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郑板桥名燮,字克柔,板桥是他的号.若说起被时人称为“诗书画三绝”的郑板桥题写“难得糊涂”四个大字,还有如下一段神奇的故事. 郑板桥在山东任县令期间,一次游览莱州的云峰山时,本想观赏其山中郑文公碑,但因时辰已晚,便借宿于山中一茅屋中.茅屋主人是一位自称“糊涂老人”的儒雅老翁,屋中还陈列一方石质细腻、镂刻精良的桌子般大小的砚台.翌日晨,老翁请郑板桥题字,并声称要刻于砚背.  相似文献   

2.
清代书画家郑板桥题过的匾额最为脍炙人口的是,‘难得糊涂’与‘吃亏是福’这两匾。 据考证,‘难得糊涂’四个字是在山东莱州的云峰山写的。云峰山多碑刻,郑板桥曾专程到此观郑文公碑,并借宿于山间茅舍。屋主为一儒雅老翁,自命湖涂老人,出语不俗。他室中陈列了一方桌般大小的砚台,石质细腻,镂刻精良,令郑板桥大开眼界。老人请板桥题字以便刻于砚背。板桥认为老人必有来历,便题写了‘难得糊涂’四字,用了‘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方印。因砚台过大,尚有余地,板桥说老先生应写一段跋语,老人便提笔写下‘得美石难,得顽石尤更难。美于中,顽于外,于外,藏野人之庐,不入富贵之门也。’他用了一块方印,印上字是‘院  相似文献   

3.
郑板桥先生的著名横幅“难得糊涂”为世人推崇,然而要真正做到却不容易。这里讲的是我的一次成功的“糊涂”经历:上课了,我将课题《赵州桥》故意写成《赵洲桥》放在黑板正中。顷之,便有学生坐不住了,想给我指正。我却视而不见,继续按正常程序上课。其间,有几个学生想举手,我皆不给其机会。学生们见我不理不睬,也就算了。直到临下课,小结本课时,我才向学生提出:同学们还有什么疑问吗?顿时,举起的小手如林,恐怕都是奔《赵洲桥》来的吧?我请同学们查了字典,弄清为什么是《赵州桥》而不是《赵洲桥》。是啊,在平时,我如果刻意区分“州”与洲”,恐…  相似文献   

4.
有人说:好的校长要对学校的一切都了如指掌,遇事果断决策,像一个精明的管家婆。这话诚然不假。但我在工作中慢慢体会到,有时候,校长也要“糊涂”一点。我在工作中就常常表现得糊涂:工作很认真,也从不迟到的张老师今天早读没到,我赶紧通知年级组长找人顶替,并让门...  相似文献   

5.
郑板桥先生的著名横幅“难得糊涂”为世人推崇,然而要真正做到却不容易。  相似文献   

6.
时下.许多国人的厅堂上、书斋里、卧榻前,都挂着一幅郑板桥“难得糊涂”的拓片。究其主旨。无非是将生存的无奈和精神的沮丧,高标成一种修身养性、立命存身的豁达和自嘲,确也堪称为中国特色的一道风景。  相似文献   

7.
“难得糊涂”这一句,出自清代文人郑板桥。不知怎么,前几年这一句话颇为流行,满大街都是卖这句话的条幅。很多人喜欢这一句话,可是就是不知道能不能做到这一点了。  相似文献   

8.
清代书画家、文学家郑板桥题过几幅著名的匾额,其中最为脍炙人口的是“难得糊涂”这块匾额。据考,“难得糊涂”四个字是在山东莱州的云峰山写的。那一年郑板桥专程至此观郑文公碑,因盘桓至晚,不得已借宿于山间茅屋。屋主为一儒雅老翁,自命糊涂老人,出语不俗。他室中陈列一方桌般大小的砚台,石质细腻,镌刻精良,  相似文献   

9.
倪培森 《初中生》2007,(4):26-27
“难得糊涂”一词是由清朝文学家、书画家郑板桥(公元1693~1765年)首创的。郑板桥名燮,字克柔,号板桥,“扬州八怪”之一,因诗、书、画皆工,人称“三绝”。他于乾隆元年(公元1736年)高中进士后,因无后台背景,又不愿意拍马奉迎上司,在山东范县、潍县做了十几年知县后便辞官回家了,靠卖字画和教书为生。  相似文献   

10.
张凯 《教书育人》2006,(8):38-38
一次自习课上,正当同学们埋头写作业,我辅导一名学生解答问题时,突然,有位男同学高喊:“老师!”我抬头一看,是一位学习成绩很不错的男同学。他正举着手。我以为他有不会的题要问,便请他继续说下去,但是没想到他站起来却说出了我意想不到的事情:“老师,她总看我,使我全身不自在。”  相似文献   

