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试从宪政的含义入手,分别就宪法的指导思想、限权思想、审查制度和宪政文化四个方面 论述我国的宪政目前还处于初级阶段的事实。然后从限权思想入手,从宪法的权威、司法权和公民的宪法权 利三个方面谈如何完善我国的宪政。  相似文献   

2.
美国宪政体制探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宪政是人类历史上的重要制度创新,是美国获得长治久安、国力突飞猛进的制度保障。影响美国宪政体制的因素主要有来自英国的普通法传统、殖民地自身的政治经验以及源自欧洲的启蒙思想。在创建新体制的过程中,美国既有对传统的继承,也有对新思想的吸纳,更有对自身经验的总结。  相似文献   

3.
舶自西方的宪政,在中国的不同历史时期其内涵各有不同。究其根源,是历史语境与价值观博弈的结果。深挖中国历史上宪政内涵的嬗变之因,才能深刻解读今天宪政实践的实质、路径、问题的解决,也才能为中国未来宪政的发展增添理论与实践价值;中国当下政制,是中国近代以来宪政运行最富时代特色、中国特色,最富理性的政治实践,它从宪法、宪政制度、路径选择、逻辑起点与焦点问题等多方入手,是渐进的、理论与实践互动的宪政运行模式。  相似文献   

4.
宪政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上具有悠久的思想渊源.在本原意义上,宪政被认为追求两种核心价值的法律正义:一是确保公民的基本权利和政治自由,二是限制社会公共权力.作为一种捍卫个人自由的政治学说,宪政以宪法为基础,有限政府、分权制衡和法治是其基本的制度安排.自由主义宪政在制度安排上试图贯彻各种美好的理念,但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却面临诸多困境,如私有财产权与代议制民主的冲突,个人权利与公民权利的冲突,民主与效率的冲突.宪政在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自由与权威、权利与权力之间的关系上由两难导致困境.并最终背离自由主义宪政的初衷,最大的原因在于传统自由主义赖以建立的功利主义伦理基础.西方自由主义宪政要想摆脱困境,必须建立在与之相适应的道德哲学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5.
阿克顿曾经说过"权力会产生腐败,绝对的权力绝对会产生腐败".回顾西方社会绵延数千年的发展历程,为了从根本上保障人民能够真正享受平等与自由等基本权利,诸多宪政思想家就如何有效约束政府权力肆意扩大的问题进行了长时间的探讨,并在实践上进行了大胆的尝试,为日后有限政府理论的形成与完善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本文拟通过简要分析西方社会中有限政府理论的形成因素,旨在为我国目前正在进行的政府机构改革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中国的宪政选择是伴随现代化追求成长起来的,经过近100年的宪政启蒙和探索,共产党人将中国国情同宪政相结合,领导人民经过长期艰苦的斗争,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宪政。随着市场经济在中国确立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深入展开,保障人权和建立有限政府也就成为政治现代化的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7.
从理论和体制上看,我国宪政体制中政府与公民的关系是明确的,符合现代宪法精神,但在实践中,政府与公民的关系在客观上还存在一些问题.进一步理清我国宪政体制下政府与公民的关系,并就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对于推进我国的依法治国进程,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新公共行政通过契约外包、民营化和市场竞争机制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对政府规模和行政成本的压缩,促进了行政效能的提高.基于这一现象,人们普遍将新公共行政的变革与有限政府理念等同起来.实际上新公共行政不仅实现了对官僚行政方式的彻底变革,而且实现了对有限政府理念的超越,因为新公共行政在压缩政府规模和行政成本的同时,不断促使政府与市场融合,不断推进政府权力扩张,同时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9.
中国是一个社会资本传统厚重的国家,要实现现代化的宪政文明逃不开这种特定的历史背景环境。有些社会资本可以促进现代宪政文明建设,有些却不可以,甚至会阻碍它,因此对社会资本传统既要继承,更要超越。以自由主义为思路的宪政设计路向不符合中国的社会资本形态,中国的宪政之路在于社会主义民主宪政,这种宪政的建设方案允许精英民主甚至威权成分的残留,当然这是一种过程性质的。中国民主宪政函数中的民主将从中国的“重民”和人们之间的互惠、信任、自治传统中生发。  相似文献   

