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社区矫正系统是由一系列罪犯矫正要素构成的一个开放式的罪犯矫正系统,它由矫正对象、矫正主体、矫正活动、矫正资源和矫正规范等五大基本要素组成。社区矫正的目标包括矫正价值、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三者的统一,提高预防再犯效果是社区矫正的核心目标。增强社区矫正系统内各要素的性能,优化社区矫正系统的结构,营造良好的社区矫正外部环境,是提高社区矫正系统整体功能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2.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及其同步配套的规范性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实施办法》的颁布,极大地推动了社区矫正工作的制度化,为社区矫正对象的分类矫正提供了规范指引。既往研究多关注基于犯罪类型的分类矫正和基于人身危险性的分类矫正,忽视了矫正对象的人口学特征,存在一定局限性。《循证社区矫正研究——基于人口异质性的分类矫正》一书,围绕社区矫正对象的人口异质性特点,通过循证研究方法,为分类矫正寻找最佳证据,并思考将最佳证据运用于社区矫正实践的最优路径,有助于分类矫正措施的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3.
社区服刑人员心理矫正理论与实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区心理矫正是社区矫正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社区服刑人员的心理矫正工作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明确社区心理矫正的适用对象,确定社区心理矫正的主要内容,是开展社区心理矫正的前提,社区心理矫正的技术和方法是进行这项工作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首次将社区矫正纳入刑法条文中,标志着我国社区矫正在法律层面上得以确立。但目前,我国社区矫正在实践中还存在强制约束力不够,检察监督的方式、手段缺乏,适用率低,检察机关对社区矫正机构的监管存在漏洞等问题。借鉴国外社区矫正制度及其监督模式,我国检察机关应不断强化对社区矫正的法律监督:建立社区矫正风险评估机制;强化对服刑人员及社区矫正机构的监督;加强对人民法院适用社区矫正的监督。  相似文献   

5.
社区矫正是一项系统性工程,而其中个性化教育则是顺利开展社区矫正的重要内容。对社区矫正对象进行个性化教育可以提高社区矫正工作的质量和效果,降低社区矫正对象重新犯罪率,实现社区矫正工作的科学化和社会化。上海市于2005年率先开展社区矫正个性化教育工作,在分类矫正、心理矫正和风险评估基础上,上海市对具有较高重新违法犯罪风险的社区矫正对象开展个性化教育。目前社区矫正个性化教育工作已取得初步成效,但在目标设定、规范标准、工作方法、配套设施以及矫正工作者业务水平等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仍然有待完善。为此,需要对个性化教育进行深入论证,增强社区矫正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和科学性,进而为实践部门提供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6.
社区矫正的旨趣是通过对矫正对象进行矫正教育从而使其顺利复归社会,不再危害社会。而现有的矫正教育难以促使社区矫正旨趣充分发挥,从而有必要引入生命教育。在社区矫正工作中对矫正对象进行生命教育应当遵循分类教育与个性化教育相结合与尊重和保障矫正对象人权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7.
分析我国青少年犯罪的特点及原因,比较研究国外青少年犯罪社区矫正制度。结合我国国情,提出发展社区矫正制度应建立健全青少年重刑犯社区矫正制度、选择适合犯罪青少年特点的社区矫正项目、强化社区矫正监督、杜绝社区矫正腐败等建议。  相似文献   

8.
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自2011年12月开展社区矫正工作以来,在结合本辖区民族成分、社会管理及服刑人员特点的基础上,取得了一定成绩。为更好地开展社区矫正工作,应将社区矫正工作纳入新疆维稳大局统筹安排;加强司法所规范化建设,垂管进程宜快不宜慢;尽快制定《社区矫正法》;明确社区矫正工作的执法主体;加强社区矫正队伍建设,培养讲政治、懂业务的合格人才;建立社区矫正专项经费机制,保证社区矫正工作落实到位;建立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切实做到矫正工作的无缝对接;建立类型化矫正制度,完善针对性矫正措施。  相似文献   

9.
社区矫正制度主体是整个社区矫正工作的核心,明确社区矫正制度的主体将决定社区矫正工作的实效.《社区矫正实施办法》虽然对社区矫正制度的主体做了相关规定,但结合我国现实情况,社区矫正仍然存在着执行主体不明确、被执行主体不全面、社会力量参与度低等问题.通过完善立法,明确司法行政机关为社区矫正的执行机构,合理组建“1+1+X”矫正小组模式,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真正实现“在社区内矫正”罪犯.  相似文献   