11.
清代书画家、文学家郑板桥题过几幅著名的匾额,其中最为脍炙人口的是“难得糊涂”与“吃亏是福”这两块.  相似文献   

12.
责任编辑·刘淑文“难得糊涂”是清代书画家、文学家郑板桥题过的一幅著名的匾额。它代表的是一种处世哲学。作为一名教师,当遇到孩子们说谎时,与其声色俱厉、大发雷霆,不如学一回郑板桥,“糊涂”一次。在我的身边发生过这样一件事。一天,一个因未完成作业的学生放学后被留了下来。他来到办公室,对老师说:“我妈妈来接我,说奶奶身体不太好,要我和她一起去看望奶奶。”他刚说完,和他同来的一个学生便“揭发”了他:“老师,他妈妈根本没有来接他!”可这位老师并没有马上去追问调查,而是亲切地说:“知道孝敬长辈很好,如果能够按时完成作业,你会…  相似文献   

13.
“难得糊涂”是清代书画家、学家郑板桥题过的一幅名的匾额。它代表的是一种处世哲学。作为一名教师,当遇到孩子们说谎时,与其声色俱厉、大发雷霆,不如学一回郑板桥,“糊涂”一次。  相似文献   

14.
一次自习课上,正当同学们埋头写作业,我辅导一名学生解答问题时,突然,有位男同学高喊:“老师!”我抬头一看,是一位学习成绩很不错的男同学。他正举着手。我以为他有不会的题要问,便请他继续说下去,但是没想到他站起来却说出了我意想不到的事情:“老师,她总看我,使我全身不自在。”话音刚落,全班同学哄堂大笑;那位女生也是一名学习比较好的学生,她马上红了脸,小声否认了几句,便趴在桌子上不敢抬头。这时,有几位学生小声责备男生,有的同学则窃窃私语。男孩是一个自尊心很强的学生,女孩也是一个比较要强的孩子。如果事情处理不好,不但他们之间…  相似文献   

15.
1.激将 有些事给学生正面讲,他不听;记得有一次,学枝组织一次黑板报比赛活动.因我班的特殊性(没有后黑板),可以不参加。但我认为这是激发学生上进心的一次好机会.于是积极动员参加.但好说歹说,就是没人响应。这时我说:你们不参加,事实上说明什么.并不是我班教室的特殊.而是自认我班不行.根本办不出高质量的黑板报.参不参加都无所谓。这时有些同学情绪激动起来,  相似文献   

16.
正郑板桥的"难得糊涂"四字,写得妙趣横生,韵味无穷。这是他将真、草、隶、篆书融为一体而独创的一种奇特手法,有"乱石铺街、杂乱有章"之誉。据说,"难得糊涂"四个字的来历,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相传,有一年郑板桥到山东莱州云峰山观看郑公碑,晚间借宿于山下一老者家。老者自称是荒村野叟糊涂之人,郑板桥觉得其言谈举止高雅不凡,与他交谈得十分投契。老人家中有一块特大砚台,石质细腻、镂刻精美。郑  相似文献   

17.
清代名画家郑板桥有一方闲章,其中的“难得糊涂”四个字,历来为许多人所赏识。从人生哲学中的“难得糊涂”,到“糊涂教学”,这中间似乎没有必然的联系,但如果从辩证的角度看,教师从一些特定的条件、场合和问题出发,适当而有目的地运用“糊涂教学”,会收到预想不到的教学效果。现具体谈谈我的作法:  相似文献   

18.
清代著名画家郑板桥有一方闲章,其中的“难得糊涂”四个字,历来为许多人所赏识.从人生哲学中的“难得糊涂”,到“糊涂教学”,这中间似乎没有必然的联系,但如果从辩证的角度看,教师从一些特定的条件、场合和问题出发,适当而有目的地运用“糊涂教学”,会收到预想不到的教学效果.现具体谈谈我的作法:  相似文献   

19.
20.
张奠宙  赵小平 《数学教学》2010,(2):F0004-F0004
20世纪以来,希尔伯特的形式主义数学哲学深入人心,布尔巴基的结构主义观也流行起来.于是中小学的数学教育,也崇尚形式化,以定义一公理一推理一定理的形式化趋势为最高追求.定义越来越抽象、符号化、形式化,这当然是一种进步.但是凡事不能过分,在中小学数学教学中,有些时候也需要‘难得糊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