10.
建设宪政国家是中国未来发展趋势之一,公民的主体性对于宪政国家的建设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但是受传统政治、文化因素的影响,公民的主体意识不强已经成为我国宪政建设的障碍。本文试图从公民主体性角度,来探讨加强公民的主体意识对宪政建设的重要意义,以期对我国的宪政社会建设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1.
新民主主义宪政思想源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宪政的论述,是对革命实践经验积累和理论探索的凝结和升华,是对孙中山新三民主义的提升和超越,具有丰富的内涵。新民主主义宪政思想蕴含社会主义宪政的“基因”,社会主义宪政是对新民主主义宪政思想的完善和提升。  相似文献   

12.
拥有一部完备的宪法,并不意味着必然会实现宪政。宪法效力的阙如,是没有宪政的表征,同时也是宪政发展的障碍。中国宪政之所以难以实现的原因,主要包括文化背景和制度因素两个方面。促成文化观念上的转变和进行制度层面的构建,实现宪法司法化,使宪法走下神坛,是实现宪政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3.
从动力来源的角度来说,宪政现代化可以划分为内源型、外发型和混合型三种模式。我国的宪政现代化在不同阶段上呈现出不同的模式,虽然中国宪政现代化的进程开始于清末,但纯粹的外力冲击只会产生“纸上宪法”,不可能产生宪政,因而五四宪法是中国宪政现代化的真正起点,内源和外发的混合将促进我国宪政现代化的实现。  相似文献   

14.
征税权是将私有财产变为国家财产的一种公权力。无论对公民还是对国家来说,征税权均是一种至关重要的权力,因而必须从宪法的高度来约束。我国的宪政转型及法治建设有赖于征税权的立宪。  相似文献   

15.
政府能力和政府权力的新理解--一种产品分析的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主张从产品的角度对政府能力和政府权力进行分析.认为政府能力是政府在生产公共交易产品的全过程中所体现出的一种产品能力,政府权力则是政府在生产过程中面对竞争者和权力客体所具有的一种强制力.并且分析了政府能力和政府权力之间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6.
新中国的宪政史表明了这样一个客观事实:当思想解放,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时期,法学也能得到繁荣发展;而法学得到繁荣发展的时期,也就是中国社会经济建设繁荣发展的时期,人民能安居乐业的时期,综合国力不断强盛的时期。中共中央提出的要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对推动我国的宪政建设朝着更加民主完善的方向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本从构建诚信政府的必要性出发,提出了建立诚信政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而提出构建诚信政府的对策:保持政府政策的连续性,树立责任政府的观念;扩大政务公开的渠道,提高政府政策的透明度;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效率,建立高效、务实、廉洁的政府;政府官员带头讲信用;建立相应的法律机制。  相似文献   

18.
公共权力的西西里化将带给人民巨大的危害,实施宪政是防止这种西西里化的必由之路,通过确保人民决断权,有效实行分权与制约,严格贯彻正当程序原则这些途径,可以有效防止公共权力的西西里化。  相似文献   

19.
新农村建设中政府行为的逻辑与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准确把握当前我国农村社会的主要矛盾是新农村建设中政府行为的逻辑前提,保障农村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给是新农村建设中政府行为的逻辑始点,“政绩”最大化是新农村建设中政府行为的动力逻辑。激励不兼容和“委托—代理问题”的存在导致了新农村建设中政府行为的偏差。由此,构建上下兼容的内部激励机制和刚性的外部体制保障是确保新农村建设中政府行为沿着正确路径推进的必要保障。  相似文献   

20.
在清末众多宣扬宪政的刊物中,《中国新报》以宣扬君主立宪、建立责任政府,特别是开国会号召天下,颇具特色。在传播民主宪政思想,启迪民智方面,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