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看过“三国演义”的人不会不知道“关云长刮骨疗伤”的故事,名医华佗也随之走进千家万户,他的神奇业绩流传民间,他的名字成了中医药卓越成就的象征。  相似文献   

2.
西汉外戚与西汉政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西汉的历史上,从汉高祖到汉武帝是外戚发展的前期,昭宣二帝时期是外戚发展的中期,元成哀平四帝时期是外戚发展的后期。前中期外戚造成了汉初经济发展与昭宣中兴,而后期外戚则最终造成了西汉的灭亡。外戚与外戚之间的斗争同样影响政治。外戚政治是专制政体的必然产物,要想消灭外戚专权,只有铲除专制政体。  相似文献   

3.
名医     
魏文王问名医扁鹊说:“你们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到底哪一位最好呢?”扁鹊答:“长兄最好,中兄次之,我最差。”文王再问:“那么为什么你最出名呢?”扁鹊答:“长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发作之前。由于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铲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去;中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初起时。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轻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气只及于本乡里。而我是治病于病情严重之时。  相似文献   

4.
名医     
仲利民 《师道》2003,(5):50
在我多年的求学生涯中,给我印象最深的当数范老师。范老师原来是学医的,分在一个大城市的医院中,他医术精湛,在当地颇有名气。但是他为了追求心中的恋人林老师,毅然放弃了条件优厚的大都市,追随林老师来到我们这个小城。范老师话语风趣,知识渊博,不像别的老师照本宣科。他常常是把教案放在一边,好像是和学生闲聊,东拉西扯,但他总是把闲聊的话题集中在要讲的课题中,把学生的兴趣吊得高高的,常常是在我们聚精会神听他讲完故事后,一句话就能把我们引上正题,而我们也就理解了他要讲的东西。但这些都不是让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地方,…  相似文献   

5.
名医     
有一段时间我立志要做医生,而且很快觉得自己是一个医生了。这事起因比较复杂,虽然能找到具体的缘由,但说实话,我觉得自己天生就该是医生。一个人要做什么,一般都因受了别人的影响。我生病的时候妈妈就带我去看病,最常去的当然是园艺场门诊部。可是有时候怎么也治不好,比如咳个不停、皮肤上生了发痒的红疙瘩等等,妈妈就会领我过河,去河西一个大村子里找一位名医。名医的名字很怪,不像人名,叫“由由夺”。大家都这样叫,也  相似文献   

6.
名医     
《中学生阅读》2008,(1):133
几年前,我患了一场大病,辗转求治于全国各大医院,接触了不少知名医生,其中两位以不同的方式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7.
名医     
  相似文献   

8.
名医     
有一段时间我立志要做医生,而且很快觉得自己是一个医生了.这事起因比较复杂,虽然能找到具体的缘由,但说实话,我觉得自己天生就该是医生. 一个人要做什么,一般都因受了别人的影响.我生病的时候妈妈就带我去看病,最常去的当然是园艺场门诊部.可是有时候怎么也治不好,比如咳个不停、皮肤上生了发痒的红疙瘩等等,妈妈就会领我过河,去河西一个大村子里找一位名医.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数千年的历史进程中,在浩如烟海的史籍文献里,记载了无数为后人讴歌和怀念的人物。有的因功盖当世而流芳千古;有的因顺应历史潮流而传之后世。冯嫽——这个两千多年前出使乌孙国的侍女,就是一个顺应历史潮  相似文献   

10.
为弘扬黄冈历代名医以医济世、精勤不倦、广施仁术的崇高精神,以黄冈五大名医为代表,分析其名医辈出的原因,探求其成才与成功的规律。他们胸怀弘志,面对生民疾苦,敢于承担,以救死扶伤为已任,博览群书,精研医技,历尽坎坷而不气馁,救人于水火,不计恩怨,德高技精,堪为楷模。其大医之精诚,对当代职业者的素质培养,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西汉初期的半两钱——荚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荚钱是西汉初年统治集团所实行的一项重要经济措施。轻型化的小钱在商品交换水平及购买力低下的时期表现出极大的优越性,起到了繁荣经济、便利商品流通、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2.
贾谊(前200—前168年)洛阳人,世称贾长沙、贾太傅,西汉政论家、文学家。18岁时以能诵诗属文闻名郡中,20余岁被汉文帝召为博士,不久提拔为太中大夫。他向文帝提出许多政治建议,深受器重。后遭大臣周勃、灌婴等排挤,贬为长沙王太傅。被召回后,任梁怀王太傅。不料怀王坠马死,贾谊十分悲伤,郁郁不乐,不久去世。年仅33岁。贾谊在政治上主张削弱诸候势力,加强中央集权,重视农业,积蓄粮食,限制豪强商贾,抵  相似文献   

