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谈话的艺术     
董桂兰 《教书育人》2000,(11):40-41
在班级工作中,为了及时地了解学生在学习、生活、劳动、娱乐、交往等方面的情况,我觉得最简便的途径和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同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谈话。 一、谈话的步法 谈话的方法可分为集体谈话和个别谈话。 (一)集体谈话的艺术 集体谈话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班主任主讲式谈话;二是师生民主平等式对话。集体谈话一般多是从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和学生共同关心的问题,以及从对集体有教育的问题中选择谈话的主题。 例如:有一次在学校的晨会上,我偶然发现班上的一个女学生,耳朵上戴着一对圆豆形的金耳环,按校规这是不允许的,当时我没有…  相似文献   

2.
小学班主任与"问题学生"的谈话要讲究艺术,不要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教师要关心问题学生,不歧视、不讽刺,要以学生能接受的语言进行沟通,增进师生情感交流,了解学生。只有营造轻松愉悦的谈话氛围,形成师生双向的和谐沟通,教育才能产生应有的功效。教师要用爱心点亮问题学生的心灯,载梦想扬帆远航。  相似文献   

3.
一、问题的提出 教师谈话(teacher talk)是指教师在课堂内对学生所说的话语。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谈话是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的工具,课堂活动是通过教学谈话顺利推进的。同时,教师谈话是学生语言输入的一个重要来源,对中国学生来说,课堂是目标语实践的重要场所。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谈话是教学的语言环境,通过这一媒介,教师和学生将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4.
在日常师生沟通中,由于缺乏相应的准备和技巧,很多问题解决式的谈话对学生而言成为应激事件,甚至演变为危机事件的导火索.运用反馈、总结、评估和稳定等技术,教师可以更好完成教育谈话,帮助学生从问题解决中获得成长和发展.师生沟通属于容易出现情感和认知偏差的情境,需要教师自始至终保持高度认知努力,将问题解决式谈话转变为"有计划的教育谈话",并通过正念练习和执行项目清单来实现.  相似文献   

5.
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少不了要找学生谈话。一次成功的谈话,往往能给学生以启迪、鼓励,加深师生间的感情。反之,也可能使学生困惑、消沉,甚至造成师生间的矛盾和对立。固然,谈话效果是受到多种因素影响的,如谈话方式、谈话环境、师生间关系、语言的表达、师生双方的心理需求,等等。其中谈话方式、谈话环境是十分重要的。对于谈话的具体对象而言,这两种因素也是可选择的。选择这俩因素应遵循的原则:一是根据谈话内容与目的,二是根据谈话的对象──学生个体的特点。显然,谈话方式。谈话环境的选择及其应用也包含有其他因素,本文…  相似文献   

6.
张玉成 《辽宁教育》2010,(11):47-48
所谓课前谈话,是指教师利用课前几分钟时间为沟通师生情感、活跃课堂气氛而设计的即兴式谈话。课前谈话这短短的几分钟,不仅让上课教师很好地了解了班级的学生情况,而且还是教师教学机智的体现,也是教师知识储备和人格魅力的体现。课前谈话的策略有很多,有的用丰富的情感消除学生的害怕心理,有的用幽默的语言融洽师生的情感,  相似文献   

7.
一、问题提出 实践中,一些教师在批评教育违纪学生时,缺乏有效准备,导致效果不佳,甚至产生反效果,乃至恶化师生关系,引发师生冲突,甚至引发校园心理危机事件,严重危及学校和教师的生存和发展.这令我们深感忧虑!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类教育谈话效果不佳?如何有效地避免这种师源性的校园心理危机?具体有哪些实用的操作策略?研究这些问题,对指导教育实践很有价值.  相似文献   

8.
“谈话式”教学法是指由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自主寻找答案、解决问题,并以师生之间的问答、谈话的形式阐明观点,表述答案的一种教学方法.它可以满足学生的精神需求,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9.
教师借班上课,总会碰到因不了解学生、不熟悉环境,而导致教学预设不当、师生无法有效沟通产生的教学阻隔现象.课前谈话是帮助教师了解学生、提高教学针对性、消除阻隔的有效途径.激情、幽默、启思和联系生活的谈话,是教师借班上课时经常采用的四种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10.
谈话教学是师生双方发问解答、双向交流思想的活动.古代谈话教学以应用为目的,自学为基础,解惑为内容.谈话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热情,锻炼学生的交流能力,实现对学生的个别指导,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主要有面对面和远程两种方式.推广应用谈话教学方式,要设立谈话教学课程,提升教师的谈话教学能力;以学科或行业为单位构建教学服务公司,开展远程谈话教学服务;对谈话教学进行管理,提高谈话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
师生之间感情上的沟通是做好教学工作的重要前提,谈话是沟通师生之间感情的主要方式,这就要求教师在谈话前,必须深入研究学生的心理和个性特征,针对不同类型学生设计出不同、合理的谈话内容与方式。  相似文献   

