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毛艳莉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22,(21):23-25
情绪探索是高中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在教学实践中开发情绪探索系列课程,能够帮助学生对自我情绪认识得更充分;当情绪来了,能够带着接纳的心态进行觉察,然后和自己对话,从而顺利地找到问题解决的路径,使改变和成长自然而然地发生。在设计高中生情绪探索课程时要注意两点:活动形式要多样有趣,让学生乐于参与;教师要善于利用回应和引导提升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3.
陈宇轩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23,(16):20-24
儿童绘画是儿童内心活动的体现,是儿童表达思想和情绪的重要工具。情绪管理能力对于小学阶段的儿童而言是非常关键的。在心理课堂上教师利用绘画的方式对学生加以引导,基于学情,明晰目标,促进情绪觉察;切合需求,贴近生活,促进情绪接纳;创设情景,运用多种教学策略,促进学生情绪表达。并结合倾听、提问、小组讨论等多种方式促进小学生对情绪的觉察、接纳和恰当表达。 相似文献
4.
5.
齐建芳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22,(20):17-19
小学低、中、高学段均会涉及以情绪觉察为主题的心理课,当前,小学高年级的大部分情绪觉察心理课设计并不能有效满足学生的情绪发展需求,主要表现为三个问题:情绪觉察任务类型简单化、情绪识别技能训练表面化、情绪描述技能培养粗糙化。然后从情绪社会化视角下,适当关注对复合情绪的觉察;以心理理论和认知评价为路径,适当加强对情绪的内在觉察;夯实情绪体验整理技能,适当侧重相似情绪和混合情绪;以情绪细腻度为方向,培养情绪描述技能四个方面,提出了小学高年级情绪觉察主题心理课的改进策略。 相似文献
6.
7.
【辅导背景】学业的压力、现实和理想的冲突容易使高中生产生一些非理性的观念和想法,从而导致不良情绪的产生。因此,通过心理辅导活动课开展理情教育,可以使高中生改变非理性想法,从而改善不良情绪。 相似文献
8.
9.
朱静华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23,(8):36-38
<正>【活动理念】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是以个体愿望和需要为中介的一种心理活动。愤怒是人的一种基本情绪。美国心理学家雅克·希拉尔(Jaques Rillaer)认为,愤怒是一种内心不快的反应,它是由感到不公和无法接受的挫折引起的。当面对不公平、嫉妒、完整性被打破、成就感丧失、控制失效等情境时,就会有一种被否定、 相似文献
10.
11.
12.
13.
14.
梁远杰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23,(36):20-22
<正>【活动背景】四年级学生对情绪的认识不充分,会在遇到使人生气的事件时,无法接纳自己的情绪,不知道如何表达愤怒,同时缺乏合理有效的调节情绪的方法,从而容易爆发过于强烈的情绪,这种不加以调节的情绪发泄可能会影响人际关系甚至自我意识的发展。如何引导学生恰当地表达愤怒,合理有效地调节情绪,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及自我意识的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16.
喻玲玲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23,(16):41-43
<正>【活动背景】高中生的情绪特点是一直被关注的话题,他们的情绪多变,不稳定,负面情绪体验增多,表现为两极化,隐匿性。高中生的情绪心理辅导课是必不可少的内容,我们在讨论情绪主题的课堂上发现,高中生对于一些负面情绪是极其不愿意表露的,特别是像悲伤、委屈、愤怒等情绪。因此,情绪心理辅导课更要看见高中生当下的内心需求和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边颖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23,(26):74-76
面对“两块泡芙”引发的冲突,从四年级学生对“公平”有强烈追求,情绪体验强烈,情绪控制力较弱等年龄阶段特点入手,班主任“先处理情绪,再解决问题”,引导学生敏锐地觉察自我的情绪,调节自身情绪。并根据萨提亚冰山模型,看到学生行为背后的情绪感受、观念等更深层次的内容,在接纳情绪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自己的“想法和认识”,以转变观念、满足学生核心需要层面解决问题,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8.
叙事疗法起源于个体咨询,它有着独特的理念:人不是问题,问题才是问题,个体本身就带有解决问题的资源。基于叙事治疗理念,构建了“四段式”心理辅导课——外化自身问题、挖掘闪光事件、重组生命会员、重要人物见证,实现叙事疗法与心理辅导课的有效融合。并以“情绪管理”主题为例,阐述了具体的实践过程以及注意事项,给一线心理教师提供教学思路。 相似文献
19.