力,只有师生们的生命活力在课堂上得到有效的发挥,才能真正的有助于学生们的培养和教师的成长。课堂上才有真正的生活。”  相似文献   

6.
周一贯 《山东教育》2005,(28):20-22
在新课程新理念的导引下,教师都在诗意地追寻充满生命活力的理想课堂。正如叶澜教授所指出:“课堂教学蕴含着巨大的生命活力,只有师生的生命活力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的发挥,才能真正有助于新人的培养和教师的成长,课堂上才有真正的生活。”然而,“课堂教学的生命活力”这一命题,虽如一炬之光,照亮了在课堂教学中正在徘徊迷惘、寻寻觅觅的多少夫子之心,但要完全理解它、驾驭它却并非易事,“众里寻她干百度”而并不就在“蓦然回首”处。  相似文献   

7.
“课堂教学蕴涵着巨大的生命力.只有师生的生命活力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的发挥.才能真正有助于学生的培养和教师的成长.课堂上才有真正的生活。”激活课堂。增加教学中的生命活力.探索教学是现代教学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8.
一位教育专家曾经说过:“课堂教学蕴涵着巨大的生命活力,只有师生的生命活力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的发挥,才能真正有助于学生的培养和教师的成长,课堂上才有真正的生活。”  相似文献   

9.
一位教育专家曾经说过:“课堂教学蕴涵着巨大的生命活力,只有师生的生命活力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的发挥,才能真正有助于学生的培养和教师的成长,课堂上才有真正的生活。”  相似文献   

10.
叶澜教授在她的《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一文中提出:课堂教学蕴含着巨大的生命活力,只有师生的生命活力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发挥,才能真正有助于新人的培养和教师的成长,课堂才有真正的生活。也就是说:“快乐课堂”其实就是师生双方共同焕发出生命活力的场所。新课标明确指出,品德与社会课要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础,改变过去偏重知识学习,忽略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教育教学观念,通过多种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11.
丘海英 《考试周刊》2012,(45):90-90
“课堂教学蕴涵着巨大的生命活力,只有师生们的生命活力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的发挥.才能真正有助于学生们的培养和教师的成长,课堂上才有真正的生活”。教育专家的话让我们深思,给我们以启迪,课堂教学是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和主要形式,而素质教育的核心内涵则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激活课堂,增强学生的生命意识,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是现代教学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12.
一位教育专家曾经说过:“课堂教学蕴涵着巨大的生命活力,只有师生们的生命活力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的发挥,才能真正有助于学生们的培养和教师的成长,课堂上才有真正的生活。”专家的话给人以启迪,课堂教学是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和主要形式,而素质教育的核心内涵则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因而,激活课堂,增加教学中的生命意识,探索教学是现代教学的当务之急。激活课堂的四项要求是:①导入含活式——带着兴趣,  相似文献   

13.
一位教育专家曾经说过:“课堂教学蕴含着巨大的生命活力,只有师生们的生命活力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发挥,才能真正有助于学生的培养和教师的成长,课堂上才有真正的生活.”专家的话给人以启迪,  相似文献   

14.
华东师范大学叶谰教授在上个世纪90年代提出新基础教育的三性:“未来性”、“生命性”、“社会性”,主张关注学生在教育生活中的生命质量,让课堂生活焕发生命活力,关注学生个体生命本身的生长生成。所以我们若把课堂当作师生生命交互的场域,教师把所要传授的知识和学生的生活经验结合起来,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我想课堂将不会出现死气沉沉或乱成一片的局面。下面就地理课堂为例谈些个人感受和经验。一、建立生命活跃的具有公平秩序的对话课堂师生生命的迸发主要是通过对话的途径来实现的,所以教师不能象过去那样单独主宰话语的霸权优势。一…  相似文献   

15.
“生命课堂”是在以人为本恩想指导下.以尊重学生生命成长为前提.通过师生之间有效的、充满生命活力的语言、情感和精神交流活动,充分唤醒生命意识.开发生命潜能.让每名学生都自由、充分、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得到全面发展的课堂教学.它是“知识课堂”的延伸和发展.是适应新课程改革要求的一种课堂模式。  相似文献   

16.
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展示生命活力的一个丰富而又复杂的过程。但是,许多数学课场面上“热热闹闹”,本质上却缺乏“生命活力”。那么,教师如何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转变教育观念,采取恰当的教学策略,使全体学生想学、会学、乐学,让数学课堂真正充满生命活力呢?  相似文献   

17.
陆莉萍 《上海教育》2009,(13):55-56
课堂是富有活力、师生共同构建的生命课堂。“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在“生命”型课堂中,教学要求我们尊重生命,敬畏生命,树立“人是教育的出发点”的观念和“教育的起点是人的生命”的思想,将课堂教学视为人的一次生命之旅,师生共建知识交往的场景与平台,让知识教学充满生命对话、交流的活力与魅力。  相似文献   

18.
课堂教学蕴含着巨大的生命活力叶澜先生曾说过:“课堂教学蕴含着巨大的生命活力,只有师生的生命活力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的发挥,才能真正有助于新人的培养和教师的成长,课堂上才有真正的生活。”课堂教学是师生学校生活的最基本的构成,课堂教学从生命的意义上来讲,首先是师生生命活力焕发、生命价值不断显现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我国著名教育学家叶澜教授说过:“课堂蕴含着巨大的生命儿,只有师生的生命力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发挥,才能真正有助于师生的成长,课堂上才有真正的活力。”可见,  相似文献   

20.
课堂教学是师生生命历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课堂上展示了其生命价值,学生在课堂上实现了知识与能力乃至生命的同步发展。教师应多维度地激活课堂教学要素。为课堂注入活力,使师生双方共享高质量的课堂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