13.
在刘邦等人建立汉王朝的过程中,文人的地位有着戏剧性的变化。《汉书·郦食其传》载沛公麾下骑士之言,说“沛公不喜儒,诸客冠儒冠来者,沛公辄解其冠,溺其中,与人言,常大骂,未可以儒生说”,果然,郦食其谒见沛公时,“沛公方踞床令两女子洗,而见食其。”同书《陆贾传》又载,“贾时时前说称《诗》、《书》,高帝骂之曰:‘乃公居马上得之,安事《诗》、《书》?’”文人的尊严在统治者的戏弄谩骂声中扫地以尽,如此下去,自然不利于文学发展。但是,正如陆贾所言,刘邦“马上得  相似文献   

14.
林之有政 ,实缘课税 ,政税相联 ,西汉统治者较前各朝更加重视林政。西汉政府重视林政之原因 ,除却汉初经济残破和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外 ,西汉时期既定的自然资源情况和当时能够对国家政策产生影响的思想家、学者、官僚、商人的积极推动 ,也是一大原因。西汉林政主要包括森林职官和森林政策两个方面。其特点有二 :一是森林权属具有国有和私有两重性 ;二是农林结合 ,手工业和林垦并重 ,表现为多样化的开发和种植。西汉林政促进了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 ,但同时也造成了自然资源的巨大耗费和较频繁的自然灾害 ,进而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在西安南郊岳家寨村西北的乐游原上发现了国内第8座大型西汉壁画墓.这座西汉晚期的墓葬,墓室的四壁和券顶遍布了由红、蓝、黑等颜料绘制的壁画,总面积达30多平方米.这也是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地区发现的第6座西汉壁画墓.为保护这座罕见壁画墓,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正积极采取措施,准备对整座墓葬实施"大搬迁".  相似文献   

16.
汉乐府到汉武帝时职能扩大,除掌宗庙祭礼外,还增加了采诗以观民风、制定历法等内容。乐府采诗其途径多样,其中,与经学博士“循行天下”,鉴观风俗相关。采入乐府的民歌经统治的改造,继承着《诗经》的政教传统。  相似文献   

17.
西汉时期,在各种原因的作用下,经学由原来研究儒家经典的学问演变成了国家官定的意识形态。作为一种官方意识形态,经学的兴盛对西汉时期的士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它改变了当时作家队伍的构成,既造成了他们精神气格的萎缩和思维的封闭,也培养了他们对政治的热情和关注、干预意识。这给此时的散文创作带来了两方面的影响:一是其时散文言事说理皆大量援引经义,形成了典雅醇厚之风和摹拟因袭之气。另一方面,也使散文创作表现出较强的现实性和批判精神。  相似文献   

18.
“太尉”一职,在西汉时期,经历了一个复杂的演变过程。其职能、称谓等在西汉曲折起伏的变化,从一个侧面揭示了西汉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面貌,并反映了在统治环境的变化下,君权与相权之间矛盾统一的微妙关系。文章对“太尉”在西汉的发展流变试做一个梳理,根据现有材料就此略呈疏浅之见。  相似文献   

19.
西汉给事中考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西汉时期任给事中一职诸吏进行了详尽考察。分析认为,昭宣以后给事中一职的授予情况较为复杂,在对象上远远超出了成规。同时,在职权上,给事中的权限也超出了顾问应对、讨论政事的范围。  相似文献   

20.
西汉诏狱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代有所谓“诏狱”,其名屡见于《汉书》纪传,如《文帝纪》载:前四年,“绛侯周勃有罪,逮诣廷尉诏狱”。这是诏狱之名始见于《汉书》者。又如《杜周传》载:武帝时,“(杜)周为廷尉,诏狱亦益多矣”,“廷尉及中都官诏狱逮至六、七万人,吏所增加十有余万”。这是说武帝时诏狱及其涉及的人和事,更多更广。其后各帝在位期间也都有关于诏狱的记载。诏狱之名经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