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当前,新闻界普遍关注如何增强新闻宣传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因为它们直接影响到新闻宣传的效果. 从大众传播学的角度看,新闻宣传一般有三种模式:第一种以媒体为中心,强调媒体的主体地位和传播的单向性,即从媒体向受众的直线性单向传播.第二种以受众为中心,强调宣传效果的决定性.  相似文献   

2.
现实条件下,党委机关报如何进一步深化新闻改革?总的指导思想是,以党的十五大精神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顺应和服务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维护党报新闻宣传的权威性和指导性,加强党报新闻宣传的灵活性、适应性、创造性,加快“以传者为中心”向“以受者为中心”的转变,尽快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满足受众要求的党报新闻传播模式。 这里提出加快“以传者为中心”向“以受者为中心”的转变,出于一种矫枉必须过正的考虑。在“以传者为中心”的传统传播模式下,传者即办报人是较少考虑受者即读者需要的,更多考虑的是宣传价值,往往以教育  相似文献   

3.
坚持以人为本是我们党的执政理念。新闻媒体作为党的“喉舌”,坚持受众本位理应成为媒体宣传的必备理念。在社会环境和社会结构多样化、人们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多样化、媒体宣传形式多样化、信息传播渠道多样化的形势下,如何坚持受众为本,最大限度地满足受众的阅读视听需求,既是新闻宣传落实“三贴近”的题中之义,又是事关媒体生存和发展的重大课题。问题与挑战:新闻宣传“同质化”竞争日趋激烈,新媒体发展势不可挡,受众选择余地空前广阔,迫切需要媒体把受众摆到“为本”的位置现在,媒体间争资源、争市场、争受众的竞争日趋激烈。不仅如此,…  相似文献   

4.
李薇 《新闻记者》2006,(3):35-36
伴随着日益激烈的媒体竞争。我国的受众研究正体现出从传者为中心向以受众为中心的转变趋势,以“受众为中心”传播观念的也被媒体大力倡导。但在具体的传播实践中,受众所真正享有的中心地位却有待质疑。由于业界把“受众参与式”节目作为体现“受众为中心”传播观念的主要方式,故笔者从“受众参与式”节目人手,对受众在节目中享有的实际地位进行解析。  相似文献   

5.
“受众中心”论的演进
  时下,技术与观念的双重革新正解构与重塑着大众传媒,新闻传播载体与模式变化惊人,“自媒体生产和社交化传播改变着新闻的内涵和外延”。①大众传播活动中关于“谁”是中心的问题一直备受关注,经历了从“传者中心”到“受众中心”的演变;这主要是基于信息资源状况和传播效果的实际变化而形成的。受众从百发百中的“靶子”到变得“顽固”,最终由于大众传播的累积性、普遍性、类似性被影响和改变。上世纪60年代开始,将受众作为主体的研究层出不穷,“受众中心”论得到推崇,尤其是“使用与满足”理论将受众满足程度当做测量传播效果的重要标准,即使有“沉默的螺旋”存在,受众在舆论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也显而易见。  相似文献   

6.
最近,中央领导同志提出新闻宣传工作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这是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新闻工作的必然要求,是新闻报道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和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的根本实现途径,是加强和改进新闻工作的突破口,是新闻宣传必须长期坚持的工作原则。新闻宣传要“三贴近”,最根本的是要坚持全心全意为受众服务。首先,受众是新闻传媒的服务对象和工作对象,是传播活动中信息流动的第一目的地,是传播机构和传播者的追求目标,一切传播活动的效益,都必须在受众身上得以实现,得到检验。离开了作为服务对象的受众,新闻宣传就失去了赖…  相似文献   