10.
我国关于如何管理艾滋病社区矫正对象的立法还是空白,对该类人员的区别管理制度缺失,社区矫正监管主体的自身条件限制和社区矫正的外部机制的反向制约导致社区矫正机构对艾滋病社区矫正对象管理时力不从心。因此,国家有必要加快推进《社区矫正法》的颁布,加大对基层司法机构的财政投入和人员配备,完善特殊社区矫正人员管理制度,建设立体化的安全预防网络系统,从而实现社会矫正的真正价值。  相似文献   

11.
废除劳动教养制度后,随着社会服刑人员的增加,社区矫正的规模越来越大,任务也变得越繁重。但社区矫正毕竟是舶来品,在我国起步晚、发展水平低、队伍建设不完善,目前形成的矫正主体角色体系比较混乱。角色定位不准确势必影响矫正主体在社区矫正活动中所起的作用,因此有必要对矫正活动主体进行准确定位,建立起一支专业化、高素质、职业化的社区矫正队伍,从而更好地探寻社区矫正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2.
社区矫正工作者的矫正理念包括工作理念、价值理念和专业理念三个层面.社区矫正工作者在对矫正对象的执行刑罚、监督管理、矫正教育、危机干预、社会救助等活动中,必须在不同的工作层面上,树立不同的矫正理念.价值理念是社区矫正工作者基于客观的社区矫正现实而提出的一种价值判断,包括社会本住的价值理念、文化本位的价值理念、以个人为本位的价值理念、经济本位的价值理念、刑罚本位的价值理念等等.社区矫正工作者的专业理念是指社区矫正工作者在实施具体社区矫正工作中,应该遵循的基本规范、行为准则和工作原则.  相似文献   

13.
《宜宾学院学报》2016,(1):63-69
关于社区矫正,现有研究主要集中于城市社区,且缺乏实证研究。我国农村地区社区矫正模式不能照搬城市社区矫正模式,通过对绵阳市、宜宾市基层司法所的实证调研发现,四川省农村社区矫正存在矫正项目单一、矫正队伍不足、政府购买服务不足和收监执行难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分类分段跟踪式的社区矫正模式,期许解决四川省农村地区社区矫正面临的现实困境。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系统论的角度,结合笔者的教育教学实践,着重论述了课堂教学中反馈与矫正的原则和艺术。指出在课堂教学中反馈矫正应遵循的四个原则,即:1.适时反馈,及时矫正;2.真实反馈,准确矫正;3.主动反馈,自觉矫正;4.经常反馈,反复矫正。同时对反馈与矫正的艺术也提出了独到的观点,认为要从“目光和手势、提问和练习、讨论和评价、渗透和激励”等方面注意反馈与矫正的方式和技巧,从而充分发挥反馈与矫正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教学反馈的目的是为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以便做到有的放矢地进行矫正.初中数学教学的反馈与矫正应该做到适时反馈,及时矫正;真实反馈,准确矫正;主动反馈,自觉矫正.  相似文献   

16.
我国社区矫正制度已试行9年,但社区矫正适用规模没有明显扩大,社区矫正的优势未充分体现,有观念上的障碍、立法和制度上的制约和行刑社会化基础薄弱等原因。理性看待社区矫正的安全性是推进我国社区矫正发展的认识前提。扩大我国社区矫正适用规模的路径在于,确立和贯彻监禁矫正必要性原则,完善现行刑法有关社区矫正适用的规定。外延式的发展模式是当前我国社区矫正制度发展的主要模式,但应遵循渐进式的发展步骤。  相似文献   

17.
社区矫正作为一种矫正模式,已经引发我国理论界和实务界的高度重视。社区矫正能够克服传统矫正即监禁刑的诸多弊端,最大限度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有利于提高犯人的教育改造质量,预防犯罪,维护社会稳定。人民法院作为社区矫正制度中的一个重要部门,应加大适应社区矫正刑的措施,充分发挥其潜在的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18.
海南省青少年犯罪社区心理矫正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区心理矫正是社区矫正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青少年罪犯由于思想、性格和行为模式尚未定型,可塑性强,矫正的可能性更为显著。文章以青少年社区心理矫正的缘起和海南省青少年犯罪状况为背景,分析了海南省青少年犯罪的心理特征,总结了海南省社区矫正试点地区对青少年罪犯实施社区心理矫正的途径,并对青少年犯罪社区心理矫正工作的完善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9.
社区矫正制度是现代各国刑罚发展的新趋势,我国也正式将社区矫正写入刑法.文章首先阐述了社区矫正的含义及理论基础,然后对我国社区矫正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通过对国外社区矫正法律实践的比较分析,最后就如何完善我国的社区矫正制度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20.
本文结合我国社区矫正面临的问题,以湖北省荆门市东宝区社区矫正为视角,从宏观上探求社区矫正发展的未来前景.同时,通过对东宝区社区矫正的考察,从微观上深层次地了解社区矫正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针对性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