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族传统文化”地方课程的开发对于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学校文化建设和学生身心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回族传统道德教育”地方课程开发的理论基础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教育理论和“新课程”改革及其地方课程开发理论。  相似文献   

2.
刘运喜 《文教资料》2006,(33):47-48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课程。改革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必须创新教学内容,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改变“教师热、学生冷”的现状,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3.
<正>教育剧本游戏作为我国教育实践语境下促进学生四个系统发展的新课程,既“看见”了学生的兴趣与经验,又“走向”了学生的生活与未来,体现了学生主体性及时代发展下文化与科技的新成果。为了应对全球竞合新趋势,我国义务教育发起了新一轮课程改革,呼唤“新课程”落地,探索新的教与学方式,以满足新趋势下学生思想信念、精神品质、知识结构、思维能力发展要求。然而,我们不得否认,目前仍旧存在“新瓶装旧酒”现象,课程改革大多是对传统课程和教学的“修补”或“翻新”,缺少运用先进教育理念和技术转变课程理念和范式的“新课程”。  相似文献   

4.
关于当前哲学课贯彻“教书育人”方针的思考与实践吴倬《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课是我国社会主义理工科学大学对学生进行系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的系列课程之一。它肩负着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的哲学世界观、方法论教育和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信念、科学人生...  相似文献   

5.
教育是一种精神性的服务,学生是这种特殊服务的对象,而教育服务于学生的产品就是“课程”,学校正是通过课程这一精神性产品服务于学生的。因此,真正的名校就应该名在“课程”上,努力形成独具学校特色的课程文化,确立课程文化的价值取向,铸造课程文化的主导力量;构建魅力多元的课堂文化,打造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品牌;建立多元立体的校本课程,充分张扬学生的个性特长。  相似文献   

6.
吕超 《教育导刊》2014,(10):48-50
广州市培正中学通过进一步挖掘和提升学校“善正”文化的精髓和核心价值,彰显学校“全人发展,多元教育”的育人特色,着力构建由“善正教育”、“科技教育”、“文艺教育”三个板块有机组成的“善正博韵”特色课程,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拓宽他们的成材道路。同时,深化学校的课程改革,推动学校成为特色学校乃至品牌学校。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理工科院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设置,曾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主要是从“老三门”(《中共党史》、《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向“新三门”(《中国革命史》、《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马克思主义原理》)过渡。不可否认,这种改革有其一定的合理性和积极意义。但从教学实践的结果和对大学生加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的要求看,“新三门”的课程设置有明显不尽如人意之处,尚有重新研究的必要。  相似文献   

8.
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创新,首先遇到的一个问题就是教育观念的更新问题。笔者认为,按照现代教育理念,只有尊重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人格、让其得到充分发展,才能体现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才能落实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 一、学生主体性内涵 主体性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有机组成部分。当前,主体性问题已成为当代哲学研究的热点,究其原因,主要是来自当代社会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和科技发展的新情况与新  相似文献   

9.
我国多元文化背景中的课程开发模式建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文化的国家,有着“多元一体”的文化背景,如何将各民族的文化精华有机融入学校课程中,以反映文化多元价值观点,使各民族文化得到应有的尊重和理解,培养学生形成从多元文化视角审视文化多元价值观点和跨文化适应能力,是新课程背景下课程开发的一个有待深入探讨的现实问题。自下而上的“草根”模式、双语教育模式、本土化建构模式、多元一体的课程开发模式是推进我国多元化背景中的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10.
陈建英 《文教资料》2010,(10):128-130
教育人类学将人类学知识应用于教育领域并指导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它分为哲学教育人类学和文化教育人类学两个流派。面对美国教育界多元文化与主流文化的几十年持续不断的“文化战争”,教育人类学从人性和文化的视角来审视美国的多元文化教育,并指出其优越性。  相似文献   

11.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教师专业化的发展。教师教育课程改革被提到议事日程。教育部制定的《教师教育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实践取向”的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理念,为高师院校的课程改革指明了方向。实践取向的教师教育课程其课程目标上应以培养学生的教育实践能力为宗旨;课程结构上要兼顾理论性与实践性;课程实施上要强调学生的体验与参与;课程评价上要方式多样、项目多元、关注结果又重视过程。  相似文献   