7.
孟彦 《军事记者》2004,(5):26-27
坚持以人为本是我们党崭新的执政理念。新闻媒体作为党的“喉舌”,坚持受众本位理应成为媒体宣传的崭新理念。在社会环境和社会结构多样化、人们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多样化、媒体宣传形式多样化、信息传播渠道多样化的形势下。如何坚持受众为本,最大限度地满足受众的阅读视听需求,既是新闻宣传落实“三贴近”的题中之义,又是事关媒体生存和发展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8.
1.对当前广播界电话参与的实际情况和优势进行了考察分析,认为直播加电话参与把广播办成了扩大了的人际传播,发挥了广播的最大优势,其功成的基本要素是为受众提供了情感满足。 2.回顾了大众传播学从“以传者为中心”到“以受众为中心”的发展历程及其社会根据,介绍了“以传者为中心”的三个理论模式,考察了中国受众在传播内容面前由被动接受到自主选择的历史沿进过程。 3.分析了1986年底开始的珠江经济广播电台的改革和目前广播界大规模的电话参与,认为它们体现出中国广播界乃至新闻界改革的大众传播学道路——从“以传者为中心”向“以受众为中心”的转变道路,这是中国新闻改革的最大成果,是一条在现实条件下稳妥可靠的改革道路。本文最后就“以受众为中心”的理论与党性原则的关系问题,“以受众为中心”与媒体文化发展战略问题,新形势下节目主持人的发展方向问题,进行了简要的讨论。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新闻宣传一直是主流媒体肩负的一项重要职责,然而在新的形势下,从事新闻宣传的报道者又不得不面对这样一种挑战,即尽管宣传的力度在不断的加强,但宣传的效果却不尽如人意。事实表明,大众传播的环境已经发生了变化,宣传报道要摆脱困境,增强宣传效果,就必须符合传播规律,和受众的喜闻乐见结合起来。从今年3月21日起,中央主要新闻媒体纷纷推出了以“落实科学发展观”为主题的一系列宣传报道。作为广  相似文献   

10.
随着融媒体时代到来,受众对新闻传播需求日益多元化,受众需求地位越来越凸显。伴随着改革强军大幕的拉开,军事新闻宣传要在融媒体时代紧紧抓住受众眼球,提升军事新闻热度,展示强军成果,就要改变传统军事新闻叙事模式,以主题隐喻化、选材典型化、故事人物情节化、情节细节化、细节动词化为主要模式,为受众讲述一个生动的部队故事,在讲述者和受众之间产生情感共鸣,使部队宣传收到事半功倍效果。  相似文献   

11.
张文倩 《青年记者》2016,(30):34-35
“娱乐产品”作为国家形象营销的新载体 互联网时代,受众接收信息的主动性增强,传者应采取以认知主体为中心的服务式传播和对话式传播,由“传者中心”向“受众中心”转变.从“宣传”到“营销”,正是互联网时代的新型阅听模式和传受关系对传播者提出的要求. 就国家形象的传播而言,从“宣传”到“营销”实质是将传播行为从政府体系向市场体系转移.从营销的角度来看,国家形象的传播是将国家形象作为一种特殊信息进行输出,对于受众来说是一次以时间、情感和意识为货币的信息消费行为.  相似文献   

12.
薛雨桐 《今传媒》2024,(3):26-29
融媒体时代下,媒体体制机制、传播渠道、传播方式及内容不断变革,教育新闻宣传在策划阶段下好“先手棋”对优化传播效果十分关键。本文通过对融媒体时代背景下教育新闻宣传的环境特点、工作特点进行分析,从内容策划、传播策划、渠道策划三个方面探析强化教育宣传策划、助力教育声音破圈传播的有效路径,旨在为教育新闻宣传工作者提供宣传策划参考。  相似文献   

13.
互动,即对象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它所强调的是平等性与双向性。“大众传播的整个过程实际上是一种以受众需求为基点的双向互动”。如今,互动已经越来越成为电视这个大众传播主流工具的必备元素.并且引发了一系列变化。“在文化消费时代,大众正在从被动走向主动”。在这样一种传播背景下,传者和受者之间的互动要求更加突出。过去单纯由媒体向受众传播信息的模式受到空前挑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在融媒体环境下广播新闻宣传的效果和影响力如何提升,着重分析“时度效”问题。【方法】通过使用文献资料法,深入研究在融媒体环境下广播新闻宣传的“时度效”问题。【结果】研究发现,在融媒体环境下,广播新闻宣传在“时度效”三个方面展现出显著的能力,但同时也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在时的方面,需要更加精准地抓住时机,快速作出反应,并及时传播相关信息。在度的方面,需要恰到好处地掌握宣传的程度,避免过度宣传和虚假宣传的情况发生。在效果方面,应更加注重传播的效果和影响力,不断追求更好的宣传效果。【结论】在融媒体环境下,广播新闻宣传需要更加注重“时度效”的把握,以不断提升传播效力和影响力。另外,也需要积极探索新的传播途径和方法,以应对融合媒体时代的发展需求。  相似文献   