12.
目前,很多学校都十分重视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要求以午间谈话为载体,对学生进行各方面的教育。但由于“午间谈话”时间较短,教师实施教育时,常常以高高在上的师者角色出现在学生面前,谈话形式单一,缺乏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谈话内容单调,基本是对学生的常规教育,因而教育效果往往难尽如人意。  相似文献   

13.
武永江  骆云 《江西教育》2009,(10):32-33
教育者(本文指学校的班主任、教师、管理人员,以下同)常会根据需要,深入开展与学生的谈心活动,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处理好学习成才、择业交友、安全健康等方面的具体问题,提高其思想认识和精神境界。谈话已成为教育者必须掌握的基本功。基于不同的谈话目的,教育者与学生谈话所采用的类型也不同,摄入型谈话是谈话方式之  相似文献   

14.
在班主任工作中,教师常常以谈话的方式与学生之间沟通,由此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达到影响、教育学生的目的。现今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家庭经济条件较好,他们的心理与个性特征比较复杂,如果谈话的方法或时机选择不恰当,往往很难收到预期的效果。这就要求班主任教师在谈话前,必须深入研究学生的个人性格特征,针对不同类型学生采用不同的谈话方式。以下是儿种常见的学生性格特征以及相应的教师谈话技巧。  相似文献   

15.
教育是帮助人发展的科学和艺术,我们和学生说的每一句话,做的每一件事,都可能对学生产生影响。教师是学生日常思想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管理工作的主要实施者,谈话是教师采用的基本教育方式。有准备的教育谈话能够了解学生思想、心理、学习和生活状况,是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和基础。然而不断发生的校园危机事件,尤其是一些师生冲突事件,暴露出教育谈话存在的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16.
教师同学生谈话是沟通师生感情、进行思想教育的有效方式。在师生的对话中教师的语言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班主任与学生谈话的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谈话是一种双向交流的活动。在班主任工作中,教师总是希望通过谈话,沟通师生之间的感情,达到影响、教育学生的目的,而学生的心理与个性特征是复杂的,这样就使谈话具有一定的难度。班主任工作的实践使我深深地体会到,要想提高谈话效果,必须讲究艺术。  相似文献   

18.
吴志魁 《中国德育》2006,1(9):87-88
说理疏导,重在说理,贵在疏导。其目的是开启学生心灵,使他们真正理解道德的内涵、生活的意义、做人的根本。 (一)谈话。谈话是教师了解和教育学生的一种重要方法。如果谈话方法运用得当,就能使学生转变思想、开启心智,达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反之,如果运用不当,就会适得其反,伤害学生的心灵,甚至使谈话对象的行为走向极端。谈话要做到:(1)事前有准备。教师要在了解和研究谈话对象的品德状况、个性特点的基础上,确定谈话的主题、方式、内容和地点等。(2)态度亲切、平等。教师谈话的态度要亲切、诚恳、自然、有耐心;内容要具有启发性,能使学生通过认真思考明辨是非。(3)运用智慧。学生犯了错误后,通常比较害怕、后悔,希望得到老师的谅解。因此,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变化和成长,宽容学生,运用教育的智慧和语言技巧处理犯错误的学生,使其知错就改。(4)抓住契机。学生的求知欲望、进步期盼、错误苗头、悔改祈求中,往往蕴含着谈话的契机。此时,一句诚恳的鼓励,一声嘘寒问暖,一个不露痕迹的暗示,也许就能触动学生的心灵,使其鼓起生活的勇气,增强进取的信心。  相似文献   

19.
在班级管理中很多教师都有其独到的方式方法,但都少不了与学生的谈话。笔者认为与学生谈话是班级管理的基础。通过与学生谈话我们可以直接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可以了解学生的生活学习思想等情况,可以拉近师生关系等。但是如何做好谈话工作,在谈话中既能够起到一定的教育作用又能够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感情呢?笔者结合多年的班级管理经验,以实际事例为基础谈谈如何做好谈话工作,为班级管理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20.
古人云:“一言可兴邦,一言可误国。”一个班主任,面对几十名学生,怎样才能解决好学生的思想问题,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新人,工作是多方面的,但其中一项重要的、经常性的工作就是找学生谈话。俗话说:“药到病除,言至心开。”通过谈话,学生可以在不受外界干扰的情况下尽情述说个人的思想感情、意见要求,反映自己的情况。谈话对于师生之间沟通思想、交流信息、解决矛盾、融洽感情、增强信赖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找学生谈话并不是有良好的谈话意愿就能取得良好的谈话效果,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有的谈话收效甚微,就像一阵不着边际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