12.
苏延菊 《考试周刊》2023,(20):146-149
在我国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进程中,以多元文化为核心的小学音乐教育得到重视。教师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科学渗透多元文化,对强化学生的时代适应能力,增强音乐学习技能,培养艺术文化思想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教师在音乐课程教学中,科学利用多元文化的渗透过程,激发学生探索学习兴趣,尊重学生课程学习主体地位,使学生在适宜的年龄与思想发展过程中,提高综合性学习能力,为其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基于此,文章从多个方面阐述“以多元文化为核心的小学音乐教育”策略。  相似文献   

13.
课程改革是职业本科教育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文章从哲学基础、课程观、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方面深入剖析了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课程建设的重大理论问题。提出技术哲学是职业本科教育层次课程建设最坚实的哲学基础,培育我国职业本科教育实践导向多元能力整合的课程观,并体现智能化时代的特色,制订由单一目标转向多元目标整合的课程目标,彰显职业本科教育的差异性、层次性,调整体现知识体系、学习活动、经验形成辩证统一的课程内容,构建“多因素共建”的课程实施和多种评价方式结合的课程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4.
影响美国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发展的三次会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十世纪下半叶,美国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得到蓬勃发展。其中有三次会议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它们分别是耶鲁音乐教育研讨会、唐哥伍德会议、多元文化研讨会。耶鲁研讨会和唐哥伍德会议为建立审美的音乐教育哲学打下了基础,对六十年代后的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课程和教育内容的改革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九十年代的多元文化研讨会则打开了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新的局面,使音乐教育进入新的阶段,并反映了一种新的音乐教育哲学的倡导,即:实践音乐教育哲学。  相似文献   

15.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高考政治命题正积极引进“以能力立意、答案多元而不惟一”的开放性试题,其目的不言而喻是要引导中学政治教学注重培养学生思维的多向性和灵活性,推动创新教育向纵深发展。为此,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就如何保护学生学习哲学中提出的“异议”及保护“异议”作了一些尝试后给哲学教学带来的生机,谈一点自己的看法,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6.
新世纪,面临着国际社会的巨大竞争压力、自身复杂的民族问题、学生日益下滑的成绩以及社会环境的大改变等众多问题,加拿大对基础教育进行了改革,各省份颁布了众多权威性的法案保障改革的顺利进行,还成立了教育部长协会协调各省的教育思路,使改革朝着有利学生和社会的方向稳步进行。新世纪加拿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分权”和“统一”相结合,“统一”的趋势愈加明显;注重与社会的联系,增加科学课程和实用性课程;将信息技术与课程合理整合;同时体现出“多元文化”的特点。加拿大新世纪课程改革也存在一些问题,如课程内容混乱,缺乏省际交流;对教师的要求过高,改革操之过急,造成教师能力发展滞后;过分尊重学生的天性,不利于系统知识的传授等。加拿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经验与教训启示我们:在进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时应确立学生为中心的原则;应适当下放教育权利;要改革科学技术课程中的不合理之处;要建设一批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培养一批具有领导才能的教育管理人员;要增加教育经费投入,为课程改革提供财力支持等。  相似文献   

17.
课程改革的几个策略问题——以香港为案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全面阐述了社会转型期香港教育与课程改革所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文章基于国际视野对当前香港课程改革的四个策略问题展开系统探讨 ,这就是 :提高教师与学生的“教育反思”水平 ;校本课程发展及专业文化发展的确立 ;课程改革与文化 ;欧洲后现代文化思潮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课程改革与学校文化关系紧密。当前职业学校亟待重建“以学生为中心”的学校文化,并体现课程改革与学校文化的互促互动。基于这一理念,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应关注每一个学生、关注最需要帮助的学生以及帮助学生面向未来。推动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理念上,要突出提供公平的优质教育帮助每个学生成功;教学改革上,要着力破除造成学生学业失败的结构性因素;条件保障上,职业教育课程改革需要相关资源的因应与协同,从而实现以课程改革促进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学校文化与职业教育发展取向。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改应处理好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要搞好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程的教改,真正提高当代大学生的哲学素养,必须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科性质和学生的文化结构以及教育培养目标出发,正确处理几种关系,即以“史“带论,处理好哲学与历史、文学的关系;以“比”带论,处理好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流派的关系;以“人“带”论,处理好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人文性的关系;以“实”带论,处理哲学与中国当代现实的关系;以“新”带论,处理好哲学与批判性的关系。真正把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同具体的知识与技能结合起来,摆脱哲学教学的困境,达到形而上升华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公布以后,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体系将有不小的变化。其中将以前开设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改革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这样作为教学来讲,编写《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科书就是一个重要的任务。对于课程的改革,笔者表示热烈欢迎,因为这确实是时代发展的必然。同时笔者也有某些想法,以求教于同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