15.
李燕 《新闻战线》2022,(10):81-8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推进党的创新理论,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宣传普及尤为重要。融媒体短视频作为“互联网+”时代产生的视觉文化产物,以影像传播为中心,强调感性体验。借助短视频传播新思想,以“沉浸式”视角拉近与受众的距离,更能激发受众内在情感,让党的理论传播与现阶段新媒体表达方式相契合,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大众化。  相似文献   

16.
公共外交的核心载体就是国际传播.传播决定了国家的影响力,现代媒体的介入促成了内政外交一体化;现代媒体成为国内公众参与外交的“新闻广场”;国际传播直接影响国家软实力;互联网等新媒体已成为公共外交竞技场;媒介素养是现代外交官的必备能力.因此,我国公共外交的理念,应进一步从“对外宣传”走向“国际传播”:立足点要从“以我为主”转向“以国外受众为主”,话语体系要从“中国官方语言”转向“国外受众语言”,传播方法要从“讲道理”转向“说故事”,主体要从“官办”走向“民办”,内容要从“政经利益”走向“文化交流”,传播模式要从“被动应付”走向“主动设置”.当前加强公共外交、提升中国影响力的对策建议是:整合“三外”力量、做大做强主流媒体、巧妙借助境外媒体、重视国内舆论引导、妥处国内突发事件、用好新兴媒体平台、提升外交人员媒介素养、培养“民间大使”、建立效果评价体系、加强国际传播研究.  相似文献   

17.
郑亮  夏晴 《现代传播》2022,(9):83-88
互联网和新媒体平台对我国传统的“内宣—外宣”传播模式带来了较大挑战。超越以受众地理位置为基础的“内宣—外宣”模式,以议题建构为中心实现“国际—国内”议题互构是提升我国国际传播能力的有效途径。具体来说,通过“国际—国内”议题一体化建构,对议题进行“再政治化”建构和传播,促进“国际—国内”议题互构和共变,综合提升我国媒体国际传播能力。  相似文献   

18.
传统把关理论以封闭、单向的渠道模式作为其理论框架,已经不适应自媒体语境下的传播现状.自媒体传播场域是具有开放性、平等性、竞争性的信息自由市场.在信息市场中,应该采用以受众为中心的营销模式.首先,应满足受众需求以争夺注意力市场,以受众为中心,努力降低受众信息成本,为受众信息消费提供便利性并鼓励受众互动并参与信息生产与传播.其次,应通过诱导受众行为以实现个体规训:从内在因素考虑,通过生理及心理因素引导用户欲望;从外在因素考虑,营造群体环境激励或压制用户行为;从营销角度考虑,通过营销行为培育用户忠诚度.  相似文献   

19.
多媒体组合传播,指的是在一种媒体同时使用多种传播符号,以多通道的方式同时刺激受众的多个感官,引起受众的多感官反应,从而使受众对信息的感知和记忆效果愈加明显。但是,使用多少通道能使受众感知效果最佳,目前传播学界存在着争论。“信息过剩”和“双通道编码”是其中的两种主要理论。  相似文献   

20.
谭啸 《声屏世界》2003,(11):12-13
关于电视频道专业化,业界和学界人士已经做过多方面的研讨,本文仅从收视率这一方面来看频道专业化。收视率是衡量电视节目传播效果、改进节目质量的重要依据,是电视人、广告商、广告主等各方面都非常关注的指标。频道专业化的程度与收视率的高低不成正比当今的传播模式正在从“以传者为中心”向“以受者为中心”转化,受众的地位日益提升,各种媒介都加强了对受众的研究,他们以受众的兴趣和爱好衡量和裁度自己的传播内容。电视观众个体的变化对收视行为的选择有显著的影响,频道专业化正是对观众日益细分化的结果。进行受众细分的分众化传播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